憨福-旱地鱼.txt
当前页码:第86页 / 共220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葛仲嗣砸吧砸吧嘴:“丽芳。等我走时,你多包些这样的元宵,带给你妹妹。丽淑吃了嫂子做的东西,肯定高兴。”

  吴丽芳应承:“是,爹,我别的我不行。也就只会做些吃的,不止包元宵。还有卤肉,卤豆干,鱼肉酱,干菜。好多样呢,早就准备着了,到时您可别嫌重。”

  葛丽淑嫁的地方比这里还冷。正月里气温低,葛仲嗣带这些吃食过去。路上也不怕坏。

  见咸味元宵这么受欢迎,吴丽芳当即信心大增,又调配了一大盆馅儿,几人连夜包好。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三,一盆盆元宵装满牛车,运去了良平镇,因那小饭馆太偏,干脆在葛天俞铺子里卖。

  一般的铺子都是过了元宵节才开业,你这会儿铺子开门,谁会知道你家在干啥,自然不会有生意上门,葛天俞建议干脆先白送给人家一点尝尝,要是人家吃着好,自然会有人来买。

  开小饭馆时,有要求送饭上门的客人,吴丽芳都会把地址记在一个专门的册子上,这还是谭柳儿要求的,说是以后再有生意,也会有个门路。

  找到葛记布行的两个伙计,让他俩领着刘妈的两个儿子,按照册子上的地址,一家家送上元宵,并着重介绍咸味元宵,并答应这两个伙计,不管效果咋样,都会给他们双倍的工钱。

  喜得这俩伙计使出了浑身解数,那嘴巴说出来的话,比元宵里的馅儿还甜。

  家里谭柳儿也没闲着,派出刘妈的两个媳妇,在村里挨家挨户收买干菜。

  冬天没啥蔬菜吃,夏秋时,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晒些干菜,到了冬天把干菜泡发,就当吃蔬菜了,所以,谭柳儿倒也不怕收不到干菜。

  也就只在村里收了一些,毕竟元宵也就只能卖到元宵节,收多了也用不了。

  不出两天,吴丽芳的元宵就在镇上出了名,买甜味元宵的和咸味元宵的差不多各占一半。

  吃元宵就是取个甜蜜团圆的意思,传统的人还是买甜味元宵。

  买咸味元宵的,一来,是吃个新鲜,再来,吴丽芳调配的馅儿味道确实很好,一般人还真模仿不出,有些人干脆多买一些,既能当饭吃,又能送人。

  反正天冷,放个几天十几天的也不会坏。

  看着忙碌的一家人,葛凯琳纠结了。

  上辈子因为身体太弱,除了上学,葛凯琳整天呆在家里,父母和哥嫂舍不得她劳累,什么都不让她干,所以,她也就什么都不会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上了大学后,二哥还特意转到她上学的那个城市做生意,就是为了照顾她。

  上班后,做事也都是应用电脑,对于生活能力方面,葛凯琳依旧形同一个废人。

  三十多岁好容易成就婚事,却是掉进了一个圈套,最后被自己的婆婆和丈夫虐待致死。

  葛凯琳还真不知道,在这个没有电脑的古代,她能干点什么。

  忙忙碌碌中,到了正月十四,卖完最后一批元宵,收工关铺子,明天元宵节,好好休息一天,过了元宵节,就要各就各位,开始一年的生计。

  刚收拾停当,董雁菱的肚子开始发作,吴丽芳一边准备着接生的东西,一边催促睿豪骑马去把谭柳儿接来。

  吴丽芳这些年跟着谭柳儿,也自己动手接生过孩子,对这种场面并不怵,谭柳儿一直都有定期给董雁菱做检查,昨天谭柳儿还来看过,胎儿已入盆,胎位也正。

  董雁菱这是头一胎,生起来不会那么快,吴丽芳也就不慌不忙。

  直到第二天中午,一个女婴才呱呱落地。

  睿豪被买来时也才几岁,根本不记得自己家在哪里,是否还有父母,董雁菱父母已亡,两人都没有长辈,睿豪就央求谭柳儿给孩子起个名字。

  葛天俞跟着谭柳儿长大,睿豪是葛天俞的跟班,可以说,谭柳儿对待睿豪也情同子侄,便也没有客气,用心琢磨起名字来

  想了半天才意识到,买来睿豪时,牙婆只说他原名就叫睿豪,至于姓什么她也不知道。

  葛家向来尊重下人的生身,没有给下人随意改名字的习惯,所以就一直这样睿豪睿豪的叫唤到大,睿豪现在有了娃,起名可就成了大问题。

  睿豪给谭柳儿跪下:“二太夫人,睿豪从小在葛家长大,二太夫人待睿豪不薄,睿豪斗胆请求赐睿豪姓葛,睿豪夫妇,还有睿豪的儿孙,还像以往一样效命于葛家。”

  说完磕了三个头。

  “唉,你这娃,”谭柳儿拉起睿豪:“说什么效命于葛家,大郎还你身契,你和大郎又不离不弃,早就胜似兄弟,你就叫我一声娘吧,你我有缘,我的孙女就叫葛凯缘。”

  “是,娘,谢谢娘。”葛睿豪喜极而泣,跪下又是三个头。

  “娘,谢谢娘。”董雁菱挣扎着要下床给谭柳儿磕头。

  “哎哟,想要孝顺娘,有的是时间,哪在乎这一时半刻的,”吴丽芳一把按住董雁菱,给她盖好被子,嗔道:“你要是折腾出毛病来,还得娘来照顾你。”

  董雁菱不敢再乱动,红着脸道:“谢谢二夫人。”

  吴丽芳佯怒:“哦,你娘都叫了,到我这里,就成了二夫人,难不成我就是个外人。”

  “不是,不是。”董雁菱惊慌。

  她一直寄人篱下,活得小心翼翼,这是被吴丽芳吓着了。

  谭柳儿笑骂吴丽芳:“就你调皮,睿豪比大郎小一岁,比二郎还大三岁,雁菱就是你嫂嫂,还不给你嫂嫂行礼。”

  “是,娘。”吴丽芳收起嬉皮笑脸。

  正式给葛睿豪和董雁菱行礼:“弟媳见过哥哥嫂嫂。”

  她这一礼,葛睿豪和董雁菱都慌了,一时不知该怎么还礼,手忙脚乱,脸涨得通红。

  “行了,都记着,在自己家人面前不用礼来礼去的,你们的娘我,最烦这一套。”谭柳儿摆手道。

  家里六个小兄妹还不知多了一对叔叔婶婶或伯伯伯娘,还有一个小妹妹,兀自玩得欢快。

  葛凯赋、葛凯贞、葛凯武三个,围着刘妈的丈夫刘根,吵吵嚷嚷要刘根给他们扎花灯,葛凯文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葛凯茜拿着绣花绷子,却不时往热闹处看一眼。

☆、第0205章 搬家

  今天太阳大好,没风,大人小娃子都在院里晒太阳。

  葛凯琳找到了更好玩的事,小手使劲去够葛仲嗣已长出来的胡子,揪得葛仲嗣又痛又痒,左躲右闪,怕吓着葛凯琳,又不敢躲闪地太猛,干脆用手胳肢葛凯琳,痒得葛凯琳咯咯咯笑,葛仲嗣跟着哈哈哈大笑,

  然后这一老一小又开始不厌其烦地重复游戏,旁边几人笑着直摇头。

  “凯赋,你过来,前几天我问你的事,你想好了没有。”吴丽梅叫唤葛凯赋。

  过了元宵节,葛天俞就要回铺子忙生意,葛凯文也要跟着转入镇上的学堂念书,吴丽梅自然会跟着去相夫教子,也就是说,葛天俞一家子都要搬到镇上住。

  葛凯茜正跟吴丽梅学女红,读书认字也少不了,早就说好,会一块跟着去。

  葛凯赋却纠结了几天,一直拿不定主意。

  他想去镇上,肯定比在村里好玩,可又怕大伯娘天天压着他写大字,这个比练武还苦。

  明天就要正式动身,葛凯赋还在拖时间,吴丽梅不会再由着他,这会儿就逼着他做决定。

  其实葛凯赋做不做决定都是一样,大人已经商量好,两个大的读书都转到镇上,不过,以葛凯赋的性子,他自己愿意最好。

  葛凯赋愁眉苦脸地挠着脑袋:“大伯娘,明天才走,容我再想想。”

  葛仲嗣冷哼:“一个男娃子,畏首畏尾,犹豫不决,长大之后会有啥出息!”

  “啥出息,啥出息。”葛凯琳学着葛仲嗣说话。

  她这是在故意激葛凯赋。葛凯赋的性子最经不得激。

  果然,葛凯赋立马脸红脖子粗:“你才没出息,都快一岁了说话不清不楚,你才没出息。”

  大哥,麻烦你动动脑子好不好,我还是婴孩,有你这么比的吗。葛凯琳嘴里蹦出更难听的字眼:“软蛋。软蛋。”

  软蛋这个词还是葛凯赋笑话她用的,葛凯琳一直没机会报复,这会儿还葛凯赋他刚好。

  “你才软蛋。你才软蛋,你看你,就知道躲在大人怀里,有本事。你下来走路。”

  “哈哈哈哈,大哥你好幼稚。妹妹还不满周岁,你就让她走路,娘说过,大哥像妹妹这么大时。连字都吐不清楚。”葛凯贞手里握着一个竹篾圆圈,笑嘻嘻地指责。

  “就是就是,妹妹那——么小。大哥这——么高,大哥和妹妹比。羞羞脸。”葛凯武拉长音调,两只小手比划着高和矮,完了还屈起食指刮刮自己鼻子。

  被两个小屁孩笑话,葛凯赋面子上下不去,气急道:“去就去,有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写大字嘛,又不是杀头,哼。”

  “嘁——”

  “嘁——”

  两个小不点做个鬼脸,又去缠刘根。

  葛凯文和葛凯茜闷笑,笑声一个没忍住,葛凯赋的脸更难看。

  “凯赋你来看,我这鞭梢松散,怎么也弄不好,凯赋手巧,帮大伯弄一弄。”葛天俞叫唤葛凯赋

  “哎,来了,我看看。”葛凯赋立马来了精神,屁颠屁颠着跑了过去。

  刘妈一家人各自抖着肩膀走开找活干,吴丽梅起身进了屋子,葛天凌笑着把头扭到一边。

  葛仲嗣倒是没其他动作,葛凯琳去抠二祖父的嘴巴。

  没事你把嘴唇抿这么紧干嘛,想笑就笑呗,幸好您老脸黑,憋得再红也看不出。

  吃过午饭,谭柳儿带着葛睿豪回来认亲,一家人重新见过礼,各个喜气满脸。

  葛睿豪走时,带走了刘妈的二儿媳和大孙女,去替换吴丽芳。

  吴丽梅和谭柳儿商量,自己这些大人可以过得清净,可孩子们长大后不知会有什么境遇,想再买几个下人,从小环境熏陶,孩子们将来要是突遇富贵,不至于畏手畏脚不知所措,

  当然,农事上和生活方面,不能因为有了下人伺候就懈怠,该会的一样也不能落下。

  谭柳儿还没说话,葛凯琳的小脑袋已一个劲地点,深以为然,她自己就是吃了这个苦,才会被丈夫一家欺负,连佣人都狗眼看人低。

  “小人精,你又听懂了?再点头,今年就把你当小鸡养着,小鸡琢米就是凯琳你这样。”谭柳儿从吴丽梅怀里抱过葛凯琳,轻轻抛起。

  “还要高,还要高。”葛凯琳一点也不怕。

  买人的事倒是不急,目前最急得一件事是,葛丽娥抱着吴丽梅的腰,怎么哄就是不撒手,可怜兮兮地一个劲哭。

  分家以后,葛伯嗣变得越发阴冷,整天几乎一句话都不说。

  葛天俞这一分家搬出来,吴丽梅再也不可能包揽全部家务,葛丽屏那张脸和葛伯嗣有得一拼,跟董氏顶嘴,骂葛天笙和葛丽娥,已是家常便饭,话语之恶毒,比董氏更甚。

  葛天笙的腿一直好不了,去找林大夫,林大夫大发雷霆:“一遍遍嘱咐你,要静休,不能乱动,你小子是怎么做的,离老远都能听到你在自家院里蹦跳叫骂,这腿能好才见鬼了。”

  葛天笙理亏,问林大夫有没有方法矫正,林大夫告诉他,晚了,腿骨已长好,要想重新矫正,除非割肉拆骨,可惜他没这个本事,普天之下,有这本事的也没几个人。

  爹爹阴冷,娘亲嘴毒,七姐暴躁阴狠,九哥整天找茬,要不是腿瘸着,几次都差点追上打她,疼爱自己的大哥大嫂和五哥又不在,这些日子葛丽娥过得战战兢兢,

  今天林葛天笙又无顾打骂葛丽娥,葛丽娥实在受不了,冲出院门来找大嫂。

  听完葛丽娥的哭诉,葛仲肆叹气:“我去找大哥。”

  葛仲肆从前院回来时,提着一个大包袱,进门把包袱放到桌上,沉着脸道:“丽娥。二叔没把事办好,你爹娘收拾了你的东西过来,说你既然喜欢大嫂,从今以后,你就跟着大嫂过,你的事他们再不过问,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再和他们没关系。”

  “哇——,爹娘这是不要我了。”葛丽娥痛声大哭。

  吴丽梅把葛丽娥拥在怀里,流着泪轻轻拍着她葛丽娥的背。其他人要么愤恨,要么抹泪。

  葛凯琳心里鄙夷,自己这祖父祖母,哪里有资格当爹娘。大儿子是他们的父母和弟弟弟媳养大,二儿子东一榔头西一锤。长的磕磕绊绊,有幸没有长歪,还自己学了一门手艺,却被爹娘连累得至今没有娶亲。大女儿和小儿子倒是他们亲自教养,一个两个都成了歪脖子树。

  这下子更是狠心,干脆把小女儿赶出家门。他们自己一概的责任,全免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先送走带了一大堆东西的葛仲肆,葛天俞一家才启程。

  葛丽娥一路上哭哭啼啼,葛凯琳为她不值,更是为自己庆幸。

  到了镇上,稍作休息,分派了住处,一家人各行其事。

  东头五间正房,靠东的三间留着,给谭柳儿来镇上时好住。

  葛天俞和吴丽梅两口子,带着葛凯琳住其余两间正房。

  葛睿豪和董雁菱两口子带着女儿,依旧住在西头的五间正房。

  五间东厢房,葛丽娥是长辈,占三间,葛凯茜住另两间。

  五间西厢房,葛凯赋和葛凯文住三间,葛凯武住两间,葛凯武太小,晚上由刘妈带着睡。

  与正屋相对的那一排倒厦,两间暂时做伙房,其余住下人。

  有两间耳房当了仓库,大部分先空着。

  葛天俞抱起葛凯武,带着葛凯赋和葛凯文去了镇上学堂。

  葛睿豪去市场转悠,配置马车。

  刘妈去找牙婆,准备买一些下人回来。

  刘根和儿子儿媳,原本就是潘氏送给吴丽梅的庄稼把式,两个大孙子从小跟着他们在地里劳作,也愿意留下。

  三个小孙女,一个五岁,一个四岁,一个才两岁,自然要跟着她们的爹娘。

  两个大孙女都是十三岁,一个喜欢做饭,吴丽芳留下来培养,另一个本就跟着她娘在照顾董雁菱。

  所以,今天除了刘妈,只有她那两个小点的孙子跟着来了镇上。

  这俩小男娃和葛凯赋葛凯文的年纪差不多大,暂时先给两个少爷做了小厮。

  牙婆分三批送来四十个人,第一批是十个妇人,分两排站定。

  吴丽梅让妇人们一个个站出来,介绍自己都会些什么,同时观察她们的言行,衣着,又让刘妈在她们前后走了几遭,最后留下两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都是衣着干净整洁,浑身清爽,不喜逞弄口舌的,一个张姓的照顾月子里的董雁菱,另一个周姓的主要做全家人的饭食。

  第二批是十五个小女孩,吴丽梅挑了一个十三岁的,和张氏一块照顾董盼羽,两个十岁的丫头,跟着葛丽娥,两个八岁的丫头,跟着葛凯茜。

  葛凯茜嫌两个太吵,只留下一个看起来不爱说话的,另一个,吴丽梅就留在自己身边,帮着刘妈照顾葛凯琳。

  第三批,也是十五人,全是男孩,年龄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这牙婆也是机灵,打听到这家有个小少爷,可能会给小少爷找玩伴,所以这么小的孩子也送来了。

  吴丽梅看着两个和葛凯武一般大小的娃娃,问那牙婆:“这么小的孩子,他们父母怎么舍得,该不会是哪里拐骗来的。”

  牙婆行礼笑道:“夫人,老婆子这行能做几十年,讲究的就是个诚信,这两个孩子,都是家里人口太多,怕养不大,他们家人求老婆子给他们找个活路。”

  说完,递上两张纸,是两个孩子家里立的字据,摁有手印,还盖有里正的印。

  刘妈找的牙婆在官府有档可查,不是私下买卖人口的人,就怕一旦出事,找不到源头。

  两个小娃娃,一个好奇地四处张望,另一个低着头直往牙婆身后缩。

  吴丽梅叹口气。目示牙婆身后的那个娃娃:“就留下这个吧。”

  另外一个看着就是个闹腾的,葛凯武本来就好动,还是找个安静的吧。

  “夫人您真是大善人,这孩子遇到您,真是他的造化。”牙婆那张老脸笑得像朵蔫菊花。

  摁着小娃娃给吴丽梅跪下:“给夫人磕头,谢谢夫人买下你,谢谢夫人的大恩大德。”

  这么小的孩子。一离开家人。又哭又闹,可真把她折腾惨了,能卖出去一个算一个。她真的是要谢天谢地,以后再也不随便发善心了。

  本来还想给葛天俞和葛睿豪每人挑一个跟班,可是葛天俞和葛睿豪的跟班,至少得是十五岁以上的小子。这满院子的小姐和丫头,住在一个院里不方便。这事就暂时搁下,待董雁菱出了月子再说。

  月子里不宜挪动,家宅不宜动土。

  葛睿豪已在附近看好一个小院,就等董雁菱出了月子搬过去。然后吴丽梅再把这偌大的院子重新规划,分成几个小院,给各自留出一方小天地。

  验看了所有人的字据。和牙婆说好,这些人先留下。要是不合用再退换,吴丽梅让刘妈带着这些人下去,由刘妈安置调教。

  安置好这些人,刘妈皱眉问吴丽梅:“大夫人,这些都是孩子,得从头教起,您为什么不挑几个年岁大的,正好能使上力。”

  吴丽梅笑:“人大心大,来时心里就已有了小九九,主子年岁小,还不被她们带歪了去。”

  “老奴糊涂了,可是大夫人,为什么不给自己挑几个人。”

  “没合适的,慢慢看着吧,人多闹腾,刘妈要是不嫌烦,就先陪着我和凯琳吧。”

  “看大夫人说的,能陪着大夫人和六小姐,是老奴的福气。”

  从头到尾,葛凯琳都安静地坐在吴丽梅怀里,看着吴丽梅挑人,分配人。

  等一切安排妥当,葛天俞几个也回来了,身后还跟着绪祥。

  葛凯文他们是在学堂碰到绪祥的,绪祥也是来办入学,没有父母陪同,只他一个人忙活。

  各自办完手续,绪祥还像以往那样,根本不用邀请,跟着葛凯文就来了,对于葛凯赋一路上的冷嘲热讽和怒视挑衅,他一概视而不见。

  “妹妹,妹妹,你看,五哥给你买糖葫芦回来了。”

  葛凯武一进门就举着一根糖葫芦冲到葛凯琳跟前,只在葛凯琳跟前晃悠,却是不给,等着葛凯琳叫他五哥,求着他要糖葫芦。

  小样,还学会欲擒故纵了,我就偏偏不如你意,看你怎么着,糖葫芦还能不给我?

  葛凯琳把头扭到一边,装作不在意的摸样,眯起眼睛,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6页 / 共220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