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福-旱地鱼.txt
当前页码:第113页 / 共220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将要居住的地方,就在郭四娘曾呆过的郓城县辖区,比良平镇还要靠北。

  新年一过,气温变暖,良平镇一带白天已能换下厚棉衣,太阳大时,穿薄棉衣还会出汗,村民们已经开始扛着农具去地里松土,准备着种植计划中的作物。

  而郓城县此时却还是冰天雪地,要想开土动工,最少还得等上半个月。

  葛天俞、葛天凌、葛天彪,还有王鸿榜,带着葛凯武,先行骑马赶往郓城县,也好准备动工事宜,买材料,招工匠,量土地,杂事很多。

  葛凯文本也想跟随葛天俞一同建造新家,反正他的学业已受限,耽搁一阵子也无所谓,葛天俞和吴丽梅却不允许,绪祥不知跟他说了什么,葛凯文这才改了主意先行去上学。

  葛睿豪陪着女眷坐马车后面赶路,去年他和葛仲嗣前往郓城县探查时,留意了沿路客栈,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歇脚,哪里打尖,大家已商量好,所以一路来倒也泰然。

  葛仲嗣本也想去,只是他要是一走,家里可就只剩女眷了,任她们怎么能干,家里没有男人葛仲嗣还是放不下心,只得作罢。

  “六姐,新家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

  “六姐想不想去新家?”

  “不想。”

  “我想去新家,听爹爹说,新家很大,有山有水有鱼,来年也会有渔场,或许还会大些。”

  葛凯缘缠着小脚,平时除了找葛凯琳玩,董雁菱一般不准她出门,她生性活波,整天呆在院里那一片小天地,早已烦躁,对于离乡,她不像葛凯琳伤感,反而莫名地兴奋。

  整天想着能游遍天下,这下倒是出来了,葛凯琳却一点也提不起兴趣。

  要是乘兴游玩倒也另当别论,自己一家却是不得不离乡。

☆、第0244章 新家

  “六姐,这西瓜真好吃。”

  “好吃也不能再吃了,已到了饭时,等下吃不下饭。”

  “一样是吃饱,吃饭和吃瓜有什么区别。”

  “西瓜全是水分,只靠吃西瓜很快就会饿。”

  “羊奶也全是水分,六姐饿了怎么要喝羊奶。”

  “这二者不同。”

  “有什么不同,还不都是水分?”

  “凯缘,是不是又不听你六姐的话了?”

  “哦,娘亲回来了,女儿口渴吃块西瓜,娘亲您快坐下,女儿这就给您端西瓜来。”

  看着葛凯缘忙前忙后,葛凯琳内心松口气,可算是有人接手了,这小姑娘真是难缠,以往她只是嘴巴利索,因缠着脚跑不快,自己还能看得了她,自从去年她放开脚后,腿脚一利索就更成了疯丫头,除董雁菱外,没人管得了她。

  葛凯琳看看董雁菱身后,问道:“婶婶,怎么我娘没和你一起回来?”

  董雁菱也是渴了,吃了一大口西瓜,才答道:“你娘本来是和我一块回来的,路上碰见陈老六媳妇,说要拜托你娘亲给她画个花样子。”

  “陈老六媳妇不是快要生了吗,怎么还到处走动。”

  “嗨,庄户人家哪有那么娇贵,她初学刺绣,心里兴奋得很,想自己给孩子绣个肚兜,等不及你娘亲回来,我们碰到她时,她已是快到制衣坊门口了。”

  “呵呵,还真是性急。”

  陈老六是葛家佃户,媳妇已怀孕近九月,才跟着学刺绣没两个月,只会些基本针法。

  葛天俞一家搬来郓城县后。住的地方也起名葛家庄,制衣坊却没起名字,工序还是按照良平镇那一滩,不过做工的人不用卖身,刺绣班也只教些普通绣法。

  董雁菱打开葛凯缘伸向西瓜盘的手,问葛凯琳:“凯缘今天的功课怎么样,有没有捣乱?”

  “哦。今天学了六个字。她只剩五个字还不会。”每次董雁菱问起这个,葛凯琳都要头痛饶舌。

  “嗯,还好。”刚点两下头。董雁菱才觉出不对:“嗯?那岂不是一整天只学会一个字。”

  “婶婶,水月已做好饭食,我这就回去,婶婶慢吃。”

  此时不溜更待何时。再慢一步,等下耳朵又要受苦。董雁菱的念功没人能比。

  呼——,出了学堂葛凯琳才放慢脚步。

  以往董雁菱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将葛凯缘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给葛凯缘启蒙。自从来到郓城县,渐渐受周边村民的感染,董雁菱同意葛凯缘认字读书。

  而且。身处广袤田野之间,缠着小脚确实有诸多不便。董雁菱就也放开葛凯缘已缠三年的小脚,并督促女儿每天来葛家私塾读书。

  可这葛凯缘似有多动症一样,一刻也坐不住,没有一天完成课业的。

  没走多远,葛凯琳碰到蓝婆子,蓝婆子急急往学堂赶:“哎哟,六小姐,怎么不等水珏来接,六小姐先等等,老奴将水桶放回学堂,这就送六小姐。”

  水桶放在路边倒不是怕人偷,是有小动物捣乱,不知会把水桶翻滚到哪里去。

  葛凯文在盛城读书期间,蓝婆子一直跟随,打理葛凯文日常杂事,去年葛凯文学业被迫打止,蓝婆子跟着他回了葛家庄,自愿在葛家私塾做些杂事。

  来私塾读书的,全是近两年陆续搬来住在周边的村民,有小孩子,也有几十岁的成年人,大多只为认些常用字,学堂的夫子就是八岁的葛凯琳。

  葛天俞和吴丽梅也会来上课,只为解答葛凯琳回答不了的问题,葛凯文也曾来上过课,因他学究气太重,没有葛凯琳受欢迎。

  葛凯琳的脚依然长得很慢,八岁的个子,脚还不如人家四岁的孩童脚大,怕她走路不稳摔跤,葛天俞特意将通往私塾的路铺了青砖,乡民也知道青砖路是小夫子的专用道路,尽量避开走其他路,以免将砖路踩压坏而不平。

  其实葛凯琳已经好几年没有摔过跤了,可家人就是紧张,不让她一个人单独外出走路,她说什么都没用,也就随家人折腾。

  水月跟着周婆子学了一手做饭手艺,如今负责葛府的厨房,周婆子则在制衣坊做大厨。

  水珏还在葛凯琳身边当差,被葛凯琳派回府取东西,不知怎么已经放学了还没返回。

  葛凯琳不让蓝婆子扶,蓝婆子只好紧跟着,陪葛凯琳说话。

  “蓝妈,你一人呆在学堂里,晚上会不会觉得寂寞?”葛凯琳问蓝婆子。

  周边村民住的较散,学堂又建在田间,白天还好,学生熙熙攘攘很热闹,午饭时学堂厨房有热水,也有稀汤,热水和汤都是免费的,有自带饭的,可就着热水稀汤凑合着吃一顿。

  家里条件稍好的在厨房吃饭,蓝婆子每天早课前统计好报餐人数,按人头准备饭食,绝不浪费,近处学生回家吃饭。

  下午放学后,学堂就剩蓝婆子一个人,晚上她也住在学堂。

  蓝婆子踢开前面不知哪个顽童丢的石块,笑道:“白天忙活一天,到了晚上已累得倒头就睡,哪里有时间费那个心思。”

  葛凯琳问:“你这个年纪怎么不见有家人,难道当年外祖母只送你一个人过来?”

  “唉,”蓝婆子叹道:“是我命不好,太夫人当年给我指配了一门婚事,没几个月那人就病死了,后来太夫人又将我嫁给管家侄子,谁知还没成亲那人也死了,我是个不祥之人,再后来太夫人要给我指配婚事,是我自愿不想再婚配。”

  葛凯琳摇头:“不详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蓝妈还不足四十岁,只要你肯,那些农户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娶你,要不要让我娘给你选一门亲事。老来伴嘛,老了也有人和你相互扶持。”

  蓝婆子笑道:“请六小姐恕老奴忤逆,老奴不想成亲,说句逾越的话,就是赖在主子家,也比嫁给不熟悉的人强些。”

  蓝婆子和葛凯琳已熟稔,自家六小姐性子随和。又体贴下人。平时她也和葛凯琳开玩笑。

  “那给你认个义子或义女怎么样,你老来也不会孤苦。”葛凯琳提议。

  蓝婆子脑中闪过一个人,不过这个人却不是一般人能肖想的。她笑道:“子女的事也是要有缘分的,谢六小姐体谅。”

  说着话到了家门口,葛凯文急匆匆往外走,看见葛凯琳。赶紧上来牵着妹妹的手,蓝婆子向葛凯文见过礼后。返回学堂。

  葛凯文牵着葛凯琳进院,边走边笑道:“二哥这就要去接你放学,你倒着急先回来了,难不成饿了?”

  葛凯琳好奇:“怎么是二哥接我。水珏呢,又被你拉了苦力?”

  “六小姐,奴婢在这儿。”水珏从葛凯文屋里探头出来,朝葛凯琳晃晃手里的东西。

  葛凯琳紧几步进了葛凯文屋里。看清水珏手里是一块胶泥,问:“这是要做什么?”

  水珏朝桌上努努嘴,道:“二少爷本想自己给六小姐捏个胶泥玩具,却怎么也不满意,就拿来画像让奴婢依照画像来捏。”

  胶泥玩具?

  葛凯琳抬头看桌上的画像,认出是郭四娘画的。

  过年时葛凯武放鞭炮,那炮飞到葛凯琳跟前炸开,葛凯琳猝不及防踉跄着就要扑地,葛凯文正好离她不远,双手抱住她,自己躺倒在地,葛凯武慌忙中去拉扯,却被葛凯文故意绊倒,三人滚做一团,吴丽梅和葛天俞看得大笑。

  郭四娘看着情景温馨,一时兴起就画了下来,只是不知葛凯文为什么要用胶泥来捏。

  葛凯文解释:“绪祥已给我找好差事,没几天就启程,画幅带着不方便,我就想着将它捏成塑像,却又没有你五哥手巧,只得让水珏代劳。”

  水珏贪玩,葛凯武制作东西时,她没事时就凑在跟前,渐渐也学了一些技巧。

  “他给二哥找的是什么差事?”

  “先在军中做些抄写的事,往后再看情况而定。”

  “他也要一起去吗?”

  “不是,他还要接着读书考武举。”

  “这事你给爹娘说了吗?”

  “等爹娘回来我就说。”

  “这样也好,二哥读书上进,却受命运捉弄,要是只守着这一方天地,二哥也不甘心,去军中或许能有一番大作为。”

  “只是军中纪律严明,一般时候不得擅离,要想家人团聚不容易。”

  “这有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葛凯文今年十六岁,早到了议亲的年龄,他自己却不急,也劝爹娘不要急,他不想这么早就和女子绑在一起,他不服命运安排,也不想就此靠爹娘生活,他想博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葛天俞夫妇也觉得男儿就要有雄心,因此不逼迫葛凯文成亲。

  闲聊了一会儿,葛凯文感叹:“当时你说要办学堂,二哥还笑你,说要是你真办了学堂,二哥无处可去时就来你的学堂当夫子,现在妹妹也算是梦想成真,二哥却还固步不前。”

  葛凯琳好笑:“这哪里算是学堂,大家各个都有事可忙,只有我没事可做,爹娘才随了我胡闹,也就村民愿跟着我这小娃娃认字,要是真正的学堂,哪里容得下一个女娃娃放肆。”

  葛凯文摇头:“妹妹不要妄自菲薄,二哥已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讲课还不如妹妹受欢迎,可见妹妹是真有过人之处,妹妹自小聪慧,将来必会心想事成。”

  “那就借二哥吉言,妹妹将来要办真正的学堂,心想事成。”葛凯琳嬉笑。

  两年前,葛天俞一家被迫离乡,葛天俞选中这一方天地,买下河两岸两千亩荒地,还有和荒地相邻的一座小山,经过两年开荒建设,才初具现在的规模。

  制衣坊建在山脚下,工人招的都是附近乡民,经营方式和在良平镇时一样,只是没有签身契,而是按工计酬。

  这一带人口稀疏,生活水平比良平镇差很多,乡民淳朴,只要有事可做,各个干活勤快,很少有人偷奸耍滑。

  本地很少人养羊,葛凯琳羊场的羊是从外地买来的,已从两年前的一百多,发展到今年的三百,每年能产出几十斤羊绒。

  羊绒俗称软黄金,穿着舒服,价钱也比一般的羊毛贵得多,虽然因太细太软纺成线要麻烦些,可制成针织衣后价钱还要翻上几倍不止,葛天俞和吴丽梅商量过,准备去外地进羊绒。

  葛凯武的制作室没有另建,就用他自己的屋子,也可以说,整个农庄都是他的制作室,也是他的材料库,随时随地可选可做,所有人都可做他的助手。

  练武场也没建,广袤田野到处都能做他的练武场。

  葛家新建的院落比较简单,是个方方正正的小院,葛天俞夫妇住的三间主屋面南背北,葛凯琳的三间屋子紧邻主屋,同向。

  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各住着葛凯文和葛凯武。

  各屋两旁均建有耳房,住着各自的贴身下人。

  厨房设在主屋对面,紧邻院门。

  葛凯文葛凯武渐渐大了,和葛丽娥住在一个院里有些不太方便,虽是亲姑侄,毕竟年龄相差不大,男女还是分开来好,建院落时就分开来建。

  葛丽娥的院子就在葛天俞院子西侧,院里布局相同,也有她自己的小厨房,不过,大多时候葛丽娥还是来葛天俞这边吃饭。

  葛天俞院子东侧是葛丽屏的院子,布局也相同。

  原本葛天俞夫妇让两姊妹合住一院,也是个伴,两人都不愿意,只得让她两个分开来住。

  葛天俞院子东西墙上各开有小门,通往两姊妹院子,葛丽屏却很少过来。

  葛睿豪的院子在河对面,离渔场不远,紧邻着他院子的,是周渔的小院。

  葛天俞院子后面,是两排下人院子,刘妈一家占一个独立小院,其他奴仆合住。

  周渔一家是葛家的奴仆,本不该单独住在一处,可他家情况特殊,除了在镇上做了掌柜的周三晓,全家人都要看着渔场,就是在下人院里分了住处,他也没时间住,

  周渔自己恪守规矩,他家人口比葛睿豪家要多,他还是要求院子的规格要小些。

  两年前,有一农家女子自愿嫁给周三晓,去年已生了一个儿子,周三晓现在镇上任葛家的成衣行掌柜,她媳妇带着孩子留在家里,吴丽梅准许周三晓的媳妇和孩子不入奴籍。

  分配下人时,葛丽屏只要了周二晓一个人,周二晓至今没有婚配。

  葛天俞一家来到葛家庄前,就在白水镇买了粮铺,一家人搬来后,调盛城粮铺的董老掌柜的孙子董观来白水镇,如今董观经管着白水镇粮铺。

  葛天俞高价买下粮铺旁边的铺子,开了一家饭馆,董观家的,也就是大丫重操旧业。

  绪祥如影随形,在葛天俞一家落户葛家庄后,他在葛家的小山另一侧也买下千亩荒地,建了个农庄名为林庄。

  葛凯缘吃的西瓜就是绪祥派人送的,今年才头一年收获。

☆、第0245章 学堂

  今天是葛凯文离家的日子。

  “爹爹,二哥要去参军,你舍得吗?”

  “儿女出行,父母怎么会舍得,不过,男儿志在四方。”

  “娘,爹爹总说男儿志在四方,可见是重男轻女。”

  吴丽梅好笑:“这话已成了你的口头禅,只要你走得出去,爹娘不会阻拦你。”

  葛凯琳使劲点头:“还是娘亲对女儿好,不像爹爹偏心。”

  葛天俞苦笑,三个儿女里他最最宝贝的就是女儿,偏女儿总说他重男轻女,真真是冤枉。

  也就是为去镇上的事,每回去镇上,女儿缠着他要跟随,路途远,要是骑马,女儿娇嫩,他舍不得女儿吹风,要是坐马车,道路崎岖,他更是舍不得女儿受颠簸,所以十回有九回他不答应,女儿记恨在心,总都说他重男轻女。

  再来,世事险恶,镇上也不太平,自家虽不怕那家人,可也不得不防,谁让自家女儿越来越好看呢,要真碰上,受苦的还是女儿。

  看着爹爹那神情,葛凯琳也是苦笑。

  二哥离别在即,爹娘心里自然难受,她怎么会不知道爹爹最疼爱自己,只不过插科打诨,逗引爹爹转移心思罢了。

  这里父女二人打趣,一旁的葛丽娥心思恍惚。

  葛凯文和王鸿彬同在一个课堂,葛凯文已学业合格离校,王鸿彬却不知怎么样,入冬后她孝期将满,不知王鸿彬会不会真的来娶她,当日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并没定下婚事。

  和葛丽娥一样当姑姑的葛丽屏。没有露面。

  几年来,葛凯文对葛丽屏一直不理不睬,葛丽屏也知道她自己往日可恶,侄子临行在即,她怕侄子看着她不顺心,没过这边来,却也没出工放羊。而是呆在她自己院里。

  葛家庄建成。葛天俞真的给葛凯琳建了羊场,买了一大群羊,葛丽屏自愿替葛凯琳放羊。

  葛睿豪是做叔叔的。本来是要来送的,可刚好今天是要往镇上送货的日子,葛天俞去不了只有他去,他一早已来过。

  葛凯武年初去了盛城读书。因路途太远,即便满两月时有三天休息时间。来回时间还是太匆忙,他说好放暑假时再回来,却没想到竟然错过了给二哥送别。

  “伯父伯母,祥儿来了。”

  自从搬到小山隔壁住。绪祥对葛家诸人称呼也变了,改称葛天俞和吴丽梅为伯父伯母,对葛凯文三兄妹也是直呼其名。

  他也请求葛天俞夫妇唤他祥儿。要葛凯武和葛凯琳唤他祥哥。

  绪祥这是来接葛凯文出发的,他会直接将葛凯文送入军中。自己再回盛城读书。

  “伯父伯母请放心,凯文在军中只做文书,还能带小厮一起,不会太辛苦,周若发的驻地离凯文那里不远,也能照应凯文。”

  这两年他的明显变化,就是话多了些,偶尔还会说几句安慰人的话,尽管仍是言简意赅。

  只是不知他在别的地方是不是也这样。

  绪祥手里还有一个小篮,递给葛凯琳:“这是我路上摘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是野葡萄,有青有红,还有那么几个快要变紫的,葛凯琳心叹,可惜了,没几个能吃,要是再过一段时间,兴许就是美味。

  伸手去接,绪祥却将手缩回,问:“是不是不能吃?”

  这家伙,难不成他会读心术,葛凯琳心里嘀咕。

  “你的想法都写在脸上了。”绪祥轻笑。

  哦,有这么明显吗,葛凯琳摸摸脸,笑道:“这果子摘太早了,还没成熟,味道酸涩。”

  二话不说,绪祥转身就往外走。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13页 / 共220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