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葡萄是他奶奶从别人家摘的,也就只有不大的两串,给两个孙子一人一串,贾海军的早就吃完了,贾陆军只吃了一点点,说是要留给凯琳姐吃,盖在他自己的饭碗里,一直在等葛凯琳放学。
葛凯琳一看坏了,大人只顾好笑,忽略了小娃子的自尊心,她赶紧揪了一粒葡萄塞进嘴里,啧啧直夸:“陆军给凯琳姐的葡萄真好吃,酸酸甜甜的,凯琳姐最喜欢陆军了。”
“是吧是吧,好吃吧。”
听到夸奖,贾陆军也忘了哭,很是得意,眼睛笑得挤成一条缝,那已经积起来的眼泪,随着他的笑,顺着脸颊流到下巴。
小家伙随便用手抹了一把眼泪,张嘴接葛凯琳喂过来的葡萄。
和贾陆军你一粒我一粒的吃了几粒,葛凯琳哄贾陆军:“你也给三婶婶吃点吧,三婶婶肚子里的小娃出来后,就会叫你哥哥,你再也不是最小的了。”
“我本来就不是最小的了。”贾陆军嘀咕。
有了葛凯娟和葛凯霞,他早就不是最小的了好不好。
贾陆军看看碗里的葡萄,又看看梁雨的肚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用小手拽了几粒葡萄给梁雨送去。
“你自己吃吧。”梁雨推脱。
其实她很想接,可她是大人了,要一个小娃子的吃的,怪不好意思的。
董晓俊催她:“你就吃吧,怀身子的人了,有啥客气的。”
“嘿嘿,我还真嘴馋了。”梁雨不再客气,接过葡萄就往嘴里塞。
她的急切吓坏了贾陆军,小家伙拐回葛凯琳跟前,拿起搪瓷碗抱进怀里就躲到葛凯琳身后,那模样,生怕梁雨抢走他的碗。
“这都饭时啦还不回来,你是打算在那边过了还是咋地。”孙颖梨在院子里高声叫嚷。
梁雨顿了下身子,没动窝。
没指名没道姓,屋里人谁都听得出,孙颖梨这是在叫梁雨回去做饭。
☆、第0080章 表舅
ps:今天的第一章
离老远就听老杨头喊:“别吃啦,别吃啦,再吃就没有西瓜可分啦,四娃,四娃,那个瓜还没熟咧,摘了可惜啦。”
“反正要把秧子啦,熟没熟有啥关系。”四娃回嘴。
葛凯健撒丫子就跑,其他几个也不比他慢。
贾陆军才刚把屁股出溜到车尾,急得他直叫:“等等我,哥哥,等等我,凯琳姐等等我。”
葛凯琳边跑边回头喊:“你别急,我会给你留最大一块西瓜的,小吃包。”
葛丁丑好笑着把贾陆军抱下车。
贾陆军边跑边喊:“等等我。”
同时还忘不了低头看有没有土块或石头,有了就绕过去,等他到了地边上,已看不见葛凯琳几个,急得大叫:“哥哥,凯琳姐,你们在哪儿?”
“我们在这儿。”葛凯琳跑到贾陆军跟前。
她的两个手里都拿着块西瓜,吃着手里的一块,另一块递给贾陆军:“快吃,我再给你去弄一块。”
看西瓜的边沿形状,明显是被直接摔开或用拳头砸开的。
每回分瓜之前,就能先吃到西瓜,名义上是不准乱摘,可那么多人在西瓜地里趟,看西瓜的人哪里管得住。
益村向阳的坡地多,光照时间长,正好符合西瓜的生长条件,所以益村的西瓜好吃,又甜又大,很多人到了西瓜下来的时候,都慕名来益村买西瓜。
西瓜再好吃,也不能当饭吃,还要占地,益村每年种的西瓜都不多。尤其是郝沈梅所在的第三队。
老杨头满地里跑,喊了这个叫那个,乱哄哄的根本就没人听他的,满地都是扔的西瓜皮。
不过还好,小娃子们也知道爱惜秧子,不浪费西瓜,倒是没有乱踩瓜秧子和西瓜的。
“谁再吃就没他家份啦啊。梁晓。记住名字,谁还吃,扣工分。今年棉花也少分给他家。”
队长还没到西瓜地,离老远大嗓门就开始吆喝,西瓜地里的人一个个往路上蹿,连小娃子都知道队长说话算数。不敢再调皮。
“海棠,胜利。满仓,四娃,绘声,你们几个和老杨头一块到地里挑熟瓜。赖娃。你领着汉子们把摘下的西瓜捧出来。
这会儿还不分瓜,妇女们没事,到下面那块棉花地里打顶。今天干活的都加分。小娃子都老实站在地边,谁敢进西瓜地就扣你家大人的分啊。”
队长一番分派。混乱的瓜地里变得井井有条。
等熟西瓜摘完,大致估摸了一下数量,就开始按人口分。
西瓜分好,葛丁丑推着平车,按回家路过的顺序,先给董晓俊家卸了瓜,然后是他自己家,最后才轮到葛凯琳家。
已经卸了两家的瓜,车子拉着轻了许多,葛凯森要自己把西瓜拉回家。
葛凯森拉车,葛凯拓和葛凯琳在后面推,刚进院门,葛凯森就看见一个人扛着个大冬瓜,正往自家屋里走。
葛凯琳和葛凯拓也看见了,三人亲热地叫唤:“舅舅。”
“哎哟,你几个原来都不在家呀,看来我来的还真是巧,来早一步都看不见人。”
郝沈海转过身,他肩上还挎着个布背包,背包鼓鼓囊囊的。
郝沈梅埋怨:“这大晌午头的,你扛着这么大个冬瓜,早点来不行啊,看这热的。凯琳,快给你舅舅倒洗脸水,拓娃切西瓜。”
现在是下午,大晌午头早过了,不过以郝沈海的走路速度,从梨树村走到益村,八里的路,他得用差不多三个钟头,所以郝沈梅才这么说。
“嘿嘿嘿,今儿个起迟了。”
郝沈海憨笑着把冬瓜放到地上,又把背包搁桌子上,洗了脸,坐到小桌前开始吃西瓜,嘴里还嘟囔着:“嗯,好吃,你村里的西瓜就是好吃。”
郝沈梅好笑:“收秧子瓜了,又才从太阳地里拉回来,哪有那么好吃。”
嗔郝沈海:“你就今儿个起迟了?你哪天起不迟。”
吃完一块西瓜,郝沈海才想起边上还有小娃子咧,不好意思地笑:“嘿嘿嘿,你看我这当舅舅的,你们也吃呀,我是你们亲舅舅,不用和我客气,快吃。”
葛凯森笑笑:“舅舅,你就吃吧,我们几个在瓜地里吃过了。”
郝沈梅也劝他:“别管他们,你就只管吃你自己的。”
“哇,舅舅,这个冬瓜好大呀。”
葛凯拓弯腰想捧起冬瓜,小脸憋得通红冬瓜才稍微离地,他赶紧放下,怕把冬瓜摔着。
“哎哟,拓娃的劲儿越来越大了,这冬瓜三十多斤重咧。”郝沈海夸道。
郝沈海家院子大,每年都会种些不同品种的菜,豆角、茄子、黄瓜、冬瓜、北(bèi)瓜、西红柿之类,自己吃不完也不卖,会给亲戚送点。
一个西瓜下肚,郝沈海从背包里掏出两个黄皮大北瓜,少说也有五斤重,边还说着:“明娃他妈随便往墙根扔了几个北瓜籽,没想到还真长成了。”
北瓜,就是大家熟知的南瓜,当地的北瓜品种是那种扁扁的,表面有纵贯两头的沟沟。
有时候形容人脸长得圆胖,就说人家长了个“北瓜脸”,带点贬义的,干脆用谐音,说成“笨瓜脸”。
郝沈海原本是郝沈梅舅舅家的小子,他还有一个比水儿大一岁的姐姐,叫郝沈珺。
郝沈梅母亲的娘家,也是本村的,母亲有三姐弟,舅舅是老二,还有一个姨姨叫沈佳妮,是老三,嫁到了梨树村。
舅舅病死的时候,郝沈海还小,后母对他们姐弟俩不闻不问,也不打骂,反正就是不再搭理他们,郝沈海就整天价到处瞎晃悠。
郝沈珺上学之余还要管弟弟,有时几天找不到弟弟,就到姑姑家哭着要姑姑帮忙找。
可即使能把郝沈海找回来,一下没看住,郝沈海就又会跑掉了。
郝沈梅的父母商量着,干脆把郝沈海姐弟俩接到家里来,也好看顾他们。
郝沈海原本叫沈海,到了郝家后,他吵着也要姓郝,郝沈梅的母亲就把他的原来姓名前直接加了郝字,他的姐姐也跟着改成郝沈珺。
刚到郝家时,郝沈海老实了一段时间,后来慢慢又恢复了瞎晃悠的性子,一出去就是几天,姑姑和姑父咋教训都改不了,直到沈佳妮正式收养郝沈海姐弟为子女。
☆、第0081章 脚疾
ps:今天的第二章
沈佳妮没生过娃,家里有两座窑,几十亩地,她哥哥死没多久,她的汉子也病死了。
汉子死后,沈佳妮夫家族里一户人家想要侵占其中一座窑洞,好给他自家小子娶媳妇用,就以沈佳妮无儿无女为由,请族里人给做主。
族里还有其他人也提出要求,只留几亩地给沈佳妮,剩下的平分给族里其他人。
沈佳妮当机立断,把郝沈海姐弟接回去收养,她夫家也姓郝,这下郝沈海连姓都不用改。
收养的子女也算正式子女,那些人家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可也拿沈佳妮没办法。
沈佳妮对待郝沈海姐弟十分严厉,郝沈海刚开始改不了出去晃悠的性子,每次回来都会被沈佳妮打一顿。
郝沈海最后一次晃悠回家,刚进门,棍子就象暴雨一样的往他的双腿上打。
已经由姑姑改为母亲的人,边打嘴里还狠狠地说着:“我打断你的腿,就是把你变成残废,也比你整日价在外面晃,流浪到哪天死在外面都不知道强。”
郝沈珺死命拉住沈佳妮,哭喊着催郝沈海保证不再出去晃悠。
突来的暴打也让郝沈海蒙了,只是机械地学着姐姐的话,保证着不再乱跑。
在外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加上这一顿暴打,郝沈海嘴里做着保证时,就昏了过去。
醒来后的郝沈海,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月,腿倒是没有残废,可自那以后落了个毛病,他的两只脚总是拖地走。好像脚有千斤重。咋也抬不起来。
一双新鞋上脚,别人都是穿久了脚趾头先露出来,而他却是很快鞋底就磨穿了,鞋面还好好的。
沈佳妮纠正了他很多次,也因为这事打过他,可他就是纠正不过来,后来沈佳妮还是放弃了。只有不停地给他纳鞋底。鞋底磨穿了就换上。
懂事后的郝沈海也想过改这个毛病,好让母亲能少辛苦一些,试了几次。觉着抬起脚走路腿很累很痛,没坚持下来。
后来,沈佳妮因脑血栓,下身瘫痪。双腿不能动,手上还算灵活。
郝沈海的脚有毛病。加上沈佳妮的病,家庭条件所限,郝沈海三十多岁才娶上媳妇。
他媳妇很老实,说地直点那就是很木讷。跟磨一样,拨一下转一下,没人指挥的话。她就不知该干啥。
倒也听话,不管让她干啥都从没怨言。就是啥都不会干,还得从头教。
沈佳妮瘫痪着身子,还得辛苦操持家务。
郝沈海媳妇去年生了个小子,大名郝启明,只比郝沈翠的孙子小三个月。
“三姐,你给我做双胶底鞋吧,明娃妈不会做鞋,我妈现在也不如从前了。”郝沈海央求郝沈梅。
在三个表姊妹里,郝沈翠最大,郝沈珺小郝沈翠一岁,郝沈梅最小,郝沈海按年龄叫三人大姐、二姐、三姐。
胶底鞋,就是将报废的轮胎剪成鞋底形状,用钉子钉在布鞋底上,耐磨。
郝沈梅开衣柜翻找:“我给你做了两双,你先穿着,抽空我再给你做。”
“嘿嘿,还是三姐贴心。”郝沈海嬉笑。
葛凯拓问:“舅舅,今年的枣结的繁吗?”
窑洞挖在悬崖底部,悬崖上会长些杂树,郝子海家窑洞的悬崖不高,顶部有不少枣树,酸枣、脆枣、葫芦枣都有,每年葛凯拓都会绕路上去摘枣子。
“繁,结的可繁了,你姨姥姥说,今年多摘些枣晒着,好卖钱养活明娃。”郝沈海说起这个就来劲。
郝沈梅将胶底鞋递给郝沈海,忍不住数落他:“姨姨哪年没说过这话,哪年你当回事过,你现在是当爸的人了,也该懂事了,等枣子熟了早点摘,自家窑顶上的东西,倒年年被别人摘去卖钱。”
郝沈海挠头:“三姐,往后我可真得铆劲干活了,养儿才知父母恩,这话一点没假。”
“哈哈。”葛凯琳忍不住笑出声,沈海舅舅跟个小娃子一样。
郝沈梅把冬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再分成两份,交代葛凯森和葛凯拓:“你俩把冬瓜送到后院和海军家,问问你二叔,看你二叔有空没有,送一下你舅舅。”
郝沈海走路慢,他就是现在立马出发,走回家去天也黑了,郝沈梅不放心。
葛丁丑有自行车,八里路骑车很快就到了。
两个哥哥各捧着块冬瓜出去,葛凯琳问郝沈海:“舅舅,你这脚治不好了吗?”
郝沈海摇头:“都几十年了,好不了啦。”
“我摸摸。”
葛凯琳脱掉郝沈海的鞋子,从脚趾摸到膝盖,再从膝盖摸回脚趾。
她满脸认真:“舅舅,你这脚没啥毛病,就是长时间拖地走,肌肉僵硬了,只要多按按,坚持抬脚走,配合扎针,治得好。”
郝沈海没把葛凯琳的话当回事:“哈哈,咱凯琳啥时候成了医生了。”
“我跟着牧老师学医,想治好舅舅的脚。”葛凯琳板起小脸,一本正经道。
郝沈海走路拖地,最大的原因还是小时候突遭暴打造成的心理阴影所致,如果他能克服这个心理因素,恢复正常走路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腿脚肌肉已经僵硬,这确是一个麻烦。
“牧老师,是我村里那个牧老师吗?”郝沈海问。
葛凯琳闹腾得武秀花在益村学校呆不下去,跟梨树村的牧老师调换,这事郝沈海知道。
“嗯,就是他,爸妈说牧老师救过我的命,他医术那么高,只要我跟他学好了,就能治好舅舅的脚。”葛凯琳说服郝沈海。
郝沈海摇头:“我的脚牧老师给治过,没用。”
葛凯琳摇晃着郝沈海的腿撒娇:“舅舅让我试一试吧,说不定我行咧?”
郝沈海满口答应:“好好好,舅舅答应,咱凯琳要学当医生,我这个当舅舅的,一定大脚支持。”
郝沈梅笑着摇头:“凯琳是小娃子家,你也跟着她胡闹。”
说归说,别看郝沈梅整天价见了郝沈海就训,其实在她眼里,郝沈海还真就是那个跟在她屁股后面转的鼻涕虫,一个长不大的小娃子。
☆、第0082章 抓人
ps:今天的第一章
葛凯琳和牧老师打赌期间,并没有停止给高争气治疗,不过是由上学时间换成周末。
本来做这种治疗也不需要天天推拿扎针,喝药也只是起到的辅助作用,也只在推拿扎完针后接着就喝药效果才最好,其他时候喝不喝都没啥大碍。
每回葛凯琳带着高争气上山,都会顺便去查看葫芦帘,她渐渐找到了一个规律。
差不多每隔一个礼拜,葫芦帘就会少一株,被挖开的土坑会被用心埋好,不是心里有数的话,根本看不出和周围正常生长的杂草有任何区别。
看来,那个叫绪祥的小男娃确实在用葫芦帘治病,而且用药时间很有规律,也很懂得怎样保护葫芦帘。
只是自从葛凯琳改了时间给高争气治疗后,就再没见过绪祥,应是绪祥的用药时间和她的时间刚好错开。
暑假里葛凯琳每次查看葫芦帘,数量再没有少过,她心里猜测,难道绪祥不再需要这种药了?
这样才好咧,最好他以后都不要再用,葫芦帘太难得,他挖走一棵可是少一颗呢。
葛凯琳心里想着,嘴上哄高争气和她一块在树干上找知了壳。
昨天下了一场雨,晚上肯定会从土里爬出不少没褪壳的知了,今天就能在树干上捡知了壳了,这可是药材,能去供销社土品站换钱。
有了新奇好玩的事情,高争气暂时没再嚷嚷着要吃麻雀肉。
他本来就长得高大,还会爬树,能够拿到树干高处的知了壳,这倒省了葛凯琳许多力气。
听到远处有汽车的声音。葛凯琳朝那边望去,一前一后有两辆车,前面一辆是吉普车,葛凯琳曾经见过这种车,上回公安局来抓孬娃就是开的吉普车。
后面一辆车是绿皮大卡车,车厢里坐着十几个人,有两个她认识。一个是绪欣毓的爸爸。一个是绪小武的爸爸。
绪欣毓的爸爸有时到接送绪欣毓学校,有时候就到山脚下,葛凯琳在山脚下碰见过几次。
绪小武的爸爸是公社的民兵头儿。有时候会来益村学校操场进行民兵拉练。
每次民兵拉练,操场上都会围着很多人看,最兴奋的是小娃子,偷偷摸一摸那些没装火药的假手榴弹。要是能拿着没子弹的枪玩几下,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
自家三个哥哥。还有贾海军兄弟,都有很精致的木头手枪和木头长枪,那都是看过民兵拉练后缠着三叔给做的。
“凯琳你看,车。”
车经过山脚下的时候。高争气也听到了动静,叫嚷着兴奋地跑过去看。
葛凯琳笑着摇摇头,看来今天这知了壳也就只能捡这么多了。
村里人一般很少出门。有些人一年到头最远也就去公社赶个集,能见着汽车那可是稀罕事。不光小娃子,就是大人也会好奇地跟着看,高争气这是追汽车去了。
“滚蛋你别急,汽车是往咱村去的,你肯定看得到。”葛凯琳朝高争气喊。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8页 / 共220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