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打脸日常.txt
当前页码:第64页 / 共22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韩信能忍受跨下之辱,勾践能卧薪堂胆,而,四皇子能忍受一众人的嘲讽讥诮鄙夷多年,却没能养出个‘愤世嫉俗’的性子,反还处处待人‘温和有礼’,瞧着就像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磨难波折,风吹雨打而娇养出来的世家小公子。”

  “这样的人,那是典型的‘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论心机谋算,论心狠手辣程度,论翻脸速度,大姐只怕是拍马都不及。”

  “最可怕的就是被人榨干了所有的剩余价值后,毫不留情,干脆利落地灭杀了!那,才是真正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想了想,傅佩瑶又问道:“娘,你说,这件事,要不要跟爷奶说?”

  “这件事,你不必理会,我去说就行。”

  长公主毫不犹豫地将这件事给揽在了身上,心里却很是满意傅佩瑶的选择。

  在她看来,同宗姐妹之间,哪怕私下里有着再多的勾心斗角,但,在面对大是大非之时,尤其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进而影响到整个家族未来的情况时,那是不能有任何私心,必需做到坦坦荡荡!

  也就是通俗所说的“竭尽所能地劝说拦阻”,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轻言放弃!

  这,正是每一个世家之所以能延续千万年传承的最重要原因。

第166章 此事必然有猫腻

  “那,你顺便跟爷奶说下,梦表妹也心仪四皇子,欲嫁给四皇子为妃。”

  傅佩瑶点点头,笑盈盈地又抛下一枚炸弹。

  “你说什么?!”

  倘若,最初,得知傅芷卉这个安国公府嫡长女,放弃了户部尚书家嫡长子的婚事,转而选择出身低微的四皇子这个消息时,长公主还只是略有疑惑,却并没有深究的打算。

  那么,此刻,闻听佟涵梦这个淮南王府嫡女也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并非淮南王府内宅争斗,而传出了一些影响到佟涵梦清白名声的流言蜚语,那么,长公主就觉得匪夷所思的同时,心里更是生出了浓重的怀疑!

  短短时间里,长公主心里就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念头.很快,这些念头又一个一个地被她掐灭。直到,最后那个看似荒谬不可信,实则,却是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真相的念头浮于水面。

  “那四皇子……”

  未来,可登大宝?!

  话,点到为止,但,思忖了片刻,还是打算给长公主等人提个醒的傅佩瑶,却是立刻就明白了长公主的话外之意,遂也跟着敛了笑意,一脸严谨肃穆地点头,道:“也许!否则,大姐和梦表妹这两位天之娇女,又岂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太不可思议了!”

  前有傅佩瑶这位“天仙下凡”,直到十岁才顺利回魂,却隔三茬五就能从异时空获得一些对大唐王朝来说很是稀罕物品的姑娘,是故,很快,长公主就接受了傅芷卉和佟涵梦两人身上的“异样”。

  紧接而来的,就是难得一见的惶恐忐忑不安。

  想也知道,在上有皇帝,中有太子,下有好几位出身不斐的皇子情况下,四皇子这个出身卑微,更没受过正统帝王心术教育的皇子,究竟凭什么能荣登大宝?

  ——不过是那些能争夺帝位之人,或死,或残,或伤。

  而,四皇子就此,捡了个便宜!

  “娘,你不必太过担忧。”

  敏锐察觉到长公主情绪变化的傅佩瑶,沏了一杯热茶,端到长公主面前,轻声宽慰道:“如今,他们身在明处,我们却隐于暗处。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尽皆知晓,而,我们的举动,他们却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知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按兵不动,看他们能使出何等招数,再一一地应对,即可。如此,也能免得‘打草惊蛇’……”

  “再不济,还有我呢!”

  话落,傅佩瑶特意挺胸抬头,一幅“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的大包大揽的模样。

  “只要有我在,外婆、皇帝舅舅、爷爷和奶奶的身体,绝不会出任何问题!”

  至于其它的?

  比如说,刺杀、下毒和美人计等等?

  真当这四位是一辈子顺风顺水,活到现在,从没经历过什么血腥残暴场面,更不知该如何应对诡异人心的“傻白甜”呢?!

  “瑶儿。”

  不得不说,傅佩瑶的宽慰劝说之词,从某方面来说,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毕竟,傅佩瑶可是“圣僧”盖戳定论的“能给大唐带来一场大造化,能让皇帝成就‘千古一帝’美誉”的下凡历劫的“仙女”呢!

  就如此刻,长公主就回过神来,深吸了几口气,就将自己那震荡不平的心绪给抚平了。

  “这件事很重要,我必需立刻入宫,与你外婆和皇帝舅舅说一声。”

  当然,顺便,还得将自己回京后,因着安国公夫人和淮南王妃两人联手放出来的抹黑傅佩瑶的流言蜚语,气恼之下让人盯着这两人,而同时探查到的一些往常并没放在心上,如今细细思量,却觉得很是有用的消息一并告知。

  “好!”傅佩瑶眨眨眼睛,问道:“要不,我陪你一起去?”

  长公主沉吟片刻,也觉得有些事情,只怕她了解得还没有傅佩瑶多,遂点头道:“好!”

  ……

  四十辆马车,一字排开,从傅府驶向皇宫,那叫一个赫赫扬扬,浩浩荡荡。

  而,不论是大街小巷无意中瞧见了的路人,抑或是恰好住在傅府两旁的“邻居”,对于这“震憾人心”的一幕,早已是见惯不怪了。

  没办法,隔三差五就来这么一遭,再脆弱的心脏也能历练成一颗金钢石了啊!

  皇宫内院,早早就接到消息的太上皇,虽依然端着幅威严肃穆的模样,但,她那时不时就探向大殿,带上了期盼和希翼的目光,却将她心里的真实想法给出卖。

  至于同样接到这个消息的皇帝?

  正满腹苦憋地在前殿,与一众老臣“磨嘴皮子”呢!

  啊,不对,应该说是在商讨“花式春耕”结束后,如何更好地应对夏季将发生的一切灾难。

  比如说,每年夏天黄河长江两边州府必会出现的暴雨,涨潮,冲垮堤坝,导致洪水泛滥,粮食野粒无收,灾民遍地的场景。

  又比如说,祸不单行,其它地方发生旱灾,或蝗灾等等。

  再比如说,洪水褪下后,难免出现的瘟疫……

  总之,皇帝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一次验证了“皇位就是个苦差使”这句话的真谛!

  ……

  “外婆,你最喜欢的瑶儿来看你啦!”

  离大殿还有一段距离,傅佩瑶那欢快的声音,就被初春的微风,送到了殿内众人耳里。

  “瑶儿,快过来,让外婆瞧瞧!”太上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心里的欢喜止不住地流泻出来,搂住傅佩瑶那窜过来的小身子,并顺势轻掂了掂。

  “唉哟,其它人家的姑娘,每到冬天,就会长胖好几斤。偏你这丫头还瘦了那么多,连肉嘟嘟的下巴都变尖了,手背上面的肉窝窝都不见了,可是最近没有好好吃东西?”

  果然,这世间,有那么一种瘦,叫做“外婆奶奶妈妈等一众女性长辈们觉得你瘦”!

  “外婆,我已经11岁,长大了,不是三四岁软萌可爱的小孩子了。”

  傅佩瑶板着一张脸,很是义正言词地说道:“我现在每天都吃很多东西,但正好在长个子阶段,所以,显得瘦了一些。实际上,我的重量还是摆在那儿,一点也没少!”

第167章 长辈觉得你很瘦

  顿了顿,傅佩瑶还不忘记嘟着嘴,补充一句:“身体是最重要的,我才不会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而置自己的身体不顾呢!”

  “哈哈哈……”

  也不知傅佩瑶哪句话,抑或是她做出来的哪个表情,戳到了太上皇的笑点,竟令太上皇忍不住地捧腹大笑起来。

  “你这丫头,怎么能这样可爱呢!”

  “外婆,请夸我软萌乖巧,懂事孝顺,是人人都想要的‘贴心小棉袄’,千万不要再夸我‘可爱’。”

  傅佩瑶一本正经地说道:“‘可爱’这两个字,就是‘可怜没人爱’!你们都这样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们,我怎么会是那样‘可爱’的姑娘呢!”

  “扑哧”!

  这回,连长公主也不由得笑出声来,只觉得傅佩瑶还真是一个典型的“活宝”,有傅佩瑶在的地方,就不愁没笑声,更不愁没乐子瞧。

  “你们这样是很不道德的!”

  虽然,傅佩瑶心里的小人儿早就开始满地打滚了,但,脸上却依然一幅正气凛然的模样。

  “我是一个实诚的小姑娘,理当夸奖赞美我,而不是这般肆无忌惮地嘲笑我,不然,我会觉得整颗心都拔凉拔凉的。”

  可惜,这一个冬天,傅佩瑶养得实在太好了。

  哪怕板着脸,却只衬得她的脸颊越发地圆润丰满,那好不容易才从视觉上消减了几分的双下巴也再一次地冒了出来,整个人犹如被踩到尾巴炸毛的猫咪般,让人生不出丝毫的惧怕和恐慌心理,反还觉得特别地可爱软萌,恨不能“一逗再逗”。

  “哼!”

  傅佩瑶扁着嘴,也懒得与眼前这两个不知何时起,竟比拼起“谁的笑声最大”的长辈们生闷气了,径直摆手,冲侍立一旁的宫女吩咐道:“将我带来的食盒呈上来。”

  这世间事,天大地大,美食却最大。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也往往会是在酒桌饭馆里建立起来的。

  倘若,一顿饭不够,那么,就来两顿饭。

  做为一个典型的“吃货”,傅佩瑶一直坚信“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吃货之魂”,只看是否能挑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来激发。

  就如眼下,袅袅的香气,扑面而来,泌人心脾,让人忍不住地就阖上双眼,放空自己的大脑,什么都不愿意再去想,只是静静地徜徉在这样的“美味”里,体会一种由身到心的仿若吃了“灵丹妙药”般,每根汗毛都在风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就连灵魂也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满足感。

  红枣糕、杏仁饼、绿豆饼、萝卜糕、红豆酥、南瓜饼、草帽饼、粉果、灌汤包、虾饺、春卷、煎饺、凤爪……

  虽不是一桌异常丰盛的大餐,却也是色香味俱全!

  “外婆,这些糕点,有一些是迎客来大酒楼新聘用大厨的手艺,有些是我从那儿得来的,每一样味道都很棒哦!”

  话落,傅佩瑶就拿了块萝卜糕,“阿唔”一口就咬掉大半,咀嚼了几下后,就一脸满足地笑眯了眼。

  犹如吃到了最美味小鱼干的猫咪般,一脸的幸福和欢喜,让人瞧了,就不由自主地受到蛊惑。

  “确实不错。”太上皇也取了块萝卜糕,轻轻咬了一小口后,慢慢地品尝着,嘴里则半真半假地调侃道:“我总算知晓,你这丫头每天嘴就没停过,为何还能瘦成这样了!”

  长公主将嘴里的糕点吞下肚,笑着附和道:“可不!这丫头也不知跟谁学的,竟将这些点心当正餐。每天不吃上两三次,那心里就不舒坦。这样下来,哪怕一天吃五六次,每次只吃很少的东西,却也不可能长胖!”

  “外婆,娘,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吧?!”傅佩瑶微抬下巴,挺胸抬头,做出一幅“特别有底气”的理直气壮模样,或者,应该说是得瑟到连尾巴都恨不能翘上天的骄傲自豪小模样?

  “我这就是长不胖的体质!”

  身为一个“吃货”,尤其,还是一个很爱美的“吃货”,什么最让人无法拒绝?

  当然是拥有一个怎么样吃都长不胖的身体!

  还不是那种“消化不良”“吸收不好”,才导致的消瘦身体,而是真正地吸收到食物里的营养,身体倍儿健康的“苗条身材”!

  “同那些‘喝水都长胖’,被迫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得数着米粒,像只小猫崽般瘦弱得风一吹就能吹跑的姑娘可不一样呢!”

  这模样,活脱脱地“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啧!

  长公主斜睨了傅佩瑶一眼,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糕点,一边状若随意地与太上皇闲聊道:“母皇,自古以来,这‘成家立业’都是放在一起的。尤其,对男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没成家的男人,平日里行事时,就少一份担当。而,一旦成家了,就会有着许多顾虑,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冲动行事。”

  与长公主是嫡亲母女,从某方面来说,可谓是一手教导出眼前这“为人处事很是妥帖,全然挑不出丝毫错漏”之处长公主的太上皇,虽未达到长公主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敏锐地察觉到长公主用意的程度,但,结合这段时间里发生的诸多事情,却也是立刻就能猜测出个八九分来。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太子就已是19岁了。”

  太上皇微微偏头,看向身后侍立的嬷嬷:“我记得,前儿个,皇后才提过,太子专心于‘治学’之道,所以,想挑选一位出身书香门弟之家的姑娘为正妃?”

  嬷嬷恭敬地回答道:“四大书院院长家,皆有与太子年岁相当的姑娘报名参加此次选秀。”

  “皇后确实多虑了。”

  太上皇摇了摇头,叹道:“这样出身人家的姑娘,品性颇佳,才貌双全,规矩礼仪也早早就烙刻在灵魂深处,但,却不一定能当得起‘母仪天下’之责啊!”

  长公主眼神微闪,道:“听说,太傅、相府和六部尚书家,皆有一到两位姑娘参加此次选秀。”

第168章 皇子选秀是大事

  用“愚蠢”这样的字眼,已无法形容长公主对皇后的评价!

  说实话,虽然早就知道皇后眼界狭窄,胸襟不宽,平日里颇有些“被害妄想症”,但,长公主还真没料到,皇后“疯魔”起来的时候,竟会犯下此等错误!

  想也知道,这些重臣权贵家的姑娘,若不是奔着“太子妃”的名号而来,何必跑到宫里参加此次选秀,像地里长出来的新鲜水嫩的小白菜般任人挑捡呢?

  偏偏,皇后竟因某些特别可笑的理由,而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重臣权贵家的姑娘给摒弃在外,一门心地想要挑选那些表面看起来家族名声很是响亮,可谓是“门生遍天下”的大儒之女!

  此事,私下里被人传得沸沸扬扬,也就罢了。

  一旦“尘埃落定”,等待着皇后和太子一脉的,会是何等可怕又疯狂的报复?

  这,还用说嘛!

  傅佩瑶撇撇嘴,显然是觉得大唐王朝这位备受一众人推崇的所谓“端庄贤淑,雍容华贵”的皇后,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而,那所谓的“品性仁善,颇有才干”的太子,若不是个“妈宝”型的“阿斗”,那么,就是被皇后这样的“猪队友”给拖累得豁出性命去折腾,也无法翻身的凄凄惨惨的家伙!

  恰好,将傅佩瑶的小动作尽收眼底的太上皇,眼神微闪,笑盈盈地问道:“瑶儿,此事,你如何看?”

  “易位而处,倘若,有人这样‘嫌弃’我,那么,我定当与他不死不休!”傅佩瑶想也不想地说道,“世家贵女,都有自己的尊严和脸面,怎能轻易就被一些不如自己的人踩在头上作威作福?!”

  “瞧,连瑶儿这样的小丫头都没明白的道理,偏偏,皇后竟到现在依然‘执迷不悟’!”

  太上皇端起茶杯,轻抿了口茶水,脸上的神情在袅袅的茶烟中看不太真切,唯有那带上了淡淡冷淡疏离和不悦的评价,清楚地传到了长公主和傅佩瑶母女俩的耳里。

  “朽木不可雕也!”

  “我瞧着,太子为人端方,虽略有些仁善软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开拓之君,行事却也有几份章法,不枉那几位大儒权臣的教导。”

  话落,长公主就微不可察地轻叹了口气。

  倘若,这世间,并没有傅佩瑶这么个去异时空历练一番,再回归大唐王朝的姑娘;

  倘若,傅佩瑶的“天仙下凡”身份,并未得到圣僧和包括太上皇,皇帝这两位在内的一众关心家国大事的皇室中人的看重;

  倘若,傅佩瑶没能拿出一应令大唐王朝改变的事物,而,皇帝也无法顺势成就“千古一帝”的称号,大唐王朝更不可能迎来让人向往的“太平盛世,万邦来朝”;

  那么,私下里被皇后频频叮嘱不可太过显露峰芒,从而慢慢地长成“守成”之君的太子,也就不会像眼下这般,让人每每回想起来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长叹。

  ……

  太上皇沉默片刻后,道:“这几个月,德妃和淑妃时常召娘家人入宫。”

  “二皇子和三皇子只相差两个月,今年,却也满了18岁。”

  长公主立刻就明白了太上皇的话外之意,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今日入宫的用意,遂不打算再像往日那般,因着诸多顾虑而“含糊其词”。

  “他们只比太子小一岁,而,之前,德妃和淑妃的娘家家世和皇后不相上下。但,这些年,因着皇后一家的‘低调’,倒让德妃和淑妃这两家的娘家人得势起来。”

  太上皇轻笑一声,不知是笑那明明“满腹贪婪和欲望”,偏要在自己面前装出一幅“清高无洁”模样的德妃和淑妃,抑或是笑那因当年之事而避自己如“蛇蝎猛兽”般,每每见到自己时都做出一幅“伏小卖低”姿态,瞧着活像自己欺负人的皇后。

  “德妃和淑妃与身旁的嬷嬷闲聊时,曾感慨般地说她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娶高门望族家的姑娘,以免他们那被保护得极好,未见识过宫闺争斗的儿子,被儿媳妇一家给拿捏住。”

  长公主嗤笑一声,道:“这话,是在皇后莫名其妙地关注起四大书院院长家的姑娘后,才传出来的吧?”

  虽是问话,却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而,言词举止间,也满是对德妃和淑妃作派的嫌弃。

  “男人之间的争斗,何必将无辜的女子拖下水。”

  长公主心里叹息不已,脸上却还不能显露分毫。

  谁让当年,包括她在内的一众“帝王心术”学习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兄弟姐妹中,一个两个的都不愿意接过“皇帝”的重任,并纷纷使出各种招术逃离京城。

  万般无奈之下,太上皇只能抓住那个最后才得到消息,并因一时手脚慢而未能逃出去的儿子给摁在了皇位上。

  这位,就是如今的皇帝。

  性情略优柔寡断,时常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登基后,哪怕太上皇在身后护持,却也难免因着平衡朝堂后宫之势,而周旋在一众朝臣和后宫妃嫔之间,活得要多累就有多累!

  当然,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

  毕竟,皇帝向来孝顺,又很能听得进太上皇的劝谏,只要太上皇活着,那么,这偌大的大唐,就不会因所谓的“内有夺嫡,外有蛮敌”,而陷入风雨飘摇的乱世之局。

  ……

  但,这一切,将可能被几个皇子之间那不择手段的争斗给毁灭!

  让人如何接受?又如何能忍耐?!

  尤其,太上皇于长公主,那可谓是“逆鳞”!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64页 / 共2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