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原材料是否精致,以及厨师的技艺是否高明,都会成为影响这样东西口感的最重要原因。
而,这世间,还不乏有人特别喜欢吃宫廷御赐月饼。
不仅仅因为御赐月饼那绝佳的味道,更多的,却是因为这样的赏赐,代表着自己在皇帝心里那非同一般的地位。
然而,再好吃的东西,数十年如一日地尝着,也会腻味的。哪怕,这期间,御厨们在旧有的馅料上推陈出新,也不例外。
眼下,太上皇和皇帝就如此。
毕竟,宫内真正手艺高明到能专做“御膳”,而且,这道“御膳”还专供于太上皇和皇帝品尝的,也就那么三五位“大厨”。
而,任何一门技艺,真正想要达到“宗师”的程度,那都必需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学习改进,更看重自身的天赋和经验,故,能混到给皇帝做“御膳”的大厨们,那年纪确实不小了。
因此,他们每年所谓的“推陈出新”,还真只能听听,不能真正放在心上。不然,指不定就要品尝一回“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要知道,这世间,还有所谓的“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呢?这些真正手艺顶级的御厨们,那每个都是“人精”,哪会轻易就做出真正的大改变?
不怕踩了地雷,被皇帝厌弃呢?!
“宫里的月饼?”
同样知道这其中“道道”的皇帝,再次出声确认道,然而,心里却已盘算着除了这些月饼外,还要额外赏赐哪些糕点果盘。
不如,让厨艺最精湛的老师傅们集体整治一桌“团圆宴”,再让内侍放到食盒里,于中秋第二晚快马加鞭地送到傅府?
至于中秋当晚?
这不是废话嘛!
中秋团圆夜,皇宫里当然也要办“家宴”,而,傅佩瑶可得称皇帝一声“舅舅”,称太上皇一声“外婆”,哪能不参加这次家宴?!
……
第414章 御赐月饼变花样(1)
“是。”
傅四爷一脸愁苦,他是真不明白,宫里的月饼有什么好吃的!
偏偏,他没办法拒绝傅佩瑶,更不可能瞒着太上皇和皇帝,不告知这两位此事!不然,等待着他的,还不知会是何等凄惨又悲怆的结局呢!
而,真到了那时,长公主虽会顾念“夫妻之情”而到皇宫里解救他于“水深火热”中,然而,回到傅府后,等待着他的将会是更可怕的风暴!
坐于上首,将傅四爷脸上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的皇帝微微颌首,心里那些惊诧和茫然等情绪也迅速消失,看向恨不得仰天长叹的傅四爷的目光里有着淡淡的同情和怜悯。
也就是他,换了其它人……
然而,很快,这抹不该有的情绪又被皇帝掐灭。
毕竟,傅佩瑶可是一个真正“冰雪聪明,孝顺体贴,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呢!若,这孩子投胎为他的闺女,他也会宠着爱着,绝不会比傅四爷逊色一分!
甚至,傅佩瑶还能占个“公主”的名份,并非做出重重努力,才能获得的赐封,而是真正有着皇室嫡支血脉,将来还拥有一定“继承权”的公主!
而,一旦傅佩瑶登基称帝,那么,以傅佩瑶那与大唐王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天仙下凡”身份,谁敢肯定,老天爷就不会特别关照傅佩瑶,在傅佩瑶在位期间,让整个大唐王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呢?
如此一来,甭说所谓的“万邦来贺”“大唐盛世”了,单单领先于其它两个强国近百年的国力,就能让大唐率先打破那所谓的“三足鼎立”,真正地成为领头人,而不必再受到所谓“盟约”的限制。
——邻国胆敢进犯,揍他们!
毕竟,那时的大唐,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粮有粮……
啧,那感觉,想想,都觉得特别地酸爽!
不过,想到傅佩瑶那“闲散”“懒惰”的性子,皇帝又只能深吸了口气,将自己那再次不知道飘到何处去的思绪给揪了回来。
“母皇,如此一来,倒是咱们占瑶儿大便宜了。”
“瑶儿这是不拿咱们当外人。”一家人,向来不说两家话,而,这,也正是太上皇为君多年遵循的基准。
“若你觉得受之有愧,回头,多补偿瑶儿一些就行。”
“也行。”连自个儿亲娘都说了,早就心动的皇帝又岂有不应之理呢?故,很快,皇帝就吩咐内侍,按照之前自己拟好的名单,一一地将这些月饼赏了出去。
当然,以往,每每傅佩瑶送到宫里的东西,皇帝都会截留一部份,此次也不例外。
而,因为这些月饼味道实在太棒,让皇帝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就割舍,故,此次,皇帝毫不犹豫地截留了一半。
哪怕知道只要自己一句话,傅佩瑶就会立刻再送上同样四十辆马车的月饼,也不例外。
毕竟,这送月饼,一次跟两次,那带来的效果,可是两码事呢!
在目前大伙都想将傅佩瑶给护到翅膀下的情况中,哪怕皇帝私心里想要多一些月饼,理智上却也绝不容许他犯下这样的错误。
……
自去年十月份,长公主和傅四爷夫妻俩带着顺利“魂回”大唐王朝的傅佩瑶回京后,向来端着幅“富贵名利皆浮云”高洁姿态的皇帝,就突然往一种诡异到令人生出啼笑皆非感觉的画风转变去了。
历任皇帝,论笼络人心的手腕,那是哪怕现代社会里最最油滑厉害的“官场老狐狸”,也必需甘拜下风。
哪怕,如今这位皇帝,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拿“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句话当回事,然而,多年来受到的“帝王心术”教育,依然让他成为一个最最合格的“守成”之君。
——做一天和尚,就必需撞一天钟。那么,当一天皇帝,就必需为大唐王朝兴盛荣衰绞尽脑汁,付出所有的心血和精力。
往常,每逢年节,皇帝必然会后宫妃嫔,儿孙宗室和文武百官一堆的赏赐。大部份的时候,这些赏赐非常贵重,偶尔的时候,却也会出现一些代表着自己“心意”的玩意儿,比如说,亲手写的福字,赐下的福菜等等,就是年节期间最得人心的重礼了。
然而,对比前面几位出手大方到连大臣们过寿都会赐下厚礼,可谓是真正演绎出“不差钱神壕”本性的皇帝,如今这位屡屡赐下“福”“寿”等字,却很少赏赐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的皇帝,那隐藏于“淡漠高洁”之下的真实性情,还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为何,这些年,后宫里,除了中宫之主皇后外,就只有德妃和淑妃这两位高位妃嫔,剩下的妃嫔,包括四皇子的生母林才人在内,都不足十位数?为何,那些“野心勃勃”的大臣们,竟没有几位敢以死劝谏皇帝“广选秀女,以充实后宫”?
不就是皇帝“吝啬”的本性嘛!
绝对不能让退位让贤后,就坐镇后宫的太上皇“背锅”!
说起来,皇帝究竟吝啬到何处呢?
“铁公鸡,一毛不拔”这样的字眼,就是最是契合实际的。
就如皇帝每每反驳大臣的一句话:“纳那么多女人做甚?谁来养?你们?还是朕?如果你们愿意每嫁个女儿入宫,就让她带上家族全部的财产,让这么个只知吃喝用度,不事生产的废物待在宫里,占用一处宫殿,也不是不可以的。”
瞅瞅,这话,能听吗?
若不是太上皇当年的那些“铁血手腕”,将这些惯常会采用“倚老卖老”手段,以便“拿捏”新帝的老臣给血洗了一遍,以至于如今在太上皇手下捡回一条性命的老臣们,每每在生出“死谏”皇帝念头的时候,都将自己那快要远去的理智给揪了回来,指不定,众文武百官换了多少拔了呢!
而,若不是皇帝一直待在宫里,即便偶尔微服出宫,也带着大队护卫,就皇帝这“怼天怼地”不认输的“奇葩”,和“毒舌”到分分钟就逼疯人的性情,不被人套了麻袋,才怪。
第415章 御赐月饼变花样(2)
幸而,就在众大臣们快要被“逼疯”,生出“告老还乡”的念头时,就在皇帝越发地觉得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实在太碍眼,想要将他们如同割韭菜般,全部割一茬的念头时,长公主和傅四爷夫妻回来了!
简直是一件必需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要知道,除却太上皇,能制止皇帝偶尔“脑抽”行为,也就长公主一人,再无第二人之选!
尤其,在众多“老狐狸”们敏锐地发现,每每傅四爷携带至少十辆马车的礼物入宫之后,只恨不能在自己脸上一边刻下“小气”,一边刻上“吝啬”这几个字的皇帝就会“大方”一回后,那心情,简直是“嗨”到了天上去!
哪怕,其实,这所谓的“大方”,也是相对而言的,但,那又如何呢?
总之,相比往日里皇帝用来赏赐朝臣宫妃,看似“贵重”,实则却只是占了一个“御赐”身份,根本就不值当什么的华丽宫缎,头面首饰和古董摆件,如今,皇帝赏赐众人的菊花、烟花、玻璃、镜子、元宵和葡萄酒等东西,才是真正受到众人追捧好评的!
这其中,以那些传承了千百年,家族底蕴深厚到让人连羡慕嫉妒恨等情绪都无法滋生出,只能深深地仰望膜拜的世家,更是如此!
套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其实,皇帝这样的天下之主,那所谓让人艳羡的“衣食用度”,连普通的世家那些精心娇养长大的嫡出子嗣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就更不说那些隐世家族的人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这世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次都给皇帝进贡最好的东西,万一,将皇帝的嘴给养叼了后,除了这些世间罕见的极品,就再也瞧不上其它略逊色一些的东西,那可该咋办?
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皇帝又怎不会心知肚明呢?只是,这世间,不是还有这样一句话嘛?——难得糊涂。
皇帝虽身居高位,在百姓心中被神话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之威,不可冒犯,一旦有侮皇室的言行举止,轻则被治罪,重则被诛九族”的程度,然而,事实上,真坐到了皇位上后,很多时候就会身不由己了。
所谓“平衡之道”,莫过于此。
……
好吧,扯远了,总之,如今这位被前朝后宫盖戳认定了“吝啬”本性的皇帝,逢年过节,就会由往日里的珠宝首饰,宫缎古董等物,变成了赏赐相应的节日之礼。
比如说,十二月的菊花,一月的烟花,二月的元宵,三月的香皂,四月的玻璃,五月的镜子,六月的葡萄酒,七月的自行车,八月的凉席,九月的月饼!
不论后宫妃嫔升了位份,抑或是怀孕产子,再或者是宗室重臣过寿,抑或是边关武将大捷归来等等,皇帝都大手一挥,就按照月份赏赐相应的礼物。
这情况,搁以前,那是性情再荒诞不羁,“脑洞”大开到让人叹为观止的人,比如说,傅四爷这样的“名士”都想象不到的,就更不用说,平日里特别重视规矩礼仪之道的老古板们了,那更是屡屡觉得自己的“三观”遭受到了前所未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情况,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当然是联手“对”上皇帝啦!
劝谏这回事,哪怕“死谏”,对重视清名和声望,骨子里就将“家族荣辱”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的大臣们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
毕竟,这天下,可不是皇帝的“一言堂”。而,他们这样的“劝谏”行为,那是真正会烙刻在史书里。
不论一笔带过,抑或是着重笔墨地描述一番,总之,都是真正的“名传千古”!
为此,别说付出一条性命,哪怕,将大半个家族都折腾进去,也无所谓!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逃得过死呢?只是,这所谓的死亡,也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说法。若可以重于泰山,谁愿意轻于鸿毛呢?
最可怕的是哪怕凄惨而亡,却也未在旁人心里,甚至,史书上留下多少痕迹。
……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
就如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软肋”般,众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当然也不例外。
故,这些人中,不乏喜爱菊花这般高雅之物的文官,或者自己不喜欢,但,长辈亲戚也喜欢的;再或者是喜欢品尝美食,尤其元宵、葡萄酒和月饼这类稀罕之物的;又或者是受不了玻璃和镜子诱惑的……
总之,在皇帝屡屡做出“惊人”的举动时,在众人私下里已就皇帝本月赏赐什么物品开了赌局,就连皇帝自个儿都掺了一脚的情况下,皇帝这种种“吝啬”到拿傅四爷一家子上供的物品来赏人的举动,那还真是再英明不过的一个决定!
至于傅四爷一家子,在这其中,又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那,和他们又有何干系呢?
只要,他们每个月都能收到新鲜稀罕的玩意儿,旁的,又何必计较太多?难得糊涂哪,难得糊涂哪!
尤其,金秋九月,万物丰收的季节里,皇帝竟然善心大发地赐了众臣一些冰淇淋月饼!
“秋老虎”的威力,哪怕是一众早就习惯了穿着厚重的官服,早出晚归的武将们都叫苦不迭,恨不能立刻就回到边疆,扛着大刀,驾着马,与那胆大包天到犯大唐王朝边疆的游牧民族和蛮夷们疯狂地厮杀一番,就更不用说那些“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完美地演绎出“身娇体弱”这四个字的文官们了,那更是每每站在烈日下,热得大汗淋漓的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问候老天爷一遍又一遍。
——与外派到其它省市,三五年,或者十多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可能无法回到京城,走入“京官圈”的官员们相比,他们这些每天都能上早朝,运气好的话,隔三差五就能远远地见到一回圣颜,再加上一些实力,一年就能面圣几回的京官,那是多么地威风凛凛,多么地惹人艳羡哪!
不然,又岂会有“同品级的外派官员,不如本地京官更贵重”的说法呢?
第416章 御赐月饼变花样(3)
然而,京官们心里也叫苦不迭。
真以为,每日半夜三更就起床,早早就候在宫门外“上朝”的生活,就是那般地好呢?
想想看,除了三节和休沐,以及自家婚丧这样的事情,就必需早早就应卯的生活,尤其,寒风呼啸的冬季,和哪怕太阳未升起,却依然热得让人两腿发软的夏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近两个时辰!
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啊!
若非如此,为何会有那么多官员豁出性命地往上爬呢?
不就是想三五年升一级,最好能在四五十岁,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弱的时候,升到三品以上的大员,每次上朝时,都能在旁边的小殿里休息一会儿,不用像普通的官员那般苦兮兮地站在室外嘛!
……
这,也正是众官员,尤其那些品阶低,必需与诸多天气做伴的普通官员们,打心眼里觉得皇帝这越来越“吝啬”的本性实在太赞,必需双手双脚拥护的缘由!
无它,只因皇帝赏赐的那些东西,虽然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三观”,但,从某方面来说,却也彻底打开了他们的“视野”。
菊花、烟花、香皂、玻璃、镜子、自行车和凉席这些东西,带来的功效就暂且不提,单单元宵、各类糕点果脯肉干和月饼,尤其,那些拇指大小,轻轻松松就能装到荷包里的的元宵和月饼,实在是每天上朝前必备的填肚之物哪!
至于冰淇淋月饼?
连他们这些不重口腹之欲的大男人,都忍不住地一尝再尝,就更不用说家里那些本就好这一口的女人和小孩了,那更是三五联手,生生将往日里的“你争我斗”的所谓“宅斗”大戏,演绎成日常刷BOSS的剧目!
这所谓的BOSS是谁?当然是在皇帝面前颇有几分脸面的“一家之主”啦!
往日里,后宅的女人们日常生活,都是用金银首饰等物件来打击对手的同时,达到“秀恩爱”的至高无上境界。如今呢?这些女人们依然是采用这样的方法,然而,用来炫耀的东西,却从那些庸俗的金银首饰和面料摆件等东西,变成了菊花、香皂、玻璃和葡萄酒等物。
如今嘛,当然会再次变成月饼!
尤其,那少之又少,却又惹人一尝再尝,百吃而不腻的冰淇淋月饼!
于是,自接到皇帝赏赐的月饼这日起,长达半个月里,每日早朝时,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们都拿哀怨郁闷的神情瞅着皇帝。
若非情况不允许,还真难免会有人窜到皇帝面前,拽着皇帝的领口,大声喝问皇帝心里究竟是咋想的?咋就那么见不得人好?非要在日常工作中死命地压榨他们不说,连他们回家休息以放松身心的时间都不放过!
逼死了他们,皇帝就能轻轻松松达成“割韭菜”的目标呢?
想得美!
怀着这样的信念,众官员们犹如打了鸡血般,哪怕满脸疲惫和倦怠,眼睛下面更顶着个硕大的黑眼圈,也完全不能影响他们那满腹的“壮志雄心”!
——怼皇帝,怼得皇帝不敢出手对付他们!
当然,这纯粹是美好的梦想。毕竟,在皇帝的言行举止没有严苛残暴到让人忍无可忍的程度之前,每一个朝臣都如同那奶牛般,挤一挤,再用力地挤一挤,身上总能再挤出点奶来。
或者,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所谓的潜力无限?
事实上,包括众老当益壮的宗室们在内,都将傅府当成了日常必刷的地点。
没办法,皇帝得罪不起,不是还有傅四爷这枚“软柿子”嘛?
真当他们这些人就不知道,皇帝得来的那些稀罕物件中,傅四爷和长公主这对夫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只不过,平日里,大家都装糊涂,关键时刻,当然一个赛一个地精明强悍。不然,怎能抢在其它人之前,从傅四爷那儿寻回足够多的东西呢?
而,不论傅四爷有多么地神通广大,然而,在面对文官武将们组成的“刷傅府精英团队”时,也必需甘拜下风,乖乖地送上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月饼”,然后,苦着一张脸,从众人手里接过他们送回的各类贵重回礼。
至于这些回礼的去处?
就如宫里那些原本准备用来赏赐朝臣的“月饼”般,也全部都落入了傅佩瑶的“口袋”里,并被傅佩瑶透过“星宝”这个能连通异时空的“金大腿”而卖了个高价,转头又买回了更多口味的月饼。
一进一出之间,不知赚了多少钱。
所谓“倒爷”“奸商”,莫过于此。
然而,这些,对傅佩瑶来说,只是随手可为的事情,并未被她放在心上。作为一个“魂回”大唐王朝的“懒宅兼吃货”,若非必要,傅佩瑶每日里关注的重点,除了美食,还是美食。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除了月饼,总还得淘换点其它的东西。
比如说,水果,尤其,穿越前,在南方一个美丽的小城市待了近十年的傅佩瑶,每年中秋必买的柚子、哈密瓜、冬枣和葡萄。
至于石榴、苹果、梨子、猕猴桃、栗子、柿子、菱角和甘蔗这些?当然也不能放过啦!不然,光吃月饼,哪怕将咸甜口味的月饼挨个儿换着吃,不需几日也会腻味的!
于是,又有四十辆马车,在某个夜晚,从京郊一路疾驰抵达皇宫……
安国公府
“卉儿,今年御赐的月饼味道不错,你来尝尝。”
安国公夫人笑盈盈地说着,那不知何时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处。
她就说嘛,以老国公和老夫人这两位在太上皇和皇帝心里那独一无二的地位,哪怕今年安国公府已然分家,皇帝也不会落下应该给予安国公府的赏赐!
虽然说,安国公府得到的赏赐,比外面那些皇室宗室们要晚上那么几日,这,不也很正常嘛!毕竟,他们虽是国公府,却并非皇室血脉,又怎能祈求皇帝因长公主下嫁一事而额外开恩,将安国公府的待遇提到和皇室宗亲一般无二呢?
第417章 平地惊雷掀波涛(1)
可惜,安国公夫人的好心情,傅芷卉完全无法体会到。
甚至,此刻,看着矮桌上那一盘几乎可以用“美伦美奂”这类词语来形容的月饼时,傅芷卉竟犹如被踩到尾巴尖的猫咪一般,浑身的毛发都炸了开来,扯着嗓子尖吼道:“月饼?娘,你哪来的这些月饼?”
其它的月饼,也就罢了。
但,冰皮月饼和冰淇淋月饼,不正是前世傅芷卉“敬献”与皇帝的嘛!
而,也是那次起,傅芷卉一举奠定了在四皇子心里非比寻常的地位,从而在四皇子登基称帝后,凭借着太上皇和长公主这两位多年的“帝王心术”教育,而成就与四皇子共享大唐王朝美好河山的“凤帝”之尊!
“卉儿,你,这是怎么了?”说来,自傅芷卉重生后,这些年来,安国公夫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兴奋激动到近似于疯狂的傅芷卉,那颗才刚刚坠回原处的心,再次浮到半空中,就连好不容易放松的身体也在瞬间就变得紧绷起来。
“娘。”傅芷卉深吸了口气,压下胸腹间翻腾不休的情绪,故作镇定地问道:“这些是今年御赐的月饼?”
“不错。”安国公夫人心念转动间,结合傅芷卉方才的异样,很快就明白了傅芷卉的话外之意,不由得眉头微蹙,“可是这些月饼,有何不妥当之处?”
该说,安国公夫人不愧是清贵人家精心教养的嫡长女吗?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30页 / 共2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