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地“全年无休”!
谁让每年“宫宴”,这种历任皇帝都会封笔休假,以达到“与民同乐”的年节,傅佩瑶都会送上一份重礼!
偏偏,即便皇帝在心里再三告诫自己,等到节后再拆礼物,奈何,架不住每个人生来具备的“好奇心”作崇,故,即便放缓速度,最多不超过两个时辰,那些才出宫的重臣们,就会再被皇帝唤到宫内!
是的!
皇帝就是这样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自个儿睡不了觉,也必需将其它人折腾起来!
自个儿不能休假,其它人也就别指望休假!
……
然而,真正让皇帝“三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不过是一种“有人比自己更惨”的这种类似于“苦中作乐”的心情。
就如眼下!
“舅舅,我爹、娘,和五个哥哥,愿为你分忧。”
向来奉行“不是在游山玩水,就是在游山玩水道路上”,虽有着满腹才华,却从不愿意报效大唐的傅四爷?
明明拥有满腹谋略,偏打着“夫唱妇和”旗号,抛却过往一切繁琐之事,与傅四爷畅游大唐的美好河山,真正体会到每处不同风土人情的长公主?
年前就被傅四爷和长公主夫妻俩本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念,毫不犹豫撵出府去游历的傅致远兄弟五人?
若问,这世间,皇帝最信任的人,除了太上皇和傅佩瑶外,还能有谁?
那么,长公主排第一,傅四爷就会排第二。
而,傅致远五兄弟,则屈居长公主和傅四爷之后。
至于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开什么玩笑呢!
再“闲云野鹤”,对权势富贵没什么追求的皇帝,都无法容忍早早就惦记自己坐下椅子的儿孙!
当今这位皇帝,也不例外。
“我记得,自年后,你爹娘就出府远游了?你那五个哥哥们,年前就离开,到现在都没回京?”
“舅舅,你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傅佩瑶握着小拳头,冲皇帝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我相信你!”
皇帝:“……”然而,我并不相信自己。
……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旁人的痛苦之上。”
这句话,不知何时,变成了皇帝的行事准则。
故,离开太后寝宫后,皇帝就同时派出信鸽和信使,前往长公主和傅四爷前不久停留的地方而去。
作为“提议人”,傅佩瑶也毫不犹豫地派出“信鹰”,送信给长公主、傅四爷和傅致远五兄弟。
至于“诱拐”长公主离开盛京,如今,正体会着“夫妻独处,如胶似漆,蜜里调油”般幸福惬意生活的傅四爷,见到这些信鸽、信鹰和信使后,会否气得头顶冒烟,一蹦三丈高?
这,并不在傅佩瑶的考虑范围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平日里,傅四爷就无视傅佩瑶的存在,无时无刻地“秀恩爱”,致力于“虐”到傅佩瑶。
若非顾念长公主,傅佩瑶早早就想法子将傅四爷给逼回京了,哪会让傅四爷拐着长公主在外面潇洒自在近一年时间,自个儿摊上京城这乱摊子?
尤其,近段时间里,傅佩瑶越发地有一种预感:傅芷卉和佟涵梦这两位,以及她们身后倚仗的安国公府和淮南王府,将彻底撕破脸皮!
如此关键时刻,又怎能少得了傅四爷和长公主这两位大将呢?
至于傅致远五兄弟嘛?
家族大变在即,又怎能不参与其中,亲自体验到“家宅不宁”带来的祸事,从而将这样一个血淋淋又残酷的教训铭记终身的同时,也眼疾手快地攫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更何况,大唐王朝经历三年的发展,将得到一次腾飞的机会。
抓住这个机会,就能给自己增添相应的政治资本!
第682章 姐妹相继为弃子
以前,每次入宫,傅佩瑶都会小住十天半个月。而,这次,傅佩瑶却只待了五天,就不顾太上皇和皇帝的殷切挽留,匆忙回到傅府。
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
皇宫距离京郊庄子太远,超过了“星宝小宠”黑旋风的“千里眼,顺风耳”能力使用范围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皇宫是真龙天子居住地,有所谓的“龙气萦绕”,故,哪怕黑旋风拥有非同一般的能耐,却也不可能破过龙气重重封锁,轻易就窥见千里之外景象这个不能为外人所道的缘由。
对于这一点,傅佩瑶没有丝毫惊讶地就接受了。
无它,大唐王朝都快被穿成筛子了,再多这样一处神异,又有何不可?
……
“噗!”
在这一刻,傅佩瑶不知该扼腕自己多年历练,铸就的“遇事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人设崩了,还是该庆幸自己才刚刚抿了一口茶水,还没来得及咽下,不然,此刻,绝对会被呛住,难保不会出现那种被呛过气的尴尬又难堪的场景!
屋子里侍候的丫环婆子,这五天来,早就被无数个版本的“流言蜚语”给摧残过一遍,又有太上皇和长公主赐下的几位管事嬷嬷坐镇,故,不仅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屋子里的残局,就连脸上也没有显露出任何异样。
仿若,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般!
然而,在傅佩瑶看来,这,才是最最不正常的!
待到丫环婆子退下后,傅佩瑶才倚在软塌里,一脸恍惚地问道:“奶娘,众目睽睽之下,大姐和四皇子衣衫不整地滚到了一起?”
车震啊!
众多护卫丫环婆子围观下的车震啊!
该说,大唐皇子比现代某些纨绔子弟们还会玩么?
“这事……不可能!”
现代社会里那些倚仗家世而玩得特别疯狂的纨绔子弟们都还要脸,就更不用说出生卑微,却拥有大志向的四皇子!
信奉“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理念的明星们,都难免因为多年世俗教育眼光的影响,而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来这样一出表演,就更不用说傅芷卉这样一位虽侥幸得到“重生”机缘,却处处标榜自己“端庄贤淑、温婉良善、蕙质兰心”等世家主母特质,一心向往攀龙附凤,成为“人上人”的大唐贵女!
“老夫人勃然大怒,已严令下去,彻查此事。”
话虽如此,文嬷嬷却并不报多大希望。
就如之前,佟涵梦出府赴宴,却惨遭算计这件事,层层追查下去,真追查不到所谓的“真凶”吗?
不可能。
纸包不住火。
只要做过的事情,就必然会留下痕迹。
可惜,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人太多,即便老夫人知晓动手之人,却也不可能冒着将整个家族给拖下水的风险,为佟涵梦这个“野心勃勃”的外孙女出头!
严格说来,不论锦荣候府,抑或是安国公府,再或者是淮南王府,都是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之间“博弈”的一枚棋子,而,佟涵梦就悲怆地沦为了一枚弃子!
如今,继佟涵梦之后,傅芷卉又沦为第二枚弃子!
就目前情况来看,还真不能分出佟涵梦和傅芷卉之间,谁才是最凄惨的那一个。
佟涵梦被一群乞丐玷污了。
就品貌性情方面,却挑不出丝毫错漏。
傅芷卉呢?
与户部尚书府嫡长子婚约尚在身的情况下,就与四皇子甚是亲密,待到佟涵梦被赐为四皇子妃后,依然与四皇子频繁往来,一幅并不将佟涵梦这位“准四皇子妃”放在眼里的架式。
紧接着,“宫宴”中,失身楚王世子。
再然后呢?
将带上重礼,上门求娶的楚王世子给打出安国公府,并继续纠缠四皇子这位未来的表妹夫。
直到,前几日,在京郊官道上,众目睽睽之下,与四皇子共赴爱河!
再如何地标榜自己“蕙质兰心、冰雪聪明、才貌双全”,是名扬天下的“盛京明珠”,理当嫁入皇室,与帝王同甘共苦数载,掳获帝王一颗真心,成就“帝王盛宠”的美梦,如今看来,也不过贻笑大方!
……
安国公府
十月的深秋,天气不再像盛夏那样热得让人心烦气燥,丝丝凉意伴随着无处不在的丰收气息扑面而来,让每一个见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浅笑来。
而,对农人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对世家贵女来说,这是一个适合到处赏花游玩的时节。
然而,这一切,和安国公府没有多大关系。
即便,生母是安国公的“真爱”于姨娘,自个儿是安国公最疼爱的闺女,只比傅芷卉这位嫡长女小半岁的傅梅,心里有着再多的愤懑和怨怼,不甘和委屈,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头。
半岁之差哪!
也就是说,再过几个月,傅梅就将满十八岁!
虽然,大唐的世家贵女,往往都会在二十岁左右才出嫁,更有“出嫁越晚,就代表越受娘家看重”的说法。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位姑娘,早在三五年之前就定下婚约了啊!
虽然,世人常说“公主不愁嫁”,但,即便贵为公主之尊,享受着天下无数女人艳羡嫉妒的富贵荣华,想要谋到一桩天造地设的佳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更不用说,如傅梅这般虽得到安国公这位当家人的看重和疼爱,却被一父同胞嫡长姐傅芷卉给拖累的姑娘了!
“怎么就不去死?去死!”
这,不仅仅是傅梅心底深处的咒骂,也是安国公府里那一溜排下来,只比傅芷卉这位嫡长女小两岁、三岁、四岁的庶女们发自肺腑的诅咒!
每一个姑娘,最美好的年华,又有几年呢?
而,原本,以她们安国公府庶女的身份,即便不愿意嫁给“门当户对”人家的庶子,让自己生下来的儿女顶着个“庶出嫡子”的身份,但,下嫁给四五品官员家的嫡长子,也会让对方念及安国公府,而给予自己身为正室嫡妻的尊贵和荣宠。
无论是“表面风光,背后辛酸”的世家勋贵夫人的生活,抑或是“表面辛酸,背后风光”的四五品官家夫人的生活,都是她们自己心甘情愿挑选的路。
而,如今呢?
因为傅芷卉的失贞失德,却让这一切美梦,化为乌有!
……
第683章 被连累的众姑娘
都说“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而,十个人,百个人的力量,却是无穷尽的。
就如眼下的安国公府。
原本,安国公夫人执掌管家权,又有两子一女傍身,连于姨娘这位安国公的“真爱”宠妾,和他们那双“真爱结晶”,也都不放在眼里,就更不用说府里其它的姨娘庶子女之间的争斗邀宠行为了。
即便,因诸多缘由,而令安国公夫人交出管家权,潜心礼佛近半年,但,这些“攀附荣华富贵”的姨娘庶子女们,早就被忠心于安国公夫人的管事嬷嬷们给收拾得服服帖帖,哪怕心里有再多的愤怒不甘,也不敢宣泻于口,更不敢做出任何冒犯安国公夫人的举动。
然而,这一切,在傅芷卉这位备受看重的嫡长女屡屡出“昏招”,名声和清白皆荡然无存,令安国公府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后,就陡然出现了让人惊诧的反转!
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更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说法。
傅芷卉这样一个肆无忌惮败坏家风的姑娘,在其它人家里,早就被除名了。
而,在安国公府里呢?
却因为安国公夫人的倾力维护,而依然摆出一幅嫡长女的做派,处处彰显自己的高人一等!
可,这,又凭什么?
就因为所谓的“嫡长女”身份吗?就因为安国公夫人是当家主母,所以,就能理所应当地继续剥削压迫府里的姨娘庶子女?
都说“身份越贵重,责任就越大”,可,安国公夫人和傅芷卉这对母女,又做了什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
有压迫,就有反抗。
尤其,还有淮南王妃和佟涵梦母女俩收买安排的下人隐于暗处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故,很快,这些原本如同雨后野草,虽会疯狂地生长,却也能及时扼制住其生命力的欲望就弥漫开来,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席卷了府里的每一个人。
包括安国公的“真爱”于姨娘,和他们的儿女。
于是,虽已经从“潜心礼佛”状态中脱离出来,并收回管家权的安国公夫人,就惊诧地发现自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游刃有余地处理府里的庶务,就连往日里那些“忠仆”们,也开始了“阳奉阳违”,更不用说原本那些就擅长捕风捉影,从中谋取利益的“墙头草”们,那更是一个两个都没将安国公夫人给放在眼里!
“可恶!”
又一次掀起桌案,看着满地的茶碗杯碟碎片,和那滚落一地,沾满泥泞脏污的水果糕点,安国公夫人根本就顾不上心疼,只是铁青着一张脸,急促地喘息着,竭力控制住满腹汹涌澎湃的怒气,以免自己那本就摇摇欲坠的理智彻底崩断,从而做出清醒时万分懊恼后悔的事情来。
“果然,老话说的对——斩草不除根,春风春又生!”
能在自己眼皮子下鼓动府内所有的姨娘庶子女们,做出这等明晃晃挑衅自己当家主母威严和地位事情的,除了自诩安国公“真爱”的于姨娘,还能是谁?!
“早知如此,当年,我就不应该心慈手软,而应该干脆利落地解决掉她!”
若,时光倒流,岁月重来,那么,安国公夫人绝不会心存妄想——自诩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端庄贤淑的自己,定能凭借着“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说法,而成为看破所谓“情爱痴缠”真相,从而回归家庭的安国公唯一的港湾。
为此,安国公夫人可是毫不犹豫地漠视了老国公派人求亲时提到的“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承诺,在嫁过来的第二天,接手安国公府管家权后,就大手一挥,让人挑选或娇俏可爱,或柔美温婉,或清秀美丽的姑娘,精心培养后,才放到安国公身旁。
为的是什么?
正是分宠!
分于姨娘这位打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旗帜,实则只是借着安国公“奶姐”的身份,而陪伴安国公多年,从而生出所谓“情份”的通房的宠。
是的,当时,于姨娘不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通房。
原本,安国公夫人根本就没将她放在眼里。
不过是在大婚第二天,坐等安国公的姨娘通房来请安的时候,发现安国公竟然只有于姨娘这一位“通房”,甚至,于姨娘竟然是由安国公陪着而来的这件事后,才生出来的念头。
至于这期间,两人相处时那“亲密无间”的气氛?
安国公夫人却是打心眼里地鄙夷和不屑。
毕竟,养尊处忧的世家勋贵子弟,谁的后院没那么一两个从年少的时候就陪伴在身旁,在通晓人事后就收用了对方的丫环呢?
然而,这样的丫环,为了能更好的照顾主子之故,往往年纪比自家主子大三五岁。
男人嘛,都是“喜新厌旧”的。
女人嘛,所谓的青春年华都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不会出现所谓的“色衰爱驰”的场景呢?
到了那时,不必自己动手,单单从天空陡然坠落到地上的落差感,和无数原本身份地位宠爱都不如自己的姨娘侍妾们的嘲讽、讥诮、蔑视和侮辱,就能从精神上摧毁一个人。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
这一点,单由于姨娘竟掐着时间,和安国公夫人前后脚地生出庶子和庶女的举动中,就能够瞧出来!
直到这时,安国公夫人才意识到,打最初,她就错了!
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蚊穴”,她怎么能因为于姨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就不将对方放在心上,而没有使出最大威力的招术?
——不论是下绝育药,断了对方生育的路,抑或是下砒霜,干脆利落地毒死于姨娘,都好过让对方成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却偏还不能轻举妄动的场景哪!
尤其,安国公竟然数十年如一日地疼爱对方!
“呵!”
即便,这些年的互相折磨,让安国公夫人早就绝望了;甚至,在潜心礼佛的半年时间里,安国公夫人更是针对此种情况,想出了无数条恶毒的计策;然而,真正收回管家权,欲要弄死这对“渣男贱女”时,安国公夫人却又下意识心软了。
结果呢?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13页 / 共2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