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圆时.txt
当前页码:第86页 / 共12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春燕打发了锦荔,高升家的领着侄女儿回去送给哥哥,锦荔哭天抢地的出去,高升家的一把捏住她:“你这样儿生怕别个不知道你是叫撵出去的不成?连体面也不你爹娘留了?”

锦荔哪里忍得住,她伤心的倒不是被赶出来,这会儿春燕有火气,替石菊出了头,隔得几日姑姑再去求一求太太,她就又体体面面的进了院子,还当二等丫头,且让石菊这小蹄子得意。

她伤心的是她表哥对着石菊这样体贴,表哥对着她连句亲热的话都没有,家里分明早就论起亲事来了,见着她还是直躲,她做的衣裳鞋子送过去,就从没见他穿过。

可他又扶着石菊进耳房,又守着门替她要凉水,还掏出这许多钱去给她买药膏,叫她恨不得挠花石菊的脸,锦荔哭得头都疼了,高升家的哪里架得住她,一路哭回去,甚个脸面都没了,想着嫂嫂的性子同锦荔差不了许多,差了小丫头子把哥哥叫来,让哥哥把人先领回去再说。

高升家的想得好,可她哥哥但凡能立得起,也不会叫嫂嫂压过一头,还得靠着妹妹厉害,才能在老婆那儿得几天好日子过,嫂嫂一并跟了来,锦荔见了亲娘还能有不哭的,哭得更厉害了,扒着她娘又哭又叫。

锦荔是独生女儿,夫妻两个好容易有这么个女儿,掌上明珠一样的娇养着,进了院子做活就已经千般万般不舍得了,上回受了委屈,心肝肉的叫个不停,高升家的嫂子不敢进院子寻人晦气,同郑婆子吵了几日,郑婆子哪里输人,她便只能拿丈夫撒气。

这会儿眼见的竟被撵出来,扯了小姑子的袖子吵开来,高升家的甩都甩不开,想着这回要是不断,当真要为着个侄女儿把自家儿子耽误了,这么个蠢笨的,往后能帮衬着什么?

一甩手便道:“你自家问问她,她那脑仁可有针尖大?我可再不敢管她了,今儿敢打人,明儿后儿她还有甚上不敢的,那一个还躺在床上呢,要是伤势不好,太太不定怎么发落。”

锦荔嘴里扯出高甲来,说他跟石菊勾勾搭搭,这句不出口不要紧,一出口高升家的没跳,她嫂子先跳起来,高甲这个女婿她是千万般满意的,哪能放跑了,撸了袖子就要进去闹,叫高升家的一把拦住了。

“太太交待的事他总要办,为着多说两句交待的话就是有了首尾,那一家子人也不必干活了,这会儿是春燕给我脸面,这才请出来了事,等真个闹出来,太太得发落?”高升家的看着嫂嫂这混不吝的样子就头疼,偏偏哥哥又没用场,赶紧使眼色给婆子,连推带拉把锦荔一家推出院子去了。

自家儿子自家知道,就高甲挨打都不会叫“哎哟”的性子,再加上石菊这么个一句不多说的性子,两个要能有首尾,到是奇闻了,这么被侄女叫嚷出来,不是也成了是,石菊的爹娘也是府里当差的老人了,无端端女儿受了这番变故,怎么肯干休。

想着就是一脑门官司,各处安慰打点,就怕说出不好听的话来,此时悔青了肠子也是无用,早知道是这么个扶不起的,就不该送到太太院里头来,又怕这烫手的山芋还是落到自个儿家里,真成了儿媳妇,往后可怎么好。

石菊腿上那一块烫得厉害,起了好大的水泡,脚趾头上砸的那一样更是厉害,杯子弹起来磕到墙上砸了个粉碎,得亏着没伤了骨头,肿虽肿了一块,骨头还能动,春燕放了她假,甚时候好了,甚时候再当差。

春燕找了药送来,那头高甲买的也托人送进来,淡竹看着头贴了仁济堂的签儿才敢用:“倒算他知礼数了。”露出腿来替她抹,清凉凉一片,倒好受得多。

药虽管用,可也太多了些,点一点买了十来瓶,别个还当是烧伤了,千叮万嘱得来看,架在藤椅上也得送了来,光敷药可不能活。

“这个消肿倒快,也就是春燕姐姐赶人赶得及,看我撕不撕了她,了不起我也去门外头跪着去!”淡竹这时候才懊悔,该先跟锦荔打一架的。

石菊敷了药好上许多,伤处也不能那么疼了,勉强笑出一声来:“你打了架,她便有由头不走了。”

淡竹扁扁嘴儿:“这会儿是出去了,只怕还有得好闹呢。”这事儿瞒不住,石菊还想晚两天,等伤好上些再告诉她娘,可一天里上上下下全知道了,她烫伤了腿,又不能请大夫进来看,她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进来了,看见女儿躺在床上,伤处还没看,就先落起眼泪来。

石菊赶紧把娘劝住,让她回去告诉哥哥无事:“我虽吃了亏,可春燕姐姐都记着,娘要是闹起来,咱们反没理了。”

淡竹跟着石菊的娘絮絮叨叨,两个一程骂,骂完了再告诉她要忌口吃些什么,好容易把人都送走了,淡竹累得直捶腰:“春燕姐姐只给你放假,也该给我放个假才是,你还躺着呢,我腿儿都要断了。”

夜里高升家的来了,带了许多补身子的药,这事儿已经止不住了,吹风似的在后院里传遍了,这时节再去埋怨嫂嫂没教好侄女也无用,就想把事儿平息下去,倒跟石菊赔礼,把她打量一回,想起儿子再没这样急过,一时吃不准是真个喜欢她了呢,还是看她受了伤这才多问上两句的。

石菊忍了疼谢过她,又说谢谢高甲,湿裙子贴得久了更不好,也不给高升家的看伤势,让淡竹把人送出去。

高甲心里挂着事儿,石菊这样纤细,挨了那一下,连路都走不得,还不知伤得怎样,在灯下等着娘回来,高升家的叹口气:“你那个表妹,但凡有人家半分好,我也不至于难办成这样,明儿还得上石菊家去,把这事儿圆了。”

高升家的还有一句不曾说,若是真个伤好不了留下疤来,石菊家里起意赖上了儿子可怎办,锦荔又没个哥哥,只有把高甲填进去了,她急得嘴里都生了泡,偏偏不能跟儿子说,知道他这个性子,认准了说不得就真个要娶。

高甲果然更挂心,因着他的缘故,叫个不相干的人受苦,听娘说石菊这番躺着不能动弹,要是破了相往后可怎么办,高甲托了小厮,小厮再托了丫头进去传话,越传越是厉害,本来只有七分伤势的,传成了十分。

高甲哪里还有心思烦恼别个,女儿家的伤他不好意思问,小丫头子说裹伤口的布换下来都是红的,高甲听了默不则声,转身出去寻摸了许多姑娘家的小玩意儿,送进去给石菊打发空闲。

石菊桌上没几日就堆得满满当当的,小丫头子还往里头送,石菊连声推辞了,淡竹却道:“若不是他,你也不会遭这个祸事了,这些东西值得什么,就叫他送。”

石菊弯眉一蹙:“那也太过了些,他难道就知道了,赶紧推了,让人知道了,又不知传成什么样子。”

高甲却是个一根筋,石菊不肯收了,他就越发变着花样的送,连繁杏都来看了,石菊一向好性,难得恼了起来:“赶紧叫他别再送,我成什么人了。”

淡竹看她真个恼了,专去门上找了一回高甲:“石菊叫你别送了,她原也不要,小丫头子时不时就上得门来,叫人看了岂不说嘴。”

高升家的不说,高甲自个儿也会去问,去医馆里问一回,知道是问烫伤的,便问他烫得多厉害,高甲说不出,大夫便一条条跟他说,又瞧见几个烫伤病人,创口触目惊心,能长出肉来的都算好了。

男人家伤了也还罢了,面目难看也不妨事,女人家吃苦受罪不说,还叫夫家嫌弃,高甲见着几对,越看越是打定了主意,回去就跟高升家的说了,他要娶了石菊,因着他的缘故受的伤,若是让她带着伤受人嫌弃,不如他来娶她。

被高升家的捏着耳朵骂了半日,还当儿子歇了心思了,可他老老实实听完了,还是那一句:“我要娶她。”

高升家的被儿子气得仰倒,骂又骂双不动,打了自家还手疼,想一回道:“你肯,人家就肯嫁?好好的姑娘家,破了那么一块皮肉,恨你且来不及,她虽不是爱花儿粉儿的,年轻轻的姑娘也没有不要俏的,你动这心思,叫人骂回来。”

高甲想着确是如此,嘴上也不再提,心思却没回转来,还想着要娶石菊,总是他的不是,若是把那茶杯挡一挡,她也不必受这痛楚了。

这心思高升家的不同意,连石菊自个儿也不同意,她着淡竹去说了,东西却还没停,一时是点心果子,一时又是花粉香珠,石菊万年不皱眉的,难得恼了:“你上回可说明白了?”

淡竹应得一声:“怎么没说明白,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他就是榆木脑袋不开窍。”这事儿再传下去怕得成真,石菊怎么还能躺得住,连着换药好了许多,让淡竹把高甲叫到石亭子底下,扶着淡竹的手,自家同他说。

高甲一张脸板板正正,石菊看着他模样,气倒消了三分,劝他道:“高家大哥不必再记挂着,我这伤好的差不多了,谢谢你有心,东西就不必再送了。”

高甲真个以为她恼了,心里恼了,嘴上还说客气话,越发打定着主意,过后当真不再送小玩意儿,却使了小丫头子日日送糖给她,变着花样的送进去,拿小漆盒儿盛了,什锦糖衬心糖松仁玫瑰糖,门儿一开就能闻得见甜香味,石菊无法,,只得告诉那丫头她不爱吃甜的。

后头两日果真没再送糖来,还当这事了了,哪知道第三日头上,小丫头送来两个油纸包,里头一只蟹壳黄一只椒盐酥。

淡竹“扑哧”一声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有个法子,保证管用,只看你肯不肯。”石菊无有不肯的,收下罢不值得这许多心思,不收罢他还得再想旁的法子,不胜其扰。

淡竹出去找到高甲:“高家大哥当真不必再送了,石菊姐姐心上有人,如今伤了已经难办,你还天天送个不住,让那人知道了,她可怎么办呢?”

这话不说且还罢了,这话一出口,高甲深觉罪孽深重,好好的把人家一桩姻缘都给坏了,枯坐一日想出个法子来,若是她嫁,那便很好,若是不嫁,他就等着,叹息一回,这桩心事就此埋下。

作者有话要说:  锦荔发动技能向石菊扔了一枚高甲

石菊表示不要又扔了回去



谢谢地雷小天使

wanrenruhai9扔了1个地雷

画堂扔了1个地雷

窘窘有神扔了1个地雷

cksd529扔了1个地雷

守塔人扔了1个地雷

墨香桑扔了1个地雷

墨香桑扔了1个手榴弹

  ☆、第243章 诸善

季秋之月,鸿雁来宾,春燕出嫁的日子定了,就嫁在宋家的庄头上,隔着别苑十来户的詹家,有房有檐有井台有花架,也是一户富裕人家。

春燕出嫁,嫁的就是庄头的儿子,常跟着他爹往宋家来送庄上的出息,春燕隔着门帘儿见过几回,人是老实本分的,叶氏寻摸一回,问到他头上,春燕自家点了头。

有叶氏做媒,这桩亲事还有什么不成的,那庄户千恩万谢,太太跟前的贴身大丫头,没想着要嫁管事,肯嫁进农家来,往后更能同叶氏搭得上话,说不准就从小庄头成了大庄头。

叶氏先捡看过帐目,这一家子年年都不少甚么,行事凭了良心,问准了是讲道理的人家,又让春燕娘家人去相看,春燕的娘回来就来叩谢,家里殷实为人老实身子结实,有这三实,也尽够了。

若不是出了叶家的事,春燕早早就该过门了,可太太离不得她,就是她受看重,房里事样样离不得,这家子只有高兴的,等有甚个等不得的,还说了漂亮话,说儿子成亲总要起间新屋子,也确是得起一间新屋子,若不然还真放不下春燕家里打的那些家私。

她是叶氏跟前最得宠的丫头,掌着叶氏多少事,一年得着的赏就够办喜事了,自家存这许多银子,她的亲事,半文都没让爹娘出,打了家具,裁了衣裳,风风光光的抬到男家去。

何况叶氏还赏了她五百两银子,这些年贴心贴肺前前后后替她忧心,急她所急的,也只有一个春燕。

那家也是知情识趣,回回过节都让儿子送东西来,上元是元宵,端午是粽子,春菜夏菜季季都不少,两个既是定了亲的,春燕也不是扭捏的人,太太给她保的媒,她自然想把日子过好,男家送了礼来,她自然要回礼。

两个一来二去,结亲的时候没多少情宜,这些日子处着倒处出情宜来,春燕替他做鞋子做袜,那头便挑了花钗脂粉送她,春燕生得好又能管家,打着灯笼也不定能找着。

铺房这一日叶氏着繁杏送了许多东西,嫁妆吹打着抬回去,那家子看着眼儿都直了,哪里是讨了个丫头,比小户人家千金还值当,恨不得念佛,里里外外办的干净细致,摸了钱出来买细糖细点心作招待,亲戚盈门,鞭炮从二里地外就开始放起来。

刘婆子也得着喜糖,两家倒也隔得不远,她回来便道:“太太可真是疼她的,嫁得这样风光,村上的富户都没这样嫁女儿的。”

石桂不能到贺,只等着日子长了才能去走动,不好惹了人的眼,手上扎着针,笑一回,春燕事事为着叶氏,叶氏能还报她如此,就是两人相得,只不知道春燕出来了,差事交给了谁。

石桂打了个如意结绳,又做了一条红裙儿,算作是给春燕的贺礼,央着刘婆子裁了一块红布来裹着,预备等春燕回过门,再让菱角送过去。

外头隐隐还能听得见鞭炮声,这番热闹不必去也能想得着,石桂倒没问过那家子好不好,叶氏待春燕,比亲生女儿也不差什么了,自然样样都替她考虑周到。

叶文心倚在石桂身边,知道是春燕出嫁,笑得一声:“倒得给她贺喜的。”她手上扎着玉兰花,绣一幅玉堂富贵的纱屏,这一付虽花心思,得的利也高些,钱还没赚回来,先想着要买书置笔,匣子里头有银子,还是自家赚得才安心。

叶文心还放了菱角半天假,菱角去前头詹家看新娘子,一早就跑得没了影儿,当中还跑回来一趟,装了一兜福橘,分给叶文心石桂两个吃,家里只有叶文心跟石桂在,石桂便把门插上了,偏这时候有人敲门,石桂往门缝里头一看,只看见褐色身影,一大一小两个,是明月带着喜子过来了。

叶文心一听见人来,便往屋子里头缩,石桂开了门,明月一只手提了芦花鸡一只手提着盐水鸭,拎起来冲着石桂咧开嘴:“今儿休沐,我带着喜子来看看你。”

石桂眨眨眼儿,她没成想来得这样早,厨房里早不炖着鸭子汤,裹了鸭肉馄饨,就等他们来了,拿老鸭汤下馄饨吃,让他们进了屋,门倒不能再插起来,半掩着,把芦花鸡圈在院子里头,进屋拿了点心糖,塞给喜子吃。

明月一日不知要念叨几回,拿出原来念经的功力,见天在喜子耳朵前说个不住,耳朵都叫他念热了,这会儿接了糖,觑着明月目光灼灼的盯着他,垂了脑袋,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多谢。”

这些日子石桂回回去,都能跟喜子说上一二句话,虽还没开口叫她姐姐,也已经不躲着她了,石桂忍耐了又忍耐,一个字都不敢提起来,没成想反是明月替她把事儿办了。

喜子坐在厅堂里等着吃,明月钻到厨房里来,看着石桂洗菜,往鸭汤馄饨里头下了一把小青菜,才从田头上摘下来的,新鲜水灵得很,葱白的手指甩干净水,才要掀锅盖,明月就抢先一步,两只手指头夹住沙锅盖儿提起来,石桂惊呼一声:“烫手。”

明月已经稳稳搁住了:“这哪儿烫。”

厨房里能站三四个人,往日里菱角石桂刘婆子三个忙乎还有余地,他一进来,倒像把整个厨房塞满了似的,石桂同他说话还得仰着头,要拿什么还得先越过他去。

一回二回干脆指使了明月替她拿,明月守着她切菜做菜,看她放下刀了,这才道:“那事儿我问过喜子了。”

石桂一抬头,立时知道他说是什么,嘴巴都抿起来,明月想说又怕她伤心,都已经开了口,又不能说话,知道石桂不是那等受不住的女子,一只手搭在她肩上:“喜子能记着的不多了,只知道说是你娘自家跑了。”

“胡说!”秋娘连她都放不下,何况是喜子呢,她气得满面通红:“我还是田上抱来的,她都心心念念要替我赎身,更别说是亲生的。”

明月张了手,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好,石桂气急之后略一想便明白前情后因,这话必是俞婆子说的,她作主把秋娘卖了,后来又没能护住喜子,自家更不知落了个什么下场。

石桂胸膛起伏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炸得脑仁疼,哆嗦着手都举不起锅铲来,明月拿了小杌子摆在地上,让她坐上头,自个儿架起锅来炒菜。

石桂坐在杌子上发抖打颤,明月才铲了两下,菜还没出锅,就听见身后一声轻响,她抖的人都快坐不住了,差点儿从杌子上滑下来。

不知道的时候,心里总想着说不定就是失散了,因着失散了,喜子这才被卖,也不顾里头那些个阴差阳错,总是往好处去想,这会儿一听还有什么好说,必是被先发卖了。

想到秋娘的遭遇,就从心底里升起寒意来,明月一看吓着了她,赶紧扶她坐正,握着手只觉得指尖没半点热气,知道这是一时受不住,搓了她的手,替她呼上两口热气,石桂张着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想问问明月似这样的,在外头会如何,心里再知道不过,人就是飘萍,遭了灾后这些事也无人问,只推是灾地儿卖出来的,哪个还会关切呢?

明月蹲着身还比她高些,一只手搂了她的肩拍打着,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劝她吉人自有天相,光是想都说不出口,干脆背起经来,初学道时人人都要会背的,他如今旁的俱不记得,只有这个还能通篇背下来。

就是石桂识字的那一篇《太上感应篇》,明月送了给她,她借了由头先认半边,再一个个会读会写的,那会儿不得识字,手上只有一篇太上感应,把这东西颠过来倒过去的看,倒着背都会。

天下第一善书,自是劝人向善的,里头有善自有恶,石桂听见“破人之家,离人骨肉。”这两句,手指头紧紧勾住明月的前襟,好半日才能吐出一口气来,心里再不肯信秋娘做了这许多好事,竟没有善报。

明月当她是冲撞了什么,石桂自己知道这是神经紧张,因为受了刺激,一时承受不住,她自己调吸,缓缓吐出气来,再慢慢吸进去。

石桂不紧绷了,明月却受不住,一口口热气儿都吹在他颈项间,又痒又麻,酥得人又软又硬,好容易她不抖了,他却忍不住要抖,赶紧退开两步,不等着石桂回过神来,先遮掩着,嘴里胡乱扯上两句:“这菜糊了。”

糊的都粘在锅底上了,黑乎乎的全焦了,一口都不能吃,石桂哪里还顾得这些,搓着胳膊只想捂着头,告诉自己秋娘必然无事,人行三百善为地仙,救她一命就是七级浮图了,还有什么苦难解不脱的。

心里苦笑,恨不得真似刘婆子说的,积善之家自有菩萨保佑,坐了好一会儿还扶着站起来,对明月道:“多谢你,告诉我实话。”

明月还端着锅,里头的菜肉焦黑焦黑的,他看见石桂自家站直了,笑一声:“我知道你没那么脆。”说着点一点外头,喜子站着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你还有弟弟在呢。”

石桂抬头望出去,正对上喜子的眼儿,原来并不想哭的,这会儿也撑不住,冲喜子招招手,喉咙口堵着,半点声气都发不出来,喜子听了个正着,看石桂哭了,把头一低,两颗眼泪砸在砖地上,轻轻叫她一声:“姐姐。”

作者有话要说:  陪妈妈看病去

不知要排多久队

大概只有一更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44章 补衣

石桂哽咽着好一会儿才忍住不哭,喜子一声姐姐,把她的眼泪又催了下来,明月两头看看,手里还举着锅,笑嘻嘻一声:“糊了个锅嘛,洗洗就干净了,为着这个哭甚。”

石桂并不想笑,可却知道明月在哄她,翘一翘嘴角,拿帕子按住眼睛,算是好了,眼睛还红着,招手把喜子叫到身边。

喜子拖着步子过来,虽叫了姐姐,可同石桂也是多年未见了,石桂伸手拉他,小男孩儿还有些别扭,低了头不看她,石桂知道他这会儿还不能全然信赖,摸摸他的头:“姐姐还在宋家当丫头,这二年想法儿赎了身,往后置田置屋,安身立命,咱们姐弟就在呆在一处了。”

喜子一面听一面拿眼儿去觑明月,石桂说完了,他便道:“大哥一起。”他跟明月呆了快三年,石桂也知道一时离不得他,要不然也不会放心喜子呆在明月身边,这会儿他还没转过弯来,既开了口,便点点头:“好,跟吴大哥一起。”

她是随口应下的,喜子却不这么想,他牢牢记着要明月当姐夫,面上就露出喜意来,石桂看他高兴,越发当他还是个孩子,揉揉他的脑袋,抬头去看明月。

明月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心里想了百来回算没白疼他,乐呵呵的拍了他的头,喜子反手就是一抓,明月却是虚拍,等喜子抬了手收不回来,这才拍上去,这回是实打实碰着脑袋了。

可喜子半点也没恼,脸上气鼓鼓的,看着却很高兴的模样,石桂不由得庆幸起来,她自然知道弟弟不对劲,可他被卖出才刚六岁,能记着有个姐姐就已经不易,又在全是大男人的军营里住了近三年,人生得瘦小性子孤拐都罢了,就怕他一个亲近的人都无,越大越孤僻。

若不是有个天塌下来还能笑得出声的明月在,还不定养成什么性子,她笑着看他们闹一回,菜是吃不了了,还有一沙锅鸭子,明月才看见她伸手,嘴里就“哎哎”出声:“你别动,我来拿。”

说着端起沙锅往厅堂里去,又是汤又是肉,里头还下了五六十只馄饨,石桂哪里端得动,他两只手端着健步如飞,迈过门坎的时候还轻跳了一下,稳稳落地,汤锅放在桌子正中间,掀开盖儿,满屋子都香。

石桂挑了一只极肥的鸭子,知道他们俩寻常肚里难有油水,鸭子的油都没刮,全炖在汤里,一早上就炖起来,这会儿炖得骨肉酥烂,下进去的馄饨里包了野菜鸭子肉,鲜味儿紧紧裹住了,咬一口又有菜汤又有鸭汤,明月替石桂盛了一碗,喜子已经呼着气咬了两只了。

石桂做了荤的还有素的,素的是专给叶文心的,另起锅子煮熟了,汤上两颗小青菜,送到叶文心屋里去,明月看她离了桌了,也把筷子放下,喜子嘴里还咬着馄饨皮儿,吸溜一声把皮子全吸进去,把手叠着,等石桂上桌。

越是跟石桂呆得多了,越是想起家里原来的规矩,娘就是样的,非得等家人齐了才开席,眼睛盯着馄饨碗,想着姐姐答应了,三个人住一起,跟明月不必分开,心里欢喜,咂吧了嘴儿去数自己碗里的馄饨。

石桂把清汤馄饨送进去给叶文心:“今儿裹了菜馄饨,姑娘将就吃些,夜里刘婆子要带喜菜回来。”乡下人家办喜事,为着显得体面,菜盘子一层层的往上搭,得搭到九层才算是有脸,一桌子菜怎么吃得完,人人去的时候都带了菜篮子,预备着走的时候带些喜糖喜菜回来,沾沾新人的喜气。

家里没多少人,在吃上头就简单得多,叶文心从来是个食不厌精的人,可在牢狱里呆了一年多,哪里在还讲究什么吃食,刘婆子做些小菜酱瓜倒是好的,真个上灶做菜却不成,许多菜还得石桂亲自下厨房,叶文心便道:“也不必顿顿有菜有汤有饭食,囫囵吃些便罢。”

那会儿她瘦得厉害,又得吃素食,脸色又白脸盘又尖,石桂看着就难受,原来好好的姑娘,受了这样的苦处,旁的不能吃,豆腐鸡蛋天天吃的,好容易才养回来了。

她怕石桂累着,光是整治吃食就得用去多少功夫,看着石桂里外整治忙个不停,还打趣了一回:“一箪食一瓢饮,谁不堪其忧?谁不敢其乐?”

倒把石桂逗笑了,后来便从一桌子菜,改成两三样菜,等石桂顾及着喜子,便分不出许多心力照管叶文心,她还学着裹馄饨包饺子做素饼,拿点心充数,就当作正餐吃上一顿。

她在里头听着动静,石桂进来又是眼红鼻尖红,脸上却无郁色,只有喜气,笑得一声:“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叶文心倒不知道明月原来当过道士,还有过道号,这会儿随意一句,石桂却止不住笑起来:“是守得明月见云开雾散了。”

叶文心面带诧异,石桂却不解释,搁下馄饨碗,摆上两碟子小菜,顿顿总少不了鸡蛋,今儿就是芙蓉蛋,切了许多木耳香菇进去,叶文心日日吃着,蹙了眉头。

石桂叉腰道:“姑娘可不许剩下,全得吃了,我给你数了六只馄饨,再不能少了。”叶文心吃得少,原来当点心吃上一只两只,这会儿当饭吃了,也只能吃五六只:“知道啦,恁般会聒嗓。”推了她出房门,知道她要陪弟弟,作个赶人的模样:“你赶紧去罢,我再不必你看着。”

石桂笑盈盈回到厅堂,就看见喜子眼巴巴盯着馄饨,她眨眨眼儿:“你们怎么不吃?”喜子瞥一眼明月,肚皮里打锣,响了好几声,明月只当没听见,红着耳朵根:“坐下一起吃。”

两个人吃饭如出一辙,连汤带肉先一并盛出来,石桂哎呀一声:“又没人跟你们争,仔细着些,别噎着了。”还想做条鱼,这么一看,这两个都不能吃鱼,这么个嚼法,有刺也吃不出来。

军营里吃饭就是这样,去的晚了饭桶里头半粒米也没有了,饭菜连着汤一并盛了,才能吃个饱肚,人人肚皮里都是半空的,天天叫饿。

这些日子石桂天天给喜子加菜,他脸上肉都多了起来,吃饭也不那么争先了,他这么点丁点大的人,放开了肚皮馄饨能吃上二十只,还是石桂不敢给他吃了,明月还举着勺子问他要不要。

一沙锅的鸭子馄饨吃了个干干净净,石桂收个碗的功夫,明月已经把水缸倒满了,跟在她身后也跟尾巴似的转,石桂往东他往东,往西他也往西,等她停下,他便道:“那衣裳,我给撑裂开了。”

石桂听了扑哧一声笑,怪道他今儿穿了旧衣来:“哪儿破了?”

明月指指胳膊肘,石桂又笑:“那裤子呢?”明月摸摸鼻子不说话,倒不是不想说,大腿根上破了,衣裳一破说甚样话的都有,那几个老兵不住打趣他,说裤子是撑破的,他是想着穿新衣显摆一回,哪知道刀才武了两下,腿儿还没踢呢,就听见撕裂声。

明月不会针线,原来的衣裳破了就破了,自有师兄看不过去替他补补,这一件还是新衣,脱下来看破了好大一块,新衣就要打补丁,怎么也舍不得,何况还是石桂亲手做的。

他小心翼翼捧了个布包出来,石桂抖开来一看,自家先不好意思起来:“我还当做得够大了,没成想还是小,你站直了,我替你量量身。”

明月果然听话不动,石桂拿了尺子出来,手张开虎口,就在明月的身上量,量他上身最宽的地方,手指尖落在明月身上,他先还憋住笑,可这轻轻一点一点的,从背上痒到心里,石桂觉着他发抖,拍了他一下:“不许玩笑,要是量茬了,再做一件还是白费。”

石桂这会儿只到明月的胸口,举着手半日甩一甩腕子,看看喜子生得瘦小,问他道:“你平日里都吃什么?”

明月挨这一下通身发热,心思早不知道飘哪儿去了,软绵绵的砸在身上,打一下燥了一身,要不是练过功调过息,这会儿就已经喘起来了。

心急火燎的恨不得赶紧冲一回凉水,又庆幸喜子在外头玩儿,屋里就只有他们俩,怕被人窥破,强忍着不去想,鼻子却闻着她身上的清凉香味儿,忍得一身汗,石桂这才把他尺记下了,深深吸一口气,再这么来几回,非憋坏了不可。

明月是没话找了话说,看她身上还是那条旧裙子,仿佛是他离开金陵之前穿在身上的,心里又懊悔起来,早知道不该那么痛快的把钱全给了,去镇上的时候给她买一块花料子,越是花,她穿着就越好看。

石桂哪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拉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把线头折开放得大些,她做的时候就想好要放大,横里两边都留了一寸,小剪子拿在手里一个个挑线头,明月就坐在她身边的台阶上,时不时拿眼儿侧过去看她。

喜子坐在门坎上,远远看过去一片红,嫁娶的队伍进了村,隐隐还能听见一点锣声,院子里头静悄悄的,砖地缝里生着青苔,井台上盖着木盖,墙角边的竹篓里还叩着鸡,他一觉得安宁,眼睛就阖起来,听着屋里姐姐跟大哥在说话,就这么撑着头,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回来累瘫了,医院的电梯根本上不去,来来回回的爬楼,从七点进去到四点才到家,嗓子还发炎了……明天要陪妈妈去动个小手术,今天努力二更,明天大概只有一更。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45章 风月

太阳将要落山,明月喜子得回军营去了,石桂送了他们出门,这时节该是家家有炊烟的,这会儿却只见暮色,一村子的人都往詹家吃喜酒去了。

那头还敲了锣鼓搭了个小戏台子唱戏,田梗地头上都没人,正是农闲的时候,哪一家子不去凑热闹,石桂把人送到门边,对喜子说了许多话,喜子还有些无措,却乖乖站定着听了。

石桂倚在门边眼看着他们走远,太阳把明月喜子的影子拉长了,两个一前一后,喜子没回头,反是明月回头冲她笑起来,高高举着手冲她挥舞。

背着太阳看不清他的脸,可石桂知道他在笑,便也伸出手冲他摇一摇,看到他们往树荫底下去了,走得连影子都瞧不见了,关上门插上门栓,刘婆子跟菱角两个不到散戏怕是不会回来了。

春燕嫁人好一番的热闹,点了红灯笼在谷场上办喜酒,一村子人都往詹家吃酒去,按着规矩要吃上三天,詹家娶了这么个可心意的媳妇,还连着要唱三天的戏。

菱角倒是拉着石桂要去瞧热闹,可叶文心还在孝里不便去,她如今也不能抛头露脸,心里想去看一看,守着步子不动,石桂便留下来陪她,两个坐在院中,叶文心磨了墨,铺开纸写上一本字帖。

石桂手上做着衣裳,伸头一看问道:“姑娘怎么写起这个来。”画了格子,看着像是小儿开蒙用的字帖。

叶文心抿抿唇,一笔落定了才道:“原来你不是说过,想让你弟弟认字的,他就在眼前了,我给你做一本字帖,送给他用。”

石桂此时哪里还有那些心思,原来打算得好,读书科举是太平年景里唯一出人头第的办法,石家在兰溪村混得差强人意,家里纵只出一个童生,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事,族里人也得高看一眼去,倒不是巴着他想去走仕途经济的路。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6页 / 共1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