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圆时.txt
当前页码:第82页 / 共12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宋勉赶紧给她陪不是,刘婆子看他生得不坏,拿眼儿一打量,掖了手道:“你是谁,来做甚的?”

宋勉说自个儿是寻人的,刘婆子一听说得上,转身进去了:“你等着我给你叫。”石桂说话是半点没有口音的,她会说官话,又还会说金陵话,跟着叶文心还能讲几句扬州口音,这才知道她原来是外乡人,进了院子叫石桂:“外头有个后生,说是来寻石桂姑娘,听口音也不像平地人。”

石桂一时却没反应过来,心头一跳,还当是石头爹来找她了,手上还捏着酸枣去核儿,一身乱糟糟的跑出去了。

跑到门边才刚见立着个穿长衫的人,石桂看是宋勉,心头越发怦怦跳个不止,木木走到他跟前,宋勉回身看看她,先把她打量一回,半年多不见,她还长高了些,看着面色倒好,不似受了搓磨的模样,冲她点点头。

两个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宋勉动动嘴儿,心里满肚子的疑问,先想问问她是怎么被贬到庄头上来的,又想问问怎么才能帮到她,想说的话有许多,到了嘴边却只有一句:“你这是怎么了?”

宋勉说话,不论对着谁都是温言软语的,此时尤是,看着石桂面上露着笑意,目光却很怜惜,微微似有叹息之意,替她觉着不公。

石桂同他从来都是朋友相待,可这会儿沾着一手的枣子泥枣肉,头发也不过胡乱挽在襟前,头上脸上俱是汗,立在门前,看他也是差不多的模样,为着赶过来,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袍子上沾着泥巴,后背也湿了一片,在家里看他青衫竹冠都不曾如何,这会儿竟没来由的耳热起来。

原来早已经想好了说辞,对着淡竹石菊都不开口,只让她们当是她弄错了帐目,可对着宋勉却怎么也不肯说是她犯了错,这才叫撵出来的。

不能说谎不能直言,索性便不说话,宋勉看她侧过脸去大半年不见,竟又大了许多,一时晃神,想不起那个别苑初识时的还梳着双丫,衣服袖子垂过了手指尖的小丫头了。

天气暑热,也不是谁在家里都正着衣冠的,小院里没冰,一是送过来不易,二是怕落人眼,寻常车来了送些米粮还罢了,巴巴的送了冰来,可不惹眼,连叶文心在屋里,也有穿着半臂的时候,只她不肯叫菱角刘婆子看见。

石桂也是一样,她只一件银纱衫儿,里头是水绿的抹胸,外头没穿褙子,腰间束了一要水绿的腰带,宋勉看她,又不敢看她,肚里想了千百回的话到了嘴边又回转去。

“我家里房子可起了?田地修整好了没有?”石桂一手都是枣子泥,反是宋勉掏了帕子出来给她擦拭,石桂搓着那条绢子,等不到他开口,干脆自己先问。

宋勉从袖兜里掏出一把木梳来,强笑道:“这是给你的生辰礼,晚了些,对不住。”上头雕了花,做得很精细,细细密密的梳齿,两边还用贝壳贴了两朵小花。

石桂却不伸手去接,看着宋勉顾左右而言它,脸色发白,抿了嘴唇不敢问,宋勉反下了决心,拉过石桂的手,把梳子塞到她手里,握着没放开:“我回去问了,你爹跑船没回去,你娘你奶奶带着你弟弟找他去了。”

石桂一怔:“往哪儿找去?他托人带信了?”到了这一步还把事儿往好的地方去想,石头爹一辈子老实习惯了,跟人跑船,别个有余钱的都要带些私货,到了地方再卖,船老大睁只眼儿闭只眼儿,跑船的没油水,挣的都是辛苦钱,给他们留些地方就当是补贴补贴了。

偏偏石头爹不会,不能贪人家这点便宜,捏着钱也没地儿开销去,家里没了房子,非到一家子去找了,他必是已经在哪儿置了房子,这才会托人回来。

宋勉不忍心看她这个模样,沉默半晌只不开口,那些也不过是他的猜测,许是真的同人回来接人,把秋娘一家子接走了,等日子安顿下来,自然就能来接她的。

石桂跟着又问:“那是什么时节的事?”

宋勉只觉得嘴唇焦干,日头照得他眼睛都晃,一只手扶住了墙,把那墙粉都刮了下来,一时变成了结巴,吞吞吐吐:“三,三年前。”

不必宋勉说,石桂也知道家里没有石头爹,凭着秋娘一个人,在水灾里头是撑不过来的,县里发的粮食能吃几日?清田时村里也雇了壮劳力,一个人劳作,家里总能分到些粮食,日日就领这些粮回去煮粥,混个水饱,可秋娘俞婆子又要怎办。

石桂不说话,就这么盯着门前两颗枇杷树油绿的叶片,笑一笑道:“你渴了吧,我替你倒茶去。”

宋勉才要推辞,就看她走了进去,还没迈步子,人就摇摇晃晃的,宋勉一把上前扶住她,刘婆子去送糕,菱角在里头陪着叶文心,前院竟无人,他既不敢碰石桂,又不能放她倒下去,两只手圈住她,把她半个身子撑住了,扶她坐到台阶上去。

宋勉几次没有张开口,石桂伏身把头埋在膝盖里,走了三年了,若是真的,早就该来找她,若是假的,一家子还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

她一时撑不住,脑袋里乱烘烘的,心里分明想哭,却哭不出来,宋勉也不再碰她,搓着发热的指尖:“你,你有什么打算。”

说这句话时,头都不敢抬,石桂从胳膊里抬起头,侧脸儿怔怔看着他,似是根本就没听明白,轻声道:“打算?”

宋勉吸一口气,点了头道:“你,你爹娘不来,要怎么赎身?”石桂还在犹疑要不要把卖身契的事儿告诉他,就听见宋勉道:“我,我替你赎身罢。”

石桂整个人发懵,心里约摸明白宋勉的意思,又似全不明白,哪还会生出什么绮思来,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清澄如水的看着他,却似把宋勉扔进了热锅里,看得他整个人都发烫:“你这样的人,不该一辈子当丫头。”

当丫头生死嫁娶全不由得自主,宋勉才刚没敢握紧了,这会儿却伸出手去,指尖都要碰着石桂的手了,想着自家此时还未能顶门立户,又把手缩了回去:“你,你肯不肯,等我一年?”

石桂怔怔出不了声,头抬起来,胳膊还搁在膝上,长发落在胸前,宋勉不待她答,先站起来往屋门外去:“我下回再来看你。”

一句话含混在喉咙里,吱吱唔唔吞不清楚,石桂回过神来走到门边向外看,那头宋勉已经一路跑到了尽头,只看见绿荫浓处一点影子了。

刘婆子回来的时候,石桂还站在门边,刘婆子顺着她的目光往前看,甚都没瞧见,拉一拉她的袖子:“姑娘可是叫日头晒懵了,赶紧往里头去,脸都晒红了。”

石桂抬手碰一脸,手也是冷的脸也是冷的,迈了步子回去,往屋里头床上一趴,身上半点力气也无,整个身子发软发凉,叶文心扔下剪子红纸,进屋来碰一碰她:“这是怎么了?”

“我爹娘不知去向了。”石桂心里怎么也不肯认秋娘叫人骗了,说不准就是真事呢?只有不知去向这四个字,偏偏这四个字叶文心一听就明白过来,伸手替她拉过薄被,替她脱了鞋子,托起头来塞上枕头:“你睡罢,睡一觉就会好的。”

菱角在外头瞧见了,咋咋乎乎告诉刘婆子去:“我看见姑娘给石桂姐姐脱鞋!”刘婆子开了罐头偷蜜,把宋家送了来给叶文心吃的蜜偷偷舀一勺子用来渍酸枣子,捏一个尝了。

枣子没浸透,先甜后酸,忍不住皱了眉头,满不在意道:“啧,你管什么,主不主仆不仆的,还非得给那姑娘抬身价,凤凰还能跟麻雀睡一床不成?”

  ☆、第231章 自由

石桂闷头把自己缩在被子里,她早该想到的,三年之前别苑那头就没个消息,寄去的东西自来没有回音,要是石头爹真个顺利回去了,怎么会不来报信呢?

越是想脑仁越是疼,大暑天里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身子蜷缩起来,供着一条蚕蛹,挨墙靠着床

里,恨不得与世隔绝。

叶文心看她这样,拿了针线箩儿出去,替她把门关上:“你也留道缝透透气,我关了门,没人进来的。”

菱角端了蒸好的枣子糕进来,门口的小杌子上坐的是叶文心,手上捏着个绣花绷子,绷着一块透绣,拿黑线正在绣花。

菱角把糕送到叶文心跟前:“石桂姐姐可是病了?”倒在床上不动弹,还由着姑娘给她脱了鞋,不是病了又是什么。

叶文心笑一回:“她不舒坦,咱们别吵着她。”把花糕搁在矮桌上,吹凉了再吃,看菱角馋得很,点点花糕:“我这会儿不用,你要是想吃,拿刀切了,别烫了手。”

菱角脸上一红,刘婆子蒸的糕,在厨房就已经先吃着了,往她嘴里塞了一大块,差点儿烫了舌头,心里不好意思,摇一摇头:“我也喜欢吃凉的。”

她跟上糯米糕的面屑子还沾着,叶文心也不打趣她,还只低了头做针线,帕子比结子吃功夫,可这样轻纱的卖出去比结子翻一翻,原来不知柴米贵,既打算要自立门户的,总得尽力,她此时能尽的力,便只有这个。

石桂想的多些,告诉她甚个东西都有个时节,春桃夏竹秋菊冬梅,原来在家里时衣裳上绣的花色也是分着季节的,只想想她自个儿用过的帕子香袋荷包穗结,就知道颜色式样一季一换新,都寄卖到城里去了,也不必想着销路。

她手上绣着一朵银菊,一大朵占满了整块纱的大半边儿,菱角看得出神,托腮看着她下针,不错眼的盯着叶文心,长眉小口,眼睛跟星子似的,微微一笑的时候看得她眼睛都转不动了。

菱角说不出什么旁的话来,只知道宋姑娘是很好看的,比村子里头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生得好,她原来爱在庄子上头疯跑,宋姑娘来了,她就愿意呆在院子里头,看她们揉香丸子,摆糕点上的花样,还跟着学起了打结子。

她这么托腮看着,叶文心也冲她笑一笑,给她一块糖,菱角含在嘴里,伸头去看绣箩儿,里头还有一块薄纱,姑娘怎么不怎么下针,绣了两个多月了,才做了一半儿,黑麻麻的不知道是什么,再盯睛一看,便知道是字,同门口贴着的对联生得像。

咋了舌头:“姑娘这是绣的什么?”绣花绣叶也还罢了,这又是个甚,菱角年纪小,腿脚又勤快,挨得近了,还能闻见她嘴里吐出来的香甜气,她问了,叶文心便笑:“绣的经书。”

花样子都不必打,看着就能绣出来,菱角瞪大了眼儿:“姑娘真厉害。”她都不敢伸手去摸,眼巴巴的看着。

叶文心把绣花绷子放下,抖开薄纱,一个字一上字点给她看:“你石桂姐姐学了也没多少功夫,你要不要学?”

菱角瞪大了眼儿,庄户人家便是男孩儿也都不定能读书学字,年景好的时候还能送出去读两年书,年景不好便退了学回来干活,识上一年字,再往城里当学徒去,说亲的时候就比光只耕田的要抢手得多,可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一家的闺女识字的。

菱角缩缩脖子,摆了手:“我不成的,这歪歪道道的,我一个也看不明白。”打眼全是虫子似的字,要学会这个可不比学打结子学刺绣难得多了。

叶文心笑了:“怎么不成?一天学一个字,一年也就能看得懂书了。”

菱角搓了衣角,脚叠起来,红了脸盘儿:“我娘不许的。”说着低了头,替叶文心分起线来,连分线都是才刚学会,她们懂的这样多,到她身上不过是个野丫头,张口说要学识字,说出去吃人笑话。

叶文心看她一回,也不再说,反是菱角手上摆弄着丝线,时不时抬起头来打量她一眼,咬了唇儿,学了字也派不上甚个用场,难道还能跟姑娘似的画画写诗不成,纸笔这样贵,娘必要打她的。

这么一想无精打采,连糕也不吃了,溜到院外头去,寻了几个伙伴在山上疯跑了一圈,头一家的烟囱里冒起白烟,她这才下山来,带了十来只松菌,替刘婆子拉风箱烧火。

夜里石桂也没出来吃饭,端到小院里,叶文心替她挟了两筷子菜,推门进屋,石桂还好缩在被子里,人却已经睡过去了。

叶文心叹一口气,伸手摸到枕巾都是湿的,脸上还有未尽的泪意,把碗搁在床头,转身出去了,菱角送来泡透了的蜜浸酸枣,还道:“我娘说了,若是不好,她去请大夫来,要是风寒家里煎一煎姜汤,喝一碗下去发发汗。”

真个煎了一碗姜汤来,叶文心端进去,石桂还没醒,替她放到窗边晾一晾,夜里自家睡到小榻上,等她甚时候躺够了,就有力气起来了。

半夜里风吹得院中树木沙沙作响,一起风叶文心就醒了,屋里窗还开着,吹进来一片凉意,她紧一紧衣裳起来关窗,隔着窗户看见石桂坐在石阶上,双手抱着膝盖,仰头看着天,一动都不动。

叶文心取了一件披帛,走到石桂身边,替她搭在肩上,个中滋味非自身体悟不得言明其中万一,她便干脆不再说话,反把石桂搂在怀里。

叶文心生得纤弱,虽比石桂年纪大,看着却比她还要面嫩些,伸了手揽住石桂,拍了她的背,夏日里多萤火,小院的草丛里也有,星星点点的,到夜深的时候看着更甚,好像星子落了下来,一明一暗,绕着她们俩打转。

夏夜里星星跟萤火一样多,密密麻麻满天都是,乡间白日里晒,到了夜里风一吹,立时就清凉下来,叶文心替她紧一紧披帛,石桂忽的开了口:“我不信人就能这么没了,我娘看着弱,骨子里却是最要强不过的。”若不然也撑不起这么个家。

石桂不肯死心,叶文心也不说丧气话,笑一笑道:“正是这样。”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散了,同行尸走肉也没甚个分别,她攥着石桂的手:“你把日子过好了,总有相逢的那一天。”

已经落到这境地了,还能更艰难不成,两个头碰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床上去的,迷迷糊糊靠在一处睡了,第二日天光大亮也还没起,菱角进了院子,把头伸进屋来,轻轻叫了一声叶文心:“姑娘。”

叶文心这才睁了眼儿,看见菱角打了水捧着巾子立在床边,吞吞吐吐好一会儿才道:“我想学字。”

石桂醒过来先听见这一句,捂了头怎么也坐不起来,喉咙口似吞了沙了,昨儿吹了一夜冷风,叶文心没病,她先病了。

叶文心还没答应,就看见石桂捂了头,菱角一看姜茶还在“哎呀”一声:“可是昨儿的茶没吃,这可不好,发出来了,暑天里发热最要紧的。”

既不能焐又不能凉,赶紧搁下盆儿让刘婆子再煎了茶汤来,叶文心胡乱穿衣梳头,石桂还想挪到榻上去,她怎么也不肯,按了她道:“你好好歇着,等病好了,再想旁的。”

她此时也想不到别的,昨天脑子里装满了事,这会儿才想起宋勉说要替她赎身,不及细想,便又抛到脑后去,喝了姜汤裹着被子发汗,听见叶文心在院子里头教菱角念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句句钻进耳朵里,石桂身上跟着脑门一起烫,虚得出了一身汗,脑子偏偏清明起来,她此时还走不得,不仅不能走,还就得在金陵呆着,纵赎了身也得留在金陵,她不知秋娘石头在何处,他们总是知道她的,要是找了来,她也能得着信。

鼻子不通,张着嘴呼气,没一会儿就口干舌燥,石桂撑起来喝了一大杯茶,复又缩回去出汗,身上汗津津的,想到宋勉,心里吃不准他到底是不是那个意思。

宋勉的性子,若不是那份心思,怎么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可石桂却觉得迷迷蒙蒙的,这会儿心浸在黄连汁里,连甜是什么都觉不出来,宋勉便是再说比这甜百来倍的话,她此时此刻也笑不出来。

身上发烫,总觉着不能够,石桂实是不打算成亲的,秋娘石头算得恩爱了,顶头有个俞婆子过的又是什么日子?何况自家能撑起来,就不必去靠男人。

她原来还曾想过去穗州,那地儿不婚的女子有许多,连时人小记都写了,引为奇景,不止穗州一地如此,接着穗州沿海的州府渐渐都有女学馆,女子聚集一处,相互扶持着讨生活,上街的守店的织丝的养蚕的,便没甚个女人家不能干的营生,到了那地儿总比此间要自由得多。

石桂深深吐出一口浊气,拉过被子到头顶,宋勉若是再提起,她也要问个明白,他既有替她赎身的想头,且先不提她自己愿不愿意,单只问他一句,赎了身之后呢?

作者有话要说:  怀总今日微博有抽奖

抽一只少女心满满的唇膏

去微博答题吧,问题是怀总最爱的自己写的哪个男性角色~~~

大家晚上吃了啥

我吃了甜瓜和牛奶麦片

好想吃榴梿批萨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32章 送嫁

天气稍凉些了,宋荫堂才又来了第二回,带了满满一车东西,画画的各色颜料炭条小盂,还给叶文心带了棋盘黑白子来,摆在临窗的罗汉床上:“一时没寻着好琴,先用我的这一把,等寻摸着好的了,再给你带来。”

除了琴棋,车上还塞了两盆白玉团旧朝衣的菊花盆景:“我看你这院子里头也没甚个景色可看的,给你带来两盆子花,且将就看看,这一向预备着二妹妹的婚事,一时腾不出手来。”

余容除了服就预备着要出嫁了,她要远嫁燕京,沈大人在燕京官声不错,过了三年竟又收了半级,写了信来催婚事,偏偏叶氏又病着,余容怕羞,泽芝面嫩,这事儿就交到了宋荫堂的手里。

叶文心早早想着了,度着就这些日子要出门子的,她虽不能到贺,总要送些东西,此时身无长物,一饮一食俱是宋家给的,便跟石桂两个打了老大一对儿双鱼结,只鱼眼睛上还差两颗珠子。

两个人在妆奁里翻了一圈,都没找出合适的来,倒是有一对儿白珠钗,可旁的还罢了,鱼眼睛用白珠子,看着就不吉利,哪里是用来贺新婚之喜的。

那结子拿出来给宋荫堂看了,他拿在手里便笑:“这个倒好,二妹妹必然喜欢的,我拿了去配两颗黑的,再添个礼盒,面上就说是我送的。”

“我们原来也一道吃酒吃茶的,如今她要嫁了,竟不能到贺,总有些可惜。”叶文心在宋家是个不能提起来的人物,都说已经送得远远的,除了上头几个,也就只有宋荫堂知道了,叶文心也知道宋家收留她已经是冒着险,便不再多说:“多谢表哥了。”

宋荫堂既要远行,便问他何时出发,心里算着,怕要到年前才能回来,总要等送了余容过去,再把亲事办了才能回来,里头没几个月功夫,也是办不成的。

“加加减减总得有四个月,这段日子不能来看你,等我回来,给你带燕京的玩意儿。”面上虽带着笑,心里却忧虑起母亲的病症来,一日不比一日,原来煎的药,总还能喝下去,这些日子连药也喝不进,败坏了胃口更吃不下东西,只能吃些粥汤。

叶文心看他眉间有忧色,犹豫着问起叶氏的病来:“姑姑身上可好些了,我心里一直惦念着,偏又不能去看她。”

宋荫堂微微敛住了笑意,叶氏身上不好,几年里早已经把身子拖坏了,病症反复发作,好的时候行动如常,心痹症一犯,连口热汤也喝不进去,当面却不告诉叶文心,怕她担心太过:“吃着药便好受些,到冬日里就得好上些。”

分明操心的事都完了,她的病症却没能好些,也不单是为着叶家,这病痛都有二十年了,在她心上扎了根,要好只怕不能够,就盼着能心中开阔些,少添些痛楚。

叶文心听着便叹一口气:“若是能去,必要给姑姑侍疾的,三表妹也是个妥当的,你去了也不必太过忧心。”

宋荫堂将要远行,干脆便留下来一同用饭,两个临窗对坐,下起棋起来,石桂带着菱角把花摆到窗台下,赶车的就是高甲,石桂收了寿礼,给淡竹葡萄几个一人打了一个结绳,再加一块绣花帕子。

石桂把东西给了高甲:“这是给我院中姐妹的,烦请高家大哥替我带去。”

高甲点头应下,还想跟她说几句话,她却已经张罗着倒茶拿果碟儿,只得坐在外间,眼睛不时往院子里头瞥,看石桂一个人忙进忙出。

院子里头还传出琴音来,流水一样淌过去,响了一回又断了声,高甲看见石桂手里捧着洗衣盆,听见琴音站定了步子回头去看,等琴声停了,这才抿了嘴角往外去,挽起井绳打水浸衣裳。

他放下杯子跑出去,也不说话,只把袖子一挽,翻起井轨来,力气总是比石桂大得多,打上两桶水又问她:“够不够用了?”

石桂谢过他,倒同他攀谈起来,想问一问葡萄几个过得如何,这些日子也只有她们几个传信过来,高甲看着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张嘴。

郑婆子在家里气得仰倒,又看锦荔那得意的模样,对着高升家的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只当她们是把石桂挤了,就跟上回去幽篁里一样,空出位置来,好把锦荔提上去。

心里愤恨,也说了许多闲言碎语出去,让葡萄求一求大少爷,好让石桂能赶紧调回来,心里认定这是再没有的事,真个有钱问她要,哪里这样一分几厘的给。

郑婆子气得在家跌足,碰见高甲还嘀咕过几回,真个对着高升家的她不敢开口,却知道高甲的脾气,就住在夹道里那许多年了,谁还不知道谁,就差当面啐几口,跟她的老姐妹却哭自己苦命的干女儿。

葡萄还真个动了心思去求大少爷,宋荫堂自来是个好脾气,求他必应,只要大面上不错,是非有个论断,在他跟前都能便宜行事,没成想这回却碰了钉子。

葡萄苦求一番,把叶文心都抬了出来,说石桂跟着她识文断字,心里最有道理的,再不会办这样的事,必是受了冤屈,求他给作主。

宋荫堂这回却是一句话就给回绝了,房里的丫头还讥笑起好葡萄来,葡萄闷在屋里哭了半日,只当石桂这辈子就在庄头上了。

她替自己跳出远翠阁就是一桩大恩德,只看看钱姨娘如今的景况,葡萄心里就没来由的害怕,她是知道事的,三少爷快开蒙,钱姨娘没去找太太,反来找了大少爷,这个兄弟到底是血脉,大少爷看他病病歪歪可怜的紧,到了五岁上还没读书,心头一软,便答应了要教他识字。

葡萄原来还有个石桂能说的,走动得越来越多,葡萄先还没想到这些,宋慎堂都已经五岁多了,若不是生的时节不好,也是家里的三少爷,纵要读书那也是该的。

可钱姨娘却求了大少爷,说学里的子弟哪有一字不识便进学的睁眼瞎子,求大少爷略教上两个字,不叫他进了学吃师傅的打骂。

她来一回便罢了,第二回第三回还来,守在院前,等着接儿子回去,葡萄这才觉出不对来,都过了这许多年了,难道她还不死心?

葡萄无人可说,闷在心里正不知如何是好,宋荫堂待她们这些丫头很好,虽底下也有些明争暗斗的意思在,可谁都知道大少爷的心思不在她们这些丫头身上,便也无处可争,钱姨娘往门前一立,大丫头玉兰先就坐不住了,把这事儿告诉了春燕。

宋慎堂五岁没开蒙,一个是身子弱,一年要吃半年的药,风一吹便要病一病,生的时候就艰难,生下他来也一直不曾养好。

叶氏病着他病着,面子上的嫡母庶子,一年也只年节那几天抱出来,还怕他受不住烟火气再病,开蒙的事,叶氏提过一回,钱姨娘自家抱了儿子怕他受不住,还想等把身子养壮实些再上学去,哪知道后来宋家叶家有这许多烦心事。

叶氏记不起来,春燕有意不提,钱姨娘抱着孩子找上宋荫堂,宋荫堂也惭愧自己没想起这个弟弟来,跟宋敬堂这些年里还时有书信,一个在金陵一个在甜水,兄弟两个竟比隔院住着要亲近许多。

因着这个,对小弟弟倒生出些愧疚之心,哪知道没念上两回,宋慎堂又病了,课程暂时歇下,叶氏也吩咐他去给余容送嫁,他是大房的长兄,自然该他去。葡萄松一口气,心里想到石桂说的太太心里头都有数,这下越发相信了。

合了手直念佛,才刚消停了两日,钱姨娘身边的丫头松香便来找葡萄,说要托了她给大少爷送些东西,就当是谢礼了。

葡萄哪敢收,松香同她不熟识,只知道她原来是钱姨娘院里的,这才来找她,可葡萄光听她的名字就想松节来,缩了手就差要跑,这一脑门子的事,若是石桂在,总能替她出出主意。

高甲说不出里头人如何,只二姑娘要出嫁,石桂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旁的来,捧了盆儿搓衣裳,那头刘婆子升灶做饭,因着宋荫堂来了,特意做些乡间小菜,炒的蒸的炸的都有,满院子的喊菱角,菱角一早上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气的她跌了脚:“生个属猫的不成。”

石桂甩甩手去帮忙,高甲的眼睛就跟着她进去,心里头又懊恼起来,怎么就没能跟她多说几句话,听见里头刘婆子跟石桂你一言我一语的,支着耳朵垂了头,回去还得找石菊,把包袱给她。

石桂在厨房里挽了袖子炒菜,既是宋荫堂来了,刘婆子便想做个荤,石桂赶紧拦了她:“妈妈歇歇罢,大少爷的规矩我知道,必得一桌子素才能下筷子的。”

“这是什么道理。”刘婆子心里宋荫堂要比叶文心金贵得多了,石桂笑一声:“他同好姑娘是兄妹,怎么也该全了礼数,妈妈要真个送上肉菜去,那是什么?”

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刘婆子啧一声,提着刀还没把鱼头剁下来,放了它一条生路,往水缸里头一扔,又去田间摘新鲜的菜,嘴里还咕咕着要把菱角揪回来。

不必她揪,菱角蹦蹦跳跳的回来了,看见石桂炒菜赶紧过来帮忙,手上抓了一把野花,兴兴头头的告诉石桂:“山那头来了一队兵。”

作者有话要说:  不行我不休息半年了

我还得找工作去

就光今天上午,就是一堆的八卦砸过来,表哥又去跟外婆借钱啦,姑姑家的女儿不肯结婚非要单身于是家里又打了起来,堂妹家的前婆婆跟后婆婆又起争执,这都是什么鬼……

光是听听我都觉得自己简直岁月静好(此处是哭脸)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33章 偷瓜

石桂听见当兵的心头一紧,叶文心的身份见不得光,虽知道有宋家护着,到底身份未明,听见兵丁军士先捏了一把汗,跟着才缓过气来,哪有为着拿一个逃犯就派出一队兵来的,抖了锅铲放盐,随口问上一句:“是来作什么的?”

菱角摇摇头,快手替她往灶眼里添柴:“我也不知,就看见许多人进进出出,还有烧火作饭的,急着回来,怕姆妈骂我呢。”她是拎着篮子出去挑菊花脑的,野菜没挑多久,在山上跟伙伴追着玩闹,又看见山那头来了人,这儿有个大营,这些年空了一半,没成想今儿又进人了。

石桂听见是驻军更不担心了,看看篮子里头没几根野菜,点一点菱角的鼻子:“这可不好,你娘等会子要骂你了。”

菱角却眯了眼睛笑起来,把那几根菜洗干净切了,又央着石桂把豆干切成碎丁子,拌在一处点上香油,盛在碗里也不多,却尽够吃了,石桂还教她拿个小圆碗填满了再倒扣出来,还能当个看菜,菱角捧了碗笑:“这下我娘可没法骂我了。”

她是从后门溜进来的,刘婆子回来的时候看见已经做了两三个菜了,也没法骂她,只瞪她一眼:“见天就知道疯跑,脚都跑大了,往后怎么嫁人!”

这会早就不兴裹脚了,□□的时候就把这规矩废了,皇后长公主还跟着打过仗领过兵,全是小脚怎么跑得动,先时还不曾下严令,后来见民风难改,还有爱好此道的,自诩为雅士,写了《品莲谱》,把裹的小脚比作莲瓣,在掌中赏玩,还分作九品,给这些小脚按名头。

不行重刑禁不得,干脆捉起来杀了头,这风气才煞住了,此时说的大脚不好嫁,是大脚姑娘显着不文静,这才难嫁。

菱角冲她翻眼睛,刘婆子摘菜这点功夫就把后山那一批兵丁的来头给打听清楚了,家家都这时候做饭,田里摘一回菜,七句八句一说,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说是从外地调回来的官儿,咱们这头的佃户又能开集了。”天下太平,圣人重武,风调雨顺却没几年,一时旱一时涝,处处都要钱,收上去的钱在军费上就有一大笔的开销,开国的□□皇帝起就有屯田养兵的祖制,人一多便能开集,虽是军户,平素除了练兵,同普通农户也没甚个分别。

刘婆子已经想着生财,手上忙着嘴巴也没停,一时说军户人家不必缴田税,一时又说得亏得天菩萨保佑不打仗,打仗的时候一甲一里都得遭殃。

石桂倒听住了,她还记得明月那会儿跟着那位吴千户大人去了燕京,那会儿就怕他真成了军户,落了籍可就再不能出脱了,也不知道那个贼精的小子长得什么模样了,石桂还欠了他二十两银子呢。

正支着耳朵正听着,院子里头又响起两声琴音,刘婆子一咂嘴儿:“姑娘真个是神仙人物,才会这许多东西。”

刘婆子一面说一面又去拌豆腐,做了两碟子,拌了虾油的是给宋荫堂的,灶上摆了七八盘菜,问起石桂来:“可要给少爷姑娘端到房里去?”

石桂取了个托盘来:“我来罢,里头也不用人,你们在外间吃罢,我进去侍候着就是。”菱角取了酒盅酒杯,开了一坛子桂花素酒,说是素酒水,实则就是往桂花水里添些蜜,当成酒来喝,吃上一坛子也不会醉人。

石桂端了菜进去,宋荫堂坐着稳稳不动,叶文心却已经习惯帮忙了,伸手就来端菜,还先抹过桌子,取了碗垫来垫在汤碗底下,宋荫堂看着皱眉,这屋子连个帘儿都无,到底浅了些,一眼看到底,床上摆了绣活结绳,篮子里头还搁着许多打好的,宋荫堂先就猜测着是不是叶文心跟着一道做活计,此时一看果然如此。

石桂退出去,叶文心对着宋荫堂做了个请字,一桌上的菜摆在她眼前的,都从碗沿开始挟,空出一半来,宋荫堂同她一道吃过饭,原来过年过节都聚在一处,原来哪一样不是丫头从碗里挑了最好的给她,这会儿连吃菜都这样小心翼翼。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2页 / 共1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