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圆时.txt
当前页码:第33页 / 共12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六出眨了眼儿,立时看向水晶帘外,琼瑛就在外头,石桂当着她的面说给叶文心听,六出赶紧使了眼色给她,全叫叶文心看了去。

  除了冯嬷嬷,她最厌恶的琼瑛,原来瑞叶在时还显不出她来,一向当作是个老实丫头,哪里知道存着这样的坏心,咳嗽一声,招了石桂:“前儿叫你作帐的,是我没想周全,你虽识字,到底来的日子还浅,库里有什么你也不知道,年节也没几日了,你跟玉絮两个挑一挑年礼。”

  琼瑛听了一半儿,脸色立时难看起来,玉絮一掀帘子进了门,才知道这桩事,眼儿去看琼瑛,便见她斜了眼瞧过来,话没出口,就被石桂挽了胳膊:“过两日是大少爷的生辰,咱们姑娘总该送些什么的。”

  ☆、第92章 搭台

  玉絮叫石桂哄了出来,人还懵着,石桂也不挑明,翻了册子拿各样东西问她,一时问她魁星点斗的玉石盆景,一时又问她连中三元的贴金砚台,玉絮一句一句告诉石桂,甚样东西是预备了给谁的,她心里都清清楚楚。

  石桂早就知道玉絮妥贴,琼瑛要顾着冯嬷嬷,又要哄着叶文心,许多事便办不圆,玉絮接手节礼的事儿,不论玉絮怎么想的,琼瑛待她也不会如前了。

  玉絮一向是跟在琼瑛后头的,才接了差事,只当自个儿办不来,待石桂问了几句,她一一解答,石桂便道:“早知道姐姐心里有一本帐,我也不必看这个了。”

  这帐册到不了她手上,除了册子,还有一把柜子的钥匙,三层的樟木矮柜里头放得满满当当的东西,珠子宝石,铜钱银子,还有不常戴的首饰,谁拿着帐册谁就管着钥匙,要让琼瑛把这个交出来,等于拿刀子割她的肉。

  玉絮挑了四色笔墨文玩出来,石桂写出单子来,写完了念给她听一回,还又拍上一句:“姐姐要不要把给几位姑娘的东西也一并列出来,再写一张,免得姑娘病中还要劳神。”

  叶家送来的节礼,说是要挑几样分送给余容泽芝的,琼瑛还没办,玉絮接了手,顺势点头:“也好,捎手办了就是。”

  从节礼里头还理出一座白象珐琅小座钟,比屋里那个小巧的多,玉絮挑出来放在内室,还问石桂会不会看,这上头刻的不是罗马字,却是数字,玉絮见她看钟倒笑起来:“竟忘了教你看钟点了。”

  顺着说一回,石桂本也不必学就会的,捧了座钟还回内室去,叶文心一看礼单,点头笑了:“你办的很好,往后这走礼的差事就给了你罢。”

  琼瑛两手稳稳托着茶盅,眼睛却往玉絮身上打量,玉絮应得一声,琼瑛却不解钥匙,叶文心以手掩口打了个哈欠:“我乏了,你们也去歇一歇罢。”

  石桂惦记着荷包袋里的金锞子,玉絮琼瑛两个的机锋也不是她能管的,赶紧回屋去,打开箱子,背了身子数得着的金锞子,一个海棠花的,一个如意纹的,还有一个长生果,一个状元及第的。

  这么几个金锞子,怕得抵上石桂一年的月例钱了,她拢在荷包里,把东西仔细锁到箱里去,九月回来的时候就看她在锁箱子,知道她这必是又得了好东西了,心里泛酸:“你那许多东西,怎么从来不见你戴,便是守财也没这么个守法儿。”

  “我不爱戴这些,叮叮当当办事跑腿都不方便。”石桂收了钥匙抱了猫,外头下大雪,两个小东西倒很暖和,等再养大些,教了规矩,就能放到叶文心屋里头养着了。

  九月知道她没说实话,还不就是怕露富,点了指头算着冬至节要到了,大节里总要发赏钱的,算着怎么也得有半个月的月钱,交回家去免得母亲念叨,她看看自家床铺再看看石桂的,扁了嘴儿,这回且得瞒些下来,置一床厚被褥。

  大雪天里没旁的差事,丫环屋里不到晚上不烧炭,关了门里头便得点油灯,索性开了一条缝透光,听外头寒风呼号,九月搓了手:“这雪怎么还不停,倒不是小雪,是大雪了。”她嘴里念叨着,心里算那些个月钱,亲娘又来催了她,要她送钱家去,家里好做小雪要吃的腊肉。

  再穷苦也不至连个腊肉都吃不起了,分明又是要榨她的钱用,这么一想,连放假都不叫人高兴,九月叹一口气,摸摸身上的衣裳,好歹这些个亲娘再不敢伸手了。

  秋娘做的那件大棉袄,石桂这会儿就穿起来,屋里头比外头也强不到哪儿去,罩一件厚衣,身上还更暖和些,算着日子就要发月钱了,石桂只充不知,等着郑婆子出丑去。

  郑婆子哪里等得到正日子,放月钱前两日就去找了管事婆子,提了两条腊肉一壶酒同她说项:“我来我干女儿的月钱,她小人家家不知道理事,到手就撒漫出去,往后添衣裳打首饰的,我可不得替她张罗。”

  管事婆子也不是头一回吃请了,酒肉糕团,送上门就没有退回去的道理,这回去不伸手去接:“这可使不得了,我这儿没钱给你。”

  郑婆子急起来:“怎么没有,我不是同你说好了,那小丫头子来领只说我已经领走了。”她还当事儿出在葡萄石桂身上,这两个不肯给,她也都看在眼里了,却根本没当一回事儿,两个小丫头片子还能翻天不成,三等的丫头院子里头一抓一把,又不是各房里得用的,干娘还得倒过来看她们的脸色。

  譬如那个繁杏,张狂得没了边儿,她干娘一家不敢惹她,半点好都没捞着,白费了那些年的吃喝穿用,干女儿既要捧又要压,万不能惯得跟繁杏一个样。

  管事婆子两手一摊,斜了眼儿瞧她:“你倒说得好听,且不知你女儿是个会来事的,你还说她不伶俐?上房可吩咐下来了,她的月例,□□燕姑娘领去了。”

  郑婆子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只当石桂叫挤兑得无处存身,这才去了幽篁里,哪知道春燕还肯替她出这个头。

  管事婆子啧了一声:“我看你也别打那些个主意了,要钱我这儿没有,你要领,自家去寻春燕姑娘去。”

  若郑婆子再糊涂些,说不得还真去了,可她是扒着叶氏才回的老宅,不说春燕的娘,就是春燕在叶氏屋里也很能作得主,她都替石桂出了头,郑婆子再蠢也不会自个儿撞上去。

  她到底不甘心,咽了口唾沫:“那葡萄的你给了我罢。”

  管事娘子扫她一眼,数了四百钱出来,在那册子上头勾了一笔:“这一个也不是好惹的,来缠了我几回了,回回都抬了姨娘出来,要是真个木香替她开了口,这钱你也别再问我要了。”

  郑婆子面上堆着笑,领了钱,一路往回走,脑子里盘算着夜里加几个菜,给女儿外孙女送些什么东西过去,再剪上五尺布做件新衣裳。

  至于石桂,她不必想也知道,必是这丫头还存了回上房的心,这才使劲巴结着春燕,没成想她倒有些手段,这么个肯上进有法子的,倒真不能跟葡萄一样待。

  小雪这一日,叶文心放了石桂九月回家,她病中不喝茶水,怕走了困,睡不好反而失了精神,石桂连弟子茶都不必煮,好容易赖个床,焐着脚暖烘烘的盖了棉被,越发不愿意动弹。

  幽篁里的炭火只多不少,冯嬷嬷还打外头买了炭来,分到她们手里的也多,九月偷藏几块回去,她只当没瞧见。

  慢慢腾腾起来梳了头,铜吊子搁在碳盆上,水还是温的,洗过脸抹上面脂,头发乌溜溜挽成一个螺,取了这一季新发的衣裳,水绿的短袄,玫瑰紫的裤子,里头棉花塞得厚实,颈项里再绕一条软纱巾子,收拾了东西往远翠阁去找葡萄。

  葡萄穿的也是新衣,却不是发的,是自个儿做的,用钱姨娘赏下来的桃红绸子做了件短袄,底下是葱绿撒花裤子,人懒洋洋的,石桂进来了,她还不动弹。

  钱姨娘身子越发沉了,眼看着就要生产,这一胎怀的艰难,院里丫头辛苦,碰着年节打发的赏钱就多,葡萄又最是嘴甜,很有些聪明劲头,这回得了一吊钱。

  石桂听了咋舌,姨娘的月例不过二两银子,叶氏说是宠爱她,也从来只给东西不给钱,钱姨娘这些赏赐全是私蓄,她原来在叶氏屋子里,可真没有白干。

  石桂的月例还没到手,三等的四百钱,二等的可就八百钱了,一文没进郑婆子的口袋,全是她自个儿的,再加上叶文心给的,就有一两银子还多,看了看葡萄,半个字也不露。

  葡萄心头不乐,她折一半儿也比石桂多出来,眼珠儿一转:“我就说我们姨娘一人就给了八百,你说干娘信不信?”

  石桂“扑哧”一声笑了:“姐姐糊涂了,干娘那头必也得着的,你是身边人,哪有比她还少的道理。”

  葡萄哀声叹气,月钱已经叫她领了去,连打赏也要伸手,郑婆子要钱要得也太凶了,内院里就只有她们两个,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半点派不上用场,还得她们来贴补,葡萄心里这口气怎么能平,一脚踢了碎石子儿:“还是家生的呢。”

  只有甚个时候真的“出息”,甚个时候郑婆子才能不吸这口蚊子血,两个争了半日,还得交上一半钱,得的越多,交得越多,赏赐少了,她还要问。

  “姐姐就按咱们上回说的那样,今儿那位干姐姐必然要来的。”葡萄听了这一句,又振作了精神,没了钱,她拿什么串珠贴花裁衣裳去。

  两个手挽了手往后巷子去,一推开门就闻见满屋子的肉菜香,桌上有鱼有肉有鸡有鸭,葡萄却扁扁嘴儿,手上这一吊钱,什么东西买不来。

  郑婆子身上围着围裙,两只手往身上一擦,对着石桂笑得亲近:“等了你们好一会儿,怎么才回来。”一伸手给石桂塞了一双筷子:“你们爱的烤猪皮,赶紧尝尝去。”

  葡萄的嘴上能挂油瓶,等郑婆子进去了,轻轻哼了一声:“拿这许多,再给我吃肉汤,看我走不走。”

  石桂拍拍她:“这会儿可不能走,等人来了,还得开锣唱大戏呢。”

  ☆、第93章 唱戏

  石桂葡萄两个一前一后进了屋,郑婆子虽死要钱,可干活却是一把好手,院子里头扫得干干净净,井台盖了盖儿,灶头起了棚,住着的两间屋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开门正中间摆了张吃饭桌,挨着墙放了个碗柜矮几,里头摆着锅碗瓢盆,靠南窗还盘了个火炕,上头堆着半床吃食。

  十来个食箩叠在一处,大枣生果福橘柿饼,一个叠着一个,房梁上头挂了腊鸡腊鱼腊鸭子成双成

  对,腊肠更是数不过来,这些个年货多半是要给她亲生女送去的。

  葡萄扁了扁嘴儿,她们在里头天寒地冻,拢了火盆取暖,她倒在外头盘了炕:“干娘甚个时候盘了火炕?我上回回来可还没有呢。”

  连厅里都有了,屋里头自然也有,越发意不平,上手一摸那炕烧得热烘烘的,脱了鞋子坐上去,南边的落雪天一直冻到人骨子里,前两日连着下雪,今儿倒是出太阳了,各处都滴滴哒哒没个干爽,鞋子袜子都湿了。

  石桂往屋外头添柴去,葡萄把脚搁在炕上暖着,伸手抓了一把大枣,吧哒吧哒吃起来,郑婆子忙进忙出,看她那懒馋样儿就跌腿:“肉都蒸上了,你还懒着,赶紧去裹团子。”

  立冬的时候裹的团子全给郑婆子的女儿送了去,郑婆子寡妇人家要面子,凑了个整数,怕女儿怀着身子还要操劳这些打点男方亲戚,到了自家要吃了,还得现裹。

  石桂葡萄一回来,先替她和面拌馅,两大根萝卜要切丝,肉也得现剁,怕是才从厨房顺出来,外头还裹着油纸。

  葡萄噘了嘴儿不乐意,自到了钱姨娘身边,她就没再碰过这些,何况今儿穿的还是新衣,自家去揉面团,让石桂切菜,一个个裹起来,上了蒸笼蒸,别家都吃完了,这里才只蒸了个皮儿熟。

  立冬之前郑婆子就问这两个干女儿要钱买羊肉,真到了过节的时候,羊肉汤里竟只浮着薄薄几片,汤的味儿倒是足的,也不知道熬了几天,只余下这些零碎肉。

  葡萄才要开口,叫石桂拦了,往汤里下了些面条,就着羊汤吃面,等团子蒸熟了,咬着里头萝卜比肉多的多,葡萄这可忍不得了,还不如大厨房里发下来的:“干娘这馅儿味儿可不足,我一月才碰几回肉,节里也不叫我吃足了。”

  团子没蒸透,鸡鸭先上了桌,郑婆子还做了八宝饭,里头填了枣子葡萄干,豆沙都是新炒的,撒上红绿丝,浸了蜜糖水端出来,拍了葡萄一巴掌:“有你吃的呢,汤是喝个味儿,里头的肉都炖散了,有鸡有鱼还填不了你的嘴儿。”

  一桌子才稍稍平了葡萄的意,郑婆子看看石桂,见她伸着筷子捞面,半个字儿也没漏出来,心里纳罕,这么点大的年纪,怎么竟这样沉得住气,张了嘴儿就道:“你自家倒是好,也不想想你妹妹,我省着些,也是为了她。”

  一面说一面去看石桂的脸色,满口都是为她打算,却恨不得连她的体己都全榨出来,石桂面上笑盈盈的:“是该孝敬干娘,若不是干娘,哪有我的今天,原来在别苑里咱们这么苦,干娘还给我做衣裳,我心里记着干娘的好呢。”

  葡萄斜眼,郑婆心虚,两个齐齐看她一眼,石桂提了壶儿,给郑婆子斟了满杯,又给葡萄也满上一杯,举了杯子敬酒。

  葡萄越发气不平,她是个一针一线都要计较的人,何况还是一身衣裳,衣服裤子不必说,还得有一双鞋儿才算一身,少了这许多,可不是吃了大亏了!

  “干娘怎么这样偏心,单给她做了,竟没我的份!”亲闺女无可指谪,干女儿总是一样的,何况她的交的钱还更多些,郑婆子办这事,葡萄有理自然嚷嚷。

  那一身衣裳是秋娘做的,郑婆子给瞒了下来,等再说的时候便说是自家手笔,却忘了还有葡萄这一茬,一时没接过口去,葡萄越发嚷起来:“干娘心里便没把我当女儿看待!”

  石桂忍了笑,只当自个失了口,紧紧闭了嘴巴不说话,郑婆子赶紧安抚葡萄:“哪里是亏了你,她那一身是什么布,那会子才刚认下她,该给她做一身的。”

  这话可骗不了葡萄,认下郑婆子当干娘那一回,分明给了三尺布的,石桂前几回就说了,总归发下来的布料要叫郑婆子收了去,不如就可劲的做衣裳,自家好歹也算有,不是一尺都捞不着。

  葡萄深觉她说得有理,越发闹起来:“她如今才只多少钱?我给干娘多少钱?平日里尺头头油花珠子一样不少,她倒比我多些,可有这个道理!”

  郑婆子现不防葡萄竟敢这样争,再看石桂垂了脸儿不说话,疑心她是故意挑事,咳嗽一声,拿脚踢一踢葡萄:“有你的有你的,哪里会差了你。”

  郑婆子又是挤眉又是弄眼,石桂只当瞧不见,添酒挟菜,还把蒸好的团子一个个挟着盛出来,葡萄得了这句心里气还不平,等郑婆子到外头灶台拿团子的时候,她便斜了眼儿看石桂:“你得那衣裳多久了?”

  石桂笑一声:“是干娘拿着粗布哄我的,还是夏日里的单衫,你可见我身上穿过?”既是粗布,如今便不能穿了,葡萄一想果然是,面上神色一松,这么一来便是石桂故意的,夏日里的一身跟冬日里的一身,还是自个儿占便宜,伸手掐掐她的脸:“还是你好,等着,到过年我也给你要一身新衣裳来。”

  郑婆子还没开口就先搭进去一套衣服,端了团子进来,越发觉着石桂滑不溜手,捏她又捏不住,当着她的面弄这些巧,偏偏让她张嘴说不出。

  葡萄放开了肚皮大嚼,恨不得吃个够本,石桂忙不迭的给她挟菜:“姐姐比我还苦些,我那儿总有肉吃,姐姐侍候着姨娘,还清汤寡水吃素的,很该多吃些补补呢。”

  一面说一面在桌子底下拿脚碰她,葡萄放了筷子,把鸡腿肉咽了,叹一声:“可不是,来的大夫都说肚里是个小少爷,这才折腾着姨娘吃不好睡不好。”

  石桂边吃边问:“春燕姐姐那儿才就预备起了金器,还说差不多要挑人了,养娘嬷嬷大小丫头,便按着姑娘们的算,也要配上八个人呢。”卷了个烤猪皮,嚼了个满嘴香,好似浑不在意,随口说出来似的。

  葡萄斜了眼儿不住打量郑婆子,石桂脚尖碰一碰她,她这才道:“可不是,单独还得划分院子,若是少爷就更不一般了,钱姨娘还想着自个儿挑几个人过去,养娘嬷嬷大丫头轮不着,六七岁的小丫头子总能塞上一个,也算是在小少爷身边,有了个自己人。”

  她学着石桂的样子嚼起猪皮来,郑婆子却听住了,自家那个外孙女儿也已经六岁了,翻年就是七岁,小是小了些,可也就因着小才不打眼儿,太太指人,必是挑妥当的,姨娘塞人又只能捡小的,可不是正正好好的合适。

  葡萄说完这句,等着石桂接,石桂却舀了一大勺子八宝饭,甜蜜蜜嚼了一嘴糯米豆沙,豆沙里面还包了猪油,嚼着就香,一口咽下去,才笑嘻嘻的道:“你且不知道,这时候挑进去的,当大丫头倒不如小丫头子强了。”

  葡萄没听石桂说起过,当即反口:“大丫头们手里管着东西,怎么不如小丫头?”把作戏忘了一半。

  “少爷姑娘还小,这会儿挑上去当大丫头,手上能捏些甚?隔不了几年又要出园子,那会儿侍候

  的主子才四五岁,能说上什么话,反是如今挑进去的小丫头子,等主子十来岁,手上捏着东西,当了半个家,还是侍候了十来年的,便是放出来嫁人,也得挑个体面的呢。”石桂一个人吃了小半碗八宝饭,又问郑婆子:“干娘可有糖年糕,煎些来吃罢。”

  只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她动心,叶氏是什么样的人,郑婆子心里明白得很,便是不喜欢,礼上也要做足了,到时候得实惠的就全是跟着的下人。

  若说先时笑起来还有几分作假,这回去是十万十的真心了,快步出去煎年糕,石桂还道:“干娘多放些糖。”

  葡萄看她一眼,石桂冲她一眨眼儿:“成了。”

  葡萄还有些不信,郑婆子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呢,石桂等着吃年糕,送上来煎得两面黄,满满撒了一层红糖,看她们分着吃了,这才道:“你的新衣我已经裁了在做了,这些日子不得闲,就让你姐姐帮手,等她做完了,叫石榴给你送过去。”

  石榴就是郑婆子的外孙女,送衣裳就得进院子,到了远翠阁再显出些伶俐模样来,跟着才是葡萄帮着说合。

  一顿饭吃到末了,郑婆子也还不曾提起月钱的事来,要是叫葡萄知道了,有样学的样的求了木香,她更是一文都捞不着了。

  笑眉笑眼的送她们出门,一人手里拎了个大包,葡萄忍着到了院子里头,这才笑起来:“还是你的法子灵,干娘脸色都变了。”

  想要的东西多了,自然能挑出个肥瘦来,石桂点了葡萄:“等她真往你那儿去,可不能见着姨娘的面。”

  葡萄这点机灵是有的,得显出这事儿是她办成的才行,经过后院的时候,见个青影子在凉亭里,葡萄吐吐舌头:“这个少爷可不是脑子坏了罢,这样冷还呆着,至乐斋里甚个没有,非往这儿来读书。”

  石桂微微笑一笑,等葡萄绕小路往远翠阁去了,她站着看了一会儿,从包袄里头取出一盒善果来,搁在凉亭前的石阶上,还往幽篁里去了。

  将将踩进门,就让六出拉住了,满面急色,压低了声儿告诉她:“冯嬷嬷找你呢,你赶紧往前头去。”想了想点一点琼瑛的屋:“你可得小心了。”

  ☆、第94章 无间

  六出得着琼瑛的令,叫她在门边守着,若是放了石桂进屋,拿她是问,石桂看六出咬唇发急,冲她直摇头,拉了她的手捏上一把。

  压低了声儿道:“我必不叫你为难的。”说着脆笑一声:“等我先给姑娘请个安,我干娘还让我带了些自家做的风鸡风鸭子呢,不论姑娘用不用,这礼总要全的。”

  六出一怔,差点儿笑出声来,冲着石桂比了个姆指,清了喉咙说一声:“你说得也在理,姑娘醒着呢,你快去罢。”

  也是石桂回来的巧了,若是再早些或晚些,叶文心喝了药就要睡,到时琼瑛便把她拦住了,石桂想着包裹里头有腊肉腊鱼风鸡风鸭子,这么一想,才刚那盒子善果就不该给宋勉了。

  她提了东西进屋,琼瑛吩咐了六出在门边等着她,一进门就让她先去冯嬷嬷那儿,就怕她找叶文心当救兵,见她进来,倒不看她,反拿眼儿刮了六出,六出嚅嚅道:“她带了礼来呢。”

  叶文心见她们打这场眉眼官司,心里先纳罕起来,石桂把包裹放到砖地上:“我干娘让我替她给姑娘请安,这东西是家里自个儿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姑娘的吃口。”

  郑婆子可不是叶家的下人,给叶文心送了东西,怎么也得还些回去,叶文心扫了琼瑛一眼:“你去预备些东西,总不能白得了人家的。”

  既是礼就得按着数回,琼瑛口里应了,还坐着不动,她这不是头一回,又不是签得一家卖身契,石桂张口便道:“冯嬷嬷唤了我过去,姑娘可有什么要带给大少爷的。”

  叶家的大少爷就是叶文澜了,石桂这么说半点挑不出错来,捎手带些什么也是有的,叶文心把目光扫到琼瑛身上,看着她的眼光都发冷:“玉絮,你把这些收点了,再回些礼去。”

  玉絮应了一声,这回却不再看琼瑛,自个儿把东西提下去,收点了东西出来,捡了一箩儿奶果子枣仁卷子,想着这些不够,看叶文心的意思也得回得厚些,便又作主包了一包雪花洋糖出来。

  琼瑛冷眼看着,这会儿连玉絮都不听她的,不敢指谪叶文心,只好把气出在石桂头上,叶文心看玉絮理的东西点一点头:“很好,我记着还炖了梨盅,也给小弟送一盅去,他冬日里嫌火盆热,吃这个润润燥。”

  石桂把梨盅儿装在碗形珐琅暖盒里,提着这个往前头去,先送了梨盅,跟着去见了冯嬷嬷,未曾开口先是笑:“冯嬷嬷告罪,姑娘放了我半天假,我家去才来,又给少爷送了梨盅,这才晚了,劳嬷嬷等。”

  冯嬷嬷自家独住一间,还有两个小丫头侍候着,两个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一看见石桂就往里报,冯嬷嬷听见石桂回话应了一声,倒没急着开口追究石桂来晚了,冲她点点头,让她站着回话。

  石桂自知琼瑛必没说什么好话,她既能在叶文澜跟前上眼药,对着冯嬷嬷更没什么不能说的,冯嬷嬷不开口,她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首,小丫头添了茶来,她还接过来递了过去。

  冯嬷嬷倒没晾着她不接,啜一口热茶,搁到桌上,她长了一张圆盘脸,算得富态,石桂见她几回,都是不曾开口先笑面迎人,光是长相就能算是慈眉善目的。

  不论是谁初见她都当她是个和善人,石桂同她没见过几回,可光是叶文心这一件事,再打听得她那三个儿子的“出息”,更不敢小瞧了她,冯家发迹跟叶氏出嫁虽是两桩事,可石桂总觉着这里头有故事,叶氏避开冯嬷嬷的手,寻常连见都不愿意见她,总是事出有因的。

  石桂垂头站着,眼观鼻,鼻观心,冯嬷嬷吃茶,她便拿了巾子等着,冯嬷嬷不说话,她就站直了等着,还当自个儿要等多久才能把这下马威熬过去呢,谁知冯嬷嬷搁下茶盏清清嗓子道:“你一向侍候得好,姑娘也喜欢你,可见着你是个伶俐聪明的丫头。”

  先褒后贬,石桂一听便知,等着她话锋一转要挑刺儿,哪知道冯嬷嬷竟一个不字都没提起来:“你得姑娘喜欢,能哄着姑娘高兴,当丫头的,便已经称职,可你年岁还小,许多道理,便是听过也还不明白,当丫头可不是听话顺从就好的。”

  一句句慢条丝理,一个重音都无,冯嬷嬷说得一口扬州话,又细又软,听着每一句都是向着石桂的,还有些劝慰指点的意思在,若不是石桂早就知道,只怕还真当她是个好人了。

  她既开口说了,石桂自然作个洗耳恭听的模样,不仅听了,还满面凝色,一句一点头,同样是作戏,她这些日子在宋家作得还少不成,郑婆子那个就当是热身,这一场才是重头。

  石桂还不满十岁,这样的小丫头子,冯嬷嬷见得多了,她哪能想到石桂这身子里还有另一付芯子,见她咬了唇儿细细听着,越发温柔和缓:“我原来也是丫头,从三等到二等,再到一等,当丫头的,光是和顺却不成,主子一时想不周到也是有的,你从中劝解了,才不枉主仆的缘份。”

  石桂眨巴了眼儿装着不懂:“我不明白,还请嬷嬷明示。”

  她发问了,冯嬷嬷脸上的笑意就更深,屋里头不知何时只余下她跟石桂两个,那两个递茶送水的丫头退了出去,半掩了门站在落地罩边。

  “我们姑娘自小千娇万宠的养到大,皇家要选妃,不能不送选,凭着姑娘的才貌,真个嫁个凡夫庸人,可不辱没了她。”冯嬷嬷一面说一面觑了石桂的脸色,看她一张脸儿懵懵懂懂,心道这丫头还小,这么着告诉她,她也还不明白。

  “咱们姑娘那是投胎出来就要当凤凰的,这你可明白了?”冯嬷嬷许多年不曾作这小儿语,若不是要用到石桂,哪里会跟个小姑娘说这些。

  瑞叶是个硬骨头,性子直又跟叶文心打小一道长大,说动她是不能够的,琼瑛倒是个肯办事的,却偏偏不是个能办事会办事的。

  叶文心这个性子,说得好听了,叫千金小姐难免任性,说得难听些,便是头犟驴,认准了什么就不松口,看着纤纤弱质,骨头却跟她姑母一样,叶氏的骨头都折了,可到了叶文心,却不能打折了她,得好好护着,由着她这付性子,好好送进宫里头去。

  石桂点了头:“就是戏文里说的那些个,神仙妃子。”旁的她也想不出来了,光这一句就让冯嬷嬷夸奖一句,眼角泛起细细的涟漪来,对着石桂很是和蔼的一笑。

  “你既投了姑娘的缘,也是你的造化,姑娘教你这些,你也得记她的恩德,为着她才是,如今她心里不愿意,可再不愿意也要进宫的,冲撞了贵人,不但前程没了,便是回到家来,也说不得一门好亲事,这辈子可不就栽了。”冯嬷嬷还是那付口吻,满心满意的替叶文心打算的模样,说到不愿意还长叹一声:“姑娘既是老爷太太交给我的,我便得对得住他们这份心意不是。”

  石桂立时接口:“嬷嬷劳心劳力,舅老爷舅太太必然知道的。”一句舅老爷,便点出她不是叶家人,宋家下人自有管事的管教她,便是冯嬷嬷也说不得什么。

  冯嬷嬷叫了她来,有两层意思在,头一个自然是敲打她,第二个却是想把石桂收为己用。听了她有这份聪明劲头,越发看她合意了。

  琼瑛实是个扶不起来的,连怀柔都不会,老实就得老实得出名,泼辣也得泼辣得有本事,既不能一味的妆老实,又没这个本事弹住屋里人,竟还叫个小丫头得了脸,便不光是不得用,是根本就用不得。

  早知道不如挑了玉絮,冯嬷嬷也懊恼,这才又再屋里头物色起人来,石桂就是头一个入了她的眼的,机灵会来事,这会儿又得着叶文心的看重,能劝着叶文心乖乖学规矩入宫,那她这差事就算了了,选不选得上,自有里头人接手。

  “你侍候了姑娘一日,你们便有一日的情份在,姑娘待你可算得不薄了,若不然,屋里那两个也不会看了你就红眉毛绿眼睛的,你可不得为着姑娘办些事?”冯嬷嬷拉了石桂的手,看着她的眼神倒似看着自家孙女儿:“你也不必为难,姑娘脾气犟,咱们便慢慢来,水滴也有石穿的。”

  石桂才就觉着不对劲,冯嬷嬷好言好语的,全然不是为着她是宋家人,不好当面就打就骂,而是想要招了她,让她当叶文心身边的眼线。

  石桂再没成想,她竟轮番叫人看重,要当三重间谍,春燕好歹许了她升等回院子,又替她送信回家,她办的事跟她得的回报,算起来还是她赚了。

  叶文心自身难保,却教她读书,给她体面,往后她回去,叶氏那儿的路还能走得更平顺些。可这个冯嬷嬷,却偏偏挑了以情动人这个么法子,石桂听她开了口:“你跟着姑娘两个多好,她是师傅你是弟子,往后要是去扬州,把你带了一道也是成的。”

  连石桂想回乡都不知,冯嬷嬷也不知是太小看了石桂,还是太高看了她自个儿,她说了这一句,拍拍石桂的手:“姑娘有什么不痛快,憋在心里总不好,若是对你说了,你便来告诉我,我是看着她长大的,总要想法子劝她才好。”

  一面说一面给了她一只足重的金镯子:“你是个机灵的,比那几个聪明得多,姑娘待你好,你可得对得起姑娘才是。”

  石桂麻利的伸手接过来,冲着冯嬷嬷深深点头:“嬷嬷放心罢,我必对得起姑娘的这番爱重!”

  ☆、第95章 反间

  冯嬷嬷能到如今这地位,也不是光靠着怀柔说软话,就能笼络住人替她办事的,她若是只会这一式,也得不着叶益清的重用。

  她不是不知叶文心看重石桂,只是从来不曾把石桂这样的丫头放在眼里,这么丁点年纪,能翻得出什么花来,琼瑛在她跟前告黑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冯嬷嬷只觉着琼瑛无用,瑞叶不在了,也能叫个才来的小丫头子占了先,叶文心跟前有个石桂,琼瑛便怎么都贴不了心。

  正是琼瑛一回回的告状,说叶文心怎么宠爱这个丫头,两个关起门来也不知捣什么鬼,连帐册都差点儿被她哄了去,冯嬷嬷这才留意起石桂来。

  石桂当着冯嬷嬷的面套上那只金手镯,这只镯子可比这前得的东西都贵重,可她一看就知道这是冯嬷嬷早就预备好了给她的,从手上褪下来,不过作个样子,显得很看重她罢了。

  一个素面光圈的开口镯子,若石桂是个没开过眼界的小丫头,光见着这金色,拿在手里就要千恩万谢。可似冯嬷嬷这样的身价,光只看她领上夹的蓝宝石闪子上头缠了多少金丝,便知这个她是绝计不会戴的。

  冯嬷嬷若是还在扬州,儿子又这样出息,出了叶家门,也是呼奴使婢的,她身上这一件袄子,拿出来跟宋老太太比也不差多少了。

  此时风俗尚金,甚样东西都要精雕细刻,叶文心赏她那对儿金戒指,除了记上福寿二字之外,一个刻了水波纹,一个刻了松柏纹,两只戒指加起来跟个手镯也不好比,可那个才是真的能戴在手上褪下来赏人的东西。

  石桂一来年小,二来才进了宋家没多久,机灵聪明是有的,在冯嬷嬷看来,再怎么机灵也还有限,自琼瑛那头打听出来的,是石桂是乡下地方遭灾买回来的,能过上如今的日子,怎么还会想着回去穷山村?

  以己度人,又确是人之常情,换了别个只怕立时投城了,偏偏石桂想的是还要家去,冯嬷嬷这上头棋差一招,石桂又是原来就可怜叶文心,这么个冰雪玉质的姑娘,诗书琴棋无一不通,在亲爹眼里,也不过就是金莼玉粒养活大的猪崽子,等着她过秤卖钱罢了。

  石桂翻看那只金镯子,正合了冯嬷嬷的猜想,这样出身的女孩儿,可着劲的讨主子喜欢是为的什么?她能挤进正院,就是个颇有手段会媚上的,可此地又无根无基,好容易进去了还让人挤了出来,到了幽篁里才多久,又成了得主子宠爱的,她想往上爬,便给她递个通云梯,她自然就能听话办事了。

  冯嬷嬷想的不错,可她挑的偏偏是石桂,当面哄了她,还拿了一匣子点心,出门的时候冯嬷嬷还让她往后常来:“你且不知道罢,原来姑娘身边的瑞叶,也是识得字的,可惜跌了腿儿,身上不齐全还怎么在姑娘跟前侍候着,等你年岁再长些,也能料理事了。”

  画了一张又一张空心大饼给石桂,石桂满面都是笑,等出了院子,这才长出一口气,纵知道是作戏,冯嬷嬷这番作派说辞也依旧叫她恶心。

  这许多人,联手算计一个小姑娘,她知道叶氏的旧事,如今叶家这个模样,当初的叶氏便是此时的叶文心,让家人称斤过秤,挑出价高的卖出去。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3页 / 共12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