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txt
当前页码:第95页 / 共25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等把六袋粮食全部搬进来,陆金阳招呼他们坐下,然后给他们介绍他师傅。

  “这是我师傅张贵连。”

  张贵连朝钱淑兰点了下头。

  钱淑兰也笑着回应。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贵连,他的面容虽然很苍白,却很慈和,眼神深邃却平静如古井,他脸上的皱纹很深,一看就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的年纪大概五十来岁。穿着半旧不新的中山装。一条腿空荡荡的,显然已经动过手术了。

  “婶子,这位兄弟,你们走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渴了吧。来,喝水!”陆金阳给三人每人倒了杯凉白开。天气这么热,喝这个刚好可以解暑。不过里面倒是没有加糖。这年代到人家里做客,如果主人加糖就代表欢迎你的意思,反之就是平平淡淡的。

  陆金阳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啊,最近百货大楼的糖限购,我们家已经好久没能买到糖了。”

  钱淑兰摆摆手,“没事儿!我就喜欢喝不加糖的凉白开。”

  她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走了好几个小时的路,她早就渴了。这年代也真是坑爹,连卖水的地方都没有。她总不能跑到国营饭店讨水喝吧?

  两人寒暄了会儿。钱淑兰才语带歉然地说,“昨天我跟你说,想让我大儿子学开车,但是他有事来不了了,所以我就换成三儿子,你看行吗?”

  陆金阳侧头打量了一下王守义,见他眼巴巴地看着他,除了有一丝紧张,倒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于是一口答应,“行啊,婶子说谁就是谁。”

  钱淑兰笑着道,“这就是你的师傅吧?”

  陆金阳点了点头。

  张贵连接了话茬,“大妹子,你今天能来我真的感激你!”

  钱淑兰笑着摆摆手,“你别这么客气呀!我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张贵连点了点头,“哎!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出车的时候腿被人砍伤。医生说必须截肢。我家里两个小孙子年纪太小,还没上学,全家就指着我这份工资呢。这些年我也攒了一些钱,可粮食这东西实在没法子了。全国各地都不好弄。”

  钱淑兰其实很佩服这个司机师傅的英明,接下来这三年最珍贵的就是粮食了。她也跟着附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老师傅我能理解你。”

  张贵连眼圈一红,抹着眼泪,“大妹子,我知道你是个好人。金阳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现在看到这么多的粮食,我心里可算踏实了。”他叹了一口气,有些不好意思,“说句让你见笑的话,我全家就指着这些粮食呢。我两个小孙子的胃口被我养叼了。只吃细粮,粗粮根本咽不下去。”

  一开始他是要细粮的,可刘关县整个县的细粮都没有多少,怎么可能有人能拿得出来这么多的细粮,所以他只能要粗粮,到时候再用磨重新磨细一点。

  钱淑兰从凳子上站起来,拍拍立在门边的麻袋,朝他笑着道,“那你可幸运啦,我给你送的都是细粮,你小孙子以后就不怕了。”

  张贵连和陆金阳对视一眼,眼里都闪过惊喜,“真的啊?”

  钱淑兰点了点头,“你把这么好的工作岗位让给我儿子,我有点过意不去。这细粮也是我千辛万苦才找到的。”说话的时候,她把其中一个麻袋解开,亮出里面白花花的面粉。

  那白光在烈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张贵连搓着手指,激动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拄着拐杖一点一点地走了过来。

  陆金阳在边上扶着他。

  两人到门边的时候,发现袋子里果然是面粉。张贵连激动地抓了一把面粉,凑到鼻端闻了一下,麦香味!不是石膏粉!这是真的白面。

  陆金阳也为师傅高兴。

  钱淑兰把剩下的口袋也全都打开,三个口袋是玉米粉,三个口袋是面粉。

  “大妹子,我多谢你了!”张贵连眼泪汹涌而出,低着头给钱淑兰鞠了一躬。她明明可以给粗粮的,可却用细粮,真是个好人。

  钱淑兰摆摆手,有些难为情道,“其实我也是有事相求的。”

  张贵连抹了一把泪,“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我肯定帮你办!”

  钱淑兰斟酌了一下,“我是想向您打听一下,像我儿子这情况怎么样才能成为正式工。”

  钱淑兰也不记得在哪里看过的一条新闻,后面好像会有精减工人返乡的事情。

  像王守义这样的临时工估计是首当其冲的,所以她不仅仅要让他们成为工人,还得要让他们成为正式工。只有正式工才能避免被精简的命运。

  张贵连愣了一下。

  钱淑兰瞧了一眼他的腿,笑着道,“咱们重新坐下吧,走了这么长时间的路,我的腿都酸了。”

  张贵连听了她的话却觉得很暖心,她明明是坐马车来的,腿怎么可能会累,她这是在体谅他呢。

  他领她的情,转身走回原来的位置上。

  “你儿子这情况只有两种机会能成为正式工人。一种是:熬资历。现在成为正式工,起码得要工作五年以上。第二种是:先有城镇户口,然后申请成为正式工。当然也得要走走关系,花点钱,汽车站的行政部说不定会同意你们的正式工申请。这种方式可就容易多了。”

  钱淑兰果断选择第二条,“城镇户口是不是要有房子?”

  “是!”

  钱淑兰朝正国看了一眼,见他眼巴巴地看着她,她笑了下,“正好我们也想买房子。”

  陆金阳在旁边插了一句嘴,“最近因为粮食短缺,许多人家都不要钱,开始要粮食了呢。”

  钱淑兰想也没想,“行!粮食也行!”

  张贵连问陆金阳,“你什么时候休息?陪着大妹子一起去看看吧。”

  钱淑兰忙摆手拒绝,“不用不用!我有个女儿就是城里人,我让她陪我就行!”

  听到这话,张贵连也就没有再强求。陆金阳好像明天是要出车的。得要后天才能回来。

  张贵连想了想道,“等你们把户口迁过来,我带着这小伙子去拜访,到时候肯定能帮你把这事办成。”

  他是老司机,认得人很多,他的腿也是因为工作才废掉的,但是他没有给领导添过麻烦,领导们应该会记他的情。

  钱淑兰就等他这句话呢,赶紧向他道谢。

  钱淑兰看了一眼陆金阳家的房子,有点好奇,“你家的房子现在是什么价格?”

  陆金阳笑着道,“估计得要三百块钱外加三百斤粮食吧。我这房子是独门独院的。”

  钱淑兰点了下头。这房子其实也就一般,却比郭正良买的要贵一点,看来应该是涨价了。

  陆金阳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她,“婶子,照理说我不该怀疑您,但是我师傅这个情况太特殊了,我能不能先检查一下粮食?”

  钱淑兰倒也没有多想,毕竟这么重要的岗位都换给人家,要是被骗可不就得糟了吗,于是笑着道,“行!随便你检查。”

  陆金阳站起来,从屋里拿出一个大笆斗,把麻袋歪倒,开始往里倒粮食。王守义怕粮食洒了,赶紧跑过去帮忙。

  他们在那边忙着,钱淑兰朝张贵连称赞,“你这徒弟不错。”

  张贵连笑呵呵的,“是很不错!这些年我全指着这个徒弟帮我呢。他可比儿子强多了。”

  钱淑兰细想了下,试探着问,“你儿子?”

  张贵连笑容窒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初,“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养出个不孝子。前几年丢下孤儿寡母跑到北京去了。嫌我给他娶的媳妇是没文化的乡下村妇,说他俩是父母包办婚姻,他要追求婚姻自由。你说可不可笑,孩子都生了,她媳妇正怀着孕呢!他居然敢做出这种混账事!我气得把他撵走,不再认他!这么些年我就当他死在外头了。”

  钱淑兰脸上笑容一收。这事实在是太寻常了。尤其是那几位,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没人敢说!

  反对封建婚姻,所以抛弃妻子,这种三观她根本接受不了。

  她不想再深聊下去,说不定有一天她今天的言论就会给她带来麻烦。

  她笑着安抚道,“你两个孙子一定很可爱吧?”她招了招正国。

  正国赶紧跑过来,钱淑兰抱着他坐在怀里,给张贵连介绍,“这是我家二孙子,虽然偶尔调皮捣蛋,可贴心起来的时候,能让你的心都融化了。”

  正国羞得满脸通红,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张贵连也是有孙万事足的人,听到这话,也朝正国瞅了好一会儿,赞不绝口,“你这孙子虎头虎脑的,脑门还大,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娃。今年应该上高中了吧?”

  钱淑兰颇为自豪道,“考上中专了!”

  张贵连惊讶地张了张嘴,“了不得呀!中专多难考呀!”

  这年代中专可比高中吃香,只要考上中专,毕业后国家就会给分配工作,高中虽然能考大学,可考大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王河镇的那所高中,今年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所以中专才会比高中好,当然分数线也更高一些。

  钱淑兰谦虚地摆摆手,“也就是凑巧,因为粮食的问题,许多人家都不愿意给孩子上学。我们赶巧了。”

  “那说明这孩子有福啊!大妹子,你以后的福气大着咧!”张贵连笑着道。

  钱淑兰也笑着恭维他,“我听大哥你讲话,也能猜出来你两个孙子都是乖孩子。将来也有出息。”她笑着道,“他们多大啦?”

  “三岁,是双胞胎。”提起两个孙子,张贵连也很高兴。

  钱淑兰竖起一个大拇指,“真是有福!”

  两人在这边你一茬我一茬地闲聊,陆金阳那边终于把六袋粮食检查好了,连称也过好了。

  两人把粮食重新装好之后。

  张贵连直接开口,“咱们现在就去汽车站换名字吧。省得以后再出啥事儿。”

  他想了想道,“不过小兄弟现在还不会开车,所以可能会被安排跟金阳一起出车。到时候由金阳教他,等小兄弟拿到结业证了,上面应该会安排他当正式司机。”

  钱淑兰笑着道,“应该的。”

  “因为他还不是正式工,所以一个月也只有二十二块钱的工资,粮食和正式工是一样的。不过福利是没有了。”张贵连随即自嘲,“估计现在也发不出福利来了。”

  钱淑兰倒也不稀罕那点东西,点了点头,“行!”

  一行人坐着马车到了汽车站。

  正国坐在马车上等他们,其他人进去。

  钱淑兰叮嘱正国,“就待在这儿,哪也不许去。”

  正国点头应承。

  很快,四人就换好了名字。又特地请人事部门的人帮着把王守义安排到陆金阳那辆车,当他的副手。

  王守义把手里的班次表交给钱淑兰,让她帮忙收着。

  出来的时候,钱淑兰想邀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

  两人摆手谢绝了。钱淑兰便把两人送到家门口。

  钱淑兰让王守义把马车开到粮油局,他去跟王守礼挤一间屋子。

  她和正国去找姜玉瑛。王守义一个大男人住在姜家总归是不太好。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朋友一篇逗萌的灵异向轻松文,人设很有意思,喜欢的自取

  《师姐她特招鬼》by思尽忧郁

  对天生阴阳眼的纸甜而言,

  这个世上没有比见鬼更可怕的事情。

  除了见到她那足足大她六岁的小师弟。

  对已成为顶级驱鬼师的叶障而言,

  这个世上没有比折磨鬼更兴奋的事情。

  除了折磨他那畏他如鬼的小师姐。

  ※天生阴阳眼的小师姐x顶级驱鬼师的老师弟

  ※甜文,非姐弟恋,男大女小,但男主名义上是女主的小师弟,嗯,“老”师弟。

第132章

  钱淑兰原本是想到红旗饭店等姜玉瑛下班的,谁知道她今天居然在家。

  姜玉瑛看到干娘带着正国过来,还有些惊讶。

  这么热的天跑到县城来,应该是有事要办吧。

  正国立刻叫人,“姑姑。”

  要说姜玉瑛最喜欢的小孩,除了小蝶就是正国了,这孩子鬼精鬼精的,过年的时候带给她不少笑料。

  姜玉瑛稀罕正国,立刻从抽屉里抓了一把水果糖给他。

  钱淑兰有些纳闷,“你今天怎么没上班呐?”

  “前两天周末到总部帮忙,所以今天休息一天。”现在粮油局非常忙乱。

  因为出现抢劫事件,粮油局的局长便让仓库的壮劳力也跟着司机一起出车。然后从他们这些粮店抽调人手去管仓库。姜玉瑛也是加了两天班,才好不容易轮休一次。

  钱淑兰点了下头,便把自己来城里的打算说了一遍。

  现在时间还早着,姜玉瑛立刻带他们去房管局找房子。

  “如果你们只要房子很容易。如果想把户口也牵过来,肯定不太容易的。”姜玉瑛虽然不懂这块,可她到底也从同事那里听过一耳朵。

  她想了想道,“具体的我们要问粮管局的同事们,他们懂得比我多。”

  钱淑兰皱眉,买房子当然要把户口一起造过来比较好,要不然老三老四怎么能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呢。

  到了房管局。两人首先问转户口的事情。

  到了房管局,一个姓吴的大婶很热情地过来接待他们。这人也是姜玉瑛的老熟人,之前买房的时候就是由她介绍的。

  听到他们的来意,吴大婶立刻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指出其中一条给他们看: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你们有这证明吗?”吴大婶抬头问。

  钱淑兰点了下头,“有的,我儿子有。”

  吴大婶笑着道,“那就行!只要把房子落户到他头上,到时候就能把他的户口转过来。”

  钱淑兰愣住了,那她岂不是要每个儿子儿媳都要买一套房子。她哪来那么多的钱!就算她能拿出来,她怎么跟家里人说!

  她急了,“我其他儿子是在同一个户口的,能不能一起转过来?”

  吴大婶没有立刻回答,又翻了两页,找到另一条指给她看:

  每年的“农转非”的指标控制在当地非农业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五。

  “按道理是能转,可指标卡得太紧了。”吴大婶朝两人道,“咱们县一共有30万人,按照这条,一年也就能转450人,我听公安那边说现在农转非的申请名单已经排到1970年了。估计你们有的等呢。”

  钱淑兰郁闷得要命。这就是说她得每人买一套房子?

  要不要这么坑人?

  她一把抓住吴大婶的手,“大妹子,你有没有啥建议?”

  吴大婶眼睛四下瞄了一下。

  钱淑兰秒懂,瞅了四周一眼,这么多的人呢,忙转了话题,“大妹子,你先给我们介绍房子吧?”

  吴大婶点了下头,立刻把桌上的书合起来,翻看之前她登记的房产信息,“这房子占地面积非常小,可价格要得非常离谱。挂在我们房管所已经好几年了,问得人特别多,可就是没人买。”

  钱淑兰心里一突,这到底是什么价格,竟让那么多人望而却步。

  “他要两百块钱。”

  钱淑兰皱眉,这价格也不算高啊。

  可等一行人到了房子跟前的时候,才发现这房子别说是两百块钱了,就连五十块钱她都嫌多。

  这个比杜甫的茅草屋还不如吧。人家那好歹还有茅草,这简直就是四根空柱子嘛。

  地方小得可怜不说,几乎没有一面完好的墙。

  姜玉瑛性子直,直接嗤笑起来,“吴大婶,这是卖房子吗?这是卖地基的吧。”

  吴大婶一本正经地点头,“你别说,还真是。”

  钱淑兰没兴趣再看。

  她买房子不单单只为转户口,也是想在县城有个落脚的地方。总住在姜家也不太好,更何况姜玉瑛马上要嫁人了,姜家到时候也没人。

  “大妹子,你再给我们介绍别的吧。”

  “我这不是担心你们钱不够,所以找了个最便宜的吗?既然你们看不上这个,那我们再看别的。”吴大婶又翻看自己的本子,“这家不错。地方也大,地基有两百多平,房子也挺好,只是价格有点贵,而且人家多数要的是粮食。”

  钱淑兰对这个倒也满意,“行,我们先去看看这家。”

  到了这家,房子已经被分成十来间小房子,“这家是卖左边的那部分。”

  钱淑兰突然灵光一闪,抓着吴大婶的手就往外走。

  房主被她们这动作弄得有点懵,反应过来就直撇嘴,“不想买,看什么看!真是闲的慌!”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95页 / 共25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