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生产大队,召开紧急会议。
“再交200斤铁?”有人气的差点晕过去。
家家户户为了凑那50斤铁连吃饭的锅都交上去了。家里哪里还有铁了。
“上面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没有困难创造条件也要交。万里长征都走过了,还能被铁疙瘩难住了?咱们要支持当的工作,要赶英超美。”虽然话里的意思这临时大队书记也弄不明白,可这并不妨碍她把话复述一遍。
众人也知道这是硬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左想右想,只能打农具的主意。只是谁也不敢说出来,要不然就成全生产大队的罪人了。
钱淑兰额上青筋凸起,有种很憋屈很无奈的感觉。
她的手握紧又松开,反复好几次。心里暗暗想,她是不是要再找机会把那些农具全给偷了。简直要把人给逼疯了,上面的领导是不是疯子?把农具收上去,她们收庄稼用什么收?手吗?
临时大队书记见大家沉默不语,她也很无奈,“周社长要争先进公社,每个生产大队必须要大力支持。我听说,赵家村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已经把所有铁制品全部上交了。周家村生产大队不愿意交农具,被民兵强行破门,全部的农具都被征用了。咱们交200斤之后,还能有三分之一呢。我知道大家担心收庄稼,可是不交,周家村的下场就会再次重演。咱们还是交了吧?!”
众人一阵沉默。
最后,农具还是上交了三分之二。
这次钱淑兰没有再去拿,少了又得再交,玩过家家呢?有什么用!而且这次为了怕农具再被偷,农具收上来之后,直接运到北台钢铁厂,不敢在路上过夜。就怕再遇到鬼。
就算她想下手都找不到机会。
钱淑兰心情很不好。有时候,穿越也不能让你变成无所不能的人,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历史总是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不会被任何人阻挡。
她只能多多挣金币买粮食,到时候尽可能地多救一些人。
153号帮她种的粮食已经成熟,钱淑兰把所有的金币都用来买粮食。并且她让153号继续帮她种。
她站在已经买了300万斤粮食了。
虽然她不会免费送给大家,可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她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所以她还要尽可能的多攒粮食。
自古以来,老百姓最重视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中秋了。
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
也有白天走娘家的习俗。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刘关县这边就流行,中秋之日白天走娘家表示孝心,晚上回婆家祭拜寓意圆满吉利。
吃完饭,钱淑兰就回自己屋里把她准备的东西放到堂屋前的饭桌上。
看着这一式三样的东西,李春花微微有些惊讶。
周雪梅自从女儿被婆婆花了大价钱治好之后,对婆婆那是感激万分的,就算她一点东西不给自己,她也没有怨言。
更何况现在还这么多。
钱淑兰笑得和睦,“快拿着吧,你们嫁到我们老王家,就是我们老王家的人了。但生你养你们的亲爹亲娘也不容易。这也算是我们老王家的心意了。”
她记得小时候,她奶奶跟她提起过,如果出嫁的媳妇回娘家带的东西如果很多,就会让村里人羡慕。媳妇也会很自豪。婆家人也会落一个大方的好名声。
原身带给老王家的坏名声影响实在太大了,至今给王丹娜介绍的对象就没有几个好的。
钱淑兰也挺心急。王丹娜已经十七岁了,在乡下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
比她大的早就结婚了,剩下的要么是太挑,要么是些歪瓜裂枣。
钱淑兰觉得挑个好亲家,怎么也比挑个差得要好。
毕竟两家是结亲,不是结仇。
她看着三人面露喜色的脸,布置一项任务给她们,“你们回自己村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你们妹子的人。要条件好的,人品好的。歪瓜裂枣的,就别带到我面前了。对了小五说会给丹娜准备一百块钱的彩礼钱。我也会给丹娜准备三十六条腿。这点你们可以提出来。”
听到这话,三人都惊了一下。
这么好的条件,就是说队长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钱淑兰想了想,又重复一遍,“人品一定要好,家里最好没有搅家精的,婆母不要太厉害的。”
见三人面露难色,钱淑兰想了想,道,“没有这样的人也没关系,我本来就是顺口一说。我已经让小五在县城帮着打听了。”
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强制性的就好。
钱淑兰看了眼天色,“快去快回吧!天黑之前一定要回来。”
三人拎着各自的东西立刻回屋准备去了。
等三人走的时候,钱淑兰很快发现,孙大琴的东西比她给的还要多一些。
李春花却恰恰相反。她拿的东西少了一多半。
周雪梅倒是没什么变化,她让准备的东西倒是全拿了。只是她这次要带小桃一起去。
钱淑兰倒是没有意见,还宽慰她,“既然小桃身体已经好了,你就别总是抱她,让她多锻炼一下身体。”
周雪梅立刻笑着应了。
晚上,累了一天的人,回到家里就开始烧火做饭。
三个媳妇子也陆陆续贯回来了。
回得最快的人是李春花,倒不是因为她娘家最近,而是因为她拿回去的东西太少,娘家根本没留饭。
她是空手而回的,到家之后就把自己扣下来的东西分给几个孩子吃了。
过了半个小时之后,孙大琴和周雪梅前后脚回来了。
两个人脸上都是喜滋滋的。
仔细分辨的话,孙大琴是扬眉吐气那种喜。
周雪梅是喜极而泣的喜。尤其是她眼睛红成兔子似的,一看就知道哭过。
不过虽然都是高高兴兴的回,拿回的东西却不一样。
孙大琴带回了一个馍馍。周雪梅却是大包小包的带。
孙大琴看着周雪梅把东西递到钱淑兰面前,脸都气歪了。显摆她娘家有钱是吧!
她扭头不想看,却又管不住那颗好奇心,也凑了过来。
“娘,这是我娘让我带回来的。一斤白酒。两条毛巾,还有一块布,我娘说是送给小姑子结婚用的。”
钱淑兰看着那白酒,嘴角抽了抽,想了想道,“这白酒和毛巾你都拿回去自用吧。这块布,我就收下了,也是你娘的一片心意。等小六结婚的时候,做身衣服穿身上,也是你娘的一份心意。”
周雪梅笑着应了,她娘走的时候跟她说了,如果婆婆都收下,你也别生气,毕竟她可是把家底都掏出来给你治孩子了,就冲这份心,你也要孝顺她。
周雪梅的娘叫曹大花,是个很疼闺女的人,但是将心比心,就是自家闺女生那么重的病,她也不可能把家底全都掏出来给娃治。
所以对亲家曹大花那是万分感激的。
等周雪梅走了,钱淑兰见孙大琴一副很羞愧的样子,忙安慰道,“你给我们老王家生了三个男孙,放心吧,别说只带回一个馍馍,就是空手回来,娘都不怪你。”
孙大琴感动地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事实上她还真是空手回来的,那个馍馍还是她娘带她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她特地省下来的。
每年都是空手而回,孙大琴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后来又一细想。
今年不一样啊,她婆婆让她带回的东西那么多,如果她再空手回去,还不得被妯娌们比下去。
孙大琴心里也有点委屈。
早上,她到家的时候,把自己带回的那些东西拎回去,满村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让她过足一把出嫁女光荣的瘾儿。可等她把东西拎回娘家,她娘转脸就锁到自己柜子里去了。
而且还嫌弃她给的太少。孙大琴第一次有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认识。
只是到底是相信她娘说的,她要靠着娘家人撑腰这句话。
她歪着身子,想到她向她娘打听到的事儿,立刻从炕上翻坐起来。风风火火火地跑到堂屋偏房。
屋里,钱淑兰正眯着眼一脸享受的表情在屋里用艾叶泡脚,这艾叶是野生的,沟边摘回来晒干的。
泡上之后,感觉身体的疲乏松了许多。
听到有人敲门,钱淑兰立刻睁开眼,“谁啊?进来吧!门没关!”
孙大琴推开门看到婆婆在泡脚,忙坐到炕边,笑着道,“娘,您今天早上交待我的事,我特地让我娘帮着打听了。还真有一门亲挺合适。”
钱淑兰来了兴致,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你快说。”
孙大琴便开始讲男方的条件,“是个当兵的,因为在部队,一直也没解决终身大事。现在二十四了。一个月工资有四十五块钱呢。”
钱淑兰倒没在意那工资多少上,她不乐意的是大七岁啊。
孙大琴见婆婆面露难色,便知道她在嫌弃男方年纪大了,忙补充道,“但是他是个大高个儿,足足有一米八呢,身子骨也结实。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还是老大?钱淑兰是听过长嫂如母这句话的。那这男的工资估计全交给家里养活几个弟弟妹妹了吧?
她心里这么想的,嘴上也就问出来。
孙大琴倒觉得很正常,“娘,你不觉得这样才是顾家的好男人嘛,有情有义。”
钱淑兰在心里撇嘴。这种有情有义法,她可不敢苟同。
“就这一个?”
听到婆婆这么说,孙大琴就知道这是彻底没戏了。
她面上不由得有些尴尬。
周雪梅把小桃哄睡之后,就想着跟婆婆说今天她娘跟她说的事儿。
敲了门进去,发现大嫂也在,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钱淑兰让她搬个凳子进来继续说。
周雪梅猜测大嫂应该也说过一个了,只是婆婆似乎是没听进去,“娘,我娘今天跟我说了一个对象。是个当兵的。”
钱淑兰嘴角抽抽,当兵的这么吃香啊,走了一个,又来了。
孙大琴原本漫不经心的身体也坐直了,紧紧地看着周雪梅。钱淑兰猜测她是在想,这老四是不是跟她说得人是同一个。
周雪梅在孙大琴的虎视眈眈下,继续开口,“今年二十岁。”
听到这话,孙大琴立刻放松下来了,紧接着身板又挺直了。
周雪梅不知道大嫂这是抽什么疯,可见婆婆很有兴致的模样,她接着说,“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已经结婚了,还有一个妹妹没嫁人。”
钱淑兰松了一口气,“然后呢?他每年要交给家里多少钱?”
周雪梅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如实相告,“他一个月有30块钱工资。交一半给家里。”
“家里人好相处吗?”
“听我娘的意思,人品都还行,只是他娘比较偏疼弟弟。他属于被忽视的那个。”
钱淑兰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种家庭太常见了。
不过被母亲忽视也不算什么缺点。到时候大不了让小六随军。
只是当兵到底有危险。钱淑兰不好冒冒然替王丹娜拿主意,“我再想想吧。”
两人对视一眼,出了房门。
等人走了之后,一直徘徊在门外的李春花才走了进来。
看到她这副期期艾艾的表情,钱淑兰心里约莫知道她的意思了。
“没事,娘这已经有两个人选了。你也累了一天了,赶紧回去歇着吧。”
李春花立刻点头出去了。
钱淑兰对李春花还算满意。知道从娘家拿不回来东西,人家干脆扣下一大半,留给自己孩子,是个拎得清的。不像老大,还是个拎不清的。
不过得慢慢来,观念哪那么容易就改变呢。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可能有小天使说女主太无能,很圣母,可是她的力量真的很有限。
至于圣母,她做不到看到别人饿死。而且,别人饿成皮包骨头,只有王家人精神饱满,肯定会有被怀疑的。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终于在12点写出来了。么么哒
第65章
钱淑兰把两个对象给王丹娜简单说了一遍。
王丹娜没想到自己还能找个当兵的。这年代的人都崇拜军人,都以当军属为荣。如果,家里有人当兵,别人也会高看你一眼,不敢随随便便就把人带走调查。
“都是当兵的,一个比你大七岁,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没结婚,压力比较大,估计全家人都指着他的资呢。另一个小一点,兄弟已经结婚了,但是工资少一点,毕竟他才刚当上兵。”
王丹娜有些犹豫不决。
“要不然,你先相看相看。你两个嫂子都说,这两个小伙子,已经休了中秋的假,我让你嫂子明天去给个信儿,娘带你去相看相看。”
王丹娜有些羞涩地点点头。
钱淑兰不放心道,“咱们也不能光看长相。家里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王丹娜皱眉思索了会儿,很认同地点了下头。有时候,她觉得她娘很聪明,有时候,又觉得她娘很逗,不像年纪很大的老人家。但是不可否认,她娘是附近几个村子最好的娘了。
第二天,钱淑兰就让两个媳妇回去带信了。一个商定明天,一个商定后天相看。
这两人都是当兵的,这次相看成功就会直接结婚了。
有时候,钱淑兰都佩服这年代的结婚之快。
虽然不是包办婚姻,可只看一眼就结婚,这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只是,大家都是如此,钱淑兰也只能顺应时代的时候,都打听多观察男方的为人。
又是一天的忙碌干活。
两个媳妇回来的很快,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先去看周雪梅介绍的那一个,因为孙大琴介绍的那个比较吃香,男方工资高,排着队的相看。
他们也只能轮到明天的。
钱淑兰穿着新衣服,王丹娜也换上刚做的布拉吉,这是她摸知了猴和大青虫赚的钱买的布特地让李春花给她做的。
钱淑兰走的时候,叮嘱他们要在家好好干活。
带着一家子争取挣四十个工分。孙大琴和李春花一叠声地答应了。
因为大炼钢,队里的牛车已经全拿走了。三人只能步行。
好在,周家村不算太远,半个小时的路程,不到八点钟就到了。
周雪梅的娘曹大花亲自出来迎接,拉着钱淑兰的手,十分热情,“亲家,你可来了。我这一大早就起来做饭等着你们呢。”
这边吃饭都是十点左右,和下午两点左右。
其实,他们三人出来的时候吃过饭了。
钱淑兰便推辞拒绝,但曹大花显然是真诚相邀,钱淑兰只能无奈陪着她一起坐在上位。
几个大嫂都饶有兴致地朝钱淑兰三人看。
尤其是王丹娜被她们看得脸都红了。
钱淑兰拍拍王丹娜的手背安抚她,曹大花注意到她的动作,朝几个儿媳妇扫了一眼。
几人皆低头吃饭。
这顿饭准备得很充分,有腊肉白菜炖粉条,韭菜炒鸡蛋,炒青菜,凉拌西红柿,主食是小麦烙得煎饼。
最让钱淑兰觉得受宠若惊的是居然还杀了一只鸡。
钱淑兰只觉得这顿饭吃的有点太好了,“亲家,你这也太热情了,比过年还丰盛啊。”
曹大花端着酒杯给她敬了一杯酒,“亲家,这是我特地拿钱,让队里的食堂做的。咱家雪梅嫁到你们家,亲家,你对雪梅那是没话说的。小桃得了那样的病,你是掏钱又出力,我真心感激你呢。咱们都是为人父母的,咱家雪梅嫁到你们家真是享福了。”
钱淑兰心里叹了口气,真是慈母心呐。她笑看一眼雪梅,“亲家,你说这话就有点见外了。雪梅嫁到咱们老王家那就是我们老王家的人。这孩子为了小桃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我看着这孩子身子骨这么弱,我能不心疼吗?亲家,你也别觉得我说句不好听的。将来咱俩走了,儿子老了由谁照顾啊?还不是他媳妇吗?我要是不把他媳妇照顾好了,将来我儿子老了靠谁?就冲着这个,我也得把雪梅的心结解了。小桃身体好了,将来也能孝顺他们俩。我也不图他们啥,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47页 / 共25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