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人到堂屋,让正在屋里玩闹的孩子全都出去玩。
落座之后,钱淑兰开门见山地说道,“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曹母有些不好意思,但到底还是挺直了腰背,笑着道,“我是想来问问,我儿子可不可以跟你家的小梅处对象?”
果然是这个问题,钱淑兰对曹传正没有半分恶感,可小梅才15岁,她不可能让她现在就结婚的。
许是她沉默的太久了,曹传正有些急了,忙道,“婶子,我知道自己还不成熟,可我正在努力着,我已经在学怎么种地了,我可以养活小梅的。请你给我一个机会吧?”
钱淑兰差异地看着他,这次他倒是没哭啊。她斟酌了一下,“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小梅太小了,至少也要18岁我才同意她嫁出去,你明白吗?”
这年代处对象超过半年不结婚的都会被人怀疑耍流氓,更何况是三年呢!
“婶子,我知道自己不够优秀,我就是想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钱淑兰叹了口气,“我倒是不反对你们认识一下,但是处对象这事儿我说了也不算呐!得要小梅同意才行。你等她下回回来,我一定会好好问,然后给你答复行吗?”
如果只是异地恋爱,即使最后不成,影响也有限,应该不会有事的。
曹传正喜不自胜,“好,好,多谢婶子!”
钱淑兰点了点头。
曹母叹了口气,朝钱淑兰解释道,“咱们家世代书香门第,最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希望大姐别见怪!”
早就领教过了,哪里还会见怪!只是钱淑兰有些好奇,“我上次不是说了吗?你怎么还来问呢?”
曹传正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马上就要去农科院当助手了,我想在临走之前问问小梅的心意,如果她能接受我,我会好好努力,将来一定会回来,如果她不能接受我,我想留在农科院继续工作,把咱们国家的农业搞上去。”
钱淑兰发现这一家子全是搞研究的料。她也不知道小梅会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只是一个肯上进肯努力的青年还是值得赞赏的。既然他家里以后不会被批·斗,那她也不做恶人了。交由小梅自己决定吧!小梅已经15岁了,已经不是小孩子,她早熟懂事,钱淑兰还是希望小梅能幸福的。
送走曹家母子,钱淑兰就到养鸡场那边看看,发现鸡已经全部下蛋之后,她笑眯了眼。
“咱们这边每天都能收到四千多个鸡蛋,供销社那边每天都过来拉货。每次都是日结的,我都记着呢!”李春花把本子拿出来,钱淑兰去广州的这段时间都是由李春花负责记录的。
钱淑兰接过本子瞅了一眼,一个月而已,账面上已经有了2452块钱。不错!很不错!再加上之前的863块钱,一共就是3315。照这势头,到年底他们就能有一万多块钱了。
钱淑兰回家之后发现孩子们全都一个个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呢!
钱淑兰看了一眼小荷,“小荷,你现在能跟得上吗?”
因为小荷的年纪太小,即使招工人家也不要这么小的,所以钱淑兰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把她送进学校学习。这年代的初中都是考上去的,以小荷现在的文化程度基本就是没戏,所以钱淑兰直接让她上小学五年级。
至于其他几个孩子全是读的一年级。虽然小桃年纪有点偏大,可这年代家家都不富裕,所以基本上也就读个一两年就行。这也导致了教室里孩子的年龄参差不齐。
“我还好的。曹老师说我能考上初中的。”小荷性子要活泼一点,不喜欢藏着掖着。对老师夸赞的话,她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那就好!如果你能考上初中,奶肯定会供你继续读,如果你能考上中专,将来也能得到一份好工作的。”钱淑兰鼓励她。
小荷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奶,我会好好努力的。”
“嗯!”
钱淑兰瞅了其他几个孩子为了赶作业忙得手忙脚乱,忍不住道,“如果你们刚回来就立刻写作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紧赶慢赶的。
四个孩子捏着铅笔皱着小脸,连答话的时间都没有。
钱淑兰有些无语。只能等下个周六就督促他们好好学习了。
第二天就是周一,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大人们都去忙着各自的事情。钱淑兰去帮钱维汉布置喜房。
可能是第一次结婚,钱维汉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开始大把大把的花钱,上回她带来的衣服和鞋子,他一个人就买了四套衣服和两双鞋子,还都是给张招娣买的。
不仅仅只是衣服鞋子,还有宴席他也准备大办的。
让她帮忙找面粉和肉,他要蒸白面馒头和红烧肉给大伙吃。
钱淑兰全都帮他搞定了。面粉就是她空间里的那些。猪肉是特地到别的生产队买的。有的生产队为了交任务猪会多养几头,钱淑兰提着几麻袋的麦麸跟他们换猪,他们立刻屁颠颠地换了。当然还是要补差价的。
附近几个生产队虽然暂时还没人饿死,可每天只靠吃野菜也吃不饱,见她居然有麦麸,立刻喜不自胜。
如果再没有饲料,恐怕还不到年底这些任务猪就得饿死。
她把粮食和猪弄过来的时候,看着郑小花那眉头仿佛能夹死蚊子,钱淑兰暗自猜测,她什么时候会发火?
结果等到快结婚了,她依旧没有发火。后来钱淑兰问钱维汉才知道,之前郑小花偷过钱维汉的东西,被钱明华打了一顿,并且警告她,如果下次再挑事,他就把她赶回娘家。
于是郑小花再生气,觉得钱维汉浪费,都没有发火,哪怕憋得脸都青了,仍旧忍住了。
钱淑兰有时候都佩服这年代的女人能忍,如果换了是她,恐怕连一天都忍不住了吧?!
很快就到了钱维汉结婚的日子。
老王家在省城的人都没有时间过来,钱淑兰特地让他们通知其他人的,现在没来,恐怕是请不下来假吧!
钱淑兰带着孙大琴和李春花去帮忙,她负责炒菜,孙大琴和李春花负责端盘子和抹桌子。
在农村乡下,一家办喜事,兄弟就会过来帮忙。钱维汉没有兄弟,那就只能她这个妹妹过来帮着张罗了。
钱淑兰煮好了一大锅的炖肉,顿时把大伙的馋虫都钩出来了。
这猪肉虽然不是她空间里的那些,可败她的好厨艺所赐还是很不错的。
果然上桌之后,大家全都冲着那肉菜去了。因为是一整头猪,分量还是足的,所以每桌炒了两盘子肉菜。一份是红烧肉,一份就是这乱炖了,里面加了很多现在有的蔬菜,比如青菜,萝卜,粉条,土豆片,藕片等等。
大伙吃得那就一个愉快。
吃完饭后,大家也就回去休息了。这年代不流行闹洞房的,那可是耍流氓的行为,所以一个个告别之后,钱家和老王家就吃了一顿之后,也不收拾东西,直接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钱淑兰在养猪场看到钱维汉的时候就觉得这人走路都带风。
心里直呼神奇。没想到钱维汉铁树开花居然这么扎眼,跟他说话,他常常出神,而后嘴巴就咧到耳朵根了,显然是对那事特别满意。
一连几次,钱淑兰已经没法跟他沟通了。索性自己开着拖拉机出去运猪草。回来的时候再交给专门负责养猪的人来喂。
没过两天王守礼居然出差回来了。
瞅着他笑得一脸傻气的样子,钱淑兰就觉得腻歪,“你媳妇做月子很辛苦,你这几天就好好照顾她吧!”
王守礼点了点头,想了半天才道,“娘,我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听我同事说,郭县长被抓了!”
钱淑兰微微皱眉,“怎么回事?工作组不是已经撤离了吗?怎么还会被抓。”
玉瑛怎么办?钱淑兰坐不住了。
王守礼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我也是出差在外刚刚才回来,只是听别人提了一嘴!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等小五回来你问吧!”
钱淑兰有些心烦意乱,她根本等不了这么久,她想现在就去城里问。可是外面天已经黑了,乡下的大路是不装电线杆子的,所以她只能等明早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能接受女主奶奶提前出来吗?
前世是1962年,今生提前出来,可以吗?
第150章
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就向队里借自行车去县城。
王守礼这次因为在外出差一个多月,所以轮了一个星期的假,不用再回县城工作。
正好他可以在家照顾周雪梅和孩子,倒是省了钱淑兰不少事儿。
到了县城,钱淑兰直奔姜玉瑛和郭正良的新家,可谁成想她敲了半天,也没人过来开门。
倒是把邻居招来了,这人就是卖给郭正良房子的人。
当初她也跟着一起过来选房的,所以还记得这人的样貌。
“别敲了,这家人已经好些日子没过来了。”
钱淑兰回过头来,朝这个中年妇女快步走过去,焦急地问,“我女儿在哪,你知道吗?”
买房子的时候,钱淑兰跟她介绍过自己的身份。
中年妇女对她还算有印象,听她问这个,中年妇女也只是一知半解的,“我也不知道呢。反正从结婚那晚,有一伙人进来把郭县长抓走,这家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看来她知道的也非常有限,钱淑兰也不打算再问下去了。
她立刻把自行车的车头往回调,她准备去姜家,谁知到了之后才发现姜家大门紧锁,显然也是不在家。
钱淑兰只好去红旗饭店找人。想问问姜玉瑛是不是去城北粮店上班了。
看到她来了,杜大海立刻迎了上来。
“大妹子,你可算来了。”
瞅着他略显担忧的神色,钱淑兰突然有种很不好的预感,“我刚从广州回来,听我四儿子说郭家出事就赶过来了,他们家到底怎么了?”
提起这事,杜大海就气,拉着钱淑兰坐下,开始跟她讲事情的始末。
原来钱淑兰走的那晚,郭县长就被人抓走了。
罪名是替右派分子求情,思想有问题,需要进行劳动改造。
钱淑兰原先也只知道郭县长上过战场,可从来没想过他居然跟彭同志认识。
“我估计郭县长这次出事跟上海陈家大有关系。郭县长被抓走之后,那个一直追着郭正良的陈萱萱就出现了。明里暗里说,只要他离婚,她就让她爹帮着说合。”
钱淑兰气得咬牙切齿。只是心下一沉,郭正良是要亲爹还是要媳妇,恐怕大多数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屈服了。
果然,杜大海一脸愤愤地道,“郭正良没法子,只能跟玉瑛离婚。然后跟陈萱萱去上海,求她爹帮忙说和。”
钱淑兰两手紧握在一起,想到玉瑛的处境,她担忧得不行,“玉瑛呢?她怎么样了?”
村大海重重叹了口气,“自从离婚之后,玉瑛整个人都垮掉了。任谁当天结婚就离婚也会受不了的。郭正良走后,她就大病一场。整个人特别萎靡。连工作也不能继续下去。”
钱淑兰气得直跺脚,她怪谁!她要怪郭县长吗?可对方只是出于战友情帮着彭同志说情,谁知道会引火烧身呢。
她要怪郭正良吗?郭县长一旦被打成右派分子,基本上就是死刑了。
钱淑兰学历史的时候,老师曾经跟她讲过这方面的知识。
郭正良是孝子,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都会去救他爹。
只是玉瑛何错之有?她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苦,结婚明明是她最幸福最开心的日子,可她却要遭受这么多痛苦。钱淑兰心疼得不得了,心里怜惜得不行。
“玉瑛呢?她在哪里?”
杜大海见她眼里闪过泪花,显然是急得不行,忙道,“玉瑛已经没事了。她被你那小儿子给接走了。”
听到这话,钱淑兰松了一口气,接走了好。只是为什么要接走啊。玉瑛是有家的呀,她越想越不对,皱眉问,“玉瑛身体还没好吗?”
杜大海无力地摆摆手,恨得咬牙切齿,“玉瑛从医院回来,居然半夜有人爬墙到她家去。。。”
下面的事情,杜大海说不下去了,钱淑兰心下一沉。孤女被人爬墙进家门。这。。。
她不可置信地盯着他的眼睛道,“你是说?她被。。。”
杜大海见她想歪了,忙摆手摇头,“不是不是!玉瑛把那男人打得头破血流,交给了民警。可是附近却有风言风语,许多人在背后嘀咕说玉瑛不检点。她那大姑还找上门来骂她,玉瑛差点崩溃。”
钱淑兰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她的眉头紧皱在一起,这事实在是太凑巧了。一定是有人故意害玉瑛。
玉瑛脾气好,跟同事和邻居关系相处得也不错,能花费这么大功夫害她的人除了陈萱萱,再也没有别人。
想到这个女人的歹毒。钱淑兰非常有理由怀疑,郭县长被抓,一定有陈萱萱的推波助澜。
她爹可是上海市长,比郭县长这个十八县小县城的县长可高了不少。只要他说出来的话一定更有说服力。
上面的人一定更相信他说的话,而且现在反右风再次刮起,许多人为了自保都开始跟那些右派份子划清界限。郭县长这人性子比较直,说不准哪句话说得不对就被人当把柄给告了。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人陷害。
只要上海市长出来指证郭县长与彭同志交情很深,上面一定会对他的话矛以重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陈萱萱偏偏连玉瑛也不放过,歹毒到了极点,她要是不让陈萱萱受到应有的惩罚。她就不姓钱。
杜大海接着说,“后来你家五儿子把玉瑛带回家去,说是他有地方安排玉瑛。我也好久没见过玉瑛了。”
钱淑兰抹了把眼角的泪,手撑桌子站起来,朝他道,“那我现在就去找她。”
杜大海点了下头,想了想又问,“你一大早就过来,吃饭了吗?”
他不说还好,钱淑兰刚起身就发现自己有点头晕眼花,这才感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因为太担心玉瑛,她一大早骑了好几个小时自行车,中途连歇一会儿喝口水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才发现自己腿软脚软,十分疲惫。
杜大海赶紧留她吃饭。之前钱淑兰留在姜家的粮食,杜大海应该也换了不少。所以他直接端着白面馒头就出来了。
钱淑兰吃饱喝足之后,付完钱和粮票就要走。
杜大海忙喊住了她,“你等我一下,玉瑛最近吃不下东西,你帮我带碗胡辣汤给她,让她好歹喝一碗,要不然她的身子会垮掉的。”
钱淑兰重重点头应好。
很快,杜大海就端着一个铝制饭盒出来了。担心她骑自行车的时候把汤洒了,杜大海还特地找了两根麻绳把饭盒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系了个结。
钱淑兰把饭盒放进前面的车篮子里。骑着自行车就到了水利局。
刚到水利局家属区,钱淑兰就看见玉瑛坐在单身宿舍的门口正在给小蝶梳头发。
明明是周三,这个点小蝶应该是去上学的,可她却在这儿。钱淑兰猜测应该是王守智不放心玉瑛独自在家,担心她想不开,就让小蝶请假在家守着玉瑛。
“玉瑛?”钱淑兰停下自行车,喊了一声。
正在专心致志帮小蝶扎头发的姜玉瑛立刻回过头来,发现居然是钱淑兰,立刻站起来,眼圈直接红了,“干娘,你来了。”
小蝶也站起来,朝钱淑兰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奶奶”
钱淑兰笑着摸摸她的头,然后搂着姜玉瑛的腰,柔声道,“杜老板让我给你带了点胡辣汤,咱进去热一下。”
两个赶紧搬着凳子进门。
热好之后,钱淑兰给两人一人盛了一碗,然后就没了。
两人都要倒一点出来给钱淑兰,她忙摆手,“不用了,我在杜老板那吃过了。你们喝吧。”
两人只好自己喝了。
喝完之后,小蝶十分勤快地跑去洗碗。姜玉瑛拦着不让,钱淑兰却觉得让孩子干点家务活挺好。这样可以让孩子有责任心。
钱淑兰见小蝶出去了,摸摸她的头发,柔声道,“玉瑛,你受苦了。”
玉瑛满脸苦笑。微红的眼睑里满是斑驳的痕迹,她的黑眼圈特别深,一定是整夜整夜睡不着的缘故。
“你有什么打算?”钱淑兰问。
姜玉瑛神情恍惚,“我也不知道。干娘,我觉得自己好累,我想休息一阵子。”
“那就休息。什么都别想。”她瞅了一眼小五这屋子,发现房间里晾着几件衣服是玉瑛的。估计王守智应该是让玉瑛住在他这里,然后自己跑去跟同事挤集体宿舍的。
姜玉瑛有些为难,“可是我还有工作要做,之前已经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再不去上,领导就该对我有意见了。”
钱淑兰想了想道,“我先让你大哥帮你去接几天班。你跟我到乡下休息一阵子。等恢复了精神再回来上班,你看行吗?”
天天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长此以往,玉瑛就算是铁打的身心也会受不了。
姜玉瑛没有多作犹豫,“行!”
这事告一段落之后,钱淑兰又问,“小五呢?”
不知怎么的,听到钱淑兰问王守智,姜玉瑛有点不自在,微微低头,“因为担心我,他一连请了二十多天的假,领导对他很有意见,我跟他说我已经好了,他才下乡了。已经走了差不多五六天了。”
钱淑兰虽然有些好奇玉瑛的反应,可现在这个时机问这个也不合适,暗自算了下日子,“估计他还要十来天才回来呢。我们不等他了,直接回乡下吧。”
因为土地越来越干旱,王守智以前下一次乡只要一周,现在必须半个月才能回来。
钱淑兰带着姜玉瑛和小蝶去范奶奶家,请范奶奶帮忙照看小蝶。
然后钱淑兰又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城北粮店找陈主任,请他同意让王守仁暂时接替一下姜玉瑛的工作。
这次她提了二十斤的大米上门,陈主任一口答应下来。
钱淑兰有些不放心王守仁,虽然王守仁很听她话,可不代表他也很听别人的话,而且他这人还有点傻呼呼的。
可她也不能总让他干力气活。
得让他多跟外面的人接触,将来他才能进步。这样将来他的胆子才能大一些。
钱淑兰想了一会儿,又补充一句,“我大儿子有点傻,陈主任,请你多多照顾他吧。最好是让他做好售货员的本职工作。”
这个意思就是让王守仁做售货员的工作,哪怕他做得不好,也得让他努力学。别一见他干得不好,就让他去搬货。
陈主任立刻听懂钱淑兰的潜台词。赶紧拍板答应了,“我会好好看着他的。你放心吧。”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09页 / 共25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