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txt
当前页码:第216页 / 共25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马主任一只手抵着下巴,倒也没有强求,“试试看呗,说不定可以呢。”

  王河公社下面的生产队全都通电恐怕是不行的。毕竟是插队,不好太过份,所以只安排一个生产队外加镇上公社这一片,还是可行的。

  钱淑兰想着他到底也帮了她这么多忙,点了点头,“行,我会顺道说的。”

  回家之后,钱淑兰立刻到养鸡场捡了一篮子鸡蛋,准备第二日到县城会亲家。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第一家塑料厂是在1952年开的。

  全世界第一台真空包装塑封机是1950年。

第295章

  小敏听说奶奶又要到县城,也想跟着去。可她还要上学,根本就不可能。

  钱淑兰把孙大琴叫过来,叮嘱她要好好照顾小敏。

  孙大琴立刻拍板答应,“娘,你放心,我就算不听八卦,也会把小敏照顾好。”

  钱淑兰咦了一声,“你什么时候有这么深的觉悟了?”不传八卦的孙大琴还是孙大琴吗?

  孙大琴:“……”

  被婆婆这么说,孙大琴脸色爆红,不过她脸皮比烙铁还要厚,只是尴尬了一小会儿,就恢复了镇定。

  她挺着胸脯,有些尴尬地摸摸头发,“我觉得听那些人恭维我,比传八卦更能让我兴奋。”

  钱淑兰嘴角抽了抽,有些无语。所以她这是虚荣心占胜了八卦心?

  这两种还真说不好,哪样更能惹事儿,钱淑兰叮嘱她,“你可要注意点,每天拿那么多钱呢。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虽然乡下人淳朴,可也不是没有坏人。

  孙大琴是管账的,可这么多钱藏在哪里她都不放心。所以每回收上来的钱都是交给钱淑兰保管的。

  钱淑兰收好之后,直接放进空间的藤筐里,倒也不怕有人偷。

  可现在她要去县城,那钱只能由孙大琴暂时收着。

  这么多钱,她怎么拿?孙大琴傻眼了,尤其是当她想到杜大梅就是在晚上出事的,她心里就有点慌,紧张地直咽唾沫,“娘,我该咋办?”

  瞅着她这怂样,钱淑兰只好回屋拿出一个木箱子,还有她以前买的铁锁。

  钱淑兰拍拍她的肩膀,轻声道,“你收完钱立刻锁进箱子里。等下了工,直接回家。别再养鸡场里逗留。”

  孙大琴接过箱子依旧有点忐忑不安。

  以前她也就是管管账,钱淑兰去县城的时候,孙大琴也曾收过钱,但那时候大多数是等钱淑兰回来时结算的,这回居然碰到大钱了,还真有点慌。

  再加上现在生产队住了这么多生人,她两腿就有点打颤了。

  瞅着她这副样子,钱淑兰也只能装看不到,哪有不管钱的会计?

  孙大琴抱着箱子,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钱淑兰又到隔壁去找邓兴明和钱明华。

  不仅仅是养鸡场的钱,就连队里的钱也是交到她手上的。

  邓兴明和钱月涛都只是负责记账收钱,然后把每天收上来的钱交到她这里。

  但是现在队里几乎没什么进账,她反而要留些钱给他们。

  买农具,买猪仔,买小牛犊都得要花钱。

  钱淑兰留下五千块钱给钱明华。

  钱明华接过钱,写下条子给她,还有些纳闷,“小姑,通电很难办吗?怎么看你的意思是要走好多天呢?”

  钱淑兰笑着跟他解释,“不仅仅是要通电,我还要到省城塑料厂看看能不能做出食品类塑料薄膜。”

  如果省城塑料厂能生产出来,那她就不需要进口了,也能节省一些成本。

  钱明华了然得点点头,“是要去问问。”

  他末了又有些忐忑,“小姑,这事儿能成吗?”

  今年他们生产队自己就要孵十万只小鸡。大概八月份就能产蛋了,到时候卖不出去,小姑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他真的不希望看到小姑被大家指责。

  他脸上的担忧是实打实的,这孩子是个心善孝顺的,她拍拍他的肩膀,一脸的自信,“放心吧。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去做?”

  钱明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两人正说着话,钱月涛从外面跑进来,就像被狗撵了似的,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钱明华微微皱眉,瞪了他一眼,“你这是咋啦?”

  钱月涛两手撑着膝盖,不停地喘气,“我娘把一个女知青叫到咱家来了,还说让我跟她处对象。爹,我来你这边躲躲。”

  钱明华脸色一沉,这个郑小花简直就跟疯了似的,非逼着儿子跟知青处对象。

  钱淑兰瞅着他脸色不对劲儿,她不想掺和这两人的事儿,立刻提出告辞。

  等她走出屋子,钱明华气得直接从凳子上站起来,把手里的钱放到自己屋里。

  他先是让钱月涛回去上工,然后直奔他原来的家去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孙大琴兴致勃勃地过来传八卦,“娘,大队长把郑小花给打了。外面围了好多人看热闹,娘,你不去看太可惜了。”

  钱淑兰正在装咸菜,听到这话白了她一眼,“我是长辈,我要是在,如果不劝,村里人还不得戳我脊梁骨啊。”

  孙大琴一想也是,而后又冲着钱淑兰挤眉弄眼,“那郑小花被打的时候,她哭着喊着要找公爹给她做主。哈哈,娘,你说好不好笑?平时也没见她孝顺过咱大舅,被打了,倒是想起来了。”

  钱淑兰侧头看她,“你大舅去了?”

  孙大琴噗嗤一声乐了,“估计咱大舅跟娘一样,躲出去了。”

  钱淑兰因为离得远,躲在家里就行。可钱维汉就住在郑小花家隔壁,十之八九是躲出去的。

  说起来,有点好笑。

  钱维汉以前可是一直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的,现在居然也会耍心眼了,看来平时她大嫂没少教他。

  想到郑小花的作派,哪怕钱淑兰不喜欢家暴,对钱明华的做法竟然也不反感。

  实在是郑小花太气人了。以前就是个搅家精,把好好的家给搅和散了,钱明华受不了她,都搬到这边来住了。偏偏她还不知收敛。

  她弄不动男人,开始折腾闺女和儿子。闺女已经出嫁了,又接着祸害儿子。

  跟她处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钱淑兰把咸菜装好之后放进包袱里,有些好奇,“别人就眼睁睁看着明华打她,就没一个过去拉架的?”

  孙大琴撇撇嘴,“我算是看明白了,咱们村的人一个个全是看热闹不闲事大的。没人肯伸手帮她。生产队能说得上话的亲戚或长辈一个也没出现。她这人当得也太失败了。”

  钱淑兰无奈摇头。郑小花为人抠搜,嘴巴又毒,跟任何人都处不好。就连隔壁的邻居,她都跟人家吵过无数回。这在村子里根本不是秘密。

  哎,这要是晚个二十来年,钱明华一定选择跟她离婚。

  钱明华的性子多好呀,忍了她二三十年,居然在儿子这事上忍不下去了。不得不说真是太能作了。

  第二日一大早,钱淑兰带着一篮子的鸡蛋,一些咸菜和一只公鸡到县城。

  这次她骑的是家里的自行车。邓云萍听说她要到县城,第二日起了个大早步行到公社。

  虽然她没跟自己打招呼,可钱淑兰知道自行车是她特地留给自己的,这个闺女真是太贴心了,永远都是那么地善解人意。

  原本钱淑兰想直奔蒋家,走得都是大道,可惜她有点背,走到其中一条街道的时候,迎面就遇到一群革委会的人压着几个批斗人员朝她这边涌来。

  那么多人,挥舞着拳头,越来越靠近,钱淑兰左看右看,没能发现有小巷子可以躲进去。

  她只好从自行车上下来,她后面绑了一篮子鸡蛋,不敢逆着人流往里挤,只能调头绕道。

  她骑了一会儿,就发现有个小巷子,她立刻拐了进去,她站在巷子口,正在等这些人过去,只是她猛然发现其中有两个让她十分熟悉的身影。

  李彩英和她的奸夫陈建国。这俩人不早就离婚了吗?

  怎么会一起被抓了呢?

  钱淑兰看了眼两人身上的牌子,居然是贪污罪和投机倒把罪。

  钱淑兰揉了揉眼皮,想到之前她遇到过李彩英的时候,对方的确很落魄,难道她真的铤而走险去投机倒把了?

  想到陈建国居然是贪污罪,想到被陈建国举报的李国成,心里颇有几分好笑。

  这对生婿也算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吧”?

  她站在巷子口,听到游街的人议论声,忙抓住一个人向她打听,“大妹子,那俩人犯得是啥事呀?”

  这个妇女大概四十来岁,一看就跟孙大琴是同一个性子,要不然也不可能跟着这些批斗队伍后面走,“一个贪污厂里的钱,一个倒买倒卖,被抓个现刑。那个女的先被抓了,就把那个男的给举报了。两人都不是好人。都是坏分子。”

  钱淑兰有些无语,妇女见队伍停下来批斗了,立刻追上去,举着拳头一起附和领头人的话。

  那些革委会的人先是带头演讲了一番,讲得群起激昂。

  就连钱淑兰都不得不佩服领头的那个男青年,他的口才真是太了得了。他把投机倒把说成祸国殃民。

  把投机倒把分子说成是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一部分,或者是他们的同盟军。

  投机倒把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从经济上大挖社会主义墙脚,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钱淑兰都不知道这两者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可人家真的能扯上。明明她听着就是狗屁不通,可其他人却觉得那人说得很有道理,一个劲儿地给他鼓掌,挥手,呐喊,好似他们真的听得懂似的。

  接着就是无数个土坷垃和石块往李彩英身上丢,没一会儿,她就头破血流。为了不打到头,她努力缩着脖子,可惜收效太不明显。她的额头上还是流下了血丝。

  虽然她挺讨厌李彩英的,可看着她这副惨样,钱淑兰突然发觉,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既不同情她,也不觉得畅快,而是一种看陌生人的感觉。

  她把自行车调了个头,往巷子里骑了,这条路应该要被占用好一会儿,她还是换条道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赠送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96章

  钱淑兰到达蒋家的时候,蒋县长还在县委办公室没回来。

  蒋成武看着她推着自行车进来,嘴角抽了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你啊,还真当自己是小年轻啊。你也不怕摔着了。”

  估计是之前她病过一次,把蒋成武吓得不轻。人上了年纪,一点小病就有可能转为大病,甚至还有可能挨不过去。

  钱淑兰摆了摆手,“没事儿!我身体很好的。”

  蒋成武见她如此自信,也只好闭嘴不言。人家不听,他说得多了,该惹人烦了。

  陈洁英和蒋成武听到她想通电,又说要办食品厂。

  蒋成武顿时明白她的意思了,“你这法子好。也能为咱们国家多多创外汇。”

  钱淑兰笑着点头,“是这个意思,只是咱们生产队还没电呢,所以想让亲家侄子帮帮忙,可别等机器运过来了,厂子也盖起来了,却没电。”

  蒋成武直接拍板替他儿子应了,“这事我替他答应了。等他回来,我就跟他说。说起来这事儿也怪他,只想着把全生产队的生活水平搞上去,却忽略了都养鸡,会不会卖不出去。我这儿子也是个没脑子的。”

  钱淑兰见他责怪蒋县长,忙安抚他,“可不能这么说。他是一县之长,肯定最关心的还是老百姓的生计问题。”

  蒋成武心中一叹,儿子头脑简单,总说什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上战场打仗那一套拿到发展经济上面来,这才将将开始就出现问题了。

  也就是亲家才由着他折腾,要是别的生产队,谁肯舍弃自己帮他呢。

  亲家是个深谋远虑的,也很快想到了对策。要是个没脑子,他们这门亲肯定生出事儿来。

  他看着钱淑兰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原本只是下棋会走一步看三岁,原来人家生活中一样如此,他那儿子还有得学呢。

  他感激地的看着钱淑兰,“亲家,真是多谢你了。”

  钱淑兰摆了摆手,“没事儿。我也是看亲家侄子是个好官,才帮他的。”

  说完钱淑兰就想着告辞。

  蒋成武和陈洁英对视一眼,赶紧留人,“来一趟怎么能不吃饭就走呢。好歹也住几天再回去呀。”

  钱淑兰笑着摆手,“我还得趁着天色还早,坐汽车到省城呢。”

  于是她把所需的塑料说出来。

  这点,两人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蒋成武一脸担心地道,“你这要求有点高,他们能制造出来吗?”

  钱淑兰心里也没底,“总要去试试,不行就进口。”

  这年代的官还是好见的,不像后世神龙见首不见尾。钱淑兰不怕见不到,就怕制造出来的塑料薄膜没有后世那么好,有异味不说,还有可能有毒。

  告别了蒋家,钱淑兰骑着自行车就到了汽车站。

  她先是去找老三,得知他要明天才能回来,她有些遗憾。

  钱淑兰只好把自行车放到汽车站的家属区,报上王守义的名字,让他带为看管。

  门卫倒是很热心,让她把自行车放到家属区,又叮嘱她把车子锁上。

  钱淑兰坐了最近一般的汽车到达省城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她准备去正国家。

  她坐着公交车到机械厂的时候,正国已经下班回家了。钱淑兰只好向门卫打听。

  好在这门卫跟正国很熟,听说是正国奶奶,立刻热心地帮她去正国的车间问路。

  机械厂里还有不少工人在加班,其中有一人正好知道正国的地址。

  钱淑兰拿到那人写的地址,一个劲儿地给他和门卫道谢。

  正国的家离机械厂并不远,走路也只需十来分钟。

  正国和徐丽珍正在给两个孩子洗澡。

  两个孩子还不到两岁,可却极喜欢洗澡,冬天洗澡容易着凉,可把两个小家伙憋坏了。

  今天天气不错,徐丽珍早早烧了热水,正国一回来,就把两个小家伙捉到大澡盆里洗。

  两个一般大的孩子,洗澡的时候一点也老实,你挠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喷得到处都是水。

  等终于把两人洗干净了,正国和徐丽珍两人身上的衣服也都半湿了。

  “你先洗吧,我带俩孩子回屋。”

  正国一手抱一个把孩子抱到他们主卧,放到小床上,让他们现在就睡。

  就听外面的门被人拍响了。

  正国有些纳闷,“谁啊?这么晚还来串门?”

  等他打开房门一看,直接傻眼。

  钱淑兰手里拎着一些东西。拍了他一下,“干啥呢?傻站着不动。”

  被亲奶这么一拍,正国立刻回神,而后就是狂喜,“奶,你咋来了?”

  瞅着他这么激动,钱淑兰莞尔一笑,“怎么?你家我不能来?”

  正国搂着她的肩膀,“怎么可能。我可想你了。奶,你一定要在咱家多住些日子。”

  钱淑兰被他按到沙发上,趁着正国去端茶倒水的功夫开始打量他们这家。

  这房间并不大,客厅也才十来平,东西却摆放得井井有条,家具擦得非常干净。

  “奶,快喝!”正国端着热茶过来。

  钱淑兰尝了一下。

  正国笑着道,“知道您老不喜欢糖水,我就没放。”

  钱淑兰点了点头,又点了点下巴,“孩子呢?”

  正国一脸懊恼,拍了自己脑门一下,“您等一下,我去喊他们,刚洗完澡正睡觉呢。”

  钱淑兰一听,忙阻止他,“不用了,我自己去看就成!轻着点,可别把两人吵醒了。”

  正国见她撑着沙发就要起来,忙搀扶着,“您小心着点儿。”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16页 / 共25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