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txt
当前页码:第246页 / 共25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王守泉和钱明华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许多村民们这才知道秘方的事情。有那脸皮薄的,见到钱淑兰的时候,脸臊得通红。

  钱淑兰多数也不在意。左右,她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第二天,王守智和姜玉瑛就去县城处理那批衣服的事情。

  他们找的是方永林,让他帮着在百货大楼代卖。

  这种操作其实是有点违规的,谁让方永林是采购科长呢,他跟经理汇报一下,经理也就给通融了。

  “咱娘还好吗?”方永林处理好这事之后,就开始跟两人续旧。

  王守智看着大厅里的人疯抢他们的衣服,笑着点头,“好着呢。说是让我们通知你回去看看。她给你带了新衣服。就等着亲自交给你呢。”

  方永林心里暖得不像话。他娘没忘了他,真好!

  “那行!我回去跟老爷子说一声,今天就跟你们回去!”方永林当即立断就决定了。

  王守智和姜玉瑛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跑没影了。

  “你看我的眼光这么差,在深圳卖得不行,可在这边居然也能卖这么火爆,说到底还是这边太落后了。”王守智突然拍掌大乐。

  姜玉瑛有些好笑。他挑衣服只挑厚实的,宽大的,很符合乡下人的思想。可深圳那些人就不一样了,时髦为主。

  “也不知道这边什么时候才能一起跟着改革。”王守智在路上的时候,突然道。

  方永林骑着自行车听到他的话,大声道,“很快啦!”

  王守智刚想问,一股冷风吹进嘴里,冻得他直打哆嗦。

  到了王家村,钱淑兰把方永林招呼进来。

  “丹娜,怎么没来啊?”钱淑兰有点小失望。

  “厂子里忙。她来不了。”方永林捂着暖呼呼的搪瓷缸子笑着道。

  钱淑兰把给他带的衣服找出来。方永林瞧着这衣服跟王守智穿的几乎一样,乐不可支。

  “娘,我听说……”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外面有人在高声喊着,“亲家,在吗?”

  钱淑兰微微一怔,站起来往外一瞧。哟,居然是蒋县长和蒋成武。

  “哎呀,你俩可是稀客,咋有空过来啊?”钱淑兰立刻起身相迎。

  两人落坐后,蒋县长摸摸头,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不是有事情来请教亲家婶子吗?”

  钱淑兰有点诧异,“你还有事请教我?”她撑死了就是个食品厂厂长,对政事可是一窍不通。

  “他是不信那电视里说的改革开放有那么好。”蒋成武没好气地瞪了儿子一眼,开始揭他的短。

  蒋县长脸色涨得通红,对自家老爹这行为很是无奈。

  钱淑兰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老百姓不信报纸,领导们也不信电视。所以信誉已经差到如此地步了吗?

  她轻咳了一下,总算是明白他的目的了,“你是想问我关于深圳的事情?”

  “对!”提到正事,蒋县长立刻敛起脸上的不自在,表情也严肃许多,“上面开会,让我们早点决定要不要跟着一起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开会讨论了好久,一直没能统一意见,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原来是这事儿。钱淑兰自然有得说。她从高几上拿出一个箩筐,里面放着各种小零食。

  她每人抓了一把,然后道,“这是我们厂生产的。”

  蒋县长原本被她的动作弄得有点懵,听到这话,开始打量起这东西来。

  然后他很快发觉,这东西,百货大楼也有卖的。

  钱淑兰指着其中一款硬水果糖,“这种水果糖进价两毛钱一斤,我们厂卖得很火爆。光这种水果糖,一年的利润都有一万多块钱。你说说咱们县哪个厂子的利润能有这么多?”

  因为都是国企,可底下的工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国企工人熬的是时间,干活能拖就拖。可私企就一样了,多劳多得,工人的积极性很高。每年的产量绝对是这些国企无法比拟的。

  蒋县长的嘴巴睁得老大,好半天都没合上,“亲家婶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要想发展的好,还得是改革。人都是有私心的。”钱淑兰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厂和王家村的食品厂做了个对比。

  “因为没有归属感,所以我对王家村这个食品厂没法投入太多。我自己的厂子就一样了,从上至下都是我的,底下的工人跟着我混饭吃,我身上的责任也很大。所以我不能倒下来。所以我做每个决定都会更加小心谨慎。”钱淑兰把自己的思想深度剖析给蒋县长听。

  可能她说得很起劲儿,也可能是因她想让刘关县早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接下来她讲得滔滔不绝,“还有,生产队的自留地那么贫瘠,可为什么地里的收成却比集体土地更好呢?就是因为人人都有私心,首先想的是自己。无私,这两个字说得容易,可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是真的做不到。你必须承认这就是事实。”

  蒋县长听了若有所思。蒋成武和方永林同样是这副表情。

  蒋成武愣了好一会儿,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我算是知道你为啥年纪一大把还喜欢折腾了。”实在是太有旺盛力了,想得也够深远。他是万万没有那个精神头的。

  “婶子,你的厂子一年纯利润是多少?”蒋县长突然问道。

  钱淑兰轻咳了两下,哀怨地看着他,这么私密的问题,他居然连想都不带想的,就这么直接问出口。哎!她这交得都是什么朋友啊。

  钱淑兰略思考了下道,“除掉工人的工资,国家交的税,有将近二十万。”

  二十……万?方永林张大嘴巴,已经没法来形容了。脸上写着大大的问号。另外两人也是震惊到无以复加。

  钱淑兰摊了摊手,“现在赚的钱大部分都是卖给国外的单子,咱们国内人虽多,可利润并不高。”

  卖给国外的产品都是利润比较高的,卖给国内,只能挑那些利润少,做起来不费时间的。

  当然以后改革开放,国内的市场比国外大多了。所以再不挣钱,钱淑兰也会让自己的品牌支持下去。

  说不定将来她的继任者,还能说王香润是八十年代的老品牌,走一波怀旧情怀。

  好吧,有点扯远了。

  “婶子,您这厂子这么赚?”蒋县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几个公社加起来也没这么多钱好吧?简直超呼他的预想太多。

  “儿子,早点改革开放的好。咱们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蒋成武突然重重地拍了下蒋县长的背,把他差点拍趴下。

  蒋县长重重点头,心里也是打定主意了。

  蒋县长和蒋成武没有待多久,两人就离开了。主要是因为蒋县长明天还要开会,所以耽误不得。

  倒是方永林自从听说那二十万的利润就一直低着头,似乎在想些什么。

  “你咋啦?”钱淑兰在他面前挥了挥手。

  “娘,我也想自己下来单干。”方永林觉得自己这采购科长现在干得挺没意思的。他岳母一年抵得上他干一辈子,想想就心塞。他还这么年轻,也该闯一闯了。

  “行啊。你想干什么?”有想上法是好事,钱淑兰当然得支持。

  方永林在脑子里想了半天,“我觉得我想有家自己的百货大楼。”

  听了这话,钱淑兰差点笑喷了。她发现他们这些人都挺有意思的。

  姜玉瑛想出去闯,是因为她干销售员太久了,想有家自己的店面。

  方永林在百货大楼干久了,想有家自己的百货大楼。

  而她呢?是因为当厂长当太久了,想有个自己的厂。

  好吧。大家都是从自己最熟的方面入手,不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挺对的。

  “我觉得你不如就在刘关县开家百货大楼。你刚才不是也听蒋县长说马上就要开始改革开放了,你可以抢先一步。”钱淑兰给他建议。

  方永林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我去深圳不好吗?”

  “如果你去深圳也不是不行,可那边外资太强,你的钱恐怕连间门面都买不起,还怎么开百货大楼?”钱淑兰丝毫没有顾及他的面子,直接说出他的弊端。

  方永林在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娘说得还真挺有道理。

  “那我回去就去找店面,娘,你说我选成安街那边怎么样?”方永林可能是早有想法,连门面都想到了。

  成安街算是刘关县最宽的一条道了,以前那边有公私合营饭店,后来因为文革时期抵制私企,所以饭店都关门了,那边的房子也就只能住人,不能卖东西。如果门面选在那边,真的很合适。

  “你的钱够吗?”那边的房子都是一层的,所以方永林要开百货大楼,肯定要自己盖楼。那就要花费不少了。

  方永林很肯定地点头,“我爷爷给我不少存款,钱足够用的。”

  钱淑兰这才放心,两人又开始琢磨商品种类。

  虽然是百货大楼,可这相当于是超级大超市。所以种类一定要齐全。

  钱淑兰歪着脑袋,把衣服这项也添了进去,“等房子盖好了,也可以把深圳那边的衣服弄过来卖,到时候肯定卖得很火。”

  方永林也很认同,“这回五哥拿回来的衣服卖得就非常好。”

  钱淑兰呵呵笑,之前王守智转行,不就是因为眼光不行吗。他这次卖得好纯粹是因为这边的人没见过什么好东西,等时间一长,他的弊端也就出现了。

  在这边吃完饭后,方永林才告辞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担心夜长梦多,方永林立刻带着钱去谈铺面。价格并不贵,算是捡漏了。

第346章

  钱淑兰趁着时间还早,特地去了趟公社。

  现在的公社已经换了名字,叫乡镇府。

  周主任是乡长,陈书记依旧是书记。至于马主任已经调到县城去了。当然他的工作很清闲,完全不管事的那种。

  钱淑兰没能见到马主任有点失望。

  周主任和陈书记拉着她一个劲儿地问起深圳的事情。

  他们去上面开会,自然也知道县委那帮人都在吵的事情。

  “昨天我那亲家侄子还来问我呢。估计咱们这儿很快就要实行包产到户政策。”钱淑兰想到昨天蒋县长的态度,直接给两人准话。

  周主任和陈书记脸上都写满惊喜。一个劲儿地搓着手指,激动不已。

  钱淑兰跟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留下许多她厂里生产的东西。

  又过了几天,柱子和小敏终于放假回来。

  同来的还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望着柱子的眼神,让钱淑兰感觉这两人的关系很不简单。

  “你?”钱淑兰刚想开口,就见村头冲出一个人。钱淑兰定睛一看才发现是沈艳红。

  “柱子,这姑娘是怎么回事?孔秋云呢?”沈艳红直接炸了。

  她考了好几次都没能考上大学,也就渐渐熄了回城的心思。虽然5月份的时候,国家已经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他们这些知青们也可以回城。

  可她在这边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再加上她的日子过得也挺好。所以她并没有抛夫弃子,而是在十月的时候带着丈夫和孩子回了趟城里,认认家人。回来之后也就留在了这边。

  这回,公爹已经答应,让她和男人都跟着姑奶奶一起去深圳打拼。孩子由他来带。

  她很感激姑奶奶的,可并不代表她就忘了自己的好友。

  柱子有点无奈,挠了挠头,“孔秋云拒绝我了,我年纪也大了,总不能一直不结婚吧?”

  他追了孔秋云好几年,她都没有同意跟他在一起,他渐渐放弃了。木秀兰跟他表白的时候,他心动了。

  沈艳红听他这么说,有点将信将疑。在她看来,柱子这人长得一表人才,性子也好,又是京都大学的学生,前途无量。

  孔秋云为什么要拒绝?

  她把目光移向小敏,小敏很肯定地点头,“是真的。孔姐姐也有对象了。是她老师的外孙,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她压低声音道,“比我四哥长得好看多了。”

  柱子抿抿唇,哀怨地看了眼小敏。

  小敏有点心虚地挪过头,她说得是真话啊。

  沈艳红一听这话高兴地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就知道,秋云肯定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柱子,你回来啦!让娘看看!”大老远就听到李春花的叫声,后面还跟着周雪梅和两个孩子。

  炮炮和弹弹因为是省城大学,所以比他们早一天回来。

  李春花把柱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摸着他的脸一个劲儿地说好。

  大庭广众之下,被娘这么摸,柱子有点不自在地,他轻咳一声,拉下他娘的手给她介绍,“娘,这是秀兰,是我对象。也是京都大学的学生。”

  李春花笑得合不拢嘴,儿子真是好样的,知道她想抱孙子,这次回来就带姑娘回来了。她拉过木秀兰的手,温柔地问,“秀兰姑娘,你今年多大啊?”

  四周都是人,木秀兰羞得小脸通红。

  钱淑兰咳了两声,“回家再说。”

  大领导都发话了,李春花自然不能反对,只是她依旧拉着木秀兰的手,跟她话家常。柱子在边上浅浅地笑着。

  小敏挽着她奶的胳膊,追问起食品厂的事情。

  因为他们是78年的春天,她们才上学,缺了整整一个学期的课。所以暑假的时候,他们也没放假,留在学校补课,小敏自然也不能回来。

  小敏凑到钱淑兰耳边神秘兮兮地问,“奶,我们领导说让我留在北京博物馆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钱淑兰乐了,“不错啊。”

  心里暗暗想着,她收藏的古董这么多,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让小敏帮忙经营一家博物馆。这个想法冒出来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老房这边,李春花已经把木秀兰的祖宗十八代都问清楚了。

  她朝钱淑兰惊喜地叫起来,“娘,这姑娘的父亲还是市长呢?”

  钱淑兰看了她一眼,不太明白,她兴奋个什么劲儿。

  “我父亲之前一直被劳改,我娘为了我跟他断绝了关系。这次我出来,也是想让他们关系能缓和一点。”木秀兰倒是个实诚性子。

  钱淑兰愣了一下,“你娘没有改嫁?”

  “没有!她觉得很对不起父亲。”木秀兰摇头。

  在女儿和丈夫之间,她娘选择了她。她爹虽然能理解她娘,可心里难免有几分疙瘩。

  钱淑兰听了倒是对木秀兰的母亲很有好感。一个女儿带着孩子独自生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不准还会那些坏人盯上。木秀兰母亲能把女儿养大也是不容易。

  钱淑兰侧头看了眼李春花,见她脸色有点淡了,略一思索就明白她的想法。左右就是担心木秀兰的父亲会再次被下放。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钱淑兰别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

  李春花强打起精神来招呼他们。钱淑兰给柱子使了个眼色,柱子忙心领神会,拉着他娘到屋里唠嗑去了。

  周雪梅担心木秀兰看出三嫂的异状,在边上夸得很起劲,“柱子可真有眼光,找的对象真好看。”

  说着把家里的零食端出来给她吃。

  木秀兰也没有时间注意李春花和柱子去哪了。

  小敏听说这零食是她奶带回来了,激动地小脸通红,她奶真厉害,居然连这么好吃的糖果都能做出来。

  “这是苹果味的吧?”小敏捏着一个绿色的软糖放在嘴里,满满的青涩苹果味儿。

  “是啊。绿色是苹果味的,橙色是橘子味的,紫色是葡萄味的。”钱淑兰帮着解说。

  小敏笑眯眯地吃着糖,突然凑到钱淑兰耳边小声道,“奶,马云浩出国了。”

  钱淑兰惊讶地张大嘴巴,“他怎么出国了?他不是在部队吗?”钱淑兰记得军人好像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很少出国的。以马云浩的级别,也不太可能出公差啊。

  小敏重重叹了口气,“之前他一直跟我写信,后来中间有一段时间断了联络。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我重新收到信,才知道他之前一直在战场上。可能是在部队干得不好,所以他就出国了。”

  “他那性子确实不适合当军人。”马云浩性子活泼,根本不适合部队这种军纪严明的地方。可马主任一心想打磨他的性子。以前他没有办法反抗,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国家已经取消介绍信,大家可以任意走动。

  “马叔和马婶还曾经去我学校找我,问我知不知道马云浩的消息,可我只知道他出国了。并不知道他具体去了哪里。”事实上,马云浩写的是分手信件。小敏那段时间的心情很是糟糕,直接把信给马主任他们看了,也没有陪他们一起找人。现在想想,她好像有点太无情了。

  钱淑兰拍拍她的手背,“你也别伤心,他是个大人了,肯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小敏点了点头,但愿马云浩会记得给他爹他娘写信。

  “妈,回家啦!”一家人正在聊天,沈艳红的儿子在门口喊。

  钱淑兰微微一怔,这称呼居然变了?不叫娘了?

  沈艳红见姑奶奶呆呆地样子,忙笑着道,“现在学校里只让叫爸妈,不让叫爹娘。我儿子也是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学着叫的。”

  “那挺好的!”

  等沈艳红离开,又从外面进来两人。

  钱淑兰忙把人招呼进来,“我前几天还去乡政府找你们呢,才知道你们已经不在乡政府了。”

  马主任坐到椅子上,把带来的东西放下,愁眉苦脸地道,“我已经调到邮政那边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46页 / 共25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