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娘站稳喘了口气,“严姐姐,你这忘性也忒大,那天你不还跟我说,
这猪羔子生下来就不会站,养着白瞎粮食就给扔了嘛!!”
严氏脸皮厚的很,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看向念锦烛,道,
“哦?是吗?那是我忘了,我扔了便是我扔了吧,但是我现在又要了!
你就得还给我,死了还是活着,终究是我家的猪羔子!”
念锦烛这时哈哈一笑,指着严氏的鼻子,“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你自己看猪羔子残疾要死了便扔了不要,们小宝捡了给救活了你又想要回去,先是诬陷我们偷东西,
现在有人拆穿你,你又开始耍无赖!
天下的便宜都是你的了!真是活得久了什么人都能见得到!
你这脸皮厚的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严氏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掐着腰就开始骂,“你才不要脸!霸着我家的猪羔子,少跟我说这些,我现在就是要回我家的猪羔子,我之前不要了,是因为它要死了,现在治好了我就要拿回去!”
念锦烛被她死皮赖脸的样子气的想笑,冷冽得勾唇一笑,道,“好!你既然也说这猪羔子是我们治好的,你想拿回去也可以!”
小宝一听记得忙拉着娘亲的袖子摇头,锦烛摸了摸儿子的头,示意他放心。
旋而念锦烛转头对严氏说道,“我儿子为了救这将死的小猪羔,可用了我不少珍贵的药材,
别的就不说了,我在山上挖的三十年的野山参就给这小猪羔子吃了半根!
严大娘既然想拿回猪羔子,那就把我儿子救治它的银两付了吧!”
严氏一听,小眼珠子瞪的溜圆,“什么?我要回自家的猪崽,还要给你钱?”
念锦烛掰着手指头算到,“我们邻里邻居的住着,那些零零碎碎的药材,还有这段时间喂它吃的吃食我就不管您要钱了,但那根野山参可就贵重了,我们小家小户也是送不起的,
所以这个钱您可是一定要给的,我给您算一下。
一整根三十年的山参我拿到集市上,能卖三十两到五十两纹银,我给猪羔子吃了大半根,您就给我十五两吧!”
说着,朝着严氏伸出手,笑意颜颜的望着她,
严氏倒抽一口冷气,“什……什么?十五两?
你抢钱不成!我一只猪羔子才卖一两银子,你让我给你十五两!?
十五两可够我去只老母猪了!”
念锦烛笑呵呵的回道,“大娘,猪羔子是不值钱,但是我喂了救活它喂了顶值钱的野山参,就算是你拿着猪羔子让我治,我救活了,你没道理不付我诊治费吧!?给钱!给了钱,你就可以把猪羔子抱回去了!”
严氏说不过锦烛,便气的破口大骂,“你个见钱眼开的小贱!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不想把猪羔子给我,故意讹我钱!”
念锦烛眼睛一眯,上前就拽住了严氏的脖领子,“嘴巴给我放干净点!别把我得罪狠了,保不齐你下次受到报应口斜眼歪的时候,没人救你!”
严氏一见念锦烛这架势便有些胆怵,“你干什么!还要打人不成!大家伙快看看!念家娘子要打人啦!我这把老骨头要被打死啦!”
念锦烛见她的嘴脸就恶心的不行,一把松开推了一把,
“少在这耍泼,要么给钱,给不起钱就给我走人!我念家可不是你随意撒野的地方!”
严氏狼狈的站稳,拽了拽衣服,知道今天占不到便宜了,只能嘴硬道,
“哼!那猪羔子我不要了!你们自己当宝养着吧!”
说完转身就要走,锦烛却拦下严氏问道,“你确定你不要了?”
“不要了!”
“好,那这猪羔子就是我念家小宝的了,你可承认!?”
严氏咬牙切齿的回道,“是!是你念家的!行了吧!”
念锦烛眼睛一眯,冷声说,“好!大家伙可都看见了,别以后又跑到我家要什么猪羔子,到时候可别怪我跟你不客气!”
小宝和莫愁对念锦烛的崇拜可以说是日益加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小宝整天缠着念锦烛问东问西,
想成为娘亲一样厉害的人,念锦烛合计合计,儿子也到了该读书上学的时候,小宝这么大,在后世早就开始上幼儿园了,
可惜这村里也没个学堂,似乎只能去镇上上私塾,可是这么远,锦烛哪里放心。
想着想着,便去找温氏与温氏商议小宝读书的事。
温氏也很重视小宝念书的事,便告知锦烛不必着急,她回头让丈夫在镇子上打听打听。
……
锦烛这次上山谨慎了许多,绕过了那个经历过恶心一幕的山洞,又带了自己研制的迷药,以防再遇到喽啰流氓。
好再这次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意料中的是其中一个陷阱里的猎物又不见了,这次留下了一两纹银,念锦烛暗道好笑,摇了摇头,将银子揣进怀中。
……
温氏大儿子和儿媳在镇里有个小餐馆,最近人手不够,念锦烛便带着孩子和温氏过去帮忙,锦烛脑子好使,便帮着收个钱记个帐。
餐馆里记账的是个姓吕的秀才,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尔雅,一身书卷气,一看就是读书人,初见念锦烛的时候还愣了一瞬,然后便总是盯着锦烛若有所思的样子。
锦烛没大注意,该干嘛干嘛,温大娘倒是注意到了,以为秀才是见了女儿的美貌被迷住了,心中甚是得意。
正文 第21章 丢失的小白
念锦烛的糕点越卖越红火,口味也越来越多,有些买家怕抢不到,干脆找到锦烛家里订货,然后再自己来取,现在还不等锦烛去集市上摆,就卖光了。
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念锦烛就打算增加些人手,在村里面招女工,一来自己不用那么辛苦了,二来又可以让村民们多些收入。
村里的女人们听说了都争先恐后的报名,锦烛考验了嗅觉,手速,还有手工活,细细筛选了一番,最终留下三名,一位是猎户家的赵家大娘,一位是村长家的女儿,还有一个是个村里面很有名气的巧手李氏。
念锦烛先与三人谈好工钱,又带着她们亲自教导了几天,差不多能上手了以后,便将她们交给了莫愁,各自分了活计。
锦烛这回只负责将面粉和辅料的比例调配好,再带着莫愁去集市贩卖,如此加大了产量,又减少了自己的劳动力,念锦烛满意极了。
猪坚强是只母的,每天吃的越来越多,长得也越来越肥,很快就已经长到不能放养的体型了,念锦烛找帮工在院子里给它垒了个猪圈,刚开始猪坚强还不习惯,时间长了也就妥协了,
这下小白可高兴坏了,那个讨人厌的家伙终于没法粘着自己了,便又和小宝冰释前嫌,开始了形影不离的日子。
这天念锦烛在集市回来,又给小宝带了叫花鸡,小宝高兴的端着跑院子里跟小白共享去了,
念锦烛笑着回了屋子,自己开始统计今天客人下的订单,再记一下帐,不知道过了多久,带着哭腔的小宝跑了进来,
“娘亲娘亲!小白不见了!呜呜呜……它叼着一只鸡腿跑角落去吃,我过一会去找它它就不见了,
我满院子喊也没出来,小白从来没这样过……是不是跑出去玩,走丢了找不到家了!”
锦烛一听不可能啊!
小白机灵的很,闭着眼睛都能找回家,怎么可能迷路?
念锦烛随着小宝走出院子,用力的吹了声口哨,等了一会没有反应,锦烛心忽悠一下,连忙叫出莫愁,三人开始在村子里呼喊,
温氏得知了也赶紧带着春草出来帮着找,村里人都知道小白是念家的爱宠,热心肠的都出来帮着找,自家院子都翻个底朝天,
小宝的小伙伴们全体出动,村子里此起彼伏的响着呼喊小白的声音,找了半个时辰也没有收获,时间越久,念锦烛越是担心。
她下意识的就想到了严氏,但是严氏家许俊朝刚好休息在家,他一见念家小狐狸丢了,自己先在家里挖地三尺也没找到,便告诉了念锦烛自己家里没有,此举气的严氏直骂娘,
直呼不活了不活了,抬手要打自己儿子又舍不得下手,拿了根绳子要上吊,哭天喊地要死要活,也没拦住儿子出去帮着找小白,最后被许老爹劝了回去。
小宝已经急的开始大哭,锦烛也心慌的不得了,她开始细细盘算与自己结过仇的人,不是严氏,那有最大嫌疑的就是刘家儿媳妇那里了!
念锦烛找到刘家,就见大门紧闭,屋顶烟囱却冒着烟,明明是有人在家,锦烛越看越觉得蹊跷,
满村的人都出来帮着找,即使是不找,也会出来看看热闹,放刘媳妇八卦的性子如此安静太反常了,
念锦烛抬手梆梆敲响了院门,锦烛大喊,“刘家大嫂开开门!”片刻,刘家媳妇一副十分不情愿的样子的打开大门,站在门口问道,“干什么?我正要吃饭呢,怎么在这个时候登门?”
念锦烛开门见山的问道,“我家养的小狐狸不见了,刘家大嫂可见着了?”
刘家媳妇眼神闪躲,“什么狐狸不知道!没见过!赶紧走,我菜一会都要凉了。”
说罢就要关门,念锦烛一伸脚用力挡住,“刘嫂子,我家狐狸是只活物,没准就跑到你家院子里玩了,能不能让我进去找找?”
刘家媳妇一听瞪圆了眼睛,“不行!凭什么进我家院子找?我都说了没有!我没看见!”
村民们也差不多找遍了全村,就刘家没找过,便也帮着劝说,“刘家媳妇,让念家娘子进去找找吧。
我们家里都帮着翻过没找到,就你家没找过,帮帮忙哩~”
谁说都不行,刘家媳妇横在门口,就是不让进。
念锦烛冷眼看着刘家媳妇,莫愁这时冲了出来,“你不让我们进去,小白肯定是被你藏起来了!”
刘家媳妇慌了起来,“你放屁!你别血口喷人,我藏你那破狐狸干甚,少无赖好人!”
念锦烛冷笑一声,“那为了证明你的清白,让我们进去找找啊?”
刘媳妇眼珠子转了转,“让你们进来也行,但是你们诬陷我,如果你们进来了找不到,那狐狸不在我们家怎么办?”
念锦烛本来还没有把握,看她的表情却断定就是她抓了小白,便斩钉截铁道,“我们找不到小白,你想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相反,如果我真在你家找到了小白,刘家媳妇你可准备好了!别怪我让你在这村子里待不下去!!”
刘家媳妇犹豫了一瞬,咬了咬牙,敞开大门,“你们进来吧!”说罢让开了身体。
小宝和莫愁飞似的跑了进去,翻了将近一刻钟也没找到小白的痕迹,念锦烛见莫愁皱着眉头走出来,冲着她摇了摇头。
刘家媳妇见状掐着腰大笑,“哈哈哈!我就说没有吧!念氏!我让你们全家从此滚出洛水村,滚出我们村子!”
村民们听后大吃一惊,刚想劝解,念锦烛也大笑一声,“哈哈!刘家嫂子,你着什么急,我还没找呢!”说罢回头看向莫愁,“你去家里,把猪坚强带来!”
莫愁一愣,反应了一会才明白过来,眼睛一亮,飞快的跑回家里,将猪坚强牵了出来。
大家伙都好奇的很,不知道念锦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明明是要找狐狸,怎么把猪给牵来了。
正文 第22章 破案的猪坚强
只见念锦烛把猪坚强脖子上的绳索打开,放任它自己在院子里跑,猪坚强刚开始还好奇的耸着鼻子四处拱,不一会,就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冲着屋子里奔了过去,
念锦烛一行人连忙跟了过去,刘家媳妇见此大惊失色,只见猪坚强跑到炕边上停了下来,蹄子搭在炕沿上直立起来,冲着一个方位使劲呼噜,想上炕又上不去的样子,
念锦烛扫了炕上一眼,走上前去刷的一下抬起炕席,将底下铺的一层稻草拔弄到一边,就见一个炕洞,小白可怜兮兮的躺在里面,身上被绑的严严实实,嘴巴也被缠了好几圈,脖子上有一块不大的红色血迹,极为可怖!
见此情形,小宝立即大哭了起来,抱出小白,哆嗦着小手,解开了绳索,小白一恢复自由,立即钻到念锦烛的怀里不敢出来,
锦烛见小白四肢灵活,似乎没什么大碍,检查了下伤处,像是被针具刺伤,念锦烛气的红了眼睛,冲到刘家媳妇身前就是一个大耳刮子,
刘家媳妇被打倒在地,村民们也没人拦着,鄙夷的看着她,摇了摇头,念锦烛压低身子,拽住刘氏的脖领子,以只有刘家媳妇能听见的音量说道,
“你惹谁不好,非惹姑奶奶我?你就等着我将你和那个一半屁股上有黑痣的男人的苟且之事昭告天下吧!!”说罢甩开她,抱着小白,带着小宝和莫愁,牵着猪坚强回了家。
剩下刘家媳妇瘫坐在地上,浑身骨寒毛竖,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珠子,嘴里嘀咕着“她怎么知道……她怎么会知道……我死定了,我死定了……”
回到家后,念锦烛仔细清理了小白身上的伤处,伤口不深,应该是被暗器所伤,想必小家伙是被打了麻醉针,失去了知觉,要不然怎么会被那蠢货抓住,
锦烛给小白擦了些消炎止血的药,见小白除了这一处外,并没有其他伤处,这才放了心,交代小宝要好好安抚小家伙一番。
当天夜里,意料之中,刘家媳妇拍响了念锦烛家的大门,莫愁听从锦烛之前的交代,让她进了屋后,便带着小宝回了自己的屋子。
刘家媳妇见屋内只剩念锦烛一人,便抬起了头,看向念锦烛,“你白天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念锦烛见她都到了这个境地还死鸭子嘴硬,冷笑一声,一边修着指甲,漫不经心的说道,“哦?白天我说什么了?我怎么不记得了!”
刘家媳妇见她装傻,恨得咬牙切齿又不敢发作,
“你!你明知道我说的是哪句!”
念锦烛轻笑,“大半夜的刘家媳妇还不在家好好睡觉,
竟跑到我家里来,好~既然你来了,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好了,让你睡个好觉如何?”
念锦烛瞄了一眼刘家媳妇,伸出手正反端详了一下,吹了吹指甲,
“有一天,一只小狐狸在林子里找果子吃,吃着吃着下起了雨,小狐狸不想被雨水淋湿了身上漂亮的皮毛,就躲到了一个山洞里。”
说到这,念锦烛抬眼看了看刘家媳妇,只见刘家媳妇已经噗通一声跪坐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满脸绝望,
念锦烛内心嗤笑,樱唇轻启,继续说道,“小狐狸躺在石头后面,正准备睡上一觉,没想到山洞里竟进来了两只野狗,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别说了别说了!”刘媳妇捂住耳朵,连连磕头祈求,“我错了我错了…你饶了我吧念家妹子!我再也不敢了!
我鬼迷心窍,偷了你家的狐狸,是听人家说你家那狐狸值钱,所以一时糊涂,我求求你饶了我…我求求你……”
念锦烛见刘媳妇一脸泪水,头发凌乱,额头嗑的紫青,要多凄惨有多凄惨,便有些于心不忍。
毕竟一个女人家,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如果东窗事发,是要沉猪笼的!
想想小白也没什么大事,心中便起了再给她一起机会的想法,念锦烛抬了抬手,“行了别磕了!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
刘媳妇听后大喜,忙点着头答应,“答应答应,别说两件事,只要你不说,你让我做十件事我都答应!”
念锦烛起身捏住了刘媳妇的下巴,“从此以后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人!别再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离我家远远的!别再来招惹我!
还有,断了跟那人的关系,跟你家刘大哥好好过日子!你做得到吗?”
“做得到做得到!我保证,我再也不会跟他见面了,从前都是他逼迫我的!我不会再做那样的事了!
我会离你们念家远远地,再也不惹是生非!我记住了,我都记住了!”
刘媳妇又磕了几个头,念锦烛见她似真心悔改,便放她归家,
岂知狗改不了吃屎,刘媳妇出了门就换了一副嘴脸,将念锦烛恨之入骨,
恨不得扒皮抽筋解恨,念锦烛因一时心软给自己埋下了祸端,这都是后话。
……
次日刘家老头子知晓了此事,忙带着老伴登门致歉。
念锦烛很分得清恩怨,此事与刘氏夫妻并无干系,便坦然友善的接待了两位老人家,并告知两位老人自己没有告诉衙门,只要刘家媳妇真正的悔过自新,次愿意饶过她。
二老连连点头,保证将来一定好好管教儿媳,不让她在胡作非为。
念锦烛让他们二位放心,自己也不会揪着不放,两位老人家十分感激念锦烛的宽容大量,内心又觉得过意不去,
便要把家中几亩良田送给念家作为补偿,还带了许多家里储存的腊肉和果树结的果子,说是给小狐狸吃的。
念锦烛哪里肯要,连连拒绝,告诉二位老人,东西可以收下,良田绝对不会要的,二老坚持不过,只好听念锦烛的,留下东西便归了家。
回家后自是将刘媳妇痛骂了一顿,刘媳妇不敢回嘴,只在心里又将念锦烛记了一笔,后槽牙咬得咯吱咯吱响。
正文 第23章 侥幸心理作祟
村儿里人听闻念家没有再追究刘家媳妇,心中都感慨念家真是大度,心中更加鄙夷刘媳妇,看到她都是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刘媳妇刚开始还有些惧怕念锦烛,不太敢出屋,老老实实在家中待了一段时间,可惜没过没多久,便又耐不住、侥幸心理作祟,旧态复萌。
跟那个相好的又混到了一起,只是两人更加谨慎了,刘媳妇跟相好的男人说了念锦烛的事,
两个人便一起想出了个阴损的法子,密谋了起来……
……
温氏打听私塾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镇上有一家名声很响亮的私塾,每个月二两纹银,而且只收取六岁以上的孩子,锦烛一听不太满意。
一来小宝年纪不够,每天要到镇上读书太不方便,自己也不放心,
二来价格也太高了,不知道这教书先生什么水平。
温氏和念锦烛意见一样,都不太愿意孩子去镇上读书。
在镇上请先生教导价格又太高,一听要到村子里教,张口就三两纹银,这让念锦烛甚是苦恼,正不知怎么办好的时候,
在温氏大儿子那记账的吕秀才听说了这件事,考虑了片刻便主动找了念锦烛,自荐要做小宝的教书先生。
只要给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每月给一两银子即可,念锦烛听后大喜!
她知道秀才学问很好,据说曾经是大户人家的门客呢!
人品又好,做小宝的启蒙老师简直再合适不过,温氏知道了也十分高兴,便将吕秀才的食宿都安排在自己儿子那里,每日小宝准时到舅舅家上课就可以了。
孩子读书的问题解决了,念锦烛心中放下一大半。村里人一听说,都纷纷找到了吕秀才,也想让孩子跟着他念书。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页 / 共26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