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心思敏锐,应该会有办法的,对吧。
翌日,念锦烛起的有些迟。
她起来的时候睿子都正在花园里练剑,一身劲衣的睿子都身形矫若游龙。
笑从容,剑惊鸿。
任何时候,这个男人都让她惊艳。
念锦烛站在凉亭里看,睿子都耍完了一整套剑法,擦着汗步入凉亭,“起的这么早?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子都,这件事情要不要告诉京中?”
按理,睿子都是不应该擦手这件事情的。
他本就是避权力争锋来螺州,而盐一直以来又是重中之中。倘若这背后有权贵擦手,那睿子都来螺州就没有意义了。
可眼睁睁看着那些百姓受此磨难不做为,念锦烛做不到,睿子都也不是那样的人。
睿子都点了下头,“我已经派人去盐市了,待他们的消息回琰。再决定是否告知皇上吧。”
锦绣医馆仍然有百姓前来求药,粗脖子病人越来越多,大夫没办法,只能给他们开了些药暂时压制这个病。
可要治本,还得从盐上下功夫。
睿子都的侍卫在午时带回来几个盐贩子,原来这些人从城中雇了人去官府的盐铺里排队领盐,然后再给他们报仇。
那些侍卫在城中几处盐铺蹲守,竟发现排队购盐的都是些受雇百姓。盐贩子将这些百姓代购的盐囤起来,竟将整个螺州的盐都垄断了。
念锦烛听了那侍卫的描述十分惊讶,“还可以这么玩儿?可是一个人天天买盐,官府应该认得出来啊?五斗盐,一户人家能用上好几年了吧。”
一户人家买上几年的盐不奇怪,可不能天天买吧。
就算是流动到各个盐铺,可城中盐铺也就那几处,这样做一两次还好,时间久了不怕露馅儿吗。 睿子都打量那几个盐贩子,凉凉道,“你们可知道,贩私盐在大魏是诛九族的重罪。”
正文 第659章 寻找岩盐
那几个盐贩子不知他是谁,只知这个男人气势骇人。可重利之下人的胆子自然变大,“你休要唬我们。知府大人说了,我们,我们这样做,不,不犯法。”
“原来是孝敬过知府大人的,看来我倒是误会你们几个了。那你们说说,知府大人那里孝敬了多少?”
“喂,你别想套我们的话。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盐贩子中有个机灵的反问,扣着他的侍卫一用力,那人立即疼的说不出话来。
睿子都掸着衣服上不存在的灰,声音清冷,“自然是想沾着光,跟着赚一笔。”
他说的真假那些盐贩子分不出来,但是这个男人的模样真的有些吓人。
那几个盐贩子不知道深浅,但是现在被睿子都的手下这样扣着没得选,就将他们的贿赂方式,还有怎样贩盐的法子都招了。
睿子都将几人放了,念锦烛不服气,“怎么能放了这几个家伙。太可恶了,他们这是在害那些穷苦百姓的命。”
睿子都牵着她走到书案前,“锦烛,螺州盐市混乱,不会是几个盐贩子造成的。我现在就书信一封,请皇上派人过来彻查吧。一会儿我跟你去医馆?”
“嗯?”
“那些百姓的病情严重,怕是撑不了些日子了。盐市要恢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得到的,眼下还要想个法子救那些人。”
睿子都叹了口气,念锦烛的心便沉重起来。
救得了急救不了穷,那些百姓患上的病是长时间不沾盐造成的,可不沾盐是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盐。
盐市恢复,那些人确实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想救人就得要盐,但是谁都知道这个东西珍贵。那么大的数量,城中就算有大家里藏了盐也绝不会拿出来的。
皇宫里,皇帝收到睿子都的来信以后暴怒。
大魏的盐一直管的很严,因为盐市一旦混乱,便会生出乱事来。
纵观历朝历代,哪一朝的暴乱与盐市混乱无关。
皇帝对盐市的管理一向很严,绝不容许出现任何的贪污腐败,可他没想到严法之下竟然还有人胆敢囤盐抬价。
几乎是在当时皇帝就将三省六部的几个首脑召入宫中,要他们就螺州盐市的状况拿出一个对策来。
对策,现在还有什么对策。
这件事情传到皇帝耳朵里了,那就只有查。往死里查,反正三省六部的几个老家伙想着自己没沾这事儿,那就往死里查呗。
所以他们立即向皇帝提议要将这件事情交给天机府,天机府办事效率又高,很容易就能查出真相。
皇帝没意见,当下就封了天机府中一官员为钦差,命他彻查螺州盐市,所有犯事之人,一率严办。
六部之中,唯一跟螺州有所牵连的只有赵春来。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他也只是给那知府出了嗖主意,倒没插手太深。
得知这件事情又是睿子都在多管闲事,对他记恨更甚。
赵春来回家就悄悄给螺州知府写了信,告知他皇帝的决定,同时提醒他要小心睿子都。
睿子都是在三天以后才收到朝廷的回信的,只不过很遗憾皇帝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天机府。皇帝果然还是对睿子都有所顾忌,直言让他不必插手此事,想办法治好百姓的病即可。
念锦焊烛看过那信以后气的跳脚,怎么想办法。
那么多人染上了这病,要是几号人念锦烛直算养着也没有问题。可她又不是国库,银子能从天上飞来。
两人为那些百姓的病发愁的事情,传到了刘冬瑶耳朵里。
做为一个立志想成为大魏有名的医女的姑娘而言,知道一些偏方是提高自升水平的法子之一。
等到堂中不忙了,刘冬瑶就跑去找两人,“夫人,王爷,我知道你们为那些粗脖子病人发愁。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你们可以去城外看看,要是能够找到岩盐,说不准那些百姓一毛钱都不用花呢。”
“岩盐?”念锦烛的眼睛亮了半刻,若真是能够找到岩盐的话,也许那些人真能获救。
刘冬瑶讲了以前从病人那里听来的几件事情,“在城外十里滩,据说发生过很多奇事。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植被,我想那里说不定就有岩盐。”
刘冬瑶的一番话,念锦烛跟睿子都都心动了。
大魏朝并没有使用岩盐的先例,就算他们找到以后朝廷要接手,仍可以请求皇帝施恩救人。这样一来,也算是两全其美。
两人商定以后,又跟人确认了前往城外十里滩的线路便收拾收拾出发了。
此时,螺州城中却有几个盐贩子正在一处商量,要怎么除掉睿子都。
皇帝派钦差来螺州的消息已经早一步到达,自然也包括这件事情是被睿子都捅到皇帝面前的事。那些人都清楚,睿子都在螺州一天,他们就一天危险。
为了保证这件事情可以不留下任何尾巴,几个盐贩子决定找人做了睿子都。
刚好,他们这边商量,那边就传来他在打人打听十里滩的事。
得知他要去十里滩,几个盐贩子更乐,十里滩在螺州城外几十里开外的山脚下,途中翻山越岭,要经过几个山口。
只要派人在几个必经之地守着,他便有命出城没命归。
敢做私盐生意的,哪一个不是亡命之徒。几人很快就召了一批手下,然后伏在睿子都与念锦烛前往十里滩的必经之地路上。
而这一切,两人全然不知情。
念锦烛与睿子都骑马出城以后,很快便在当城人的指引下进入了第一处山脚。
要过十里滩,必须要翻三山。
两人上到山顶时,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
念锦烛有些发愁,“按照我们这个速度,只怕天黑才能到。”
山路很难走,两人又都牵着马,更是拖慢了速度。睿子都将她身上一切的重物都背在自己身上,可念锦烛还是走的很辛苦。
“再坚持一下,到山顶我们休息一下。”睿子都安慰她。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念锦烛正将手在眉骨搭了个棚想找个休息的位置,睿子都却忽然将他往自己身后一带,“锦烛,一会儿你跑到树上。”
正文 第660章 发现岩盐
睿子都声音清冷,全身紧绷。
念锦烛一愣,不过眨眼之间,四周半高的草丛里竟钻出一片黑丫丫的杀手。
这些人一身黑衣,每个人手里都握着手掌宽的钢刀,杀气腾腾,宛如地狱里来的索命恶鬼。
念锦烛皱了一下眉头,这些人是来杀她跟睿子都的。
看来螺州城里他们插手盐市,果然还是触碰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利字当头,只怕今日她与睿子都会十分危险。
“小心。”
念锦烛退后一些,她不许自己成为睿子都的牵累。
那群杀手很快朝睿子都扑过来,眨眼之间,刀光剑影一片。
念锦烛想按睿子都说的爬上去,可一个杀手似乎看出念锦烛是个弱点,扭头朝她砍追而来。念锦烛没有武功,这杀手来势又猛。钢刀折射的光冰冷血腥。
她的身体快过大脑,拔腿便过山顶一侧冲。那边中百丈深渊,念锦烛的脚堪堪停在崖边,那黑衣人尾随而来,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拔刀便往念锦烛身上砍。
念锦烛根本不必想,睁着眼睛就扑下了背后的万丈深渊。
一侧的睿子都见此,一记剑气从那些黑衣人的围攻之下脱离,也扑下深渊去了……
那群黑衣杀手见状都围到了山崖边,“怎么办,老大,要不要下去看看?”
“这青峰崖百丈有余,任他有通天的武功落下去也摔成渣。下去干什么,回头告诉上头摔下去不见了。”
一群黑衣人觉得有理,在崖边观望一阵,纷纷收了刀,转身离开了。
山崖的风很大,尤其在下坠的时候。
刚才跳下去那一瞬间念锦烛的脑子是空的,什么都没想。
等她发现睿子都也跳下来,脑子便回了魂。
青峰崖下,是蜿蜒的长河。
两人自百丈高的地方坠下,若非睿子都以内力缓冲了那个力道,他们必死无疑。
可睿子都的内力也只能支持两人下坠的力道,不能让他们避免掉河的厄运。
两人掉入河中时,都失去意识,被河水冲到了数里之外的一处河滩。
等天快黑了,念锦烛被冷醒过来,发现睿子都醒了。
念锦烛给睿子都把了脉,确认他的身体没受多大影响,才稍微安心了些。
“子都,咱们这算不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念锦烛打趣睿子都,“没想到会被人追杀。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一点儿伤都没有,咱们应该也是好运的人吧。”
睿子都点点头,“确实是好运气,百丈之高,便是惯性也足以将人摔碎。”
两人身上都湿嗒嗒地,他还是情难自抑地抱了一下她,“是我大意了,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快便动手了。”
念锦烛笑了一下,推开他去旁边树林里找了些干柴到河边堆着,轮番将身上的混衣烤干。
好在现在即将入夏,在野外也不会太冷。两人便将就着在河边过了一夜,打算第二天再去找十里滩。
第二天念锦烛比睿子都先醒过来,她有些渴,想去河里打些水。老远看到一头白鹿居然在舔泉水,念锦烛惊喜莫名。
念锦烛跑过去试了一下,那水是咸的。
以前只在书上看到的白鹿舔咸泉,没想到念锦烛有兴亲眼所见。
一场伏杀,两人大难不死,而且找到了岩盐。
惊险之余,倒是喜事一桩。
念锦烛与睿子都以最快地速度赶回螺州城中派了人去那处河滩,果真挖出了岩盐。
由于大魏朝对岩盐一直没有定力律法,所以这与官盐不能算做一起。念锦烛擅长做主先将那些岩盐发与螺州受粗脖子病困扰的百姓,才让睿子都将这件事情写信告诉皇帝。
百姓们不用花钱就分到了岩盐,虽然不能与正常的官盐相比,可这东西不花钱还能将自己的大脖子治好,自然对念锦烛与睿子都二人感恩戴德。
事后,不知是谁将念锦烛与睿子都在寻找岩盐那日被截杀的事情传了出去。但凡是受了二人恩惠的螺州百姓莫不气愤怒,竟自发前去围堵了来螺州查案的钦差,坚持让要查出真凶给大家一个交待。
螺州城中百姓因为念锦烛与睿子都替他们治好了粗脖子病本就十分感激,现在竟还为了二人连钦差的轿子都围围堵,这事情便严重了。
此事传入京中,赵春来知道自己一直发愁找不到的机会又来了。
他连夜入宫,添油加醋将这件事情往皇帝面前一说。皇帝的脸差点都气绿了,睿子都在京中时就得百姓厚爱。
如今避走螺州,居然也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称颂。
这便也就罢了,没想到竟有百姓敢去围钦差的轿子。钦差承天受命,代表的可是皇帝。那些百姓不把钦差放在眼里,等同于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尤其赵春来又说起之前念锦烛与睿子都在桃花寺求的那只签,若作前程,那便是龙抬头。
整个大魏朝,除了皇帝谁敢以龙自居。
赵春来只需要将螺州的事情说一说,皇帝心中自然有把秤。看到皇帝那张紫绿紫绿的脸赵春来已经猜出皇帝心中所想,知道自己目地达到便找个理由溜了。
当晚,皇帝就将朝中几个大臣分批夜召入宫,没人知道商讨了什么。
凤梧官里,太后身边的李公公担心睿子都与念锦烛在螺州会有麻烦,便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太后。
太后听说竟有百姓为给睿子都求公道去堵钦差的轿子,已经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当下就跑去找皇帝。
彼此,与大臣一夜议事的皇帝一脸疲惫,看到太后连装笑都装不出来了,“臣了,大清早来儿臣这里,可有什么要紧事?”
太后知道,哪一任的皇帝都不容易。
大魏国富民强,可哪一个临国不是随时想着从大魏身上咬一口肥肉。
朝中还有那么多人天天想着要捞好处,这些人,都需要皇帝处理。
他的不易太后知道,可太后也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清醒。 “皇帝,你告诉哀家,螺州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
正文 第661章 旧案
御书房里,染了一夜的香早已经灭了,一堆灰在皇帝脚边来不及清理。
他的头很疼,年纪大了这样熬一夜,身体根本就吃不消,“母后,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可好。儿子一夜没闭眼睛了,您让我休息一会儿成吗。”
太后哼一声,“皇帝,哀家知道你辛苦。可这件事情拖不得,哀家问你,你打算怎么处理螺州的事?子都与锦烛在螺州立下大功,你赏是不赏。”
“太后,子都如今已是大魏朝的神武王爷,你让儿子如何再赏。”皇帝的声音冷了一下去。
无功可赏,是任何一个臣子最惨烈的下场。
太后一下子愣在那里,伸手指着皇帝,“你果然,还是想对他下手。”
皇帝没说话,疲惫的脸上是帝王的冷漠血腥。
太后静了半响,突然道,“皇帝,子都那孩子心性纯良。他绝不是会贪恋权位之人,你不可听信旁人谗言。”
御书房里,太后的声音充满恐惧,可皇帝听着只觉刺耳,“太后,您年事已高,就不要到处走动。碰着哪里,儿子会心疼的。”
他突然站起来,对身后冷冷吩咐道,“来人,将太后送回凤梧宫。太后年纪大了,没事就别让她出来了。”
他说完,竟还看了眼太后,“儿子有空会去看你的。”
曾经,她亲口对他说过,皇家无亲情。所以,他今天才能面无表情说出囚禁自己母亲的话来。
可她告诉他那句话,是希望他能够在铁血的帝王之争下活下来,留住自己的性命。不是想让他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治国机器。
她以一个女人非同寻常的手腕将他送上了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却没有教会他,治理天下,需要一颗怎样的心胸。
太后看着皇帝在随侍太监的陪伴下离去,终于崩溃。
螺州城中,仍是桃花盛开。
南属大运河上,商船往来,偶尔有花楼的船只穿行其上凑个热闹,倒是一片盛世太平。
十里滩挖出岩盐,于螺州城外的百姓,确是大善举一桩。
可睿子都的身体……
念锦烛原本以为,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在几日后,她却看到睿子都悄悄跑到角落里去咳了几声。过后,他将自己的贴身衣物都在不与她知晓的情况下,将给了下人处理。
他以为自己将一切都做的妥当,也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可念锦烛却知道,睿子都的身体一定又复发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61页 / 共26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