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农女:医香满园》作者:若闲云
医科大博士生念锦烛穿越山沟沟的地方,发现自己竟喜当妈了!
懂事的萌宝像小男子汉一样保护自己,她感觉穿越附赠的福利太强大!
泼妇恶妇上门来挑衅,念锦烛两只巴掌招呼过去。
行医术,种灵草,开医馆,扬医者美名……生活和和美美。
谁知道竟遇到一个腹黑的少年,他竟然是当今北王世子?
他要她当北王世子妃,女人摇头,“先去跪搓衣板……”
===================
正文 第1章 可怜的小团子
年关近,桃花村家家户户采买年货,炸年糕,擀饺子皮儿正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
身着单衣的小团子蜷缩在墙角里,默默流眼泪,两颗眼珠子巴巴得凝着草席上死去的女人。
隔壁严婆婆家飘来酥香炸年糕香味,刺激着小团子早已冻得通红的小鼻头。
虽然小团子馋得很,但他更愿意娘亲快点醒过来,娘亲已经昏迷三天三夜,隔壁的严婆婆说娘亲已经死了,可小团子不相信……
“娘亲您快醒过来……小宝不吃炸年糕了……是小宝害了娘亲。”
擦一下鼻涕虫,小团子红彤彤眼眶就跟两顶红灯笼似的,年仅五岁的他处于深深自责之中。
三天前,死去女人为了给儿子念小宝做年糕吃,她好不容易求严婆婆借来一盘石磨,把家里头剩下的最后一点糯米放进去。
谁料,那石磨太宽松,将不少糯米漏在地上,女人弯下腰一探究竟,那石磨就冷不丁砸在她头上,女人也就气绝得两腿一伸。
很显然,是那一盘石磨有问题,连五岁的小团子都知道的道理。
“娘亲,小宝现在给你找吃的,你要等小宝哦……”
小团子强装作小男子汉的模样儿,挺起腰肢来,抿一把眼泪,往漆黑门外蹒跚摸索而去,他这又是给娘亲找吃的。
躺在破席上的尸体骤然间睁开眼球,鼻子吸溜一下,她肚子饿极,也怪隔壁家炸的酥年糕太香太香。
莫怪小团子嘴馋呢,连她这个大人都馋嘴得很,更别说小孩子。
念锦烛乍起,起猛了一把,她忍不住扶额,头上包一块棉布条,上面血迹结成猩红色的冰渣子,痛楚就是从这个地方传出来。
方才念小宝在她身畔念叨的那些话,念锦烛听得一清二楚,只是那时她一丝力气也提不上来。
念锦烛环顾一下四周,眼下这屋子太过破败,像样家具没几样儿,墙壁年久失修断裂不堪,急猛的冷风专门从破缝飕飕呼进来。
这一呼,念锦烛忍不住打一个冷战,牙根冻得哆哆嗦嗦。
过了好半晌,手里头捧着一团牛皮纸儿的念小宝回来,他黑耀石般的大眼珠子闪烁着神采,随之一瞪,“娘亲……你可算醒呢……呜呜……”
念小宝飞扑至念锦烛怀抱之中,念锦烛下意识得伸出手,紧紧抱住儿子,“小团子,不哭,不哭,娘亲没事了。”
“娘亲,快吃。”念小宝笑了一下,赶紧将牛皮纸里的炸年糕团子塞在娘亲嘴巴,“娘亲快吃,小宝刚刚吹过的,一点也不烫嘴。”
看见儿子这般孝顺,念锦烛寻思着原主就算死了也死得值得吧。
因为真的太饿,念锦烛刚刚打算张开嘴皮子,却发现念小宝到底是个娃子,他喉咙里正在艰难得做着哽咽咕咚的动作。
身体里潜意识的母性被彻底唤醒,念锦烛将炸年糕团子蹭到他嘴边,“好孩子,你吃。”
“不!娘亲!小宝不饿!”
小团子喉咙两下,破涕为笑,忙把年糕团子递给娘亲嘴边,“娘亲你吃。你吃饱饱的。”
嘴里鼓囔囔的念锦烛囫囵咬了两口,她身子真的是太虚弱太饿,本想把最后一点也给吃,再看看小团子眼珠子巴巴得凝着自己。
念锦烛咬一下,轻轻递送到小团子嘴里,“小宝,你吃,娘亲吃饱了。”
宿主记忆醍醐灌顶,念锦烛这才明白,身为医科博士生的自己,熬夜通宵赶博士论文竟然胡天胡地穿越此间的大梁王朝,还穿成一个乡间弃妇,外附送一个萌萌哒小团子。
这么好的孩子,如果说不要,未免太没有良心。
念锦烛抱了一下小团子,将自己的腮帮紧紧贴住他的额头,“小宝,以后呢,娘亲养你,不让你饿肚子。”
“小宝是个男子汉了,小宝也会保护娘亲哦!”
念小宝哼哼唧唧一下,打了一个哈欠。
念锦烛赶紧搜罗破破烂烂的茅草屋,连一件破洞孔的棉袄也找不到,可想而知,原主之前带着小宝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如今,念小宝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念锦烛发誓,一定要把生活过幸福过美满,再找到那个负心的男人,阉了他!竟然让她和儿子流落乡间受苦受难。
说真的,隔壁的饭菜真的是太香了。
忍着肚子,念锦烛对念小宝温柔说道,“孩子,娘亲给你做饭吃,你喜欢吃啥子?”
“苞米汤,小宝喜欢喝苞米汤。”
借着幽幽的火光,念小宝的眼珠子很是俏皮灵动,实际上他最喜欢吃的是炸年糕团子,吃很多很多的炸年糕团子,可是他眼睁睁看见娘亲因为去做炸年糕团子昏迷了三天三夜,所以他不敢。
轻轻摸一下娃儿的小虎头,念锦烛心里头暖暖的,这么小呢,就知道为自己着想,知道娘亲持家不容易。
茅草屋的破厨房是临时搭起来的,似乎被风一会就能倒塌。
念锦烛发誓要用自己的医术,赚些钱,盖一座大房子,然后有一间大大的厨房,她的医术顶呱呱之外,前世也获得庖丁厨娘的称号,她做的美味药膳天下第一!
念锦烛洗刷着碗的时候,辛好在墙角里头找到最后一把苞米,先胡乱对付今天晚上这顿,明天的话再想办法。
热乎乎的苞米汤做好,念锦烛左右找不到自己的小团子。
与此同时,尖刻森冷的声音,从破墙壁的东南角落飘出来,还伴随着小团子尖锐的惨叫声,“死杂种!你娘了!又在老婆子我这里偷年糕团子是吧!不得好死的小贱种!”
呼啦两声,小团子小小的耳郭就被捏得通红,再用上几分力气,估计就开裂了。
“娘亲,疼啊,疼……”小团子在老妇人手里头拼命挣扎。
继承宿主记忆,念锦烛当然知道那人是谁,当即暴喝,“死婆娘!放开我娃!”
话音刚落,护犊心切的念烛挑起墙根上的一根铁犁耙,朝着老妇人跃跃欲试,没几下,老妇人吓得赶紧放了小团子。
小团子跑到念锦烛身边,念锦烛蹲下来赶紧安慰他,“小宝,疼不疼?”
“小贱人!管好你儿子!既然你没有磨盘压死,以后别来我家里偷东西。”
严婆婆一双阴鹜的三角眼狠狠掠过念锦烛,就没差将她狠狠给剐了。
“严婆婆,我没有偷你年糕!”
小团子挺着胸膛,直着小小的腰肢,坚定得看着念锦烛,“娘亲,小宝没偷她东西。娘亲以前教导小宝捡到东西要还给人家。”
“乖儿子,娘亲相信你。”
念锦烛轻轻摸着儿子的脑袋,小团子的眼珠子满满清澈,不可能会偷东西,一个人撒眼睛总不会撒谎。
“好呀,死鸭子嘴硬,还不承认!念锦烛,老娘今天来帮你教训儿子吧!”
说时迟那时快,她抄起扁担条子,严婆婆就打算给小团子的额头狠狠敲一记上去,严氏就当念锦烛还是以往绵软的性子好欺负。
“住手!”
……
正文 第2章 娘亲最好了!
“严氏!你再碰我儿子一下试试!”
锦烛眼疾手快厉叱一声,伸手拦住落下来的扁担,反手将一端扯在手里向严氏推了出去,严氏根本没想过平时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念锦烛今天竟然一改常态,便毫无防备的被锦烛推的后退了几步才停下,看着浑身气势完全变了个人似的锦烛一时愣住了,锦烛将小宝护进怀里,狠狠地瞪向严氏。
“你个疯婆子!凭什么说我们小宝偷了你家年糕?”
严氏这才反应过来,大声嚷嚷道“凭什么?就凭我看见他吃年糕了!”
锦烛怒极反笑,“呵!合着你家有年糕别人家就不能吃了?全村人都在吃年糕,难不成都是偷得你家的?”
院子里吵吵闹闹的声音早就惊扰了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过来围观,嘀嘀咕咕的小声议论起来,“就是就是”,“还真是不讲道理”。
严氏见苗头不对,小眼睛滴溜溜转了转,逞强似的挺了挺腰板子,“你倒是伶牙俐齿!别人家吃不吃我不管!你家穷成这个样子拿什么吃年糕?就是偷得我家的!”
“你强词夺理!我看你就是见我们孤儿寡母的好欺负!”锦烛气的头顶上的伤突突跳着疼。
“别吵了别吵了!年糕是我拿给小宝她们娘俩吃的”
隔壁的温氏急匆匆的挤过人群,三步并两步的走到严氏面前。
“严家婶子!你误会了误会了!这年糕是我早上拿给她们娘俩的,怎么会是偷得的呢!”
说完回头看了一眼小宝娘俩,冲着锦烛温和的笑了笑,念锦烛感激的点点头。
脑海里的记忆告诉她,这个温大娘是个十足的好人,常日里没少照顾她们孤儿寡母,温氏在村子里一直很有声望,是位出了名的善人,夫家在镇子里的大户人家做帮厨,所以她说出的话是很有份量的。
严氏见温氏出了头,也不好再胡搅蛮缠下去,“既然温家姐姐这么说,那想必是我搞错了。”
说着揉了揉肩膀,“哎呦~这岁数大了,站久了膀子疼,你们聊着,我家去了。”
人群中也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是啊!岁数大了不只身上疼,脑子也不太好使嘞!”“哈哈哈哈……”
大家伙哄的笑开了锅,严氏臊红了脸,头也不敢抬,顶着鄙视的眼神溜回了自家院子,村民们见热闹散了场,也就自顾散去。
念锦烛忙拉着小宝给温氏鞠躬“大娘,真是多谢您了,若不是您来得及时,这疯婆子也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还要谢谢您先前给我们送吃食。”
温氏连忙拉起了她们娘俩,把手里一直拎着的一个竹篮子送到锦烛手里。
“念家小娘子,不用这样客道,乡里乡亲搭把手不是多大的事儿,况且这年糕确实是我拿给小宝的,举手之劳而已,你既然醒过来了,我就不用担心小宝没吃的了,这是我们自家的一些食材,还有几个鸡蛋,你做几个菜,和孩子好好过个年。”
锦烛心里一暖,感激的红了眼眶,“大娘!旁的我留下,这鸡蛋我不能要,您拿回去!”锦烛忙将篮子往回推。
温氏假装绷起了脸,“好了好了!这大冷天的,还不让我进屋去坐坐!哪有在院子里待客的道理。”
锦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忙扶着温氏的胳膊往屋子里带“大娘我真是感激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们快进屋说话。”
温氏笑着点头,跟着锦烛进了屋子,小宝开心的围着两个人转,小孩子忘性大,这会儿已经忘了刚刚的争吵。
温氏沿着炕沿儿坐下,鼻子嗅了嗅“锅里煮着什么呢?香的很。”
“哎呀,这一出戏闹得我差点忘了,大娘您稍等我一会儿。”锦烛让小宝坐边上陪着温氏,自己忙到厨房锅里盛了两碗苞米汤出来,端给温氏和小宝,小宝也是饿坏了,不顾着烫,吸溜吸溜的喝了起来,一边喝一边嘟囔着好吃好吃,温氏和锦烛看着憋不住笑。
“慢着点~别烫着哟!”
“大娘,您也趁热喝,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先前小宝要吃苞米汤,我就做了点,您快喝些暖暖身子。”
温氏笑着点头,喝了几口后吧嗒吧嗒嘴睁大了眼睛,“哟,真是没看出来呐!小娘子做的可是比我家那遭老头子做的好喝多了呐!”
锦烛见温氏夸赞也是面露喜色“大娘您喜欢那就太好了,我再去厨房做个菜,您帮我们这么大的忙,我现在也没有别的能耐能报答您,眼前您就给我个机会,尝尝我的手艺。”
温氏见锦烛说的诚恳,便没有拦着,况且也确实被这异样美味的苞米汤勾出了馋虫,“也别你自己忙活,我去帮你搭把手,咱们娘俩也刚好说说话。”锦烛忙说不敢,温氏又不退让,僵持不下两人相视一笑,便一同去了厨房。
温氏说着来帮忙,锦烛哪里能真让她沾手,拿了两个矮板凳让温氏和小宝在一旁坐着,便自己忙活起来。
温氏见锦烛娴熟利落的动作,自己便是想帮忙也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边帮添添柴火。
锦烛从温氏送过来的食材里拿出了两个鸡蛋,竟然还有一截藕,锦烛脑子一转便有了主意,先是简单的做了个爆炒青瓜,接着又做了个藕丁鸡蛋羹,一阵阵美食的香气飘出来,馋的小宝口水直流。
等三个人坐在饭桌上吃饭时,温氏再次对锦烛的手艺夸赞个不停,“大娘您若不嫌弃,私底下就叫我阿烛,回头我经常做些吃食给您二老送过去。”
小宝最为开心,不停地说着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
锦烛怜惜的摸了摸小宝的脸,“娘亲以后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把我们的小宝喂的白白胖胖的好不好?”
“好!娘亲最好了!”
温氏对锦烛也是有些刮目相看,记忆中的念锦烛是个柔柔弱弱没什么脾气的小娘子,对于她的为人处境,她虽然同情,却并不赞赏,这次受伤后再醒来却仿佛变得哪里有些不一样了。
正文 第3章 开医馆的想法
温氏见锦烛头上的伤看起来触目惊心的,还是有些不放心。
“阿烛,你这伤看起来很是严重啊!是不是找个好的郎中看一下?毕竟是女人家,回头别落下疤痕。”
“大娘,不要紧的,一会我清理一下就没事了。”锦烛揉了揉太阳穴继续说道。
“只是受这一次伤好多事都记不清了,脑子里浆糊似的,乱糟糟一团,我得赶紧好起来,把这个家支撑起来,让我的小宝不再受苦。”
温氏赞赏的点头,“没错,赶紧好起来,就算不记得也不打紧,不要紧的事情忘记也罢,有什么要紧的你可以向我打听。”
“眼下就有个要紧的事,大娘,我记得我家是有一块田地的,但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了,这事您可知道?”
“哎哟你这个糊涂丫头,知道知道!今儿太晚了,明儿晌午之前大娘就带你们娘俩去认认你们自己的家门儿!”
说罢,娘仨笑作一团。
说笑了一会,小宝早就窝在锦烛怀里睡着了,温氏见势也起身告辞回家去了。
锦烛将小宝放进被窝,自己认真清洗了下伤口,不管怎么说,每个女人都不想自己的容貌有损,好在她这伤势看着凶险,其实没什么大碍,回头上山采些药材制成药膏,涂抹几天应该不会留疤。
锦烛对着水盆仔细看了看,容貌还是前世的自己,只是因为长期的吃不饱饭有些面黄肌瘦,看来得赶紧调理调理身体,要不然怎么照顾小宝。
收拾完毕,锦烛也赶紧上炕搂着小宝合上了眼睛,回想起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自嘲的笑了笑,幸亏自己是随遇而安的性子,要不然这奇遇还真是不容易让人接受,不知道一觉醒来是回家了继续写论文,还是继续在这小山沟里当一名小村妇。
第二天一早锦烛是被小宝蹭醒的。
“娘亲娘亲~”
锦烛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昨晚上睡得实在是不舒服,炕硬的不得了,本来就瘦的皮包骨的锦烛硌的浑身酸痛无比。
“早啊小宝,几点了?”
“娘你在什么?什么几点了?”
小宝瞪着漂亮的大眼睛望着娘亲。
“唔,娘是问你什么时辰了?”
“嗯……当是卯时啦!隔壁温大娘家的大红毛已经叫了三次嘞!”
锦烛起身将小宝拾掇干净就开始做早饭,就着温大娘送来的食材,娘俩又饱餐了一顿。
前头锦烛昏睡的时候屋子院子里乱糟糟的也没人管,这回清醒过来锦烛便带着小宝开始收拾自家院子。
娘俩正忙前忙后,温氏找上门来,锦烛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满怀期望的跟着温氏去了自家地头。
到了自家田地,锦烛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地有个三四亩大,地里全是枯草,一看就是许久没有耕种的模样,温氏见锦烛皱着眉头的样子,抿了抿嘴。
“自打生了小宝你身子骨就弱,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庄稼没打理好,收成不多,今年开春之前你好好养身子骨,回头我也来帮你搭个手,定不会同去年一般了,准会有个好收成。”
锦烛听罢点了点头,心中也不停的给自己打气!前世一肚子的医术还调理不好自己这小身板子?等着瞧吧!
……
在地里回来后锦烛就开始筹划未来的生活,先是盘算了家里的存粮,在箱子最底下找到了几钱碎银子,家里米不多了,只够娘俩再吃个一个月左右,二十来块红薯和土豆,厨房缸里还积着半缸腌菜。
光是靠种地肯定是不行的,不能这样坐以待毙,锦烛努力的搜寻着关于这个身体里的记忆,想更多的了解当下的自己所处的环境。
锦烛生活的村庄名为洛水村,距离县城有个一天的脚程,村子四周是几座大山,锦烛想将来可以开个医馆。
这落后的小山村,做个好大夫一定可以造福大家伙,同时又能维持生计一举两得,等再过些时日天气渐暖便可以进山采些药材,再顺手打几只野兔子,运气好采到稀有的药材还可以卖上些好价钱!就这么办!想到这锦烛大喜,变得迫不及待起来。
小宝马上四岁了,也到了启蒙的时候,锦烛开始每天教导小宝一些简单的诗歌和童谣故事,小宝倒是个乖巧好学的孩子,很喜欢听娘亲给他讲故事,每当自己学会了就去跟小伙伴炫耀,村里的孩子们哪里听过锦烛说的这些有趣的故事,便每天都争着嚷着跑到锦烛家里,跟小宝一起听。
起初锦烛还没发觉什么,后来才发现每天这样讲故事也是很辛苦并耽误时间的,总是耽搁自己做好多事情,于是干脆就利用一下这些小家伙,隔三差五的让孩子们完成任务才可以听故事。
今天让孩子们一人交二十根树枝当柴火,明天让小家伙们一人交一块方方正正可以堵屋子破洞的石头,后天让孩子们拔干净院子里的野草,总之都是一些力所能及很容易做到的小事,即使家里长辈知道了,也只是哈哈一笑无妨大雅,时间久了发现自家孩子竟然都下意识的明白一些道理后,无不感到惊喜于欣慰,都开始对念家小娘子赞赏有加,更放心鼓励孩子们去念家听故事。
于是村子里经常看见孩子们满村子,跑低头找东西,大家伙都是嘿嘿一乐,好奇的年轻人会问上一嘴“今天念家娘子出什么题目啦?”
“今天师傅让我们每人在地上捡20根鸭毛!不许在鸭子身上拔!”
“哈哈哈~”
接下来,锦烛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小宝和孩子们刚开始还好奇,跟着锦烛忙前忙后,敲敲打打,过一会就觉得没故事听无聊,跑出去结伴玩了。
锦烛是在制作简单的防身工具,毕竟深山老林里不可预测的危险太多,她可不想因此没了小命儿,而且想猎兔子只靠双手也是不太现实,锦烛削了两根带尖的竹子,准备了个挖野菜的小铲子竹筐还有火石,山里夜间冷的很,回头再去温大娘家里要一点烈酒,以备不时之需。
锦烛烙了几张大饼,贴身放着,并做好了小宝的思想工作,先把小宝托付到温大娘那待两天,所有准备工作就绪,锦烛就准备进山采药。
正文 第4章 进山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页 / 共26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