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八去寻宝.txt
当前页码:第55页 / 共83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想是这么想,第一次招待何保国之外的婆家人,苗然心里还是有点惴惴不安,尤其是何家老太太,那可是把陈靖一众手下都算计了的人物,她这点小道行小秘密也不知道能不能瞒过对方。

  时间进入八月份,何家三个还没来,他们倒是得了个重大的消息,河南那边因为连日暴雨,多个水库水坝冲毁,造成了特大水灾。

  不少河南的知青聚集在火车站,要求回乡探望并救助亲人。

  “哎,这两年天灾人祸的……本来按照咱们家的规矩,合该干点什么的,可惜……”有钱不敢捐,这是苗霈未说完的话。

  苗然看了一眼何建国,见他摇头,也只能怏怏作罢,她倒是想当个圣母,可没想过把自己搭进去,何况还有老公孩子。

  “刚出事儿,正是八方关注的时候,不太好出头,要是过一段倒是可以筹集点物资送过去,钱就算了,现在有钱也买不着东西。”国营企业不对私,就算是有钱,工厂都未必帮忙加急制造物资,而且就算工厂肯,也要层层上报,说不准哪一关就被卡下来,或者等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何建国这一说完,两个绿军装就叹了口气,证明他说的没错。

  晚上的时候苗然跟何建国商量,要不要把给明年地震准备的东西挪一部分过去。

  “如果现在拿出来,明年就不行,因为同样的招式不能用两遍,而且现在的形势并不好,你别忘了下半年还有大事将起呢。”何建国还是持反对意见,他们本来是为了明年的地震准备了一批物资,放在大黑山里一个比较隐秘的地下要塞里,等到明年事情发生之后,再爆出来说是发现了当年日本人积攒的大批物资,正好上报给国家。

  “等我哥来,问问他吧,反正重点还是灾后建设这一块,救灾的事儿除了军方谁也插不上手。”因为怕有人趁机搞事情。

  苗然还能说什么,她生活的年代,想要捐钱捐东西,相关部门巴不得的,甚至敲锣打鼓的宣而告知全国人民学习,现在……你敢掏钱,他们回头就敢抄你家要你命。

  ……

  到了八月中,两个臭小子都已经开始流利的背着九九乘法表跟沁园春·雪的时候,何保国终于带着何家二老来了。

  “爷爷,奶奶,之前一直想要去看望你们,总是叫这样那样的事耽搁了,反倒劳累你们跑一趟,真是……”苗然看着温和儒雅的何家老爷子和依然风华绝代的何家老太太,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

  早些时候她曾经问过三舅爷关于何家这两位老人的事迹,当时三舅爷也说何家的事儿,何建国父母的事儿内有蹊跷,因为何盛当年曾经被称之为儒公瑾,一来是盛赞他儒将风采,二来也是夸他如周公瑾之才,即便是人老糊涂,也不至于糊涂到弄得家庭失和,儿子丧命。

  何家老太太那就更了不得了,当初陈靖生意做得大,曾经受到山东商会的商人们联合排挤,是她一记离间,将商会内部分裂,趁机让陈靖拉拢了其中两个,成为鼎足三立的姿态,然后慢慢蚕食,最后成为商会的中间力量。

  “没什么,主要是我也想来看看老朋友,顺便看看我的两个乖孙孙,何家几代都没出过双胞胎,这可稀奇着呢。”何爷爷不在意的摆手,说话的确实何奶奶,她拉着苗然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脱下手腕上的一个龙凤玉镯套在了苗然的胳膊上,慈祥又温和的解释了几句,他们确实不单单为了这对小夫妻来的。

  闻歌知雅意,苗然笑着点头,招呼过两个儿子过来叫人,两个皮猴子这段时间被苗霈教导的有模有样,跪在地上给何家夫妻磕头的时候,真是把两个老人的心都融化了。

  “哎哟,长得真好,像我,来来,这是太爷爷给你们的,拿着玩吧,等你们长大些,太爷爷再给你们好的。”大概是隔代亲,又或者是心有愧疚,何爷爷对着两个小子真是稀罕的不行,顺兜就翻出两个红色的小盒子,一人一个,又把两个孩子抱起来掂了掂,一个亲了一口……

  这种跟天下所有爷爷没什么两样的表现,让苗然松了口气,转过头看向何建国跟何保国兄弟俩,这种温和慈祥的脾气也不像是他们口中那样严厉的暴躁模样啊,难不成这几年的时间能把一人改造成这幅模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兜兜与转转

  苗然有些不懂了,忽然之间她发现这些父母长辈的各个都不简单,你本来以为的性格可能只是他想表现给你看的一种而已。

  远道来客,又是婆家长辈,作为“丑媳妇儿”的苗然势必得发挥巧手,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不过何建国过来的时候,她也没拒绝。

  “嘿,这两个小家伙可真机灵。”没一会儿何保国也带着笑进来了,要说这些人当中,对两个孩子期盼最大的,还得是属他,谁叫他是单身大龄的老男人呢。

  “好玩吧?好玩自己生一个呗。”何建国还没放弃让他哥结婚的主意,惹得苗然在旁边偷着乐,这兄弟俩有意思的很,当哥哥的拿自己当爹,当弟弟的拿自己当妈,彼此操着心。

  “嘁,我自己生得出来吗?你嫂子还不知道在哪嘎达玩泥巴呢,等着吧,总不会打一辈子光棍。”何保国晃头,他要是能结婚,不早就结了,一个大老爷们,谁还乐意一辈子当个处咋地,当然这话打死他都不会跟弟弟说的。

  “你再等下去,将来想生也生不出来了。”自打苗然怀孕,优生优育的书何建国没看过十本也有八本了,知道不仅女人有最佳生育年龄,男人也一样。

  何保国回应是踢了自家弟弟一脚。

  “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何建国无所谓得拍拍衣服上的脚印,看看门外,一人一个抱着重孙子跟苗霈聊天的爷爷奶奶,小声的问了一嘴。

  “他们说是来拜访老友,看孙子重孙,你就权当他们是就得了,问那么多做什么?这些年了,我也没搞懂这夫妻俩的真假。”何保国跟着看过去,正看到何盛对着两只猫笑得一脸慈祥的模样,想起前不久查出来的一条线索,看看傻弟弟,再看看忙碌着切菜的弟妹,到底没有说出来。

  苗然的“巧手”早就已经被何保国跟何建国吹得不行了,她也算是拿出浑身解数,整治了两桌酒席,四荤四素八个冷盘,四荤四素八个小炒,一锅连汤带水的炖菜,家里人一桌,苗霈身边的两个,何家老爷子身边的两个,总共四个绿军装在厢房单独一桌。

  “今天算是家宴,这么长时间才见面,委屈建国跟然然了,这都是我们做老人的没用,庇护不了儿孙,眼瞅着这两年家里的条件逐渐变好了,来年你们回去爷爷奶奶再好好办一场给你们接风。”何奶奶举着杯子,笑眯眯的看着何建国跟苗然,完全是一副无害的邻家老太太的模样,话里的意思也非常明显,等他们回京会补偿。

  “做孙辈没能回去看你们就够不孝的了,爷爷奶奶别怪罪我们就好~”父慈子孝,既然老人想要表示他们的慈祥跟善意,苗然自然乐得接受。

  何爷爷没说话,但是脸上却带着笑容,他的目光扫过苗然跟两个孙子,最后又回到自家老伴身上。

  苗然注意到了,饭桌上又看到何老太太给老爷子夹菜,在他喝酒喝急了的时候,还偷偷的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苗然偷笑,看来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老两口现在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苗然自己酿的山葡萄酒和人参酒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两位老人还连声说着回去要带点回去,让家里那些老伙计们也尝尝。

  吃过了饭,老两口去休息,何建国把跟着何家老爷子来的两个绿军装送到不远的三舅爷家去了,因为三舅爷去了村里的养老所,房子空下来就交给何建国夫妻照料,而这两个其实是何老爷子的警卫员,安全方面有何保国何建国再,所以没必要像苗霈那两个一样盯梢,苗霈那两个其实盯得也没那么紧,只是形式上他们不能让苗霈离开视线。

  等老夫妻休息好了,拎着从京里带来的一堆东西去看三舅爷,因为两个孩子刚睡醒要吃饭,苗然就没跟去,反正她早晚都会去一趟给三舅爷送点汤水之类的,也不差这一时,何建国何保国兄弟俩也跟着一起去了,苗霈趁机跟女儿说点知心话。

  “小六小七的事儿我知道了,你大伯一家……你爷爷这一辈子算无遗策,将来的路都安排好了,他们还落了这样的下场,只能说都是命,大哥这一脉,除了老大还像点样子,其他人都不是能挺起事儿来的人,苗家不能交到他们的手上,你三伯为人倒是还行,不过我听说他已经落户在那边,往后能不能回来两说,至于你二伯……他已经跟废人差不多了。”何建国在的时候,苗霈没说这些,不是因为他不信任何建国,是因为一点古怪的家事不外传的心里,还有就是有些事,他知道的多了,总想叫女儿留一手。

  “何家的情况比苗家还要复杂些,毕竟苗家那点金银能分得清清楚楚,何家的人脉却不能分,你往后要多留心,这些玩权利的人呐,吐口吐沫之前都得在脑子里转三圈,如果有一天……你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地界,就往我给你的那个地方去,你爹我这些年也不是白活的。”苗霈的话让苗然猛地一抬头,瞬间明白了那本关于黄金城的手札的意义,手札上许多刻意标识出来的地点和人名,就是苗霈在国外攒下的人脉。

  譬如说第三页第三段,现任美国某大学历史学博士的Mr.李曾经就海底黄金城提出了“外星生命探索”的理论等等,每隔几页便有这样的提示出现,有些甚至还写了居住地,所以那本黄金城的札记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的人员名单。

  如果有一天何家或者何建国靠不住了,或者她遇见了其他的危机,带着苗家在海外银行的大笔资金,再靠这些人脉,她跟两个孩子完完全全可以过上富裕又自在的生活。

  “是…何家出了什么事吗?”苗然有些迟疑的问了一句,虽然是问话,可心中却已经笃定,应该不只出了事,还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严重到何家上下,包扣靠着自己的能力独立出来的何建国何保国都将被带累,何家大厦即将倾覆。

  

第二百九十五章 苗霈与何家

  “本来是不怎么确定的,可看到他们,总有点不安心,你舅爷那边现在跟来访的几个使团有联系,用得着你就打电话,知道吗?”苗霈的指了指大门口,何家老夫妻的态度看上去是关爱小辈的慈祥,可跟知道的那点小道消息联系起来,就显得严重多了,事实上,很多话仔细一品,相当于遗言。

  苗然沉默的点了点头,继续瞅苗霈。

  苗霈失笑,转而又开始伤感,当初妻子也是这样的,那会儿他对西洋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每每她不满意或者不懂的时候就会用这种无言的目光盯着他,直到他投降为止。

  大概真的是谁养大的像谁,不论是长相还是脾气,苗然都更像她爷爷奶奶多一些,这让苗霈失落的同时又庆幸,其实从根本上他真不乐意女儿像妻子,一来妻子确实有些矫情,咳,敏感,二来他也怕触景生情,好在女儿像父母,心胸开阔舒朗,相处起来像家人更像朋友。

  “好吧好吧,是这样……”苗霈被女儿看得心里酸软,无奈之下还是松了口,他看看门口,再看看将醒未醒的两个外孙子,犹豫了一下,苗霈还是决定从头说起。

  苗霈刚到国外的时候,因为心魂皆丧,四处行走着散心,因为都是中华儿女,所以在异国他乡先认识了一波志同道合的人,其中有不少内战结束前后,远赴英美的华人军官。

  有一位叫王泽的,跟他关系最好,二人兴趣相投,身世也相差无几,都是家中幼子,盛年丧妻,不同的是,王泽的妻子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要不是当时提及苗然,苗霈就要激恼,王泽其实有心定个娃娃亲来的。

  “……”苗然心里呵呵,这可真是封建社会走出来的,动不动的就像订个娃娃亲。

  王泽原来是国军的一位将领,官职不高,不过交际却很广,因为人品端方家中又富贵,从上到下,但凡接触过的人,基本上都结交得来,所以才能跟苗霈成为很不错的朋友,两个人结伴同游,在一年内将美国境内能去的地方都玩了个遍,王泽还诚意邀请苗霈留在纽约定居。

  不过苗霈将家乡的忧愁抛开之后,决定去深造,最后选了英国的牛津,二人从此分开,在分开之前,两个臭味相投的兄弟喝了一顿酩酊大醉的送别宴,喝多了的王泽哭着说起对祖国的留恋,对两边军队的不满,他觉得双方都有欠缺,如果能够融合才叫真正的完美,就如古代权贵与寒门,二者不是不可以并存的。

  后来就说到了双方内战的苦逼事儿,其中就有一出“卧薪尝胆”。

  苗然听到这已经懂了,想必当年“卧薪尝胆”的名单里,就应该有何家的老爷子何盛一个,所以当初他才那么顾忌那个小女孩,所以当初何建国的父母才会不顾一切的去追寻那个神秘的女人跟小女孩,因为他们想要找到那个可以将何家彻底打倒的证据!

  “本来我没联想到这上头,毕竟何家老爷子这些年的战绩跟贡献都是有记录的,我也不相信他有卖国的心思,最近那位身边的人开始四处蹦跶,准备拉拢对付这些实权人物,我们那边的负责人都差点遭了秧,后来还是那位呵斥,不可动摇国之根本,这才罢休,但是从何家老爷子今天的态度来看,他脱身似乎有些困难。”

  苗霈叹了口气,他从小就不喜欢权谋政治这一类的事儿,当他身边人都热血沸腾的时候,只有他醉心学识,要不是单位那几位老先生聊起来,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所以他才借着那本黄金城的手札将自己的人脉一一递了出来,他带出来的东西自然都是经过检查的,全英文的克罗诺斯黄金城记录,外太空生命的探讨,在这会儿算得上是“毒草”,不过因为是他抄的副本,本身又有着学者的身份,上面对这个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有时候把秘密隐藏在秘密当中,才能藏住秘密,譬如那几个铜箱子,譬如那本曾经引起苗然对苗霈怀疑的手札,它的本意,其实就是一个通讯录。

  “爹,你真了不起。”苗然诚心的称赞,不得不说,他把她都瞒了过去,甚至还让她起了疏远之心。

  “嘿嘿,那是,你爹好歹也是……哎哟,我的宝贝孙孙醒了~”苗霈有些赧然的摸了摸鼻子,看到炕上两个本来就将醒未醒的小家伙睁眼,连忙转移话题。

  苗然笑了一下,把两个早已经准备好的塑料尿壶拿过来,一人一个的诱导他们防水。

  “好了,跟姥爷玩一会儿,妈妈很快就把饭端上来。”其实苗然已经开始锻炼他们一日三餐的习惯了,今天实在是家里热闹,两个有点人来疯,加上何爷爷跟何奶奶稀罕,给了两个重孙子不少吃的,导致他们错过了吃饭的点儿。

  “妈妈,我想吃鸡蛋羹,刚才梦见鸡蛋羹了。”何承文是老大,却比老二更喜欢撒娇,也更喜欢粘着母亲,老二恶何承武的性格就比较大条,有的吃有的玩自己能嗨一天,能举手点菜的,自然是老大。

  “真的啊,太巧了,妈妈真的给你做了鸡蛋羹呢,这个就叫心有灵犀,心有灵犀的意思知道吗?”苗然俯身亲了一口儿子,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固然不偏心,可对老大的要求却基本没拒绝过,关键是老二也不怎么提……

  “问姥爷,姥爷知道的最多了。”亲过了老大,也亲了老二一口,见他还有点懵,忍不住好笑的掐了掐他的小脸蛋,打发他们先跟苗霈玩,自己出去把锅里温着的饭菜端进来。

  一式双份,两个小家伙的饮食习惯不同,譬如老大喜欢饭是饭菜是菜,菜从来不会放到饭碗里,喝汤也要有自己的汤碗,吃饭的时候就认真的吃饭,从来不旁顾玩耍,老二则不同,喜欢汤泡饭再加一堆乱七八糟的菜进去,自己吃一口,有时候还要喂猫一口。

  两个孩子吃的正香甜,何建国脚步匆匆的走进家门,看了一眼孩子跟苗霈,拽了苗然一把:“快走,三舅爷不行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舅爷离世

  苗然慌手慌脚的跟在何建国身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其实他们早有准备,就连三舅爷也都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妥当了,可事到临头仍然让人接受不能。

  “怎么会呢?”早上苗然送馄饨的时候,三舅爷还抱怨说汤汤水水的不顶饱,叫她下回包点肉弹儿馅的饺子。

  “说见到奶奶心愿已了,一下子就不行了。”何建国真不知道奶奶来的这回是好还是坏了,说不好吧,三舅爷见了她,一直坚挺着的那口心气儿一下就散了,说好吧,却也算是了了三舅爷半生的心愿,那眼神,那神色,是个男人都能看得出来其中的故事。

  苗然愣了一下,想起当初三舅爷跟她讲起旧事时候的神情,半响之后,默默的叹了口气,上一代人的感情动辄半生,也不知道该歌还是该泣。

  等他们到了养老所的时候,三舅爷的眼睛已经要快闭上了,何老爷子半是悲痛的骂着:“我就知道你们几个老东西当初不让她走就是不坏好意,你有本事倒是睁开眼比我活得长远啊……等到了地下咱们再算账!”

  “三舅爷!”苗然跟何建国跪倒在床边,大声的喊着,试图想要召唤回他已经要离体的神魂。

  三舅爷慢慢的睁开眼,看着何建国跟苗然微微一笑,该交代给他们的早就已经交代完了,能见到心心念念多年的人,他在这世上最后的一桩心事也了了,现在也该下去陪大哥他们啦……看着站在面前的陈靖、小关东、卢瞎子,恩怨情仇都在兄弟们的一笑当中泯然而散,曾经叱咤绿林的张三爷,欣慰的翘起嘴角,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哭声不能挽回已经逝去的灵魂,可却能让活人将心中的悲伤宣泄。

  苗然挨着何建国哭得不能自己,到了青山沟之后,是三舅爷处处维护,时时指点,他们才能如此顺利的扎根落户,来到青山沟七年,几乎占了他们生命的三分之一,都是三舅爷陪伴的,可以说这位老人相当于他们的爷爷/外公一样。

  “行了,该张罗的张罗起来吧。”五爷爷心里悲痛,张三比他年纪还小一岁,可因为早年的颠簸流离,身体的暗伤太多,能挺到现在也算不容易了。

  何建国苗然应了,开始装殓,早先的时候两个人就已经说好了,要给三舅爷当孝子贤媳,棺材是三舅爷自己给自己准备好的,装殓的衣服是苗然亲手给做的,按照三舅爷遗愿不大办,只停灵一晚便直接送山入葬。

  两个小的也被穿戴一身孝衫给三舅爷磕头,苗然很难跟两个小孩子解释死亡的意义,所以只说三舅爷要住到山里去,以后他们可以到山里去看望他,承文机灵问了一句,舅太爷是不是永远不回来了?承武看看哥哥,再看看自己,跪在棉垫子上一声没吭。

  何家老爷子老太太过来行了个礼,送葬的时候没跟去,一来三舅爷要葬在他妻子的坟旁,何家老太太自觉去了不太好,虽然她跟张三之间没有什么风月可谈,那对夫妻也没有相濡以沫的情深,但是将心比心,没有一个妻子乐意见到丈夫惦念了半辈子的另外一个女人。

  何老爷子是跟随何老太太的,妻子在哪他就在哪。

  从去世到出殡,不到三天便全都完了,有些失落,不过还是打起了精神,她没忘记何家的头上还悬着一把随时会掉落下来的铡刀呢。

  “这个事儿我知道,爸妈出事之前,曾经跟我说过。”何保国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小夫妻给震得目瞪口呆。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的,说起来有点复杂……”何保国把目光拉远,想起当时还年少的自己,被父母拉着殷切切的叮嘱,要尊敬爷爷奶奶,要照顾好弟弟……然后他们夫妻一去不复返。

  其实建国前,双方内斗阶段,互相扔卧底间谍已经普遍,不止国军那边往这边投,这边也有往那边扔,何盛在军校时,认识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兄弟,一个姓张,一个姓李,毕业之后,张先生投了国军,李先生投了共军,他们都试图拉拢家资颇丰的何盛。

  最后何盛选择了跟张先生去国军,不过后来他曾经救助了李先生跟李先生的同志们无数次,这也是后来张先生劝说何盛去“卧薪尝胆”的理由之一。

  “其实……当时那个搅风搅雨的混蛋,就是张先生的女儿,那个女人是张先生的机要秘书,也是他的情人,她的手里有着当年参与卧薪尝胆的计划书和人员名单,所以爸妈才不顾一切的去追踪那对母女,他们不只是为了爷爷奶奶,也是为了整个何家。”何保国幽幽长叹一声,他当时恨得要命,恨何盛人老糊涂,恨小姑姑助纣为孽,等他一步步抽茧剥丝,发觉了父母留下来的信息之后,他就恨不起来了。

  “所以爷爷到底是哪边的卧底,除了他自己,没人清楚,现在这幅作态,是因为被抓住了把柄闭目等死,还是刻意作态诱敌出洞,我也拿不清楚……不过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何保国看向弟弟,目光中有不忍也有安抚,犹豫了又犹豫,最后还是把剩下的半句吐了出来。

  “我看到了爸妈,就在山东那边。”何保国紧紧的盯着弟弟,见他错愕、惊讶、呆滞,然后渐渐的平淡,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哥,你能确定对方是真是假吗?这些年过去了,你还记得他们的模样?要是我估计都认不出来。”何建国对着哥哥笑了一下,不管真假,对方既然没有上前相认,那就证明不想认,那他干嘛在乎?

  不管对方有什么苦衷,对于他们兄弟来说,都只有一种意义,那就是他们被父母抛弃了。

  这一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大戏,让苗然听得一头雾水,所以何家的老爷子何盛,很可能是谍中谍,由共变国,再由国变共???而何家父母,她的公公婆婆很可能没有死??

  大佬们的生活真精彩,她只能目瞪口呆为敬。

  

第二百九十七章 鼹鼠三舅爷

  三舅爷头七过后,何家老夫妻准备离去南下去看望另外的子女儿孙,临走之前还说等孩子再大个一两岁便让他们回京去,话里的意思很显然是告诉他们,再有个一两年,黎明就要到来了,可对于他们自身到底有没有遭遇到麻烦的事儿只字未提。

  “你们就真的不问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管真假的,这件事的严重性也值得他们兄弟俩张一回嘴吧?苗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何建国跟何保国,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她都跟着上火。

  “没准他们就等着咱们主动张嘴呢。”何保国摇头,真假虚实的,能听到最后的才是最终胜利者,反正他们也不是没有准备,一边已经发动人脉四处打探消息,一有风吹草动,他会用尽所有力量先将弟弟一家送走。

  何建国更不愁,大不了跟苗然带着儿子进空间去,过他个两三年,到时候谁还记得他。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与爱人之间,最忌讳的就是不沟通,不管对方说真话也好,假话也罢,他们总得有条路可以参考,私下跟瞎蒙子似得乱转有什么用?苗然这样想,可她却什么都不能做,这是何家老与少之间的博弈,也或许是何家继承人的一种考核,反正就跟何建国想的一样,大不了他们就进空间躲起来,将来或是出国,或是怎样,总有退路。

  就这样,苗然张罗着给老两口带一些路上打牙祭的肉干果脯,撒子茶叶蛋,还有两提自酿的葡萄酒跟人参酒,直到两老口抱着重孙子亲了又亲,准备出门,兄弟俩还是没吭声。

  何老爷子跟老太太往门口走两步,回头瞅瞅两个送行的大孙子,再瞅瞅老伴,见老伴一脸得意,无奈的笑了:“好了,你们就真的没什么要问的?”

  “没有。”兄弟俩异口同声,伴随着的还有同时摇头的动作,惹得何老爷子跟和老太太又是一阵失笑。

  “不问我可走了?”何老爷子还是不服输,往大门口又走了两步,将还是没人说话,最后只能怏怏的转回来,挨着何老太太的身边有些委屈的嘟囔了一句混沌不清的话。

  “好了,我们出来是为的什么,不就是想着再也没有遗憾了么。”何老太太安抚的拍了拍何老爷子的手,他们风风雨雨的折腾了一辈子,也悲悲哀哀的折腾了儿女子孙一辈子,现在也是该消消停停的把手上的重任交出去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了无牵挂的去执行最后一步。

  “你们跟我来。”何老爷子听了何老太太的话,沉默了一下,看看何保国,再看看何建国,叹了口气,从车里拎出一个黄布小包,对着兄弟俩招了招手,转身往三舅爷家走。

  苗然看了看何老太太,何老太太对着她笑了笑:“去吧,看这样保国一时半会儿都结不了婚,你跟建国就先替他把何家长房的责任挑起来吧!”

  苗然点了点头,回了何老太太一个微笑,加快脚步跟上了听到奶奶的话而停住脚的何建国。

  何老爷子像是进自家门似得,推开了三舅爷家虚掩的大门,熟门熟路的走到正房西屋,关好门,走到炕梢的被柜前,伸手摆弄了两下,就见那从炕上到顶棚的背柜无声的滑开一道缝隙,何老爷子在苗然惊讶的目光中把被柜向着窗户的方向一推,沉重异常的枣木被柜竟然轻轻巧巧的挡在了窗户的位置,而被柜之后则出现了一条窄窄的通道。

  “……爷爷,你是怎么知道这里有通道的啊?”除了三舅爷出殡那天,何老太太跟何老爷子过来行礼之外,两位老人为了避嫌就没再过来一趟,难道是那两个绿军装发现的??苗然问完何老爷子,又把目光看向门外。

  那两个绿军装就跟在他们的身后,现在一个留在院中,一个留在房门口。

  “哦,这个,你不知道,张三年轻的时候有个绰号叫鼹鼠,他最喜欢机关地道那一套,所以不拘在哪都得留一手,当初啊,我去接你奶奶,他一个,小关东一个,还有一个林子轩,满肚子坏水,非得离间,告诉你奶奶我在外面另娶了,来找她不过是想让她当二房,就把她给藏起来了……”何老爷子想起过去,忍不住满脸怀念,环顾了一下屋子,晃了晃脑袋,矮身钻入通道。

  “不就说个事儿,至于……么?”何保国有些不满意老头子的故弄玄虚,不过话也就说到这,因为进入地道之后,他就被满眼的箱子给惊住了。

  “这是……好家伙,三舅爷这每天都是睡在火药库上啊!”何建国同样傻眼的看着一箱挨着一箱摞得满满登登绿色木头箱子,等看清了箱子上的字和标识之后,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知道他为什么叫鼹鼠了吧?”何老爷子摇了摇头,越过这个火药库,领着他们三个继续往前走,进了一个类似日本人地下要塞设置的那种密封门之后,才停下脚步。

  这个房间看上去像个起居室,有床有桌椅,靠着墙壁处还有一个长长的供桌,供桌后是一个封闭在墙上的龛柜,现在紧紧关着。

  何老爷子走到供桌前,慢慢的打开龛柜,里面一排整整齐齐的牌位露了出来,打头的就是“大哥陈靖之位”,其后又有关卢李陈等几个,想来应该是当年义结金兰的兄弟及亲近的手下。

  何老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方手绢,把牌位一一拿起来擦了又擦,最后才把一直提在手中的黄布小包打开,看到里面的牌位时,苗然的鼻子忍不住一酸,三舅爷怀念了半辈子,这会儿终于得以与他们团聚了,希望到了地下,那些恩恩怨怨的能一笔勾销,只剩下当年的义薄云天的生死兄弟。

  “其实过了半世纪,有些事已经称不上是秘密了,可谁又能想到,到了今天竟然又重新翻出来,让所有人不得安生呢?我这辈子,对国家对人民都无愧于心,唯有对家人子女,不慈不善,不是一个好丈夫亦不是一个好家长。”何老爷子拈了三柱香拜过众多牌位之后,走到桌旁坐下,看着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孙子,重重的叹息。

  “你们想要知道的,我今天都会说给你们听,只希望你们听过之后,不要存有太多的怨怪,毕竟我们为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还有上亿人口的大家。”

  

第二百九十八章 那时旧时光

  一九二七年,毕业前夕的何盛跟张钧李猛两位好友惜惜作别,三个人在张钧的小公馆里就着一碟花生米,一碟毛豆喝酒,说起了各自要奔的前途。

  “四一二之后,你们还看不清吗?那边根本就是变相复辟的封建主义官僚路线,根本不是为了百姓做实事的人!”李猛仰头干了杯中的酒,把杯子猛地往桌子上一顿,对于张钧侧重偏向国军看法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不能以一家之言倾全家,从做事的风格上来说……”张钧的脾气比较温和知礼,对于李猛的态度也没有表示不满,只是和气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跟看法,首先这边是制度健全,并且是有着国家名义的正规军,而另一边,虽然说跟国军的目标一样,但是内里的意思却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成分。

  何盛默默的听着两边你来我往,吃两口菜喝一口酒,然后再给另外两个人满上,直到这顿寡淡的酒宴结束,三瓶陈酿下肚,也没争出红与绿哪个好来。

  “阿盛,你是怎么想的?”何盛正无聊的用双手拿筷,左手去夹毛豆右手夹花生米,冷不丁的被这么一问,不禁楞了一下,他其实现在还真没什么想法,就想着毕业之后先回趟家,探望下父母,顺便把婚结了,然后再想着立业的事儿。

  “等等看吧,这不是刚闹完么,看看两边的情况再说。”何盛打着马虎眼,当然不肯说自己在想着“没出息”的事儿,他虽然跟这两位好友志趣相投,可私生活上却有些天壤之别,张钧家中豪富,只拿女人做风月,李猛那是铮铮傲骨,视女人如猛虎,偏偏前者极其尊重女人,能让所有跟他接触过的女人都如沐春风,如痴如狂,后者见到稍微出彩点的女人却要大皱其眉,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呵呵,说白了,一个是名绅士真风流,一个是端君子伪尊重,不过这是私德,与他们的大业野心相干不大。

  张钧跟李猛听了何盛的话都点了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说起了同期的谁谁如何的,直到深夜,何盛夜里口渴,下来倒水,遇见了坐在客厅抽烟的李猛。

  “阿盛,你真的没有想过未来?”李猛看到何盛有些怔怔,直到何盛端了一杯水放在他面前,李猛才回过神,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想过,但是没想太长远。”何盛喝了一杯水,睡意也褪去,干脆也点了一根烟坐到了沙发上。

  “我在想,把日本人赶走之后,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知道张钧跟你的想法,因为你们家庭条件都不错,可这世上,还是受苦的人多,所以,联合所有百姓的路才是真正的出路,人多力量大,人人都想当家,和平就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上的,古人也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国家的主人也该轮流了。”李猛像是在说服何盛,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何盛不予置评的笑了笑,这世上所有的事儿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说得再好听,其实不还是抢政权吗?区别在于打着什么名义,能不能成功罢了,老百姓受苦跟有没有皇帝没关系,重点在于上位的人是不是为大众着想,古往今来,爱民如子的皇帝多了去的,百姓生活富足的朝代也多了去了。

  李猛对何盛的反应有点失望,此后七八天他都没再张钧跟何盛面前出现,张钧便跟何盛念叨:“看来老李是铁了心投红,可偏偏我跟那边的理念又不太合,我还是投绿吧,不管哪边,将来遇见了,咱们都手下留情点,好歹也全了这兄弟情分。”

  说了这话第二天,张钧便留了一封书信托何盛转交给李猛,去了国军。

  何盛按部就班的毕业回家,却发现家中出了事,他的家人跟未婚妻不知去向。

  ……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往后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也许我现在还在四处找寻你奶奶,也许已经跟你奶奶带着你们去了美国,又也许是蜗居在那个小岛安度余生。

  偏偏在那会儿,李猛又出现了,这一次,他说服了我,因为他告诉我说,赵家没落是因为上官与日被人勾结,想要夺取赵家财产,并试图强迫你奶奶嫁过去,他还把一系列证据都甩给了我。”何盛从回忆中回神,摸了摸口袋,却什么也没翻到,不禁有些无奈的搓了搓手指,正打算继续往下说,却见着他孙媳妇儿悄没声的从兜里掏了一把松子儿……

  ……

  何盛骤失所爱,家人也被迫远走,气愤之下便如李猛所愿,化名盛禾加入了红方,并将家中残存资产一一收拾干净,一起带到红方作为资助,他的履历跟资产为他换来了一个小小的红本本和众多表面恭维、暗中不屑的目光,何盛不管不顾,只想着找到爱人跟家人的下落,当然在寻找的过程中,该打得战役他也没落下,可他越是出色,就越是有人不服,觉得他为私情不顾国家大义,对待战争不够认真严谨,否则战绩会更加漂亮,伤亡会更少等等。

  于是已经升了职的李猛再次找到他,经过一番恳谈,何盛恢复本名,孑然一身由张钧引荐,成为绿方的一名将领,并且很快用战绩打下一片勋章嘉奖,成为一员猛将,从而找到了爱人跟亲人。

  在绿军中那几年,他用“同窗之谊”,几次救下李猛跟他的同志们,差点自身难保,直到他无意间发现张钧在帮他,而李猛的行动却处处故意,好似刻意引诱着他伸手相助一般,何盛不傻,转念一想,便知内有蹊跷,默默的留意,偷偷的调查,直到他跟爱人大婚,陈靖来送嫁妆,给他带来了一份大礼,何盛才搞清楚其中的真相。

  ……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55页 / 共83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