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鹏也道:“一直以来,任命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基本上都是上级任命,老百姓基本没有话语权。而以往任免体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由上级任免下级直接带来用人问题上的腐败。因为下级干部的命运一般掌握在上级部门手中,于是,腐败、贿赂问题不断滋生。一些下级的精力总是放在上级身上,以上级领导的喜好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而不是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结果下级赢得了上级的满意,得到了提拔重用,但老百姓的利益却被忽视。湖城市打破这种任免体制,是干部任用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也是一次历史性跨越。公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干部,可以从制度上杜绝跑官要官等腐败现象。因为决定官员升迁的不再是上级,而是基层百姓,公推迫使领导干部必须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心,赢得老百姓的选票。湖城市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在当前情况下,湖城市公推县委书记或许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是一种积极举措,其进步的意义显而易见。”姜海风谦虚地说,“此次对县委书记这个岗位进行公推,主要得益于组织部长陆渐红同志的大力倡导。陆部长年纪虽然很轻,但思路开阔,视线宽广,能够积极大胆创新地开呢工作,我们要感谢省委给湖城交流来这样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啊。”
其实,按照姜海风的本意,对于湖海县县委书记的人选,是打算市委任命的,但陆渐红却持了否定意见,理由与程小东的提拔如出一辙。姜海风虽然城府不浅,但基本上还是属于开拓发展型的领导,也知道如果根据自己的意图任命这个县委书记,必定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片面地去评定,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鉴于湖海县的特殊情况,倘若任命的人选能开展好工作倒也罢了,如果搞成了烂摊子,恐怕会给一种识人不准的感觉。况且姜海风还是很想抓好经济发展的,虽然他的主观目的是想借抓经济发展给自己带来政绩以期得到更进一步的晋升。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由于陆渐红的坚持,引起了省委秘书长和省委组织部长这两大要害人物的关注,这对于姜海风来说,绝对是挽回印象的一大良机。如今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对县委书记进行公推这一做法基本持肯定态度,姜海风自然是喜出望外。想想他能有现在的良好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陆渐红,所以,他将陆渐红推了出来,狠狠地赞扬了一番。
陆渐红赶紧谦虚地道:“姜书记过奖了,这些都是在姜书记的关心指导下开展的。”
第0380章亲近
陆渐红在燕华的时候曾就公推公选的事情与赵学鹏交流过,当时还担心姜海风不会支持,现在见姜海风和陆渐红统一了口径,赵学鹏放心很多,但为了杜绝姜海风做表面文章,便道:“海风书记,渐红部长还很年轻,虽然思路是正确的,但还需要你这个书记掌好舵,才能真正地把公推公选工作做好做实,而不是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成为一个笑柄。临来湖城之前,省委龙书记特别交待,要全程关注,全程跟踪,全程监督,绝不允许徇私舞弊,出现假大空的情况。所以,渐红部长,你要紧密配合海风书记做好这项工作。”
赵学鹏似关怀似强调又似严厉的话,给姜海风敲了一个闷闷的警钟。看来,赵秘书长真的对这个年轻的部长另眼相看呢。姜海风暗暗想道。
钱渠国也道:“赵秘书长的话我很赞同,海风书记,陆部长,任重而道远啊。我们期等你们的成功,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漂亮,在全省的组织工作成为一个亮点,一个好的典范。”
姜海风正色道:“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赵秘书长、钱部长、乙部长表个态,坚决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说完正事,几人的神色都缓和了下来,赵学鹏向陆渐红微微招了招手说:“渐红,你跟我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这一次,赵学鹏直呼“渐红”,没有带“姓”,也没有带上“部长”这个官称,更显得亲昵。
钱渠国跟赵学鹏私交很好,知道他对陆渐红青睐有加,但没想到这青睐到这个程度,心中不由想道:“这个小伙子很有前途啊。”
姜海风心中更是吃惊,自己还是低估了陆渐红和赵学鹏的关系啊,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过河拆桥,跟陆渐红交恶感到庆幸,看来还真不能小瞧了这个年轻的部长。想到这里,姜海风看着陆渐红的眼神中便多了一分意味。
他神色间的变化都落在赵学鹏的眼里,暗暗点了点头,这个书记还是比较识相的。这时陆渐红已跟着他走出了会议室。
赵学鹏站在走廊的窗子边,背对着陆渐红道:“渐红,男子汉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切莫儿女情长,在这方面,我很欣赏你对小瑾的态度。”
陆渐红心中咯噔了一下,暗自庆幸自己不是那种容易精虫上脑的人,老老实实地说:“赵叔,我是把小瑾当作亲妹妹看待的。”
“嗯。”赵学鹏略略点了点头,“小瑾最近变化很大,有点脱胎换骨了,能有你这样一个哥哥,对她很有帮助。”
赵学鹏转过身,正视着陆渐红,忽然道:“最近,燕华有个弹古筝的姑娘很出名。”
说到这里,赵学鹏顿住了口,只是拿眼瞅着陆渐红。
陆渐红后背有冷汗沁出,想到那一夜的疯狂,心里有点发虚,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他呀,实诚地说:“她是我婚前的……女朋友,由于一些原因,没能走到一起。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怎么好,我只是想帮她一把。”
“这是你的私事。”赵学鹏微微龛首,淡淡道,“自己把握分寸,不要因为一时之快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作为省委秘书长,赵学鹏能对陆渐红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把陆渐红当成了家里人,否则,他又怎么会去关注陆渐红的私生活。
陆渐红自然明白赵学鹏是为了他好,感动地说:“赵叔,谢谢您的关爱。”
赵学鹏很满意陆渐红的悟性,点到为止,微微一笑说:“进去吧。”
根据简章上的规定,要先审查资格,核对报名的条件,经过工作小组全体成员两天的加班,终于审查完毕,删减了一少部分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便进入了笔试这一道程序。
陆渐红感到欣慰的是,组织部的好几名同志也参加了此次的报名,参加了六个岗位的角逐,对此,陆渐红持肯定态度。在公告发出之前,陆渐红也对组织部的同志进行过发动宣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考试,毕竟这是一个机会,而且陆渐红也隐隐表示以后的提拔正常情况下都会采取这种方式。
令陆渐红意外的是,舒依并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职位的竞争,为此陆渐红特意找舒依谈了一次话,舒依很感谢陆渐红的好意,不过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她也有自己的考虑。舒依是个没有野心的女人,要不然也不会在电教中心待上好几年。以她的能力,只要稍微使点手段,上个台阶那是小菜一碟。
看着手中打印出来密密麻麻的名单,陆渐红收起了心思,开始着手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笔试。
陆渐红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不过相比于这一次的笔试而言,上一次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这一次参考人数很多,涉及到六个岗位,一共近五千人参与竞争六个岗位,平均比例达到了840:1,这个竞争用异常惨烈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陆渐红要考虑的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试卷。第二,考场。第三,监考人员。
自从发了公告那天,陆渐红便已经将此事向乙华生作了汇报,由于涉及到的人员和岗位比较多,不得不慎重,所以在选题方面请了省内十几位专家共同讨论,出了两份试卷。为了防止泄密,参与出题的专家要上交所有的通讯工具,在考试结束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这种架势完全像是在高考。
考场的设置方面,陆渐红思来想去,还是选择放在学校,由于有五千多人参加考试,规模宏大,放在一个学校肯定不够,所以陆渐红与教育局取得了联系。为了不给在校的学生制造麻烦,考试的时间定在了周日,考点有三个,分别是市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和市第一中学。这三所学校的规模不小,容纳五千人参加考试没什么问题。
第0381章纪律
陆渐红最头疼的还是监考人员的落实问题。虽然从省委到市委都非常重视,但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仅仅是一次成人考试,考场的纪律会有很大隐患,如果监考的过程中出现作弊现象,对那些不作弊的同志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考场纪律说起来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怎么严肃起来很有难度。监考人员无疑要从学校抽调教师,可是这一次的监考对象不是学生,大多面对的都是一些领导干部。这其中难免有认识的,熟悉的,有交情的,曾经是上下级关系的等等,睁只眼闭只眼照顾一下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的。陆渐红想了很久,召集了这三所学校的校长开一个严肃考场纪律的专题会议。
在教育局的会议室里,气氛很轻松,三个校长和教育局长吴光泰抽着烟聊着天,在等陆渐红。
很快,陆渐红便到了,几人起身,吴光泰介绍道:“这位就是组织部陆部长。”然后又将三位校长向陆渐红作了介绍。
陆渐红和他们一一握手,道:“很感谢几位校长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开会啊。”
坐下后,陆渐红先是向他们表达了对他们支持此次公推公选工作的谢意,然后才严肃地说:“这一次请三位校长过来,主要是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考场纪律。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次的考试只是一次成人考试,但是在省委和市委的眼中,这是一次非常严肃的考试,这关乎到公推公选的公正度。公推公选,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公’,而监考是否严格就是检验是否公正的要求之一。具体的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几位校长的政治觉悟不比我陆渐红低,我只提一个要求,一定要保证考场纪律的严肃和严格,绝不允许出现作弊,甚至配合作弊的现象。如果在考试中出现监管不力,或者监考人员故意徇私舞弊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的会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顿了一下,陆渐红道:“这不是危言耸听,还希望各位校长引起重视,回去后加以宣传。当然,这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确保考场纪律,显示公平公正,大家都不希望出现不愉快。”
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这个会算是结束了。
由于采取的是网上报名的方法,准考证之类的都由参考人员自行打印,这方面并不需要陆渐红操心。
这一天,陆渐红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便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宣传部长李宗先打过来的,很客气地说:“陆部长,这几天你辛苦了。”
陆渐红笑道:“这一次公推公选工作的宣传,李部长也出了不少力,说到辛苦,李部长也不轻松啊。”
李宗先在电话里笑了笑,说:“陆部长,上一次训林这孩子不懂事,冲撞了陆部长,请陆部长大人有大量,不要记在心上啊。”
“有这事吗?呵呵,我都忘了。我看了名单,有他,是报了……”陆渐红看了看记录,说,“报了县委办公室一职,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啊。”
李宗先稍微停顿了一下,才低声说:“陆部长,不怕你笑话,我是想请陆部长帮帮忙,照顾一下。”
陆渐红早知道李宗先的用意了,委婉地说:“我也很想照顾啊,可是规定是不允许啊,姜书记可都盯着我呢。而且这一次的竞争是必须经过考试的,连我都不知道考试试题。”
放下电话,陆渐红摇了摇头,电话刚挂上,便再次急促地响了起来,是姜海风打来的,要陆渐红去他办公室一趟。
到了姜海风的办公室,姜海风道:“陆部长,公推公选开展得还顺利吧?”
陆渐红汇报道:“资格审查已经结束了,下一步就是笔试,考场、监考人员和时间都已经落实了。前两天跟三个学校的校长开了一个严肃考场的专题会议,不过我还是担心考场会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所以我想改进一下监考方法,每个考场多加一名监考人员,确保考场的稳定。”
姜海风点了点头,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说:“试卷领回来没有?”
陆渐红摇了摇头,说:“为了防止泄密,考试前一天才会去拿。”
姜海风又是微微点头,道:“行了,你出去吧。”
陆渐红出了姜海风的办公室,姜海风想了一想,抓起电话,又放下,又抓起电话,按了几个键,却还是把电话挂上了。
姜海风是接到了一位老同学的电话,来说情的,姜海风问了陆渐红关于试卷的问题,这个作不了假,本来想跟乙华生联系一下的,可是转念一想,这可是犯了大忌,主动向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打听试卷试题,那不是自找难看吗?
陆渐红还没到办公室,就听到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陆渐红故意放慢了脚步,他知道这个时候打电话来的,大多是想打招呼走后门的,这几天,陆渐红已经接到很多这一类的电话,都被他挡了回去。当然他面对的声音有理解,有不屑,更有在电话里就破口大骂的,甚至有的一些已经退了休的老领导直接不客气地说他在湖城干不了多久,等着滚回准安去。这让陆渐红哭笑不得,更是烦不胜烦。为了不受骚扰,在征得姜海风的同意后,他新办了一个手机号码,下班后,原号码就关机了,要柯一军等人有事打这个新号码。至于办公室的电话,他直接把电话线给拔了,免得耳根不清静。饶是如此,办公室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更有的甚至晚上在他的住处蹲点守候,让陆渐红防不防胜,当然,来人中也有不少贿赂之人,都被陆渐红义正词严里顶了回去。
第0382章小龙虾
转眼间,距离考试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星期了。
周五的下午,陆渐红将工作处理了,早早下了班。其实与其说是下班,倒不如说是逃跑更为贴切。陆渐红实在是被那些托关系、走后门的说情者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吓怕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出了市委大楼,陆渐红和牛达没有开车,他的车现在比姜海风的一号车知名度还要高,出门便被堵截。吃过一次苦头的陆渐红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上下班都是坐出租车。
两人做贼一般溜出了市委大楼,并没有直接打出回住处,而是溜进了一个小饭馆,随便点了两个菜,两瓶啤酒,算是消磨时间。根据这段时间的体会,住处肯定有人把守,弄得陆渐红有家不能归。陆渐红笑言,那个小区这段时间小区失窃率猛降,与这些看守有很大关系。
最近陆渐红没少参加饭局,也从而充分体会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矛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如今是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脱离了人际关系,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行不通。
所以,像这样的吃饭是陆渐红最乐意看到的。
牛达的话并不多,陆渐红说一句,他才答一句,默默地与陆渐红碰杯,这让陆渐红能静下心来回思公推公选的初步成效。赵学鹏到湖城之行很重要,及时封推了姜海风的嘴。否则不说姜海风会不会阻挠公推公选,就是打招呼这一点,就会让陆渐红头疼。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组织部长如果得不到市委书记的支持,工作起来必然是处处受制,严重的话还有可能激化矛盾,那就大条了。加上试卷由省委组织部全权代劳,更让陆渐红在面对说情者的时候有了托辞。但是,陆渐红并不轻松,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考验还有很多。
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则,笔试前三十名者入围,副县长一职由于有两个名额,是前六十名入围,然后进行公示,公示未通过的则由三十名以后的考生替补。
陆渐红面对的真正考验是答辩。众所周知,答辩的人为因素很大,没有标准答案以作参照,一切都是凭主考官对答辩者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如何才能在这一方面显示出公平公正,成为摆在陆渐红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这么想着,牛达的手机忽然响了,接通电话,牛达说了两句,便把手机交给了陆渐红,说:“是刘哥打来了。”
刚拿过电话,便听到刘得利说:“渐红,手机怎么关了?”
陆渐红哑然失笑,关机这一招是防止骚扰电话的,没想到把家人也防到了,胡诌了一句“没电了”,陆渐红问道:“姐夫,有事?”
“没什么大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燕湖高速已经正式启动,这两天就要开工。听说湖海现在一片混乱,看看你有没有时间,陪我过去一趟。”
刘得利在湖海合并了四家采石企业,声势弄得比较大。燕湖高速一动,石料行情见好,价格自然也会提高,这样,刘得利担心会受到政府方面的刁难,如果仅仅是吃喝进贡问题并不大,但是如果遇到“卡、要”,那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仅仅是矿山安全这一块,如果县安监局盯上了,让你三天两头整改,就足以把你的头搞大了。
可是现在正是湖海县公推公选的关键时间,更是敏感时期,陆渐红如果单独在湖海出现,会引起很多的猜测,况且陆渐红去湖海的用意并非只是去跟刘得利见个面那么简单。
陆渐红稍一沉吟,道:“这样吧,等你开工的具体日期确定了再说。”
被刘得利的这个电话拢断了思路,陆渐红也就不再多想,草草吃了饭,便离开了。
湖城市经济发达,这几年扩大发展,在靠近陆渐红住处的郊区也尽显繁荣,不过由于刚刚投入建设,所以一些小饭店、大排档很多。陆渐红对排档很有感情,有些在正规场合听不到的话,都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当初在郦山任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就经常到排档区点两个菜,弄两瓶啤酒,默默地倾听着老百姓的心声。
那些年年达没少陪他,所以很了解,见到陆渐红的目光向排档看过去,便说:“哥,再去弄两杯?”
随便进了一家,先个靠里面不惹人注意的位置,点了一盘水煮花生,一盆十三香小龙虾,一桶生啤,两人坐了下来,沁凉的啤酒下肚,整个人舒服了不少。
陆渐红剥着烧得红灿灿香喷喷的小龙虾,很是感慨地说:“这小龙虾据说是日本在抗战期间运过来的,专门用于破坏我国农业生产,放在以前可大多都是喂猪喂鸭子的,谁又能想到这东现在上了桌,成了美味佳肴,还名声大噪。”
朱达哧溜地吸着龙虾的汤汁,说:“这个我倒是知道,是江苏一个叫盱眙的小县城搞出来的,据说在那里,一盒四斤量的小龙虾要卖两三百块钱。”
陆渐红点了点头道:“是呀,盱眙把小龙虾这个寻常的东西作为一种产业来抓,很有眼光。已经举办了不少届龙虾节,还被选进了国际十大节庆,县委县政府一班子人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牛达又到盆子里拎起了一只,说:“动什么脑筋,不就是一个节庆吗?”
“你错了。”陆渐红的兴趣忽然高了起来,说,“不要小看了这个节庆活动,这个龙虾现在不仅在国内打出了名声,还走向了国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有它的踪影。你要知道,这个节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盱眙的知名度,再加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增加经济收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更关键的是,知名度得到提高之后,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办龙虾节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媒介,能过这个手段让更多的人知道盱眙,从而来了解盱眙,达到招商引资、富民强县的最终目的。第一届的时候我曾经去过,当是的盱眙还是破旧落后,可是前两年再去,完全变了样,城镇建设、生活环境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向一个发达城市迈进啊。这两年恐怕又有飞速的发展了。”
第0383章来访
说了这些,半天没回应,再看牛达,面前推着高高的一堆虾壳,不由哑然失笑,怎么跟牛达说起这些了。
“味道真不错。”牛达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哥,你继续,我听着呢。”
“我再说下去,龙虾都要被你吃完了。”陆渐红也加入了狼吞虎咽的队伍之中。
正吃着,听到身后有人在说话。
一个年纪较大的说:“陆部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扣子,这回一定要等到他。”
“去市委几次都被门卫赶了回来我看他架子肯定很大。”这是个比较年轻的声音。
“当大官的架子大是应该的。”年纪大的人说,“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收我们的东西,唉,也太拿不出手了。”
陆渐红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是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中年人的年纪看上去有快六十岁的样子,一脸皱纹,坐着的身躯稍显佝偻,一看就知道是经受了长年的农田劳作,言语间一股疲态。那个年轻人二十几岁,也是风尘仆仆,放在桌子上的手犹如树皮一般。在他们的脚边放着一个大蛇皮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还在动弹,可能是鸡鸭之类的家禽。
陆渐红不动声色,转回头,继续听他们说下去。
年轻人道:“爸,我们还是走吧,人家是个大官,不会见我们乡下人的。”
中年人固执地说:“我们好不容易从俊岭过来,好歹也要见他一回。”
“可是,人家会收我们的东西吗?听说人家送钱都不肯要,我们这些土鸡子会要吗?太寒碜了。”
“收钱那是受贿,我们这个算什么,一点心意。”
陆渐红不知道这父子俩是干什么的,也不吭声,跟牛达二人干掉了这盆龙虾,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和牛达一起去了住处。
刚到门口,便有人过来了,说:“是陆部长吗?”
陆部长转过头,是陌生人,并不认识,道:“什么事?”
“我可以进去吗?”那人看着刚刚打开的门说。
陆渐红正色道:“我不认识你,如果你是来走关系的话,请你离开。”
说着这些话,陆渐红走进了房间,门虽然没有关,那人却没跟进来,愣了几秒钟,到底还是下了楼,嘀咕着说:“不知好歹。”
陆渐红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便把门关上了。
牛达笑着说:“哥啊,要是换了别人坐你这个位置,早就富得冒油了。”
陆渐红叹了口气道:“可是觉也睡不安稳啊,你看刘建国,现在不就进去了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时,又响起了敲门声。
陆渐红坐着不动,没去开门,这个时候上门的不用猜都知道是什么人。
门又响了几声,听到外面有人说:“明明说陆部长住在这里的,刚才还看到有人的。”
“爸,算了,我们走吧。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垂头丧气地下来了,肯定是吃了闭门羹。”
“扣子,你先回旅社吧,我在这等着,等到天亮我也要等到他。”
陆渐红在里面听着,正是在排档里遇到的那对父子,心中很是奇怪,听他们说是从俊岭赶过来的,自己跟他们素为谋面,难道他们也是来走后门的?
陆渐红本不想开门的,但考虑到这位父亲铁了心要在这等一夜,又于心不忍,便把门开了,说:“你们是……”
中年人见门打开,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说:“我们找陆部长。”
“我就是。”陆渐红向这对父子看了一眼,说,“进来吧。”
儿子的手里拎着那不断挣扎的蛇皮袋子,跟着中年人进来了。
陆渐红的房间装修得很简单,不过很整洁,父子俩稍有点局促地在门口狠狠磨了几下脚,陆渐红这才注意到他们的鞋子上全是泥巴,中年人穿得是一双解放鞋,而他儿子穿的皮鞋也是伤痕累累,显然时间很久了。
坐到实木沙发上,父子俩都把腰挺得直直的,陆渐红从口袋里拿出烟,递了一根给那中年人,中年人忙站起来,双手接过,儿子却客气地说:“谢谢,我不抽烟。”
“你们找我什么事?”陆渐红看着这对淳朴的父子,忽然间想到了平桥住在自己老屋的那一家人,一样的淳朴,语气也很是和蔼。
中年人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结结巴巴地说:“陆……陆部长,我们是从俊……俊岭过来的。”说到这,居然不知道下面怎么说了。
陆渐红笑了笑说:“大叔,不要紧张。”
那儿子面对陆渐红的和蔼,镇定了许多,说:“爸,我来说吧。”
经过叙述,陆渐红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年轻人姓曲,叫曲功成,是俊岭市黑沟县半塔乡人,三年前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半塔乡寨子村的村支部书记,由于那边贫穷偏僻,信息闭塞,根本不知道湖城面对全县的招聘,这还是前几天去县里办事的时候才知道,一打听,报名的时间早就过了。曲功成也就没当一回事,回去无意中跟他父亲提到这件事。他父亲虽然是种田人,但思想觉悟很高,觉得这是一个走出穷寨子的机会,便执拗地要来湖城找陆渐红这个组织部长。曲功成拗不过他,只好跟着来。由于家里穷,好不容易凑齐了路费,把家里仅剩了五六只土鸡也捎上了。
他们此行的目的可以算得上是走后门,可严格意义来说,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能够让曲功成报上名。
按照规则,过了报名时间那是肯定不可以再报名的,可是看着这一对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父子,陆渐红又不忍心了。陆渐红讲原则,但又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灵活机动才是他的准则。
见他沉默不语,那中年人离开了沙发,竟然噗通一下给陆渐红跪了下来,哀求道:“陆部长,我求求你了,帮孩子一把吧。”
陆渐红赶紧将他扶了起来,道:“快起来,不要这样,你这么大年纪给我下跪,可是在折我的寿啊。”
第0384章后门
曲功成也忙着去拉父亲起来,道:“爸,你这样是在扇我这个不孝子的脸啊。”
看着这么一对父子,陆渐红的心隐隐发痛,说:“大叔,你们先坐下来,这样吧,我给你们开这个后门。”
父子俩喜出望外,见又要下跪,陆渐红抢着拉住了二人,说:“明天上午把照片和身份证带上,一起去组织部补办报名手续吧。”
老父亲激动地说:“陆部长,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这几只土鸡子虽然拿不出手,但是我们全部的家产,请陆部长收下。”
陆渐红笑道:“大叔,这么多鸡我可没地方收养啊,你还是带回去吧。”
争执了一阵子,陆渐红只有收下,不过,他却揣了一千块钱在曲功成的手中,不容推辞地说:“曲功成,这些鸡我收下,但这钱你也必须收下,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考试,这一千块钱可以让你好好住几天,而不用担心钱的事情。记住,这钱算是我借给你的,是要还的。所以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不要辜负了你父亲对你的期望。”
父子俩千恩万谢地离开了,陆渐红这才苦笑着看着一蛇皮袋子的土鸡,说:“牛达,处理这些鸡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牛达好像早就考虑好怎么办了,二话不说拎着袋子下了楼,十几分钟后,他的手里多了一耷子钱。
第二天一大早,陆渐红带着曲功成到组织部,找李海涛补办了报名手续,李海涛颇有些诧异,不过这虽然有点违规,但是性质却并不算特别严重。李海涛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曲功成的资料,并没有问题,也就没说什么。填写了所报职位,打印好准考证之后,曲功成对李海涛和陆渐红表示了谢意,陆渐红叮嘱他牢记考试时间,千万不要忘了。
曲功成走后没多久,陆渐红接到一个他从未想到过的电话——高兰主动打来的。
这个电话让陆渐红的心跳蓦然加快,喉咙略显干涩地说:“高兰,真没想到你会打电话给我。”
高兰在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下,才幽幽道:“我也没想到,你离开燕华也只是发了条短信。”
陆渐红再次选择了沉默,此时除了沉默,似乎什么语言都难以正确表达出他的心情,还是高兰首先从沉默在摆脱了出来,道:“有件事情,可能要难为你。”
“你说吧,很乐意为你效劳。”陆渐红开了个玩笑,借以摆脱这种酸涩的心情。
“我有个朋友,也参加了湖海县的公推公选,想请你照顾一下。”高兰的声音微微有点颤抖,听起来似乎很不情愿说出来的样子。
陆渐红的手不由紧了紧,缓缓说道:“高兰,你这确实是在给我出难题。先不说我想不想照顾,就是照顾也照顾不起来。首先是笔试,试卷还在省委组织部,我是一点都不知情。入围后还要进行答辩,这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高兰,你要理解我。”
“我理解。”高兰的语气很复杂,似乎很失望,又似乎很欣慰。
放下了电话,高兰呆了一阵子,她要陆渐红照顾的这个人并不是她的朋友,而打这个电话也非她的本意。
这时,她听到门外有人说:“高副省长,您好。”
高兰晃了晃脑袋,刚站起来,便看见高福海推门而入,高兰道:“爸,您来了。”
高福海道:“小兰,怎么样?”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93页 / 共882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