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秘书(不败).txt
当前页码:第445页 / 共882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这才是人之常情嘛,对了,新娘子是谁?”陆渐红呵呵一笑,他并没有翻开请柬。

“说起来陆书记也认识的,蒋菲菲。”陆渐红这一回倒是吃了一惊,心中的震惊不亚于八级地震,从来没有迹象表明,蒋菲菲会跟韩青有什么特殊关系啊。

“景省长的秘书蒋菲菲?”陆渐红不由问了一句。

“正是她。”韩青笑了笑道,“不影响陆书记工作,我还要去张罗婚礼的事情,就先走了。”

“不送。”陆渐红没有起身,心头却有些责怪景珊对秘书工作的审查不严,蒋菲菲居然要跟韩青结婚,作为她身边最亲密的人,有极大可能泄露他们之间的一些计划。可是回头一想,陆渐红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如果蒋菲菲真的是韩青安排到景珊身边的话,没有理由这么早把关系浮现出来,另外,韩青比自己来得还要迟,况且当时景珊选秘书的时候,并没有太张扬,而且以韩青的能耐,手还伸不到省政府那边,不大可能提前布局啊。

陆渐红拨了个电话过去,只听景珊笑道:“度假回来了?”

陆渐红没有跟她开玩笑,道:“蒋菲菲要结婚了?新郎是韩青?”

景珊沉默了一下,道:“是的,菲菲也是前几天才告诉我。”

“那……”陆渐红只说了一个字。

景珊知道陆渐红的意思,道:“我也很意外,不过如何择偶,是菲菲自己的权利,我无权干涉。”

陆渐红道:“那你是不是要换一个秘书了?”

景珊道:“我不打算换。菲菲把她要结婚的事告诉了我之后,便提出了辞去秘书职务的要求。她知道江东现在的政治格局,更清楚作为我们的对立面韩青的妻子不合适再担任此职,为了避嫌,她主动提出了辞职要求。”

陆渐红不由想起了那晚蒋菲菲请客时所说的话,喝酒也是秘书的一项工作,从工作角度讲,蒋菲菲还是很胜任的,具备着非常高的素质,可是……

陆渐红微微摇了一下头,道:“景珊,这是你的事情,我不参与,不过你自己用什么人,该怎么用,你自己要留心。”

“嗯,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景珊顿了一下,道,“对了,我也正要跟你联系,这里有一个旧城改造的方案,我一会让人给你送过去,我先不阐明观点,等你看了再说。”

“好。”陆渐红放下了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省政府秘书长杜凡规矩地走了进来,道:“陆书记,景省长让我把这份材料交到您手上。”

陆渐红点了点头,道:“以后有什么材料直接交给我秘书就可以了。”

杜凡心中微微一震,刚刚进来的时候,发现陆渐红的秘书不再是以前的孟子玉了,据他自我介绍,叫曲功成,看来也深受陆渐红的重用啊。

“是。”杜凡应了一声,见陆渐红没有再说话的意思,便自觉地离开了。

陆渐红并没有直接看这份材料,而是先拆了信,不过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后来,简直有忍不住拍桌子骂娘的冲动。这时,他赶紧抓起桌子上的那杯白开水一饮而尽,这才让他的情绪有所缓和,重新又拿起了这封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重新看了一遍。

信上并没有署真实的名字,只有五个字:纺织厂工人。

信中反映的内容是清江市原纺织厂破产多年,市政府几次改制都没有能获得成功,而后一放便是数年,工人们生活极度窘迫。这一放就是不少年,与大多数的老企业一样,在里面工作的人,有不少都是全家都在厂里上班,有的人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企业,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除了纺织业以外,并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面对困境,他们只有出去打工谋生活出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也成为一大重要经济抓手,房地产开发更是重中之重。清江市更是如此,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来没有人要的纺织厂地皮现在却变成了黄金地段,这让处于困境中的老工人们看到了希望。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块地皮的拆迁费用低得离谱。清江市商品房的价格在五千八左右,可是开发商给出的补偿价格却只有两千,这让他们很难接受。于是一场拉锯战就此展开。

找到了市政府,市政府说这块地皮与房地产公司的协议中已经说明了,其补偿款由房地产公司全权支付,市政府也只能是协调,这一协调下来显得遥遥无期,这还不算,住在纺织厂的那些工人们家眷们不是今天的窗子被砸了,就是有人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前两天还有人出门被车撞了,这让他们感到了害怕。

向市政府反映情况无果,一些人联名写信到省里信访,这封信便转到了陆渐红的手里。

陆渐红放下了这封沉甸甸的信,心却是更加沉重,仔细想了想,他虽然分管信访,但只是一个广义的分管工作,具体的还要分管信访民作的副省长出面,想到这里,陆渐红让曲功成打电话给副省长于海栗,请他与信访局局长沈东来一起过来一趟,而他自己则先拿着这封信去了一趟骆宾王的办公室。

第1802章古月的痛

于海栗和沈东来到的时候,陆渐红刚刚从骆宾王的办公室回来,将这件事向他作了汇报,骆宾王表示一定要查清情况,落到实处。

在陆渐红的办公室里,陆渐红简单作了询问,沈东来已经把情况向于海栗作了汇报,既然都知道情况,陆渐红道:“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刚刚请示了骆书记,一定要查清情况,落到实处,这也是骆书记的原话。稳定重于一切,如果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的发展都是空谈,所以请二位辛苦一下,务必将情况查明了。”

陆渐红的交待很简单,二人离开后,陆渐红想了想,又打了个电话给清江市市委书记古月。

接到陆渐红的电话,古月很是惊喜,道:“陆书记,有什么指示?”

陆渐红道:“纺织厂地皮的事情是什么情况?”

一听陆渐红开门见山,直接提到了这事,古月苦笑了一声,道:“陆书记,这个事一言难尽啊。”

陆渐红的眉头微微一皱,原本在他看来,这就是政府不力不作为,看来这里面似乎还大有隐情,便道:“一言难尽,那就多说一点。”

经过古月的叙述,陆渐红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看来,纺织厂地皮的事只是浮于表面的,内里似乎还涉及到政治斗争和政治利益。

清江市市长龙大宇是两年前由常务副市长就地提为市长的,在清江有着一定的势力,在常委会上很有发言权,古月在那边勉强只能自保,而那个中标的房地产公司据说就是他开的,当然,法人代表不会傻到有他的名字。仅此两点,便可以想像得到古月处境的举步维艰以及那块地皮之中的猫腻。原来古月是想由市政府负担起拆迁的责任的,前提是把百姓放在首位,但是龙大宇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把拆迁交给中标方可以有效地化解市政府与百姓之间直接对话的矛盾。古月觉得这把市政府抽身于事外,却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表现。争执不下,自然是拿到常委会上去表决,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以古月败下阵来为结局。

陆渐红对于古月的无奈心有体会,古月是从秘书长一职下去的,没有太多的斗争经验,所以面对这种窘境这么久也没有一个摆脱的方法,其斗争的能力实在是有限得很啊。

陆渐红微微叹了一下,决定暂时也不过问,等于海栗和沈东来的调查结果再说。

这时,他才想起景珊交给他的那份旧城改造的材料。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动作也太大了。

燕华虽然是省会,有富的地方自然就有贫困的地方,这两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想扩大城市范围,一方面对市区内的陈旧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把发展方向渐渐地转移到郊区来,扩大城市区域,提高城市品味。经过几年的逐步实施,现在条件基本已经成熟,所以前两天市委市政府联合打了报告上来,请省委省政府批示。

这不是一个小项目,也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实施完毕的,蒋正元在报告中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分步实施,看得出来,他是想真正地做一些实事。由于项目大,所以陆渐红在看了报告之后认为,项目还需要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提供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才行,不能草率行事,因为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实实在在的事情是不需要他们身力亲为的,只是需要拿出指导性意见,但是决策无比做实在的事情更为重要,事情做错了还可以弥补,但是如果决策错了,那么损失的就不是一点两眯,将是几年乃至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滞后发展,这一点,陆渐红明白得很。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局面下,停步不前便相当于倒退,谁也不敢轻易地做出决定。

和景珊作了联系之后,景珊的意见与他一致,由于报告刚到手没两天,她并没有急于与骆宾王碰头,先等陆渐红回来再说。

两人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下,决定下午到骆宾王这里好好讨论一下。

快下班的时候,陆渐红接到了孟子玉的电话,说他已经在市委组织部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下午就过去上任,陆渐红鼓励他好好工作,然后让他吃了午饭之后到他的别墅去一趟。

在招待所对付了一口,陆渐红便直接回到了别墅,看着厉胜满面春光的模样,陆渐红不由感叹爱情之伟大,能让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变得跟朵花儿似的,同时他也为舒依能找到这样一个疼爱她的人而感到开心,要知道做一个月老红娘,那功德造化可是大大的。

在书房看了会书,陆渐红坚持认为学无止境,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虽然拿到党研的学历,但不客气地说,那些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含金量极低。他看的书很杂,有权谋的,比如三十六计,有如何施政的,有领导艺术的,总之,只要他认为对自己有用,他都会去看,在他的书柜里,甚至还有圣经和佛经。

不一会,厉胜过来传,说孟子玉到了。

孟子玉换了一套西装,看上去英气勃勃,他是跟沈风月一起来的,沈风月穿着淡黄色的呢子大衣,也如出水芙蓉一般清爽,这两人在一起,当真是金童玉女般的一对。

“陆书记,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先开口的倒是沈风月。

陆渐红笑道:“都进来坐吧。小沈,你也跟着子玉去燕山吗?”

“是的,我得管着他,他很优秀,要不时给他吹吹风,免得他得意忘形,经不起诱惑。”沈风月眉眼里都带着笑。

陆渐红笑道:“这倒是,勤政廉洁,仅仅是自己做到还不行,还要让部下做到,更要让身边的人尤其是家属,更为重要。所以小沈,你不但要监督子玉,更要做好自我监督啊。”

第1803章志得意满

“陆书记,您放心吧。”孟子玉正色道,“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陆渐红点了点头,当之无愧地收了这记不着痕迹的马屁,笑道:“你们俩也该是时候请我喝喜酒了吧?”

沈风月的脸红了红,道:“陆书记,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们是想结婚,可暂时还没房子。”

这是孟子玉的软肋,闻言低下了头。

陆渐红笑着拿出了一个信封,道:“子玉,这个你拿去。”

孟子玉瞅了一眼信封,还以为里面装的是钱,赶紧道:“陆书记,这个我不能收。”

陆渐红笑道:“你以为是钱啊,我可没有那么多钱。这是钥匙,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过的吗?拿去吧,里面已经简装了,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对你们味口的地方,自己重装一下。”

沈风月呆了一下,道:“陆书记,我们真的不能要。”

“又不是送给你们的,让你们暂时先住着,等有条件了再去买,当然如果住得喜欢,还我钱就可以了。”陆渐红笑着扬了扬信封,正色道,“子玉,你跟了我这么久,知道我的为人,你下去是去工作的,我不想你带着任何包袱,更不想你因为一套房子而走上歧途,这也算是杜绝腐败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方法吧。”

孟子玉的鼻子酸了起来,道:“陆书记,我……我……”

“别我我你你的了,燕山区离市区也就几十公里的路程,现在还有时间,先去看看房子吧。”陆渐红的声音里也饱含了感情,道,“小孟,由于种种关系,我也不给你设饯行酒了,珍重。有空的时候,上来看看我。”

孟子玉深深吸了一口气,道:“陆书记,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陆渐红微微一笑,道:“这也算是我对以前的老同事一个交待吧。”

孟子玉再也忍不住了,落了一滴泪来,想到父亲,他的心里充满了愧疚,虽然已经过去了不少年,可是他一直不能释怀。

“你的这滴泪是为老孟流的,以后我不要再看你的泪水。”陆渐红道,“小沈,子玉就交给你了,他要是出什么岔子,我唯你是问。”

沈风月的眼睛也红了起来:“陆书记,您是我见到的最好的领导。”

“少来了,我还要休息,你们走吧。”陆渐红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不过说真的,这对小家伙确实让他也很感动,尤其是孟子玉的依依不舍之情更是情真意切,没有一点点的虚伪,忽然间,陆渐红发现,给予有时候比获得要更开心。

一点半的时候,曲功成已经在别墅外候着了,等陆渐红出来,接过陆渐红的手包,又为陆渐红开了车门,垂手立在车外。

“功成,以后不用到我这儿来接我,你直接去办公室就行,有什么事情我会提前跟你联系。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陆渐红感觉到曲功成与自己的隔阂和生份,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是自己的秘书跟自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为了做秘书而做秘书,那样只会呆板,现在陆渐红就感觉曲功成在这方面不如孟子玉,就像一部机器的某个零件缺了油一般,导致整个机器运转不灵,不过时间还短,从曲功成这半天的表现来看,比起新秘书来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举止得体,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完全进入角色。

到了省委,陆渐红跟骆宾王联系了一下,得知他下午没什么事,便说有事情向他汇报,骆宾王心情不错,满口应承了下来。

他确实有心情不错的本钱,顺利地把周波的事情搞定了,相信柳如烟会很快站过来,这让他在常委会的胜算又多了一分,不过这一阵子一切风平浪静,让骆宾王有种重拳打棉花的无力感,这让他不能充分地显示甚至是炫耀出其真实的力量,心里还是颇有些纠结的。可偏偏景珊和陆渐红根本不接招,几次常委会都没有露头,也不知是妥协了还是有别的阴谋。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二人都低调得很,中规中矩,有事必来汇报,这让骆宾王还真找不到什么茬儿。他现在的这种心情,就像一个饱受欺负的孩子,经过多年血和泪相交织的训练之后终于练成了绝世武功,等他回来报仇的时候,却发现昔日的仇人对他都保持着足够的尊敬,让他无处发火一样,这种滋味确实不大爽。

可是他也不能无端端地找茬,斗争是一回事,但是盲目地斗争又是另一回事了,这里面的区别,他还是分得清的。说白了,斗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为了捍卫自己作为省委书记的权利和尊严,从现在来看,掌控权似乎又回到了手中,那又何必去逼人太甚呢?从骨子里来说,骆宾王也不愿意去血拼,边志强和花行书的到来看来是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保持一团和气的现状,展示出自己掌控大局的局面,这也是挺不错的。毕竟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真搞的针锋相对,即便是自己占了上风,上级也会对自己的执政能力感到怀疑,这才是最要命的。所以维持现状,保持安定,很不错。他决定,只要对方不露出牙齿,他绝不出刀。

景珊和陆渐红很快便到了,严格说来,旧城改造并不是陆渐红分管的,不过他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省委书记开展工作,他的前来是理所当然。

坐了下来,景珊开门见山,道:“骆书记,燕华市委市政府打来了关于燕华市旧城改造的报告,相信你也收到了吧?”

骆宾王估计他们也就是为了这个事而来的,其实对于这个项目,他也是颇感头疼,毕竟这不是一个小手笔,如果搞成功了,他自然有政绩,但是如果搞不成功,所引发的矛盾以及对发展的影响那同样是非常之巨大的。

“我看到了,景省长,说说你的看法。”骆宾王自然不会轻易地去表态。

景珊道:“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风险与利益并存,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抱着科学、客观、谨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这个问题。”

陆渐红听着暗暗好笑,景珊现在也学会了用空话来搪塞了,不过一个不表态,一个跟没表态一样,自己这个副书记说不得也要表个态了,便道:“骆书记,景省长,我先说说我的态度吧。”

第1804章识时务者为俊杰

“旧城改造,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现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在搞,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虽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但与燕华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无从借鉴。事实上,无论如何改造,我认为,总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因为一项决策、一件工作,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利益,因此,正如景省长所说,实事求是和谨慎,尤其是谨慎。必须要承认,旧城改造,是一项功德千辈的大好之事,但是如何把好事办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倘若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实施保障,那么将极有可能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我的观点是,造成改造,但是必须要做好前期的论证规划,不能急于求成。”

说到这里,陆渐红停了下来,他已经表明了态度,虽然支持,却是有所保留,如果相关的论证和实施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他是不可能同意的。

其实旧城改造是一块极具诱惑力的大蛋糕,而陆渐红所说的就是一把餐刀,切好了,蛋糕整整齐齐,如果切不好,那蛋糕就有可能被压得稀烂,连蛋糕的样子都不会有。

骆宾王沉吟了片刻,道:“景省长,你有什么意见?”

景珊道:“我赞同陆书记的意见,毕竟这是一件大事,如果轻率地做出决定,不仅太过儿戏,也显得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骆宾王道:“那好,让燕华市委市政府拿出一份详实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一定要实事求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然后再说。”

出了骆宾王的办公室,骆宾王的心头有些不大是滋味,如果陆渐红跟自己一条心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不是跟景珊一起离开,而是留下来跟自己商讨这件事。得不到三把手的支持,骆宾王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不过不等他去回味,华秦中便敲了门,低声道:“骆书记,清江市委书记古月同志过来了。”

骆宾王笑了笑,道:“让他等半个小时。”

对于古月,骆宾王已经没有了多少的恶意,当初之所以把他弄出了省政府,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向自己靠拢,倒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让他不爽的事,加上也要尽快掌控住省政府,对人事进行一些调整那也是很自然的事,不过说起来他对古月也算不错了,让他去做一方郡候,而没有让他直接退出政治舞台。

不过古月是还着些情绪下去的,很少到他这里来汇报工作,到这个时候,他还不明白自己离开省政府的原因,这就让骆宾王有些不快了,所以他要把他晾一晾,让他知道些好歹。

当然,骆宾王并不打算对古月怎么样,事实上他对其他市的领导班子也是这样,一二把手在没有大过错的情况下,基本没怎么去动,这与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烧人事的惯例有些不符,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什么叫领导的道理。

领导之所以要拉拢下属,那是为什么?说白了,领导就是用来靠拢的,如果部下都不靠拢,那就成了孤家寡人,除了那些大片里比如史泰龙的电影,靠一己之力战胜一个团队,但是在现实之中,尤其是在官场,有谁见过一个人能对抗一批对手的?就连妖孽无比的陆渐红,也同样要借助其他的力量。下属要靠拢领导,自然是想获得领导的青睐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唯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利益的团体,这也正是水至清则无鱼的最佳诠释。

半个小时后,古月进了来。汇报工作是有的,但是古月真的只是来汇报工作,不过在接到陆渐红的电话之后,有些消沉的古月感觉到,自己再这么下去就完了。作为一个市委书记,争权夺利暂且不谈,如果在自己的任期连一点实事都没有干,那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在清江,他是没有绝对的话语权的。他也曾便装私车去纺织厂实地看过,看着那些人住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也是于心不忍,可是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只有借力,借助省里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对于仕途已经看得很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位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自己退休的时候,能有那么一两件得意之事让自己去回忆,让子女后代去自豪。

“古书记,让你久等了。”骆宾王很是客气地道。

古月受宠若惊,赶紧道:“骆书记言重了,耽误骆书记的时间了。”

人就是这样,心态一旦转变,随之态度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前几次来汇报工作,都是机械化公式化的。

骆宾王明显感觉到古月态度上的变化,微微笑了笑。

骆宾王接着道:“骆书记,我是专程向您汇报一下原清江市纺织厂地皮拍卖的事情的。”

而此时,陆渐红正坐在办公室里,详细地看着燕华市政府呈交上来的报告。虽然与骆宾王不和,但是他的职责分工在这里,况且不负责任也不是陆渐红的风格。所以仔细思索了一阵子,他还是决定先到报告中所说的那些地方实地去看一看,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嘛,总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听汇报,那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况且对于某些专家,陆渐红是不屑一顾的,有人说,这世上最不可信的就是所谓专家,虽然说起来有些绝对化了,但也不无道理。不过这是去考察实际情况,不是微服私访,所以他跟骆宾王联系了一下,电话里说了他的决定,这样实干的态度自然得到了骆宾王的许可。正如陆渐红所说,这是个造福千秋的事情,骆宾王沉寂了好一阵子,比任何人都渴望政绩,有了陆渐红这双眼睛,也可以用来提供决策,相信陆渐红也不会傻到在这件事上去玩花花肠子。

第1805章考察中遇到的(1)

晚上,陆渐红的别墅迎来了两位客人,正是查时新和曲功成这舅甥俩,本来是查时新一个人的,不过在陆渐红的邀请下,曲功成也来了。他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与曲功成拉近距离。看得出来,曲功成对他这个省委副书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的。这是人之常情。陆渐红在高河任宣传委员时,第一次见到市委书记赵学鹏时,也是紧张畏惧得不行,只不过他掩饰得好罢了,其中的滋味也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所以他很理解曲功成的感受。要知道省委副书记手中可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陆渐红与其在湖城任组织部长时相比,官威更大,这倒不是陆渐红的刻意表露,而是多年的政治生涯形成的。曲功成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陆渐红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才会让他参加这顿晚饭,希望能让他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其实陆渐红大可不必如此,他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秘书而这样,查时新是一个方面,而曲功成是他当年比较看中的一个人是另一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今天曲功成的表现,陆渐红觉得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秘书。

厉胜不会做菜,每次两人在家吃饭的时候,不是叫外卖就是方便面侍候,幸好两人在家吃饭的时间并不多。

虽说已经是晚上,也不过才六点多钟,在轻松的氛围里聊了一阵子,查时新带领省纪委一阵乱拳之后,让江东省纪委名声大噪,不过查时新也清楚得很,纪委的活是吃力不讨好,所以见好就收,显示一下纪委不是吃素的就行了,所以在办掉张锦杰之后,他就沉寂了下来,这与陆渐红要求大家低调行事是相一致的。

这期间,曲功成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倾听着,陆渐红和查时新轻松的聊天让他看到了陆渐红的另一面。人,都有很多面具,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戴不同的面具,只是他还是不能弄清楚,属于陆渐红真正的面具是什么。其实在上任之前,查时新就跟他交待过,陆渐红是自己人,抱着一颗平常心和负责任的心态干好工作,陆渐红不会亏待他。只是话虽如此,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有些胆怯。他跟孟子玉不同,孟子玉是伴随着陆渐红一路走过来的,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地工作。

我一定不能让人看扁了。曲功成微笑着,心里却在为自己打着气。

在外面的饭店里喝完酒回来,天空又飘起了雪花,这让拒绝查时新相送步行回来的陆渐红不胜唏嘘,前晚还在和高兰漫步,时隔两日,却是隔了千里。

第二日和曲功成一道,顶着大雪出了门。

其实对于陆渐红来说,燕华并不陌生,对燕华整个的城市建设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有一个城中村也是有所耳闻,这也属于正常情况,有发达就有落后,这是必然的事情。透过车窗看过去,经过一夜的雪,整个城市被白色所笼罩,奢华也好,破落也罢,都被雪所掩盖着。陆渐红不由暗暗摇头,这个下来的时机选得真不够巧,真是天公不美。

正胡思乱想着,蒋正元的电话打了过来,是问他们到哪了的。蒋正元对陆渐红的到来是殷切盼望的,本来他对于陆渐红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够,但随着自己的上位以及景珊的介绍,蒋正元才知道,自己能够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与陆渐红有着莫大的干系,否则说不准自己就要离开燕华,去别的地方了,所以他对陆渐红怀着一种感恩的心理。

省委距燕华市委并不远,不过由于下雪的缘故,车开得比较慢,所以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到。

蒋正元带着市委副书记方加永已经在办公楼门前等着了,见得三号车驶进院内,忙迎了上去,雪花之中紧握住陆渐红的手道:“陆书记,欢迎对市委的工作进行考察。”

陆渐红笑了笑道:“蒋书记客气了,旧城改造的报告骆书记已经看到了,受其委托,先来打个前战。”

蒋正元笑着道:“陆书记真谦虚,哎呀,你看我这个脑子,雪这么大,陆书记,进来坐吧。”

陆渐红摆了摆手,道:“蒋书记,你上我的车吧,咱们一道去看看。”

陆渐红的实干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蒋正元也不客气,直接上了车,不过却是向方加永递了个眼色,毕竟是省里的领导,又是雪天,这安全保卫那是必须要保证的。

根据报告中的内容,一共三个点,一是成片重建改造,二是零散改造,三是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

对这三个点一一进行了现场的勘察,尤其是成片重建改造,也就是城中村,虽然有积雪覆盖而且雪还在不停地下,但是依旧能看得出来,这一片城中村真的与省会城市显得格格不入,当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想要顷刻间就旧貌换新颜,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陆渐红下了车来,踩着积雪进了去,看到的更多的是心酸,冰天雪地里,居然还有人住着四面透风的棚子。这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孙女儿,看着孩子冻得瑟瑟发抖,陆渐红回头很不满意地看了蒋正元一眼,蒋正元也有些愧疚,与陆渐红相比,他太官僚了,这时他想起了陆渐红说过的一句话,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要落实到工作中去啊。”在了解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儿媳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之后,陆渐红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千块钱交到了老人的手中,心痛地道,“老人家,你们受苦了。”

见到陆渐红捐钱,蒋正元也赶紧拿了一千块钱出来,随后的方加永等人也纷纷捐了款,令这对老夫妻感激涕零。曲功成悄悄拿出了手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因为他看得出来,陆渐红不是在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痛心。

蒋正元向随行的方加永道:“方书记,立即让民政局统计一下,这个棚区还有多少这样的孤寡老人,立刻准备应急物资,确保他们度过严冬。”

第1806章考察中遇到的(2)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陆渐红对于蒋正元作出的反应表示满意,不过他已经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的意思,窥一叶而知全貌,像这样的孤寡老人肯定还有很多,只是叮嘱道:“要确保发放到位,如果发现有舞弊甚至是腐败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一路上陆渐红的心情很沉重,沉得就像是下着雪的天,紧跟着又看了零散改造区,虽说零散,但面积也不小,陆渐红记在心里,不过他注意到,曲功成这一路上都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暗自点头,不错,是个有心人。

看完了这两个点,已经是中午了,蒋正元请示道:“陆书记,你看是不是先吃饭,下午再继续?”

“也好,人是铁饭是钢啊,那就吃了饭再继续。”

“那我们回市委吧。”

陆渐红目光一转,道:“回市委太费时间,不远就到望乡台了,不如就在这里吃上一口,吃完咱们可以继续看看。”

见陆渐红这么说,蒋正元也不便坚持,便让随行的市委秘书长找了一个店,根据陆渐红的要求,点了五菜一汤,一行一共才七个人,应该是足够了。

几人上了二楼,透过窗子,远远看去,在山巅之上,立着一个男人的石像。

蒋正元介绍道:“这个望乡台有些典故,据说是明末年间,有一个叫羿翔的男人随军征战,后来在燕华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役,羿翔受了重伤,躲进了这座山里。随着伤势的恶化,他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久了,才倍感思念家乡,便站在这山的最高处,遥望着东方。他死后,在他死的地方长出了一块石头,酷似他的模样,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座石头上修了亭子,这个亭子叫望乡亭,而那个基座就叫望乡台。”

陆渐红点头道:“一个很凄凉的故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没有人不怀念自己的家乡啊。”

这家的菜做得不错,吃着狗肉明炉,欣赏着窗外的雪景,倒也不错。只是结账的时候,却引发了不快之事。

五菜一汤,店老板要价三千八,这还是打过折的,没算米饭钱。

听到这个价格,傻子也知道,遇到敲竹杠的了,蒋正元当真是难堪得很,在自己的地头上居然有敲竹杠的事,居然有人敢敲他的竹杠,简直是忍无可忍。更令他无法忍受的是,驾驶员过去争辩了几句,只听店老板一声响亮的口哨之后,十几个大汉不知道从哪冲了进来,将众人团团围住。

厉胜当下拳头一握,便要动手,被陆渐红一眼给瞪了回去。

市委秘书长是个接近五十岁的沉稳之人,知道在这个时候不宜起冲突,毕竟这么多领导都在,起了冲突,影响不好,知道的是明白这店是黑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吃霸王餐,便不声不响地过了去把钱给付了,道:“老板,没少坑人吧?”

秘书长不是本地人,店老板听着他的外地口音,哪想得到这群人有着恐怖的来头?嘿嘿笑道:“什么坑不坑人的?我这里就是这个价,少他妈叽叽歪歪的,赶紧滚蛋。”

秘书长阴沉地笑了笑,向旁边一站,陆渐红扫了店老板的光头一眼,微微冷笑着出去,蒋正元也跟着出去,上了车才道:“陆书记,我向你检讨。”

陆渐红淡淡道:“蒋书记,看来打黑除恶工作在燕华的效果并不怎么大啊。”

蒋正元赶紧道:“陆书记,我回头就组织公安部门对打黑除恶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确保打黑除恶的成果,并且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陆渐红没有再说什么,道:“肚子也吃饱了,干正事吧。”

车行不多远,便听到一阵警车的呼啸之声,陆渐红回头看了一眼,七八辆警车停到了那个店前,几十名警察如狼似虎地冲了进去,不知道等待店老板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燕华是多朝古都,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非常之多,八年抗战加上几年内乱,并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损毁,但是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少古迹在渐渐腐蚀,首当其冲的便是明代的古城墙,腐蚀现象极为严重,其它名胜古迹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败坏。

这一路看来,陆渐红对旧城改造的工作有了些底,转回燕华市委,在会议室单独听取了市委书记蒋正元和市长冯艳风就此项工作如何开展的汇报。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445页 / 共882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