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秘书(不败).txt
当前页码:第876页 / 共882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贺子健笑着道:“都还好,修宇现在在保胎呢。”

陆渐红呵呵笑道:“你爸眼都要望穿了吧?”

“那是。”贺子健道,“昨天还说要到南粤来服侍修宇呢,修宇哪有这么娇贵啊。”

“老人家的心愿你要理解,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抱上孙子,你说能不急吗?”陆渐红笑着道,“对了,刚刚李冬根说的什么事?”

贺子健虽然跟陆渐红非常熟悉,也没有因为分开而有所隔阂,但是在说话方面还是有不少注意的地方的,所以他一直在考虑着该怎么说这件事,陆渐红现在主动提出来,脸上的神色便不由一松,轻轻叹了一声道:“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孩子。”

文教卫这一块原本不是贺子健分管的,只是分管这一块的副省长因为身体原因住院治疗,所以这几项工作便被几位副省长“瓜分”了,贺子健领到的是教育这一块。

不久前,南粤的一个地级市某县二中的一名初中生跳楼自杀,据了解,这名学生的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游,平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性格有点内向,除了学习以外,跟其他的同学并没有多少交流。

出了事情之后,县教育局和校方都采取了善后措施,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事情到这里原本也就圆满结束了,根本惊动不到省里。可是孩子的家长在整理孩子的遗物时,发现了孩子留下来的遗书。一看遗书内容,这对夫妻顿时泪如雨下,跑到教育局去告了孩子的几位老师一状。

孩子的家庭状况不好,母亲多病,父亲在外打工,所挣来的钱勉强能够他在学校的学费生活费,至于母亲的病,有钱就治,没钱就拖。孩子也很争气,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孩子在遗书中哭诉,他们的老师上课极不负责,一节课经常只上一半,另一半留给他们自习,而上的那一半内容讲的也很浅显。孩子说,这并不是老师的水平不够,而是故意这么做,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参加他们办的补习班。

孩子说,每次回家,有什么好吃的,父母总是留给自己。说有一次家里买了二斤肉,跟土豆一起烧,父母只吃土豆,把肉都留给了他。看着父母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瘦弱,孩子当时就抱着父母哭成了一团,在这种情形下,他的老师还想着法子去剥削孩子父母的血汗钱。

孩子说,如果老师肯在课堂上把知识教给他,他就不需要再交纳另外的费用去参加补习班,就可以省下来一部分钱给父母看病,再不济也不需要父母喝汤他吃肉。

看着父母一天天的消瘦,孩子稚嫩的心倍受煎熬,再也忍受不住,选择了自杀。

当孩子的父母拿着这份遗书闯进教育局时,看了内容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虽然孩子的看法有些偏激,但是这却是造成孩子的死因。县教育局局长当即表示要调查清楚,还孩子一个公道。

但是事实上,调查却是遇到了麻烦,校方下了封口令,几经辗转,教育局才秘密找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表示,这也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这种情况,并不是他们班级所独有的,不少班级都存在这种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校长张磊的压力。

教育局的调查人员当场就爆了,可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当天下午,那名班主任便因为某些原因被停了职,而局里的领导也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压力,而参与调查的人也被要求不要再多事。

路见不平有人踩,有正义感的人还是有的,教育局的一位同志委婉地把情况跟孩子的父母说了,给他指了一条路子,去省里上访,原因只有一个,在他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校长张强的后台很硬,县委书记都不在他的眼里,可见其至少在市里是有非常过得硬的人的。

陆渐红听到这里,目光里闪过了一丝怒意,为人师表,却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来,道:“张强在市里有什么后台?”

“说起张强的后台,倒不怎么样,只是市委组织部长。”一个地级市的市委组织部长还不在贺子健的眼里,“但是这个组织部长的来头却是不小,他姓冯,叫冯仑焕,是教育部部长庞天辉的女婿。”

陆渐红道:“这么说,省里的工作有难度了?”

贺子健苦笑了一声,道:“庞天辉跟省委庞书记是亲兄弟,而冯仑焕也是庞书记的红人,这个调查受到的掣肘实在太多了。”

第3891章调离

“还真有点难度啊。”陆渐红笑了笑,教育部那边的问题倒不是太大,关键是庞天耀这个省委书记,他的态度完全决定了整个事件调查和处理的走向。

贺子健显得一筹莫展,陆渐红却是道:“子健啊,不要把问题想像得太复杂,领导干部嘛,有是非观的,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了,最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

陆渐红的一席话点醒了贺子健。这些年贺子健见识到了很多丑恶现象,当有些不公平的事件中涉及到级别更高的领导时,他总会下意识地脱离事件本身而把官恶相卫联系起来,在听到陆渐红风轻云淡的话之后,贺子健茅塞顿开,当下道:“跟领导在一起,时刻都能得到提高。”

陆渐红摆着手道:“你就别拍我的马屁了,好好干你的工作吧。”

重安的国有资产侵吞案查得如火如荼,风云变幻,一个多月后,沸沸扬扬的重安“侵吞国有资产案”划上了句号,最终以重安市长黄锦华为此承担领导责任“被”辞职而告终,同时查处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二十余名,其中副省级干部一名,厅级干部三名,处级干部若干,这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为此国资委、财政部和审计总署对重安的国有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而与此同时,各省市也迎来了同样内容的整顿。

仝全从党校学习结束之后,并没有回到市政府,而是去秦月丽的墓前探望了一下。秦月丽是仝名盛下葬的,在这方面,仝名盛做的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在秦月丽自杀后的一周后,对仝名盛的调查也宣布结束,算是不了了之。

看着墓碑上简单的“秦月丽之墓”这五个字,仝全不由老泪纵横,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都涌上了心头。

在陆渐红的办公室里,提到秦月丽的事情,仝全不免还是戚然,陆渐红,淡淡道:“老仝,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伤怀了。”

“陆书记,谢谢你。”仝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似乎是想把一切不快都吐出去。

陆渐红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打算什么时候走?”

仝全在党校的这一个多月里,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回忆过往,对于自己这么多年也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得知自己要离开京城的消息后,仝全只是淡淡一笑,这个结果已经比他预想得要好得多了。

“等组织上决定。”仝全终于笑了笑,“应该就在这两天吧。”

陆渐红点点头,道:“南方跟北方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做点准备,免得水土不服,可以提前跟冬根省长联系一下,取取经。”

仝全点头,拿出烟,递了一根给陆渐红,拿出打火机为陆渐红点烟的时候,陆渐红接过了打火机,拍了拍他的手:“我们共事的时间不多,但是留下来的东西还是很值得回忆的。想想都不容易,没办法,折腾吧,想停也停不下来。新的地方,希望你能有更出色的成绩。”

仝全没有被整下去,朱长乐反而背了一个处分,连带着纪委书记周再祥也被调整去了区政协,这让朱长乐很是郁闷,在马骏那边求助也是被马骏批评了一通,弄得里外不是人,整个人顿时沉寂了下去。

仝全调离没两天,向青松就任,虽然级别没有变,但是来到首都工作,其意味是不一样的。

向青松举家都迁了过来,其实也就他和卫佳琪两个人,孩子大学毕业后又去读了研究生,不在身边倒也舒服。

经过一番迎接之后,陆渐红在别墅里宴请了这对夫妻,卫佳琪的年纪也不小了,打扮也稳重了很多,不过性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进来便很是自来熟地忙这忙那,让陆渐红的生活保姆大是不适应,推着卫佳琪出了厨房。

陆渐红正在跟向青松聊天,问了向青松的生活住处,向青松笑着说:“佳琪在京城买了房子,一直用不上,现在派上用场了,看来她比我有前瞻意识。”

卫佳琪便笑道:“紧跟陆书记的步伐,进京只是迟早的事情嘛。”

向青松笑了笑道:“陆书记别见外,佳琪就是这个性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卫佳琪笑了起来:“我去跟嫂子说话了,你们大男人聊天没劲。”

“能够重回书记麾下,心情很激动啊。”向青松的调动一点征兆都没有,连他自己也是大感意外。这些年停停走走的,也真是不容易。当年还在江东给龙翔天任秘书的时候,陆渐红还只是官场中的小人物,十几年后,已经成为一方诸侯,而自己也因为紧跟着他的脚步,到了副省级的位置,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想到日后将与陆渐红更加紧密的共进退,向青松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陆渐红微微一笑:“路要向前走,京城的将来还需要你们顶得住。”

向青松自然知道陆渐红前程似锦,京城市委书记也只不过是他的垫脚石,便向上指了指道:“预祝你。”

陆渐红笑了笑:“不说这个,康平那边是谁?”

向青松叹了一声:“兴鹏市长的日子要不好过了,新来的副市长是张森奎的人。”

陆渐红只是轻轻一笑:“越艰巨的考验越能证明一个人,是不是?”

向青松道:“也是。”他并不明白陆渐红口中的考验并不只是针对王兴鹏,对张森奎又何尝不是一个考验?或许在张森奎的眼里,陆渐红把向青松运作到京城来,是为了巩固他在京城的局面,事实上,这也是陆渐红给张森奎送过去的一份礼物,喻副总理都来说话了,陆渐红自然要报之以李了,不过令陆渐红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次马骏倒是没有把手伸到康平去,从这一点来看,马骏是明白自己的用心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张森奎和马骏的确不在一个档次上,但这需要时间来证明,如果张森奎玩阳奉阴违这一套,陆渐红对其无疑是非常失望的。

第3892章慷慨之言

时间进入九月份,段若水也开了学,在开学的前几天,肖雨来过一趟,被气派的别墅震惊得不行,陆渐红跟她只是打了一个招呼,并没有多理,这还是看在她目光清澈的情份下,对于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哪怕只是涉世未深的女孩子,陆渐红也是有所感觉的,只不过他想到周伟潮跟她之间并没有太深层的关系,况且也未必就是肖雨的错。

眼看着三季度就要结束,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引进非常成功,一汽立即投入到研发之中,为此陆渐红特意请了罗斯吃了一顿饭,所不同的是,是陆渐红夫妇一起陪同的,这让罗斯有些失望,不过这股失望并没有表现在她的脸上,吃饭的过程也是非常融洽的,安然跟罗斯相聊甚欢,在一些商界行业发展上有一些共同语言,罗斯见识很高,或许也有些与安然一较高下的意思,好在陆渐红只是在一边笑眯眯地听着,并不插言,安然就是再玲珑剔透,也察觉不出陆渐红跟罗斯之间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况且本来就没有。

与此同时,旧城改造工作也在加快速度,整个京城都在以一个新的面貌缓缓向前推进,而其他地区也都在平稳发展之中,这是一个非常平静的九月,但是在高层的眼中,随着十二月大规模的会议即将召开,这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

八月底的时候,各巡查组查出很多线索,拿下了不少干部,其中不乏部级领导,而这些干部也不再局限于各省市,中管的不少部门也有所涉及,这其中的人员复杂,看不出分属哪个派系,也在世人面前蒙上了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面纱。

这一天,陆渐红应首长之约前去做客。

这是在一个全国性的各省市一把手的会议之后,舒平悄悄联系了陆渐红,说首长请他过去坐一坐。

陆渐红注意到了首长这个请字,只是不知道代表着什么。这一阵子,高层不少人物到省市走动频繁,除了首长和总理以外,人大、政协也都有动作,走马灯一般,让人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面谈的地点在首长的另一间小办公室,进去的时候,首长正在为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浇水,从背后看过去,首长的背略略有些驼,但是当他转过来的时候,却是让人能够感觉到体内所蕴藏的爆炸一般的力量。

“渐红来了,坐吧,喝什么茶?”首长的言辞非常亲切。

“我皮燥,什么都行。”陆渐红淡定地走到小柜子前,不假考虑地拿出了一小罐茶叶,为首长和自己各泡了一杯,首长端起杯子轻嗅了一下,笑着道,“渐红啊,你倒是知道我喜欢喝什么茶。”

陆渐红这才笑了笑道:“我见您几次都在喝乌溪茶,恰巧乌溪茶是我比较熟悉的,根本不用看,闻就闻出来了。”

首长呵呵一笑道:“你的鼻子倒是挺尖的,别站着了,坐下来说话。”

陆渐红的坐姿还是中规中矩的,首长道:“刚刚听了各省市的经济运转情况汇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陆渐红微微一怔,有些不好回答。他毕竟只是京城的市委书记,虽然高度早已经很高,但是却不便于对全国的情况进行评述,这显然显得他趾高气扬没有分寸了。现在首长问起这个问题,陆渐红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什么,到底是在考量自己的高度和目光,还是有所试探呢?

陆渐红当然不能不回答,沉吟了一下,道:“今天的汇报,我很仔细地听了,各省市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沿海地区还是比内地的发展要快一些,但是内地也有沿海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我就不去分析了。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汇报中都有数字。事实上,数字代表不了什么,就拿GDP来说,我认为并不能说明什么。无可否认的是,很多地区甚至于越发达的地区就越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寸土寸金,这其中有工业发展带来的连锁反应,但是更多的是房地产使然。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是一种悲哀。国家强大,不仅仅是体现在富裕这一方面,因为房地产而带来的GDP更加不能证明我们的国家就强大了。富而不强,那是肥,只会让更多的人觑觎。所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只是追求这些数字,显然不行。”

说到这里,陆渐红猛地收住了口,自己还是有些失言了,怎么就提到国家富强这方面去了呢?可是这确实是陆渐红所担忧的,现在一些周边邻国受西方超级大国的唆使,对我国虎视眈眈,就连一些东南亚的小国家也是处处挑衅,这让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情何以堪?

首长却是微微笑了笑道:“渐红啊,你很忧国忧民啊。”

陆渐红感觉不出首长的话里有多少的情绪成份在内,实事求是道:“我是随兴所言,不当之处,请首长批评。”

“批评什么,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首长轻轻叹息了一声,站了起来,踱到了窗边,看着窗外的花红柳绿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能跳出一地所限,放眼全国,从民族大义上来看待问题,这证明你的思维更成熟了,也有了准备,这是件好事。部队里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时刻准备着。我们不少干部都已习惯了安逸,这不是个好兆头啊。”

陆渐红有些吃惊地看着首长的背影,到底是什么让首长发出这样的感慨来呢?

“首长也不必这么悲观,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强大起来,靠的是日积月累,我相信在首长的领导下,会有所改观。”陆渐红倒不是一昧奉承,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在国际上发出了很强硬的声音,而随着军事先进武器的不断亮相以及军备投入的逐渐增大,国家正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巅峰。

第3893章聊一聊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家在国际上抛出诸多不利于我国的舆论,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渐渐强大,让他们感到了害怕。”陆渐红放开了,道,“这就像打架一样,往往叫的声音最大的,也是最害怕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陆渐红在首长的鼓励下畅所欲言,这个时候他已经忘了,坐在他面前的是具备着真知灼见的一国之主,更是深不可测的威严之君,他根本没去深思,一语不当,都会引起首长的极度反感,更何况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够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陆渐红忘记了这些,言辞逐渐犀利,点出了很多体制、社会等等方面的弊端,大至政治体制,小到基层百姓,无所不谈,而首长居然一直面不改色地听着,这一谈便是几个小时,在此期间,舒平来了好几趟,见二人谈兴甚浓,也就没有打搅,心头却是暗暗诧异,首长已经很久没有跟人谈话谈这么久了,而他一直对“三太子”的态度不甚明朗,尤其是几次在门口都听到了陆渐红的惊人之论,舒平不由为陆渐红捏了一把汗,你也算是一号人物了,难道不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吗,怎么什么逆天的话都敢说,这其中有一句舒平记得最为清楚,陆渐红提到,我国上至官员,下至民众,都缺失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信仰。民众有小农意识,他们的奋斗目标是生活,说的通俗一些,就是为了钱,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追求物资享受无可厚非,但是一个国家是由众多民众组成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势必会失去凝聚力,而我们的官员没有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削尖脑袋向上钻……

后面的话舒平没有听清,但就是这几句话也足以让舒平惊出一身冷汗了,事实上,陆渐红所说的这些,首长又怎么会看不出来,怎么会不知道,其他具有大智慧的人更不会不知道,只是没有一个人敢于说出来,而陆渐红却是不知死活,真以为你是什么呀,一个国家少了你一个就要灭亡了吗?

舒平不由摇了摇头,一向沉稳的陆渐红这一次无疑走了一步臭棋,足以对他的将来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正这么想着,忽然传来了脚步声,过去一看,首长微微带着笑容道:“想不到这一谈天就黑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舒平,今晚就在这边吃饭了,我还有些话需要跟渐红聊一聊。”

舒平心下微微一呆,他注意到首长的用辞,不是“谈一谈”,而是“聊一聊”,这是亲切之语,这小子还真是有福相。

这倒不是舒平难测君意,而是已经习惯了五千年来的传统思维,伴君如伴虎,在首长的身边,虽然自己是他的亲信,但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

晚上下起了雨,温度略低,一盏孤灯,一杯清茶,所不同的是,灯下三人成影,舒平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只是他并没有怎么说话,而是做一个倾听者。

这一夜,对舒平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陆渐红提到了一些改革,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是言之惊人,其中的一些问题更是直指体制弊端,恐怕纵然是再亲近的人,也不敢有这样的态度来。而令他更为震惊的是,首长居然是一副深思模样,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快之色。

舒平心境难以用言语形容其万一,而陆渐红不经意间与他的目光相对,让他顿时有一种明悟,原来陆渐红并不是大脑发热,敏锐地捕捉到了首长内心的微妙变化,他所说的这些,恐怕正是首长所想说的,换言之,陆渐红只是说出了首长所想表达的东西而已。

在佩服陆渐红思维缜密、把握精准以外,舒平也暗自惭愧,自己怎么就没有捕捉到这些呢?一直以来,他跟陆渐红的关系虽然不错,但是由于身份上的不同,他看待陆渐红的时候,不知觉中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在这个时候,舒平觉得陆渐红的境界已经超越了自己,完全具备了一系列的条件。

在这个时候,他隐隐已经感觉到,天平正在向陆渐红这边倾斜。

凌晨三点多,陆渐红的脸上显出一丝倦容,不经意地打了个哈欠,首长微微一笑道:“渐红啊,你这身体可要好好锻炼锻炼,这么年轻,这才几点就受不住了。”

陆渐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首长老当益壮,我这身子骨,确实有点虚了。”

“那好,话是说不完的,你休息吧,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明早陪我起来跑步。”首长哈哈一笑。

这还是陆渐红第一次在中南海过夜,而且还是首长特意安排的,这是一个规格非常高的待遇了,舒平进来的时候小坐了一下,含有深意地看了陆渐红一眼,道:“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舒平对陆渐红的感观又深了一层,陆渐红大智若愚,看上去很是莽撞,但是一言一行都大有深意,是经过严密的思考和揣摩的,可谓是句句点中首长的内心,而又有一些不失大雅的小动作,就比如他刚刚犯困打哈欠一样,事实上是首长年岁已高,经不起这番熬夜,虽然未必如此,但陆渐红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却是充满了温馨和体贴,不仅仅是对领导的关心,也有种对长辈般的尊敬。像这样的人,会没有人喜欢吗?不喜欢他的,恐怕也只有他的对手吧?而首长要他明天陪同跑步,所蕴含的信息自然是不言而喻。

清晨,雨早已住了,跑道上缓缓跑来两条人影,当这个神秘之处的工作人员看清,那是京城市委书记陆渐红陪着首长在小跑时,羡慕嫉妒恨,兼而有之,而这则新闻很快传了出去,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第3894章好精神

“陆书记,好精神啊。”汤闻天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在得到陆渐红陪首长一起晨练的消息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惊,跟着就是眼红,然后才是庆幸。吃惊的是陆渐红得到了首长如此高的重视,这种形式的亲近意味着什么,用脚丫子想一想都能知道,而眼红的则是陆渐红所受到的待遇,至于庆幸,则是自己的判断和定位是准确的,幸好没有与陆渐红对着干,否则将会死得很难看。而这三点综合到一起,则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陆渐红已经走过了他的崎岖山路,迎接他的将是一条康庄大道。

“好精神?”陆渐红揉着额头苦笑,“如果能让我睡一觉,精神肯定能好,可是有‘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这句话在提醒我呐。”

汤闻天呵呵一笑,道:“我是来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的,一汽那边认真研究了引进过来的核心技术并投入制造,两个月内将会生产出一台性能卓越的发动机,这意味着我们很快将会拥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轿车了。”

陆渐红也有些兴奋,不过他还是很稳健地道:“给一汽下命令,要他们务必精益求精,确保成功。”

“这是个死命令,已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下达了。”汤闻天笑眯眯地道,“陆书记,听说你昨晚一宿没睡,翘个班,休息一下吧。”

陆渐红微微一笑,从汤闻天的态度中已经看出,这一次他是发自肺腑出自内心的尊敬,而从这份尊敬中,陆渐红还察觉到了一丝畏惧和贪婪的复杂情感,不过他并不在意,没有野心的人是没有动力的,就像是一匹马,在它的鼻子上挂着一把草,不用扬鞭也会自奋蹄。

溜进了里面的卧室,陆渐红连衣服也没有脱就躺在了床上,以他现在的年纪,熬个夜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况且还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昨晚耗了他太多的精神,虽然表现轻松,而事实上他完全是陪着小心在说话,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揣摩首长的心态,斟酌着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可以说重一些,哪些话只需要一提而过,这样的对话无疑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更何况是一下午加上大半夜,但是付出总有回报,陆渐红的目的达到了,当然,这个目的指的并非是首长对他的刮目相看,而是通过首长来实现他的政治意图。

这个尝试是非常冒险的,但是那份藏在抽屉里已经写完并修缮很久的改革方案无时无刻地不在提醒他、刺激他,让他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冲动,而首长让他过去谈谈是一个非常好且来之不易的机会,毕竟首长不是时常能够见到的,即使见到也未必会给你时间去说这些。

当然,对于契合了首长的大部分意思,则不在陆渐红的考虑之内了,而早晨能够陪他一起跑步,则更是附带的奖励,也完全超出了陆渐红的预期。陆渐红明白,首长这是摆出了一种姿态,只是这个姿态是考验还是认可,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至于外面如何评价,陆渐红并不关心,他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睡在床上,陆渐红虽然闭上了眼睛,却是无法入眠,就像昨晚一样,夜不能寐,神经一直处于亢奋之中。他不是神人,更不是圣人,首长的态度也着实令他兴奋,毕竟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首长对他的认可和肯定,这让他暗里也有一丝窃喜。

就在他还在辗转反侧的时候,首长负着双手站在窗前,舒平微笑着垂手而立,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自打有“三太子”的说法以来,首长的眉宇之间便一直微微皱着,虽然外界并不容易发现,但是一直随身相伴的舒平却是都看在眼中。抛开政治力量的博弈,仅从这三人的能力对比来看,首长还是难以定夺的。虽然也有传言,在古首长交出权力之前,曾经隔代指定过领导人,但是从首长的选择来看,这完全是传言,当不了真。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看,陆渐红还是能够脱颖而出的,在一番斗智斗勇斗狠之后,表现出了极强的控制力和忍耐力,而在控制和忍耐的过程中,也隐隐有反击之举,虽然并未亮剑,却让人能够深切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他有反击的力量,引而不发比全力一击反而更加具有威慑力。更重要的是,在为期不长的博弈之中,魏系的力量被大幅地削弱,蒋系也小有损失,不过政治立场并不全是得失,毕竟在这个过程中,落马折翼的都是一些腐败分子,这也正是首长并没有因此而迁怒于他,毕竟大力反腐是首长的重要举措,陆渐红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是在响应着中央号召,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

能力超群、立场坚定、步调一致、忧国忧民,这样的人如果还得不到首长的肯定,那就没有天理了。

就在刚刚之前,首长还跟舒平有过一番对话,秉烛夜谈时舒平也有参与,里面的很多理论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也有的不失偏激,但是在领导人的眼里,只要可行,那就不是问题,就像曾经的各类改制一样,还不是照样推行下去了吗?

舒平没有就陆渐红的观点作任何的评论,只是谈了谈陆渐红这个人,他给出的评价是当代豪杰。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基于舒平对陆渐红的长期关注和了解。严格来说,陆渐红的个性并不合适混迹官场,在更多的时候,官场中人就是圆滑、阴险等负面词语的代名词,然而陆渐红的性格里却是有着意气、重情的一面,而有的时候更是大开大合,不惜得罪人,但偏偏就是这种性格,居然能在官场上立足并且越走越远,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峰,虽然身后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奇遇,但无疑仍然是一个奇迹。

首长没有点评,但是目光中的满意却是未加掩饰,从他的嘴里却是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因为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马骏。与陆渐红相比,能力稍欠,这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品质,陆渐红重情重义,该忍的时候寂然无声,需要出手的时候杀伐果敢,毫不迟疑,这样的性格与自己有着太多惊人的相似,怪不得五年前古首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陆渐红这个小家伙挺有点意思,有可能的话可以多加留意。”

第3895章揠苗助长

周琦峰斜坐在沙发上,右肘支在扶手上,左手夹着一根烟,首长笑着道:“老周,烟少抽点吧,你看这房间里被你弄得乌烟瘴气的。”

周琦峰呵呵一笑:“老啦,也不知还能活几年,到这个时候再戒烟,没那个必要了。”

首长轻笑了一声道:“算了,我也说服不了你。今早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周琦峰弹了一下烟灰,道:“你这么做,我觉得有些揠苗助长了。”

首长微微一笑道:“不经历风雨,怎会有彩虹。”

“唉,其实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考验这两个字了。”周琦峰轻叹了一声,“这孩子,不容易。”

——如果陆渐红知道这两位巨人口中的他还是个孩子,真的恐怕要吐血,有四十几岁快五十了的孩子吗?

首长的神情有些严肃:“他还需要说服力啊。”

……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进来,在地上留下隐隐约约的金黄色的影子。水泥路两侧各是一排笔直的水杉,地上落了一层层的水杉叶子,形成了薄薄的一层垫子。

水泥路上,一个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前行,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在轮椅的后面还缀着几人。

轮椅上祁加平也微微笑着:“陆书记,这么忙还来看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

陆渐红浅笑着道:“老祁啊,你这可是在怪我一直没来看你了,这个地方不错,合适疗养,现在身体都还好吧?”

“离开了那个圈子,人也轻松多了。以前啊身体好的时候看不开放不下,现在放下了,才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适应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祁加平一脸的轻松之态,这场病也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更是让他有所感悟,这世上并非只有一件事情,还有更多有意义的存在。

“能看得开就好。”陆渐红笑着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你这样放得下啊。”

祁加平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的担子重着呢,你放得开,上头未必放得下你啊。总理昨天也来看我了。”

陆渐红微微怔了一下,祁加平笑着道:“难免要提到你的事情,总理说,路还很远。”

陆渐红默然推着轮椅微微向前走着,在体会着四个字的意韵,倒是祁加平看得敞亮,笑道:“陆书记,你跟首长夜谈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看得出来,首长很重视你,只是即便是首长,也不能一手遮天,还需要那帮老人的一致认可啊。”

陆渐红原本就是聪颖绝顶之人,祁加平在边上点了一下,陆渐红立即一点就透,笑着道:“我倒是有点着相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从初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陆渐红觉得首长如此高调,非常不符合他的个性,以陆渐红对首长的印象,完全是内敛深沉的,事出反常,自然有问题,倒不是首长对他有什么阴谋,而是首长故意把他捧了起来,其目的只有一个,向外界宣布对陆渐红的满意,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陆渐红被这么一捧,所承受的压力完全超出想像。看来首长还是要锤炼自己啊,陆渐红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的苦笑,天将降大任啊,没有办法。

祁加平留陆渐红吃晚饭,陆渐红没有留下,有个病人,再让他家属忙活,实在不成体统,临走的时候,陆渐红跟他家属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吱声,跟老祁一场同事,更是一场朋友。

陆渐红的这个承诺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但却是非常重的承诺了。

看着陆渐红等人离去,祁加平的脸上写满了笑容,老伴在边上道:“老祁,人家来看看你,你就这么开心?”

“我开心不是因为他来看我,而是……唉,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等着瞧吧。”

一份内参摆在了陆渐红的面前,在拿到这份内参之前,陆渐红正在浏览《前沿》的网络版,突出理论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着重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宣传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报道。这几期的杂志无论是内容还是质量都有大的突破,看得出来,书德宪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随后市委秘书长康友伟将这期内参送了进来:“书记,这是内参。”

康友伟稍显累赘地强调了这是内参,让陆渐红有些好奇,就是十分钟之前,陆渐红接到了舒平打来的电话,也提醒他看一看这一期的内参。

翻开封页,陆渐红不由一呆,第一篇便是题为《我国的发展与改革方向》的文章,而下面的署名赫然写着他陆渐红的名字。

急不可待地看了下去,陆渐红的眉毛便拧到了一起,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写的完全是他跟首长夜谈时的内容,几乎未加丝毫的掩饰,笔风犀利,一针见血。

康友伟垂着手站在一边,当看到这篇文章时,他也是咋舌得很,内容写得很实在,点出了当前的事实局面,但也正是因为其实在,也把这篇文章的作者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其中不少观点与传统的思维还是有很大的抵触的,尤其是一些改革的措施更是尖锐得很,引用原文中的一句话,乱世当重典,这五个字所引起的会是何等浪潮,并不能想像。

陆渐红也是吃惊得很,这篇文章自然不是他写的,而知道谈话内容的自然只有首长和舒平。

合上内参,陆渐红的脸上没有什么太多的震惊,道:“你先去忙吧。”

康友伟犹豫了一下,还是道:“陆书记……”

“没事,出去吧。”陆渐红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这篇文章显然是出自于舒平之手,而且定然是得到首长首肯的,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引发这方面的思考,而另一方面,则是完完整整地把自己推到了那帮老家伙面前,只是他无法预料,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第3896章烤火

关于这篇文章引起的争议确实不小,但是陆渐红并不知道,因为这方面的争议被首长严格控制住,不许出中南海,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会议或者与他单独交流,这是一个非常令人不解的动作。

陆渐红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情况,由于消息被严格控制,所以他能够获得的情报也极为有限,只是令他不解的是,琦峰总理也不曾跟他交底。陆渐红绝不会相信这样的一篇文章会引不起什么波澜。他并没有想到,在党内私下里已经有不和谐的音符了,说他是政治投机主义者。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觉得陆渐红在京城并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出来,虽然提出了“世界城市”的口号,但是发展是一步步来的,尤其是整体形象的提档升级,更需要时间来检验,短期内根本看不出成绩,再如什么防治污染,同样是短期内看不出成效的,而旧城改造也是新瓶装旧酒,唯一的亮点恐怕就是在农业工作方面取得的突破,但也只限于清河等有限的几个地区,并没有能够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陆渐红虽然能力不错,在各省市都有不俗表现,但是在京城交出来的答卷却令人不甚满意,有的人甚至还拿陆渐红以前在重安时的事情说事。当然,也有不少力挺陆渐红的少壮派,他们认为陆渐红敢说敢为,指出了当前形势的紧迫之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这篇犀利的文章能够上得了内参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一时间众说纷纭,意见颇多,但是所有的舆论都被牢牢地控制在一个极为狭小的范围内,而一些过激的言论,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也是在一个极为有限的圈子内酝酿,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篇代表着陆渐红全部观点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议论,让陆渐红成为了注目的焦点。

虽然没有什么人向陆渐红透气,但是陆渐红一直在关注此事,又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察觉不到,有不少支持者更是打来了电话询问,陆渐红苦笑着不解释,首长啊,这一次你可是把我放到炉子上去烤火了。

……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76页 / 共882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