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歌神(革神).txt
当前页码:第433页 / 共582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杜星河和云世界团队的人看到廖楠得到如此低的观众分。也是为廖楠抱不平。按他们最初的预想。虽然不希望廖楠第一轮就冒出来,但也不应该得这么低的分吧?要知道,现在所有确定晋级的歌手。观众的支持分都超过了1000分,甚至大部分都超过了1100分,包括一些已经肯定被淘汰了的歌手,观众支持分都能超过1000分,但廖楠只得到808分,这也忒低了点!

杜星河看到这样的得分,心中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们的计划有些失算了,之前抽签结束后,廖楠拿到82号,杜星河觉得还蛮靠后蛮不错的,但当时杜星河就知道了排在廖楠前面的是刘嘉萱。但那时他不了解刘嘉萱的实力,只是听萧天郎讲过刘嘉萱是国娱重点新人,当时杜星河还想呢,廖楠要跟在刘嘉萱后面唱,更容易隐藏自己了。但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很失算,现在廖楠这已经不是隐藏自己的事了,而是他有可能要面临着被淘汰啊!

如果廖楠没跟在刘嘉萱后面比赛,他的观众支持分肯定不会这么低。要知道,正在悬崖边上挣扎的吴志龙的观众支持分都有1358分!不过也难怪吴志龙的得分高,因为吴志龙是翻唱的观众熟悉的歌,大家容易接受。而廖楠唱的是一首新作品,虽然很好听,但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太大的惊喜,加之他的外型与吴志龙那种标准的帅哥没法比,所以的观众得分才会低这么多。

吴志龙那边看到廖楠的观众得分只有808分,真是笑爆了,这么低的得分,他怎么看都觉得廖楠要被淘汰了。

杜星河和云世界那边则为廖楠捏了把汗,杜星河很清楚,廖楠刚刚这首歌唱的水准极高,现场这500位专业评审应该会给廖楠一个不错的分数。但由于廖楠的观众得分实在太低了,他要想晋级,仍旧是件难事。

很快,观众席前面坐着的500个专业评审给廖楠打分了。

每个专业评审都立起了他们的电子计分器,上面显示着3分、2分、3分等各自的评判分。

众人的目光扫了一眼评审席上的那些零零散散的计分器后,都汇聚到了舞台后方另外一块大屏幕上,那里很快会显示出专业评审的汇总分。

廖楠站在舞台中央。拧着身子往后看,杜星河则在舞台通道口,抱着胸皱眉盯着那屏幕——1210分!

此分一出,现场观众发出了一阵惊叹声和唏嘘声,那些业余观众都没想到,专业评审会给廖楠这个平凡的小子打这么高的专评分!这样的高得分,都能排进专评分的前10名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专业评审给廖楠打这么高的分!这种不理解很像之前吴志龙得分的时候,那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些专业评审给吴志龙打那么低的分。而现在。他们不理解的是专业评审们为什么给廖楠打这么高的分。

廖楠和吴志龙的境遇整好是相反的。观众都支持帅气的吴志龙,但专业评审不支持他;而现在观众并不是很支持廖楠,但专业评审却很支持他。

还有一件更巧合的事,那就是廖楠的最后总得分是2018分!和吴志龙一模一样!

按照之前定下的晋级规则。如果有两个歌手的得分相同。那先出场的歌手排位占先。但如果这两个歌手最后排第48和第49名。一个能晋级,一个不能晋级,那就没有占先规则了。两人要加赛一轮,胜者晋级48强。本来这种状况应该很罕见的,但现在廖楠得了2018分后,也和吴志龙一样,卡在了晋级坎儿上。

吴志龙由于先出场,所以排位依旧是第42名,廖楠排43名。

后面还有18个歌手要登场,如果正好有5个人的得分高过2018分,那最终廖楠会排位第48名晋级,而吴志龙则靠占先出场的优势,排第47名晋级;

但假如后面18个歌手中,有6个人的得分高过2018分,那吴志龙和廖楠就卡在48名和49名之间了,到时两人就要进行pk战了。

假如后面18个歌手中,有7个或更多人得分高过2018分,那吴志龙和廖楠就要被双双淘汰了。

看到廖楠得到1210分的超高专评分,吴志龙那方人简直都要疯掉了,他们怎都没想到,那些专业评审会这么支持廖楠这个小矮子!虽然在东南赛区时,廖楠也得到了专业评审的一致支持,但那时吴志龙等人都觉得这小子是占了云世界的光了,如果没有云世界和杜星河的光环,那那些专业评审才不会青睐廖楠呢。

没想到来到了长安,这里的专业评审还是青睐廖楠,这让吴志龙等人实在接受不能了,要知道,他自己的专评分才得到可怜的660分,比廖楠低了500多分,这让吴志龙都快崩溃了。

本来以为廖楠肯定得分比他低呢,就算他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没想到,现在廖楠给他拉上了!要不大家就一起死,要不就一起晋级,或pk!

想到廖楠在东南赛区决赛时的超强发挥,吴志龙心里直犯怵,因为到了pk赛,他和廖楠要清唱比试,没有任何的伴奏乐了,他本身并不擅长清唱,如果走到那步,他很可能要被廖楠给p掉啊!吴志龙只能盼着他和廖楠都能晋级了。

云世界这边,看到廖楠的得分竟然和年代的吴志龙一样多,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廖楠得到了很高的专评分,虽然还是命悬一线的形势,但至少保留了晋级的希望,没有排名48名开外直接被淘汰,而且和吴志龙这只东南赛区的“软龙”同分,就算最后很寸的要pk,云世界这边也坚信廖楠能把吴志龙给p掉,因为在东南赛区决赛时两人曾同台竞技过,那时廖楠便用超强的歌声压了吴志龙一头。只要能坚守到末尾pk战,廖楠几乎就肯定能晋级了。

但现在云世界忧的是廖楠到底能不能留在前48名里和吴志龙pk,后面还有18个歌手,如果有七个人唱的很厉害,廖楠和云世界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就要化为乌有了啊!

于是等廖楠下场后,云世界的工作人员,包括杜星河,都有点紧张了,他们更加关注后面歌手的表现。

这种紧张在第99个歌手出场时达到了最高峰,因为前面98个选手都表演之后,廖楠的排名是第48!吴志龙排第47!后面还有两个歌手。如果这两个歌手都能有超过2018分的发挥,那廖楠和吴志龙就要双双被淘汰了!

而假如这第99号歌手的表演没能超过2018分,那廖楠就肯定将有留下和吴志龙pk的机会,当然,如果后两个选手的发挥都不尽如人意,那廖楠和吴志龙就可以双双晋级了。但只要后两位选手有一个实力彪悍的,廖楠和吴志龙就有一个人要离开。

所以在第99号选手出场表演时,云世界这边的人和年代吴志龙的团队都显得格外关注和紧张。

这第99位选手是年代推出来的一个女歌手,叫楚一楠,虽然年代的歌手。但这女生并没参加东南赛区的海选。而是从西南赛区杀出重围的。四大唱片公司这次推新人并不是集中在东南赛区参赛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东南赛区的竞争会很激烈,所以平均分配了资源,去到各个赛区打比赛。杜星河等云世界的人之前只是在电视台放的《声动中华》海选片花中看过这楚一楠的演唱。

在杜星河的印象中。这个个头很小的女生。声音异乎寻常的奔放。有点另外一位面孙燕姿的意思,声音的自由度和爆发力都很出色,绝对是个实力选手。要知道。她在西南赛区的总决赛上最后拿到了亚军的好成绩,而她在西南赛区输的唯一一个人,便是目前在百强战中暂居第二,箭靶也推到西南赛区去比赛的林素雅。

按正常看,这楚一楠肯定能晋级48强的,她的实力在那摆着呢,就算发挥的不尽如人意,进48强也不是问题。但这天下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是身体很不舒服,楚一楠上场时嘴唇都有点发白,身上明显在冒虚汗,就像发高烧了似的。

带着痛苦的病症,楚一楠勉强完成了演出,但结果却很残酷,总分只有1600多分。楚一楠一下台就哭晕过去了,后台的其他公司的人看着她不免感到同情。这次比赛对歌手将具有命运转折型的意义,但机会很宝贵,只有一次,不管出什么状况,歌手都没法重来,楚一楠准备了那么久的比赛,结果因为赛前发烧感冒,嗓子完全打不开,结果失去了这次宝贵的机会,她怎么会不难过呢?

吴志龙虽然和楚一楠是同公司的,但现在有直接利益冲突,所以看到楚一楠没发挥好,吴志龙心中是非常窃喜的。现在就剩最后一个歌手还没登场了,而他还排在47名的位置,和廖楠并列。不管最后一个歌手发挥如何,他都可能能有继续唱歌和廖楠pk的机会了。虽然和廖楠pk他赢的几率不大,但至少是有这么一次拼的机会。而假如最后一个歌手发挥的也不出色,那他就顺利晋级了!——这在吴志龙看来简直就是奇迹一样的事,昨天比赛完,他排名那么低,他已经要绝望了,而今晚上午看过另外一组选手比赛后,吴志龙更是彻底绝望了。没想到到最后了,他还存有继续唱下去的机会,这对吴志龙来说绝对算是一份惊喜。

吴志龙很庆幸,楚一楠发烧了没法发挥,他心里琢磨着,这或许是老天爷对他的一种眷顾吧?如果这次比赛他能走到最后,那他必须得好好谢谢楚一楠,未来有机会,他一定要公司里照顾照顾这小丫头。

就在吴志龙庆幸的时候,另一方面的廖楠也在庆幸,99个选手都比赛完了,他还排在第48位呢,这就是说,不管最后一个歌手成绩如何,他都有和吴志龙一对一的机会了。他心里非常想借这机会,重新唱一首歌,来征服现场那些不投他票的没有欣赏水平的观众。对于刚刚自己只得了808分的观众支持分,廖楠很是不爽。对于年代的人,尤其是吴志龙,他更是不爽。要知道,在东南赛区的决赛时,那白痴曾经挑衅过他,当时他就给那白痴在舞台上上了一课,但上还不过瘾,现在有机会给那家伙踢出总决赛,如果是这样,他才会真正过瘾。

带着这样的求战心,在最后一个选手登场时,廖楠是真心希望那最后一位歌手可以发挥出高水平来,这样给他和吴志龙挤掉一个,这才最爽。

但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之前楚一楠的影响,最后一位出场的歌手,也没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失常了,最后只得到1800多分。如此一来,前48名的排位就凿实了,吴志龙和廖楠排在末两位,双双晋级的48强决赛。

吴志龙到这时才长出一口气,觉得沉闷了两天的时间突然就变得敞亮了,在48强一对一决战时。他一定要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可不能像第一轮似的玩的这么冒险了。

廖楠那边虽然也晋级了,但没能和吴志龙pk上,他心中还是略有遗憾的。他只能祈祷着到了48强一对一抽签时,再抽中吴志龙了。

按照排位规则。48强抽签是从某位开始。逐一往上抽的。廖楠拥有第一位抽签的权利。他有可能抽到前面47个选手中的任何一位,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抽低位次的选手了,就像吴志龙这种。如果抽到低位次的,那廖楠的晋级机会就大多了。但假如他真的很点背,像他之前自己乌鸦嘴那样说的抽到吕琴的话,那就太悲剧了。要知道,吕琴可是以百强战第一名的身份晋级的后面比赛!

当天晚上,所有晋级选手及其相关团队都拿到了48强的排名表和总分。

在这张表上,吕琴以2701分(1402分观众评分、1299分专业评审分)独占鳌头。

排在2~10位的分别是——

第2,林素雅(女)(箭靶)2618分(1388观众分+1230专评分)

第3,吴太喜(男)(国娱)2610分(1367观众分+1243专评分)

第4,姜黎(女)(年代)--2600分(1228观众分+1372专评分)

第5,刘嘉萱(女)(国娱)2598分(1321观众分+1277专评分)

第6,何璐忠(男)(其他)2554分(1320观众分+1234专评分)

第7,陆泽成(男)(bv)--2514分(1340观众分+1174专评分)

第8,陈宇(男)(草根)--2506分(1283观众分+1223专评分)

第9,张诚(男)(箭靶)--2506分(1305观众分+1201专评分)

第10,马树鹏(男)(箭靶)2504分(1295观众分+1209专评分)

……

除了吕琴外,排名前十的这九位歌手,都给杜星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排第八的陈宇,是个草根歌手,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艺人约,这人的声音很像另外位面的歌神张学友,是个很有潜力的种子。杜星河想再多听听他唱歌,如果后面的比赛他也能有像之前第一首歌那样的发挥,那杜星河就有意用重金签他了,打磨好了,他绝对是这个位面的华语乐坛的一块瑰宝。

除陈宇外,其他歌手都是名花有主的歌手,只有排第六的何璐忠是来自申海那边的一家中型唱片公司,其它7位全部来自四大唱片公司,由此可见在华语乐坛,这四大的实力和造血能力有多强。

杜星河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在过去10年中,四大唱片公司在全中国流行唱片市场的份额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75%!剩下的上千家唱片公司才只占到25%的流行唱片市场份额。

过去10年,每年的流行唱片年销量榜的前10名,全部来自于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手。年流行唱片销量的前50名中,有95%的歌手都来自四大唱片公司。

这个记录,今年肯定要被打破了,因为云世界的出现。但即便这样,四大仍是华语乐坛无可撼动的超级大鳄级公司。

这里面又以箭靶为龙头,不说现在正在线上的那些一线流行歌手中箭靶的人最具实力,单看这次《声动中华》百强争霸战的前10名里有三个箭靶的新人,就足以看出这家唱片公司的实力有多么强悍了。

第752章四大鳄的历史

就杜星河之前从萧天郎拿到的资料,箭靶这次一共给17名新人报名了《声动中华》的比赛,其中15个人从各大赛区脱颖而出进入了百强决战。这15个人,有11个人都晋级了最后的48强,这个数量在四大唱片公司中是最多的。

除箭靶外,国娱这次参赛选手的表现,也异乎寻常的出色。百强战第一轮,前十名中有两个国娱的歌手,分别是排第三的吴太喜和排第五的刘容嘉。两人都属于很有潜力的类型,后面的轮次中,按他们的风格,应该是发挥会越来越好。

这次《声动中华》的选秀宗旨是选出一个能代表并带领全中华几亿球迷一起为中国男足唱助威歌的人,所以其实这样的条件是很适合国娱的歌手出彩的。因为这种选秀并不是选最好的声音,帅气与漂亮的形象也是决定歌手是不是能走到最后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国娱的歌手不是超级帅哥就是超级美女,外型都极为出众,这样的歌手是最适合这次选秀活动的。而当国娱的歌手不仅仅有外型,再有出色的音乐素养时,那他们的杀伤力就太大了。就像排第三、也是目前排位最高的男歌手吴太喜,就是靠着超帅的外表和超凡的音乐素养冲上来的。

按照之前长安台组织这种大型活动选秀的标准,再考虑到大部分国人头脑中那种男人要担当的传统思想,这次《声动中华》的总冠军很有可能会是男歌手夺魁。因为不管是男球迷还是女球迷,对于一个有担当的男歌手来引领他们唱助威歌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但假如是一个女歌手担当这个任务,那估计有不少男球迷会觉得不过瘾,所以这次选秀的冠军很有可能是个男歌手。

而吴太喜,无疑是入围48强的男歌手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位。后面国娱还有7个歌手都晋级了48强,其中五位都是男歌手。

国娱总共有9个歌手入围了最终的48强,紧随入围了11个人的箭靶,位列四大唱片公司的次席。

bv和年代各有7个歌手入围了最后的48强。

bv只有7个歌手入围最后的48强,成绩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要知道。他们总共派出了20个歌手来参加这次《声动中华》的比赛。其中18个歌手都入围了最后的百强决战。

但第一轮比下来,这18个歌手中只有7个人留到了最后,如此高的淘汰率,令bv觉得很懊恼。而且他们排名最高的歌手。只是排在第7的陆泽成。这个排名是所有四大唱片公司中最低的,他们上面甚至还有个非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手(排第六的何璐忠)。

bv本来对这届比赛是势在必得的,这届比赛的选人宗旨。在他们看来最适合他们公司的艺人了,因为他们公司的艺人能歌善舞,最容易在大型活动中出彩。而他们推出来的新人也无一例外全都是能歌善舞型的。

虽然之前有考虑到,最后的百强决战有可能采取不插电的形势,这样的比法不太适合跳舞型的选手,但他们给旗下歌手做了大量的不插电培训,以及达到最好的热舞演唱效果。

可惜,真到比赛场了,bv的这些热舞型歌手在不插电的环境下,边跳边唱的表现并没有发挥的太出色,至少和国娱的热舞型选手刘容嘉比,他们的歌手明显矮了一截,并且他们的歌手雷同性很大,被刷掉一大片,那也在所难免了。

和bv比起来,年代能晋级7个歌手到最后的48强,应该算是满意的结果,因为他们一共只有10个歌手晋级了最后的百强争霸战。除了楚一楠发挥失常比较令他们惋惜外,其他有实力的歌手,都顺利晋级了。

和其他三条大鳄无比重视这次《声动中华》的比赛的态度略有不同,年代虽然也很重视这次有可能推出新一代歌王歌后的大型选秀活动,但他们的重视程度要比其他三家大鳄弱的多。

其他三家大鳄都推了至少15个新人参加这次比赛的预赛,但年代只推了12个歌手来参赛。这个数字比其他三大鳄已经少很多了。

年代的歌手倒是争气,12个人中有10个都晋级了最后的百强战,而入围的10个歌手,又有七个晋级了最后的48强,这样的效率,足够年代的高层满意了。

前面已经讲过,要想让自己的歌手在这种级别的选秀比赛中脱颖而出,那是要付出巨大的宣传费用的,年代虽然不缺钱,但他们这次只派这么几个歌手来参赛,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钱,他们高层给的预算实在太少,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参赛部推更多的新人来参赛了。

在如今的四大唱片公司中,年代的内部纷争是最多的。这和年代这家公司本身的多元化发展不无干系。

在四大唱片公司中,箭靶之所以做的最好,是龙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唱片公司就像他们的logo标志那样,就是一支箭射到了箭靶上,寓意他们的目标是非常专一而精准,他们的业务也是这样,只做音乐,以及音乐的相关产业,不涉及任何其他产业。他们的经营重点就是唱片,而且不涉及亚洲以外的地区,他们只要亚洲市场,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励精图治专心的做华语唱片,所以他们才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

和箭靶不同,其他三家唱片公司都是多元化的发展。

国娱,全称“福湾国际娱乐集团”,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家公司除了音乐外,还涉及了其他娱乐产业,像是电影、传媒、报刊杂志等等等等。甚至他们旗下还有三个时尚服装品牌,在全亚洲经营了超过100家的服装专卖店。

但音乐唱片业在国娱的经营领域中仍是最重头的一块,他们的唱片和音乐领域相关收入占了全集团收入的75%以上,可见音乐产业在国娱的份额有多大。

和国娱一样,音乐产业也占了bv集团的总营收75%以上的收入。bv集团由于拥有大量外资股份,所以这家公司和国娱一样,是一家全球性的娱乐集团,触角不仅盘在了华语地区,更垄断了不少非华语地区的娱乐市场份额。像是日-本唱片市场,就一直由bv垄断着。日-本顶尖的一线艺人有60%都是bv旗下的。bv不仅垄断着日-本的唱片业。而且还垄断着日-本电影电视行业50%以上的市场份额。

bv不仅是中国唱片业的一条大鳄,更是日-本娱乐圈中的更大的也是唯一一条大鳄。当然了,bv的幕后终极大老板,正是张氏皇族。他们一直用bv控制着日-本的娱乐业。

在这个位面。日-本就像一条狗。美国是拿枪的主人,中国是拿枪的猎人,美国人让它叫。它就得朝中国叫,但中国只要一开枪,它就要被吓的缩回去,在两强的夹缝中生存,日-本人的压抑怕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人都没法体会的。但没办法,谁让他们当初选择了走军-国-主-义的道路呢?虽然他们已经把九州岛都割让给了中国任其殖民,以此冲抵一部分战争赔款,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今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但他们每年10%的国民收入都要付给中国政府,来支付剩余的战争赔款,这样一直要赔整整100年,才能还清他们欠中国的债。

试想一下,日-本老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的挣钱,到头来要把10%的收入付给中国,为他们的前辈还债?他们心里怎么可能正常?而且他们这种怨言还不敢发出来,因为中国一直拿枪比着他们呢,他们要敢不给钱,整个国家都有可能被中国殖民,到时候就不是每年付出10%收入的事了。

在如此重压之下,日-本全社会都只能默默的奋斗,力求早日把战争赔款还清,把九州岛收回来。

疯狂的无休无止的工作,让日-本的经济飞速腾达的同时,也让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有了心理扭曲的毛病,所以他们必须要靠娱乐业来发泄他们心中的痛苦。

张氏皇族早年间秘密收购的bv,便担当了这个角色,他们给日-本老百姓提供最变-态也是最能发泄心里阴暗面的娱乐文化,来纾解全社会的压力。

要说,上个位面的日-本-色-情-产-业,以其超变-态的一面而闻名世界令人叹为观止了,但这个位面要更甚,因为这个位面的日-本人要比上个位面的日-本人更压抑百倍。杜星河只看过一次这个位面的日-本a-v电影后,就发誓再也不看了,因为他实在接受不了那种变-态到让人呕吐的程度。

当然这个都说远了,总之bv这家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是相当变-态的,在中国区的高管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旗下艺人也是很严苛的。据说bv的所有艺人,不论男女,都进行过很变-态的特训,这种变-态倒不是色-情类的那种,而是在舞蹈上的精益求精。

如今的bv,只要是定位成热舞型的艺人,不论男女,每个人都能下一字腿,前劈后劈都像玩似的。自从方雅君事件以后,他们公司对艺人的管理就变得异常苛刻和严格,甚至都接近于半军事化的管理了。

bv的艺人在四大唱片公司中是压力最大的,当然,从bv混出来的艺人,收获也是最大的。四大唱片公司中,bv给一线歌手的分成是最高的,相反的,他们给培训生类的新人歌手的分成是最低的。两极分化的很严重。这也是bv艺人心理不平衡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总之,bv这家公司因为日资的背景,在圈内人看来是家很变-态的公司。

相比bv,年代在华语乐坛圈内人的眼中,就更变-态了。

不同于bv的变-态多因苛刻。年代在圈内人眼里的变-态,是因为这家公司总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态事。

想当初,20几年前,年代可是华语乐坛的唯一一只超级大鳄,那时根本还没有箭靶这家唱片公司,箭靶就是当初年代的高层因为经营理念的分歧,从年代跳槽出去成立的一家新唱片公司。

现如今,箭靶在唱片业的地位已经超过年代,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虽然箭靶的总资产还超不过多元化发展的年代。但箭靶在唱片业的分量。已经远超年代一个档次了。

当初年代最火的时候,bv还在日-本本土拍小a-v呢,中国只有国娱一家公司能和年代抗衡,但那时国娱对唱片还不是那么重视。因为当年的电影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期。大部分呢娱乐公司都在做电影。国娱名叫国际娱乐集团,肯定也是以做电影为主。

后来是因为张氏皇族在60年代中期推出的一纸禁-播令,压住了电影发展的势头。不少公司才转过头来做唱片。

那个时代的国内电影其实很蓬勃的,各种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有政-治-意-志的电影,有很多揶揄抨击张氏皇族的电影。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曾有机会变得更开放。

但可惜最后随着大-思-潮-运-动的结束,国内的文化市场被打进了冷宫,特别是电影市场,很多题材的电影都不让拍了,只要有一点含沙射影的东西,都会被毙掉。

一直到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复苏了,但仍旧有条高压线,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去触碰,那就是不能有任何涉及到张氏皇族或的内容,自作聪明的含沙射影尤其取不得,否则任何院线都不敢放的。

在如今的电影中,包括小说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中,你可以骂政-府,可以骂政-客,可以骂一切你想骂的人,但惟独不能骂张氏家族,不仅不能骂张氏家族,也不许捧,不许评论,不许发表任何有关你对张氏家族的看法。

在任何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张氏家族都是大禁忌,只要碰了,你准没好果子吃,想拍马屁都不行。

从表面上看,张氏家族就像和社会割裂了一样,除了学校的课本中有提及中华建国的历史中涉及以外,现今社会上的任何报刊、杂志、电视、电影,你都找不到张氏家族的任何痕迹。张氏家族也几乎不出来发声,就好像真的下野了似的。

但只要有点见识的政客都知道,这样的张氏家族其实更可怕,因为他们一直在沉默的注视着你,手里握着可以审判你的利剑。

话题又扯远了。

说回文娱市场。

如今这个位面的电影市场要比唱片市场大的多的多,但这都是遭受了当年的禁-播令劫难以后的成绩了。如果没有当年的禁-播令,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会更加的蓬勃庞大。

也正是因为当年的一纸禁-播令,才让华语唱片市场取得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

四大唱片公司差不多都是从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年代最早是唱片业的龙头,国娱早年时虽然集团规模要比年代大的多的多,但因为电影产业突然崩塌,让这家电影业的巨头蒙受了巨大损失,在转行做流行音乐后,国娱的竞争力与一直做唱片的年代没法比。

国娱一直到现在都注重歌手的形象,就是因为他们最大的那拨高层,都是经历过国娱电影发展时期的老派领导,他们早年间旗下艺人歌手都是电影明星转行做歌手的,他们新签的艺人也是以电影明星的标准选材的,之所以这么做,他们就是争取有朝一日重新做回电影行业,那个年代,没有人知道禁-播令什么时候结束,所以国娱本来只是想把那段日子熬过去,就做回电影老本行。但没想到,这一禁就是小几年,东南地区的电影娱乐重心全都倾向了香江,那时的香江社会相对开放,算是一国两制的制度,电影在那边是可以播放的,所以大中华地区的很多电影人才都集中去了香江,这直接促成了香江成为了耀眼的电影之都。

后来禁-播令结束了,国娱再想转行,也转不了了。因为人才的流失,更因为唱片市场的蓬勃发展。禁播令刚结束的那段日子,唱片产业要远爆电影产业,做唱片的收益要比作电影的收益高的多,所以大部分有实力的公司都留在唱片圈了,就不和已经形成规模的香江电影公司竞争做电影了。

国娱看到唱片市场的潜力,也把主要的经营方向调整到了唱片业,只分出一个很小的部分去继续做电影。后来随着电影市场逐年走强,国娱的电视电影部才变得有规模一点,但这种规模和他们的唱片业还是没法比。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了绝对的唱片界大鳄,在电影领域的企业排行中,他们估计连前50强都进不去。

虽然转型成了唱片为主的集团,但国娱的选人标准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也就是一直用选电影明星的标准在选歌手,他们的经营思路和其他三大鳄也不一样,他们不是真诚的做音乐,而是真诚的在经营歌手的形象,在他们看来,歌手的形象比音乐更重要,一个好的歌手形象,只要能遇上好歌,那必定大红大紫,赚个盆满钵满。但假如一个歌手的形象不行,或有污点了,那就算有再好的音乐,歌迷也不会买账的。在国娱里,歌手的形象是第一重要的,第二才是音乐才华。

正是因为这样的经营理念,所以国娱的歌手都非常注重对自身形象的保护和经营,生怕身上有污点。

陈慧伦贵为国娱的小天后,国娱培养陈慧伦那么多年,可谓不惜重金打造,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她这么一个时尚教主,但就因为之前唱片的那个小污点,国娱就要下狠心给陈慧伦冷藏。这足以见出国娱的高层对旗下艺人的形象要求有多么严格。这种严格甚至比bv的变-态管理还要变-态。

艺人在bv如果犯了错,只要接受惩罚,那他们还可以挽回后果,bv也会帮助艺人努力挽回后果,毕竟培养出一个艺人不容易,bv管理虽然严格,但他们可以给艺人留一线生机,愿意容忍艺人犯小错。

但国娱不同,国娱不能容忍任何污点,艺人身上只要有一点污点,国娱几乎肯定要封杀或冷藏,不留一丝余地。

在四大鳄中,这两家唱片公司可以说是管理最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没人性的管理,但从某种层面上看,他们的韧性和战斗力也是最强的。毕竟,这两家公司最早都不是专业做唱片的,他们是在用做别的行业的经验从唱片圈闯出的成功路。所以他们直到今天还在坚持他们一贯的这种管理风格。

和国娱、bv不同,一脉相承的年代和箭靶,是四大鳄中最人性化管理的两家公司,这种人性化,和他们的都是专业做音乐的感性性格有关。

如果当年没有那纸禁播令,也就没有现在的箭靶了。如果当年没有那纸禁播令,年代很可能是现今华语乐坛上的垄断级巨兽。

在如今的华语乐坛,箭靶的音乐实力毋庸置疑的排行老大,而年代,在纯音乐素养方面,是能和箭靶较劲的一头大鳄。这两家公司的歌手的纯音乐素质,是要远超过bv和国娱的,这两家公司的高层都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那批做流行音乐的先驱者,虽然后来分家了,但这两家大鳄对于音乐的追求仍旧是最热忱的。

虽然年代随着近些年来的集团重组,高层频繁变动,对音乐已经不是那么专精了,这家集团如今触角涉及到非常多的产业,但他们做音乐的那拨人,仍旧是当今华语乐坛的翘楚,一点都不弱于箭靶的音乐制作人。

第753章年代之殇

别看年代最近总被云世界压一头,好像很好欺负的似的,但实际上,年代在唱片圈的实力,仅次于箭靶。他们的大天王朱汉卿,是目前华语乐坛唯一可以和歌王张德华争锋的男歌手。

在四大天王的排行中,朱汉卿当仁不让的是排第一的。论歌唱实力,朱汉卿绝不逊色于张德华,如果不是当年张德华拿到了那届选秀大赛的冠军,异军突起的话,他是肯定压不住朱汉卿的。

年代经营朱汉卿的那个体系,实力不弱于箭靶的任何一个制作部。但因为年代现在内部纷争太多,无法凝聚成一股绳,公司内部各方实力各怀异心,导致他们内耗太严重了。

就像傅晓田这拨人总被云世界“欺负”,其他制作人就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在看的,甚至会对傅晓田他们落井下石,而不是伸出援手一起搞云世界。

如果年代内部没这么多纷争的话,早就把云世界给摁死了。但很可惜,年代内部的斗争实在太严重,他们根本没心思多顾云世界这种外敌,他们把心思全花在内战上了。

当年箭靶的那群创始人之所以从年代离职出走,其实也是源于年代的内斗。内斗在年代中算是传统了,这个祸根不是别人留下来的。正是年代的创始人年庚华老先生一手促成的。

那时年代垄断着南方的唱片市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头大鳄级公司,没有别的公司能和年代在流行音乐领域中争锋。

年庚华为了保持手下的战斗力和竞争性。特意扶持了三个派系,让他们互相制约,互相竞争,从内部战斗,来刺激彼此的斗志,激发企业的活力和潜力。

年老先生的想法是好的,是想采取良性竞争的形式来保持企业的活力,最初几年这种竞争也确实良性,但自从张氏皇族发布了那一纸禁令,众多公司转向流行音乐市场。要分流行唱片这杯羹后。年代的内部竞争就变了味。

此前,他们没有外部竞争的压力,一心做好内部竞争就好了,但禁令发布后。年代的外部竞争也开始变得很激烈。两相压力之下。年代的派系争斗就变得异乎寻常的残酷了。有很多出色的歌手都因为派系斗争最终前途尽毁。

就像张德华的师兄,比方雅君和张德华更早的一个大流行歌手——石仁杰,那时是年代的金牌歌手。年代的主打男星之一,但就因为他所跟的那个制作人失势了,结果石仁杰完全就没有发片的机会了,最后被逼的不得不离开了这个圈子。他想去加入别的派系都不行,他身上已经烙了之前派系的痕迹,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如此残酷的竞争,都堪比一些政-治-派-系的争斗了。

那个时期的年代,不怕你不出头,就怕你站错队。而且就算你现在混的风光无限,但只要你的那个派系中的那条线倒了,那你立刻就跌进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歌手和音乐人怎么可能做出好的音乐?

那时年庚华老先生得了中风,已经无法掌控公司的大局了,导致了这种派系争斗的局面愈演愈烈最终变得不可收拾了。

箭靶的那群对音乐抱有初心热情的制作人,就是在那时实在受不了年代的内部竞争环境了,才毅然离职,并集资给他们手下的歌手都赎了身,最后他们一起创办了箭靶,趁着年代内斗和流行音乐大发展的机会,一举崛起,成为了今天华语乐坛的一哥。

如今的华语乐坛四大鳄,bv和国娱是敌对竞争的关系,因为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歌手的类型是有直接冲突的;而年代和箭靶也是一种偏敌对的关系,就因为这两家公司曾经的历史渊源。

年代的内部竞争机制一直到年庚华先生撒手人寰,由他儿子年恭城接管公司后才稍微平缓一点。但那时的年代已经被新插旗的箭靶以及转行唱片的国娱、bv迎头赶上了。

年代当时公司因为内耗严重,收支严重失衡,加之唱片业的营收因为激烈的外部竞争变得每况愈下,于是年代的第二代掌门人年恭城做了一个至今都被年代一些保守派所诟病的决定——拓展非娱乐产业业务,进行集团大业务转型。在别的公司都削尖脑袋往唱片圈钻的那个时代,年代这家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当时仍旧保持着龙头地位的唱片大鳄,竟然要转行去做别的了!

这个决定彻底让年代拱手交出了唱片界老大的宝座。虽然后来年代在其他诸如房地产、快消品、精密制造业等领域都屡屡受挫后,又重整旗鼓重新抓了他们最拿手的唱片业,但他们的败势已经不可逆转,已经彻底被箭靶给超越了,再也追赶不上。

虽然从今天看,年代仍旧是四大唱片公司中资产总值最高,最有钱的公司,但他们在唱片业的地位已经再也追不上箭靶了。

年代如今已经不是年家人掌控的公司了,经过多年的吞并和重组,年代现在是由几家大公司的负责人一起成立的董事会负责的大型集团公司。

像是杜星河当年在苏城的恒基广场上和年代的小天王高艺林飙歌,那时他们所在的恒基中心,就是年代集团参股的地产公司的商业地产项目。

诸如这类其他行业的项目,年代还有很多。箭靶目前的音乐相关领域营收占了公司总营收的95%以上,他们仍旧是专一的做音乐的公司,而bv和国娱的音乐相关收入也占了集团总营收的75%以上。年代的这个比例只有可怜的40%。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433页 / 共582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