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星河服气了,道:“得得得,您要精力旺盛就去拉,但往电影里植入广告是个要拿捏分寸的事,并不是往里塞的广告越多越好,人家要觉得这些广告会影响电影的放映效果,全都给否了,您可别生气。”
林建国挠挠头,较劲道:“不可能全否了吧?用一两个不行?我还真就不信了!”
杜星河彻底摇头了,不和林建国做无意义的争辩了,林建国爱怎样就怎样了,回头让制片方和林建国去扯皮吧,他算是说不通了。
杜星河对于植入性广告还是有些心得的,因为在上个位面他在折服起帮朋友做过电影配乐,当时要的一段配乐就是和植入广告相关的,为了把那段音乐做传神,达到最佳的广告效果,他还特意学习了一些植入性广告的相关知识,对此算是有了解的。
其实上个位面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产电影中就经常可以看到植入性广告的影子了。
就像那部很经典的《天下无贼》里,刘-德华开着宝马将与一辆车身标着“长城润滑油”字眼的大卡车相撞,片中“长城润滑油”多次非常明显地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就是最初级的也是最扎眼的植入性广告范例。
所谓的植入性广告,又称植入性营销,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符号(如logo或者品牌名字)融入电影、连续剧、音乐及其他舞台产品中,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和广告的目的。植入式广告,在唤起消费者注意的同时,还扩大品牌联想的强度、偏好性和独特性,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好感。
对大多数观众而言,“植入式广告”可能还是一个新名词,比如在上个位面中,这些镜头各位就不会并不陌生:
——冯-小刚执导的《一声叹息》中,影视公司老板刘大为(付-彪饰演)吩咐李小丹(刘-蓓饰演):“别住着总统套房就大手大脚花钱,要吃饭到外头去吃,千万别从饭店叫,一碗面条能收你二百块……电话线也给我掐了,打电话用吉通卡。”
——还有一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讲故事》临近结束时,严-顺开扮演的爷爷说:“我要摇一摇……”爸爸疑惑地问了一句:“摇一摇?”孙子摇头晃脑地念道:“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
如此这种将商品或品牌直接植入影视剧或娱乐节目的内容中,给观众留下品牌印象的隐性广告,就是所谓的植入式广告。与其它隐性广告一样,植入式广告不具有可识别性,是一种使消费者难以辨明其为广告的营销传播形式。因其强劲的传播渗透力,这种广告形式已经在很多领域发展起来,引起营销界的关注与广告主的青睐。
植入式广告的表现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在影视剧和娱乐节目中可以找到诸多适合的植入物和植入方式,常见的广告植入物有:商品、标识、招牌、包装、品牌名称以及企业吉祥物等等。
就杜星河的了解,影视剧中。最常见植入方式有以下一些:
1,台词表述:即产品或品牌名称出现在影片台词中。代表性例子就是上个位面的《一声叹息》,徐-帆扮演的妻子在电话里多次提到“欧陆经典”,特别在影片结束前,徐-帆在电话里再次说到,“过安慧桥,过了安慧桥左转,就是‘欧陆经典’,牌子很大,一眼就看见了!”
2,特写镜头:这是植入式广告最常见的出现方式,具体方式就是“道具应用”,比如《手机》中平均几分钟就出现一次摩托罗拉手机。在葛-优主演的《没完没了》中,中国银行的广告则堂而皇之地印在“依维克”车身上,在整个影片中反复出现。
3,扮演角色:商品或品牌在影视剧中不再是道具,而是一个角色,这属于深度嵌入型的广告形式。品牌或商品在影片中出现频率极高,更可以为品牌导入新的联想。《海尔好兄弟》则是用海尔的吉祥物做主演,在低龄观众心目中根植下对海尔品牌的广泛认同。
4,场景提供:在上个位面,一部《刘老根》捧红了鸭绿江边河口的“龙泉山庄”,仅在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便为其吸引了近万名旅客。而《魔戒3》的上映则在全球影迷心中掀起一股新西兰旅游热,他们希望亲临《魔戒》拍片现场一探“中土”的真实面貌,现在到新西兰旅游成了全球观光客最热门的选择之一。植入式广告成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新方式。
在综艺类节目中,广告植入的形式更为丰富,也更为直接,主要有:
奖品提供:综艺节目中嘉宾与现场观众、场外观众常常有获奖的机会,主持人反复介绍所提供奖品和奖品的赞助商,这种情形下很少有人对广告提出异议,因为奖品正是节目的一个重要元素,更是场内外观众的关注焦点。
节目道具:这是把商品深度嵌入到综艺类节目中,提高与受众的接触率的上佳方式。典型的例子是央视《幸运52》,选手的成绩干脆用商标来代替,其中《幸运挑战》环节中商品竞猜,以及在节目最后邀请观众参与的幸运商标竞猜都将植入式广告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流行到泛滥,其本身是有很大的传播优势的,但同时也存在缺陷。
赞助商之所以追捧植入式广告。源于植入式广告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这些优势归结为一点,就是能够形成强大的品牌渗透力。
首先,植入式广告的受众数量庞大。记得杜星河在上个位面看报道写过,只有上映2万场,上座率在70%以上的影片才能吸引到电影广告(包括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这也说明植入式广告的受众数量极为可观。
以上个位面《手机》这样的叫座影片为例,其受众包括影院观众、vcd观众(不能忽略掉数量庞大的盗版市场)、电影频道观众,再加上相关新闻报道的受众,品牌与受众的接触率是极为可观的,其千人成本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甚至会低于某些大众传媒。
除了接触数量之外,植入式广告更大的优势在于其“接触质量”,也就是说品牌可以争取到现有媒介状况下的稀缺资源--高度专注状况下的受众注意。
隐性的广告由于其出现的不规律性以及与情节的高度相关性,很少会遭到受众的抵触与拒绝。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电视频道掌握在观众手中,而当他坐进黑漆漆的电影院时,就不能不接受你的广告”,这反映出植入式广告本质上是一种强制性广告。
而从消费行为的角度考察,植入式广告对受众消费行为产生一种光晕式影响,特别在电视电影这样声像俱全的媒介中,强烈的现场感,对消费者形成一种行为示范;如成龙片中的三菱汽车与“勇气与冒险”联系在一起,在深化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品牌联想,最终赢得广泛的认同与品牌价值的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正是赞助商梦寐以求的。
当然,植入式广告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弱点:
首先,其品牌的适用性范围较小,多数情况下只适用于知名品牌,这是因为受众需要在相当短暂的时间内准确识别出商品包装、品牌或产品外型。因此,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是投入植入式广告第一道门槛。相对而言,综艺类节目更有可能利用植入式广告提高某些导入期产品或新进入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植入式广告不适于深度说服,特别不适合做直接的理性诉求或功能诉求。港产片《难得有情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剧中舒-淇借用吴-大维的阿尔卡特手机与前男友联系,不巧手机缺电,吴-大维便借此介绍了该手机的优越性能,说道:“因为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设计这种手机的广告,所以我比较了解它的功能,可以用普通电池替代锂电池,换上干电池--行了。”吴大维一边熟练地讲解着,一边熟练地拆装着手机电池,这种强行植入被评论为“俨然和电视直销现场一样”,这明显是对剧情的一种破坏,让观众感到生硬和不自然。
同时,一些前卫产品的功能性诉求甚至可能被受众当作影片的虚构。因此,品牌诉求一般停留在简单告知与提高特性认知度方面。很难将潜在消费者的“兴趣”转化为“欲望”。
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影视剧或节目中。可供植入广告的容量有限,过度使用会引起受众反感。在现实情况下,受众倾向于把所有说服性讯息都理解为“广告”,他们对于“广告”高度敏感,一旦感觉到这是“广告”,就会条件反射性地把心灵之门关闭,最终影响到对影视剧或节目的态度。这样的反面例子上个位面其实有很多,这个位面也有很多。大众对这种电影现在已经产生很强烈的反感了。
所以在拍摄电影时,运用植入式广告进行品牌传播必须慎重,需要充分考虑目标人群,从广告主的角度出发,其目标消费者与影视剧或节目的目标受众分析到底有没有交集,这一点是采用植入式广告时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一部以家庭妇女为目标受众的电视剧中植入it类产品显然是不合适的,目标受众群的分离将造成广告的无效或低效投放。
植入式广告的难点还在于:需要同时满足剧情和营销传播的要求。过分迁就剧情传播,可能会影响广告的传播质量,导致信息偏离营销传播的协调性,与整合营销传播的要求相悖。反之,强调营销信息又可能影响剧情。植入式广告就是在“被情节干扰”与“干扰情节”的夹缝中诞生。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整合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赞助商应与编剧、导演充分沟通,广告植入的痕迹越少,与剧情结合的越自然,传播的效果也就越好。
杜星河不知道该怎么和林建国解释这些东西。在影视剧或节目内容中限制植入广告的数量是极其严格的。以防止过度商品化的倾向,避免各种广告相互干扰,避免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在恐怖片中,要是弄一堆植入性广告,先不说这些广告的营销效果好不好,单是观众的观影感受这方面。就肯定要被破坏掉。
如果影片最后恶评如潮。牵连到植入的广告本身。这也会给厂商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很难再有下次合作,这都是得不偿失的事。表面上看。植入广告给片子带来了几十万的广告收入,但其背后损失的有可能是几倍于几十万的收入。
林建国做事情,包括看事情,很多时候都局限于现在,而不去着眼未来。这点杜星河近来感受的越来越明显。
掌舵一艘小船时,林建国这样的行事风格,可以让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勉力求生,但现在要掌舵一艘航母,在表面平静背后凶险的环境中,林建国这种性格已经没法再掌控好这首航母了。
杜星河对此也很无奈,如果林建国是那种拥有极高管理天赋的经营者就好了,就算不是极高管理天赋,至少眼光像程佳仁那样也行啊,也能将云世界管理的更好,可林建国,让他管理未来会越变越大的公司,他真的会力不从心。
杜星河早就有种想法——未来要请更专业更高精尖的人才来经营管理云世界,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或者说,除了林建国外,他还没有可以完全相信的人,而且在现在这种需要稳定的转型期立刻就换掉林建国,对林建国的感情也是一种伤害。
等到未来合适的管理者出现了,林建国也到不得不退位让贤的时候,再进行这种交接吧。
……
这天下午两点,高阳、王晓玥夫妇准时来到云世界,在云世界新的会议大厅同杜星河、林建国进行了关于合拍《山村老尸》的第一次正式合作商谈。
王晓玥杜星河之前见过几面,不过上次见还是在去年的事了,那时徐诺拍《小小鸟》的mv,杜星河去片场凑过热闹,和王晓玥有几面之缘。
当时王晓玥给杜星河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在杜星河的记忆中,王晓玥身上有种很强烈的雄性特征——这里所谓的雄性特征,倒不是说王晓玥长得像男的,要单论长相,王晓玥其实是个和不输于陈华的很典型的华南美女。
王晓玥留着一头比陈华更短更干练的短发,身材高挑,丰满,严格点说,她已经跨入微胖界了,她裸高超过一米七,体重超过130斤,身上很有肉感。她脸蛋也很圆润,眼睛又大又亮又黑,笑起来时就像上个位面的关之琳似的,给人一种很和蔼富贵的感觉。
不过这女人却很少笑。在片场,她从来都绷着一张脸,看谁都好像欠她几百万似的。
不说话,光凭神色,她就会给底下工作人员一种无形的压力。
她说话时给人的压力就更大了。
她在片场指挥别人时基本上三句不离“妈的”,句句是脏口,声音虽然是女人的,但口气比大老爷们儿还要粗,“草泥马”,“干你-娘”这类话从她嘴里蹦出来就像家常便饭。
据说她团队中的工作人员不论男女都被她骂哭过,还有好多受不了的最终离开了这个团队,现在还敢在王晓玥手下干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被王晓玥骂出二皮脸来了,心理素质超强,属于那种不被骂两句就不舒服的类型,他们都已经适应王晓玥的悍爷们性格了。
王晓玥不光说话爷们儿,一些行为举止也很man,比如经常搂人肩膀,不管男的女的,情绪只要到了,就会很随性的搂人家。
她穿衣服从来不穿裙子等有强烈女性化特征的服侍,可能是导演这个职业的缘故,她穿衣服都很男性化。不管什么时候从背影看,第一眼都会觉得她是个男人。
王晓玥喝酒也很冲,剧组中基本上没有人能喝过她,拍徐诺mv时天正冷,所以几乎每次拍摄,王晓玥都会发高粱酒给大家,让大家边喝边拍,特别是徐诺,有不少场景都需要穿很少衣服拍,全是靠王晓玥的高粱酒撑着才拍下来的。
就杜星河和王晓玥的几次接触,杜星河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王晓玥是个直来直去很直率的人,不会去弄那些花花肠子,或背后搞小动作。
接云世界的单子谈价格,王晓玥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她活儿好,要价高,都是明着来,讲一个价格,大家觉得合适就合作,不合适就算。杜星河还蛮喜欢这样不费心的合作的。
这次计划合拍电影也是,商谈中,王晓玥的态度依旧很直率,她的态度很明确,杜星河画出的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可拍性,给她减少了很多工作,她迫切的想把这个故事给拍出来。至于怎么合作,她的态度是都好说。
第531章商谈合作
和王晓玥的爷们儿性格不同,王晓玥的老公——羔羊影业的老板高阳,相对阴柔了些,属于那种头发上会抹油梳齐不能有一丝分叉的个性。
鼻子上架着一支复古的圆框金丝边眼镜,配上身上的棕条纹西装,和棕色的绸缎马甲、以及从领口都袖口都很干净洁白的白衬衫,这都显出高阳是个很精明的男人。
之前一直是做古董鉴定师的,高阳习惯性的西服外兜里挂出了一条金色的怀表表链,看着就好像从民国电影里走出来的人物,气质很特别。
之前就听段晓萱讲过跟着徐诺去拍mv时的八卦,这时又和高阳两口子聊了一会儿天,杜星河对二人了解的更多了。
王晓玥的这位老公,看着很不像电影圈的人,但其实他也是学电影的科班出身,他和王晓玥是华南艺术学院电影导演系83级的同班同学,从大学时两人就在一起了。
1987年,大学毕业,王晓玥因为没找到太好的电影圈工作,就留在学校又读了两年硕士研究生,高阳则出来跑剧组。
当年他们那届导演班的同学里,有电影世家出身的子弟,圈子里的关系比较多,高阳就借着这些关系,很顺利的跟了剧组。不过因为没经验,他都是从底层干起,从剧务、执行制片,一直干到副导演,执行导演,一干就是三年多。
王晓玥硕士毕业后,也是靠着高阳在电影圈打拼出来的一些关系。走上了mv导演的路。
见王晓玥在mv领域的成绩不错,脚步算是站稳了,高阳就抽身不再从事电影行业了,因为那时他觉得死命跑剧组,该学的东西他都学的差不多了,因为没人罩着,他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不可能有独立执导的机会。
那时候高阳还发现,虽然学了四年的导演,但真看到那些导演被电影折磨的痛不欲生的样子。他突然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当导演。当个制片,组织剧组,指挥人干活,这些他可以胜任。但要真让他去导片子。他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没有那能力。也没那精神头干这个。
那时他就有了觉悟,他在未来肯定是不会当导演了。
1990年高阳和王晓玥结了婚。
王晓玥在华南艺院学了六年的导演学,立志成为大导演的梦想从未改变。
高阳知道自己老婆认准一件事后。就肯定不会变,于是结婚后就想帮王晓玥实现这个梦想,也算是实现他年轻时未酬的导演壮志。
那时高阳虽然在圈子里混出了点关系,但都是靠那些电影世家同学混来的,他自己的关系并不多,王晓玥才步入导演圈,一直在拍mv,就更谈不上什么关系了。
高阳当时觉得他们要想真正在电影圈混出来,靠别人肯定不行,只能靠他们自己,于是就生出了成立电影公司自己投拍电影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后,庞大的资本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王晓玥拍mv虽然能挣到不少钱,高阳在电影圈混,串剧组,当副导,也能赚不少钱,但他们两口子合一块,一年也就是赚100来万,这距离开电影公司差的太远了。
后来高阳看到自己的老舅倒腾古董赚了不少钱,而他平时有事没事总会和他老舅去学一些古董鉴定知识,算是半个行内人,便转行给他老舅当了助手,去做古董鉴定师了,这行当要比跟剧组轻省多了,而且来钱也快。
干了两年的古董鉴定师,连带着和他老舅一起做二道贩子,羔羊挣了超过500万的分红,再加上王晓玥拍mv也越来越火,也攒下来不少钱,于是在去年开春,他们就成立了羔羊影业影视制作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创业生涯。
高阳一边兼职着当古董鉴定师,帮他老舅打理古董生意,一边开始经营公司,去年他们投拍了第一部电影《河怨》后,高阳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回到了电影行业了。
《河怨》从立项筹划,一直到建立剧组,选择演员、导演,都是高阳独当一面完成的,他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跟了三年多剧组,对这块事很门清,几乎什么工作都干过,再加上有王晓玥带出来的铁血mv团队帮忙,使得他们公司第一部戏拍的异常顺利。从立项到筹拍再到后期制作,没用三个月就完成了,那速度堪比王晓玥拍mv,快到神乎其神。
后来靠着圈子里的关系,他们公司这部《河怨》进院线的流程走的也很快,没用三个月就问世了,虽然排片场次不多,大多还都是夜场,但耐不住他们在线上的时间够长。
他们赶的时候好,那段日子没有太强势的恐怖片抢场子,《河怨》一直在院线熬了三个月才下线,这在主流的商业大片中是很少见的,一般片子撑一个半月就算长的了,再长也不会过两个月。但对于分级恐怖片来说,由于数量有限,竞争不是那么激烈,所以能在院线中熬的时间久一点。
他们这部《河怨》从筹资开拍到最终下线回收票房,再到卖版权卖影碟收回大笔的版税,都很神速,不到一年的时间,资本就回笼并赚到钱了,可谓顺利至极。
当然,他们这种顺利也是靠在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关系才换回来的。
看到公司投拍的首部片子这么顺利,王晓玥耐不住寂寞,便要立刻来导大电影了。
其实在成立公司之初,高阳拟定了一份三年的初期发展计划。公司成立的头三年,王晓玥要继续拍mv,他继续做古董鉴定师。两人都继续赚钱攒资本,不要把宝都押在这个电影公司身上。
按照高阳的计划,他们公司头三年都会请有天份的新人导演来拍片,而且全部投拍恐怖片,主攻恐怖片试水市场,努力营造出一个目前市场上竞争还没到白热化的恐怖品牌出来。等公司走上正轨了,积累起足够的大电影经验了,王晓玥再过来执导。
谁想到他们第一部片子拍的这么顺利,王晓玥也参与了其中不少拍摄工作,勾的她手实在痒痒了。毕业后拍了这么多年的mv。她实在是拍腻了,便和高阳商量想自己执导一部电影。
高阳起初不同意,别看这男人外表油头粉面细皮嫩肉的带着点娘气,但骨子里是很有原则的。他担心王晓玥打乱计划过来拍片。万一没拍好。拍砸了,那对王晓玥的信心将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之前写出《河怨》剧本的编剧文小兰、拍出《河怨》的导演李英浩,都是去年刚从华南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
李英浩是个圈中子弟。是华南电视制作圈中很有名的电视制作人李昆的亲侄子。李昆算是高阳在影视圈中的贵人之一,当初没少帮高阳。正是因为这道关系,高阳才把试着让李英浩来执导他们公司的首部电影。
李英浩去年接拍这部《河怨》时,才刚走出校园,还出在那种胸怀满腔热情,拍电影不为赚钱纯粹是为了理想的阶段,高阳正是看准了李英浩身上的这股热情,才敢将公司的首部影片的宝押在这群学生身上。
当然,作为一个商人,高阳敢让这群学生唱主角,最大的原因还是看上了这几个孩子背后的资源。
和李英浩一起搭档的女编剧,文小兰、张琳凡,都有圈子里的关系,家人基本上都是这个圈子的。他们本身也很能折腾。
在《河怨》公开的300万投资中,有200万都是这些学生靠自己的关系拉来的。羔羊影业其实只投了100万而已。
后来影片制作好了顺利进东南联盟院线,李英浩等人也出了不少力,这都降低了羔羊影业的投资风险。
在电影圈中,通常给新人投资的风险都是最大的,羔羊影业做的确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虽然投资在新人团队上,但高阳的选择从来都是稳字当先,这从《河怨》的制作上就能看出来。
王晓玥在这时候耐不住性子要来亲自拍片,高阳其实是抱有疑虑的。万一王晓玥导出来的片子遭遇惨败,肯定会被公司的人说闲话的,甚至有可能会有王晓玥还不如新人的风言风语传出来,这不管是对王晓玥本人,还是对羔羊影业都将是一种伤害。
于是高阳一直压着王晓玥的性子,不让王晓玥由着她的性子来,不支持她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来独立执导。
王晓玥性格比较强势,认准的事就一定不会改,也不爱听劝,高阳怎么劝都劝不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和王晓玥妥协,让王晓玥出来执导。
不过高阳有个条件,就是王晓玥不能着急,在遇到真正的好本子前,绝对不能轻易就上戏,王晓玥选好本子后,必须经过他的同意,他也认可这个故事了,才能真正安排日程。
由于王晓玥毕业后这些年一直在拍都市风格的mv,没有成熟的拍恐怖片的经验,所以高阳让王晓玥选本子时,给王晓玥放开了些范围,清新的都市爱情喜剧或正剧都可以拍,而不用局限于羔羊影业要主攻的恐怖片。
《河怨》的主要编剧文小兰和张琳凡,之前给王晓玥拿过两个本子,都是和《河怨》类似的古装恐怖片,她们这几个编剧系的后辈晚生,在学校里设计小品拍小品就偏爱恐怖片,特别是古装的恐怖片,对这类恐怖片她们很有心得。
王晓玥却不想拍和《河怨》雷同的电影,以免被人说她炒李英浩的冷饭,所以她没要文小兰和张琳凡的新本子。
之前她靠自己的关系,找了不少本子一直在筛选,有都市的,也有恐怖片的,她本人虽然更擅于拍都市系列的影像,但她也知道羔羊影业现在主攻的要打造独树一帜的恐怖片品牌,所以她更偏向于拍出一部精彩的不输于《河怨》恐怖片来证明自己。
春节过后那段时间。王晓玥和云世界谈徐诺的新专辑《为爱痴狂》中6首mv的打包拍摄时,其实已经心猿意马了,她不太想接这个工作了,想一心选剧本,筹备大电影。
是高阳好说歹说,才让她接下来这份来自云世界的收入颇丰的工作。
也正是在给徐诺拍摄这一系列mv的时候,王晓玥想要拍大电影的信息才传递到杜星河耳朵里的。她当初要没接徐诺新mv的拍摄工作,杜星河画出《山村老尸》后,根本就没想着会找王晓玥来导。
这种事讲出来都是缘分,王晓玥之前拿到云世界编辑帮杜星河改编的《山村老尸》的文学剧本时。并没太在意。因为她手头上已经有三份决选出来的本子就要做最后决定了。
当时她草草的翻了翻杜星河的《山村老尸》剧本,并不觉得靓眼,至少和她手头上的那三个本子比起来,有点差距。不够火爆。所以想给否掉。
王晓玥之前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三个剧本。一部是现代都市悬疑大片《三十六号公寓》,一部是很血腥刺激的分级都市鬼片《地狱刺客》,另外一部是小清新风格的都市爱情喜剧《幸好遇见你》。
三部戏的风格差异很大。王晓玥本人最想选的是那部很刺激血腥的分级鬼片《地狱刺客》,那故事看着就过瘾,是讲一个从地狱杀出来的鬼王在都市中横行的故事。本来她都决定拍这片了,高阳后来看了直接给否了。
看本子高阳就知道,那片是和《尸骨无存》类似的超级血腥片,故事是很过瘾,但要想拍出效果来,必须大投入大制作,没有1000万的制作费,根本就拍不出太好的效果来。
他和王晓玥攒了这么多年钱,虽然能掏出1000万来拍电影了,但王晓玥导的第一部片就冒这么大风险,搞这么大的投资,实在太不明智。所以高阳极力反对王晓玥拍《地狱刺客》。
高阳看过那三个本子后,他建议王晓玥去拍那部小清新的爱情喜剧,这种电影只要接地气,往往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风险是最小的,投入也是最小的。
王晓玥虽然也挺中意《幸好遇见你》这个故事,可她看过大量的分级恐怖片后,对恐怖片更为青睐,她想拍出和公司风格一致的电影。
《三十六号公寓》虽是悬疑惊悚片,故事结构很精巧,但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恐怖片,王晓玥也不是特别想拍。
后来是高阳偶然看到了杜星河《山村老尸》的剧本,他突然觉得这部戏比较有可看性,这是一部很有内涵的都市鬼片,王晓玥拍起来应该得心应手,拍这样的电影,公司投入也不会大,因为没什么特别花钱的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是云世界的小杜总写的,若要投拍,小杜总肯定会出钱的,这就会极大的降低了羔羊的投资风险。
在创业初期,风险控制是高阳首要看重的事,既然王晓玥看不上那些学生写出来的本子,那不如就来拍杜星河这部戏。
后来是由高阳主导,准备和杜星河谈一下这部戏的合作。
王晓玥起初并不是很看重这个剧本,是直到昨天晚上看到杜星河给他们送过来的极为精细的分镜头剧本,王晓玥才幡然发觉,这部戏的张力十足!可看性极强!而且这部剧真的很恐怖!
她看杜星河的画作时,已经有种紧张的恐惧感,可以想象,这部片子要拍出来,一定吓翻很多人!王晓玥这才对这部戏产生极大的兴趣,直接给杜星河打电话,希望合作拍摄。
高阳看过杜星河的分镜头剧本后,也对这部戏更加充满信心了,作为一个导演系毕业的圈内人士,高阳和王晓玥一样,都对杜星河能画出这种等级的分镜头剧本感到很震惊,起初他们都不相信这是杜星河画出来的,以为是杜星河找专业人士画出来的。
直到王晓玥给杜星河打电话,从杜星河嘴里亲口得知,这是杜星河的手笔,他们还有点不敢相信呢!因为这分镜头剧本哪里还是分镜头剧本,这完全就是最后成片的镜头翻印了!
对着这样的分镜头剧本拍摄,王晓玥可以省去太多太多的工作,甚至都能省去很多胶片,如果完全按照这个分镜头剧本拍,估计要比拍一般的电影省至少一半的胶片,能省很多钱!也省很多时间!
高阳和王晓玥仔细翻看了好几遍这个分镜头剧本,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完全按照这个拍就可以,剧情的节奏感,戏剧的张力,都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改什么,照着这个拍就是一部相当成熟完美的电影了。
王晓玥给音乐圈的明星拍过上百条mv,对音乐圈的事情有所耳闻,她很早就知道杜星河是个绝世音乐天才,但看过杜星河画的分镜头剧本后,她发现杜星河岂止是绝世音乐天才啊,杜星河身上完全有着成为电影巨匠的天赋和潜力!能把一个故事给改编成这么多的镜头,而用镜头流畅、完美的再讲出这个故事来,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光这一个分镜头剧本,高阳保守估计,便能省下至少100万的制作成本(时间、金钱、人工等等),极大的减少了王晓玥的工作量,从这些角度出发,高阳都很想和云世界合作来投拍这部电影。
杜星河这边也很想达成合作,所以这天下午初次商谈,双方的气氛非常友好,很快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原本针对这部《山村老尸》的投资,高阳计划双方一起投入500万就可以了。
在高阳看来,《山村老尸》的故事,只要不请大明星来演,实在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加之杜星河的分镜头剧本已经让这部戏的拍摄事半功百,这使得他们投的钱可以更有的放矢,500万连制作带后期宣传可以全包了。
林建国听高阳的初步投资数额只要500万,立刻举双手双脚赞成,他和高阳的出发点一样,都是希望压缩投资额,来减少风险。
杜星河和王晓玥对于这么小的投资,倒是保留了态度。王晓玥觉得500万的投资实在太少,再怎么说,这也是一部大电影,要拍几千个镜头,之前她拍品质高一点mv,一两百个镜头就要花费几十万贵的要上百万,按照这个烧钱比例,若想把《山村老尸》拍出精良的效果,500万根本不够烧的。这是她的第一部大电影,她希望精益求精,不想弄那种糊弄事的东西了事。
杜星河也觉得500万有点少了,虽然按高阳说的,导演和制片的工作由王晓玥和高阳免费担当、电影音乐由云世界免费担当,这可以省掉一大块费用,但就算这样,500万也着实太寒碜了。
虽然没亲身参与过电影圈的运作,但通过上个位面包括这个位面的一些相关经验,杜星河决定相信一点:没有花钱的不是。不管是电影还是唱片,要想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就得舍得花钱,从卡司到后期宣传都要敢于花钱,勇于花钱。如果按高阳说的,他们500万就做成这部电影了,那估计这电影的档次肯定高不到哪去,票房就更不要想着爆之类的了,估计就是个保本的声音,没风险,也什么收益那种。
喝着润嗓子的茶想了想,杜星河发表自己的意见道:“高总,我觉得500万的投资太低了,咱们能不能往上提提规格,咱们两家一家出500万,总投资额1000万来拍这部电影,你觉得怎么样?”
高阳捋了捋怀表的金链儿,还没发表意见,王晓玥先憋不住了,讲道:“我觉得也应该加大投资,这个故事小杜总写的很好,如果请一线演员来演,再加大后期宣传,票房一定会很可观!”
第532章方雅君的分量
“请一线演员?”王晓玥的话吓了高阳一跳,这可不是他们来云世界之前计划过的。
之前高阳和王晓玥谈过,说这很有可能是王晓玥第一部大电影,如果开拍了,一定要以稳为主,投资500万,拍这样一部片已经不算少了,要知道,李英浩他们拍古装的《河怨》才花了300万,《山村老尸》是一部现代都市剧,也没什么太大的动作戏,500万已经算很宽裕了。这种片要拿给李英浩他们拍,估计200万就能拍下来,再加上100万宣传,300万妥妥办好。
王晓玥被高阳算的,也认同了高阳的看法。不过她心里还是希望能来次大制作,甩开她和那些学生们的身份差距,毕竟,她可是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导演,虽然没导过大电影,但作为羔羊影业的老板娘,也是李英浩他们那些学生的大前辈,如果拿那些学生的作品当标杆,那她就太失败了。
高阳总拿李英浩他们和她做比,王晓玥心里其实挺不爽的,但她也知道他们公司现在正在起步期,确实应该以稳为主,况且她已经打乱高阳的三年发展计划了,现在能出来拍片,已经十分难得。
不过现在来到云世界后,和杜星河聊了聊,王晓玥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她的一个机会。杜星河已经将分镜头剧本给她画到这种程度了,这片子不管怎么拍,她也不会拍到崩溃的程度。只要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这么稳妥的一部电影,如果能像杜星河说的那样,他们一家出500万,凑出1000万的投资来,那绝对值得一看!
多出500万,他们可以请两到三位一线明星来出演了,那样影片的号召力会大大提升,也很有可能卖出不错的海外票房,国内票房在有明星撑场子的情况下。也不会查到哪去。总之在她看来,这部片子投资越大,回报就越高,她导起来也越有意思。到时爆出一个高票房来。超过《河怨》好几倍。那她在羔羊影业的地位一下子就能确立起来,那些学生都会尊重她这个大师姐,那感觉将多美妙!
虽然是一时兴起应和了杜星河。到其实王晓玥脑子里也算了一下,以羔羊影业目前的资本实力,掏出500万来应该不是太难的事,虽然风险大点,但她相信高阳会有办法找到钱,只要云世界能出500万,那羔羊影业连拉投资带自己掏钱,出500万完全不是问题!
起初他们根本没想到杜星河会掏这么多钱来拍这部电影,他们以为云世界最多投个一两百万就了不得了,没想到云世界这么财大气粗,这让王晓玥心底下暗暗兴奋欣喜。她赶忙望了一眼高阳,对高阳挤挤眉毛,希望高阳赶紧应了杜星河的这个提议!
高阳却在犹豫,林建国则在纠结。这大叔和高阳是一个风格的,能多抠一分钱就多抠一分钱。
高阳刚刚说这部电影的计划投资是500万时,林建国心里瞬间激动,但被杜星河一句要投资1000万,又浇灭了心头的火花,他郁闷极了。他心想说,能花500万拍出来的电影,为什么要花1000万拍呢?
王晓玥再一说找一线明星来演,林建国心里更凉了,简直就是一凉到底,一线明星?那是什么价位啊!他和香江那边朋友聊过,目前在华南院线扛鼎的一线男明星,片酬没有低于1500万的!女明星片酬也要800万以上!随便请一个一线明星,片酬直接就把他们的投资给爆了,他们哪请的起一线明星啊!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09页 / 共582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