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txt
当前页码:第331页 / 共43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冯娥沉吟了良久,“历史上对莫愁郡主的记录不多,只寥寥几句,说她是定王与民间女子所生的女儿,嫁书法大家王卓为嫁。仅此而已。”

第八百六十一章 学子被下毒

  “嫁书法大家王卓为嫁。仅此而已。”

  她曾希望能替自己的儿女挣一官半爵,她知道有些事不能勉强。

  她不能改变历史的轨迹。

  陈蘅道:“王灿的夫婿可选好了?”

  冯娥答道:“挑了几个人选,皆是今岁春闱最有才华的寒门学子。”

  又闲话了一阵,冯娥告辞离去。

  陈蘅限于深深地沉思中,慕容恺会与慕容慬反目,还是因为美人,是因为后来的美人,还是因为她?

  慕容恺所娶的嫡妃虽是寒门之女,但知书达理,又颇有才华,潘如性子极好,配慕容恺绰绰有余。

  而此刻,贡院那边更有官差驱逐出几位学子。

  “你也是读书人,竟然夹带纸条,这可是左、右丞相担任巡考官。”

  在二位丞相的眼皮底下舞弊,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放过。

  半个巴掌大的小抄,还有写在内衫里层的文章,真真是层出不穷。

  左丞相气得大怒:“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传令下去,这两个十年之内不得再入贡院。”

  右丞相不咸不淡地补充道:“十年不入贡院,左相大人是不是罚得太轻了?”

  “右相以为如何?”

  “科场舞弊,就当罚剥夺功名、不得再入贡院!此等行径,就算侥幸入仕,也会为祸一方,传令下去,再有舞弊者,夺去功名终身不得再入科场。”

  明知道新君钦点了两位丞相做巡考官,监督其考场公平、秩序,还敢玩这套,就该罚,而且还是重罚。

  此刻,眼尖的学子发现,永乐籍的学子们有不少跑茅房,茅房亦有官兵把守。

  左丞相很快就觉得不对劲。

  “怎么回事?”

  立有副考官道:“禀左相大人,下官问过了,说是永乐籍用的饭菜有问题,永乐府知府大人派了官员在燕京给他们包了一家客栈,似吃了巴豆。”

  “巴豆?”

  “破坏科考,必须重罚。”左丞相道:“传令刑部张萍,让她带人去客栈彻查。”

  张萍刚从宫里出来,就有女捕来寻她。

  “永乐籍的学子都闹肚子了?”

  “是,听说有三人已经厥过去了,死活也不出贡院。左相大人让彻查客栈。”

  张萍面露深思。

  皇后是永乐人,她张萍也是永乐籍人,她的父母家人全都在永乐府,听说她的大弟弟今次亦要参加科考。

  若说入仕,以她对大弟弟的了解,才学平平,考中的可能很小。

  一行几人抵达客栈时,客栈掌柜夫妇一脸苦相。

  “永乐籍的学子都住在你们客栈,所有人都拉肚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掌柜娘子道:“真不知道!这客栈一直由我们夫妇经营,去岁就接了这生意,与永乐府钱知府约好的,将我们客栈包圆一个月。”

  八方馆里多有商贾,因大家同为永乐人,为了支持家乡学子,由商贾凑了银子包下这客栈,并要求一日三餐,还要供茶水、点心等,甚至永乐府官衙那边还派了十名官奴过来照应跑腿。

  坏人仕途,害人应考时拉肚子,这可是要遭天打雷霹的事。

  客栈掌柜一听说这消息,腿都吓软了,要说与他们无干,可谁也不会信,二百名学子齐齐闹肚子,有轻有重,万一闹出了人命,他们家也得吃上官司。

  张萍道:“他们是进贡院后,才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症,根据他们所说,在进入贡院的前天晚上,你们客栈给操持了一顿饯行宴,是你们客栈给预备的……”

  客栈掌柜道:“大人,我们不会害他们的,我们大东家也是永乐人,这客栈就是大东家的开的。我自己的兄弟、老母还在永乐府……”

  若是让老家人知道他下毒,这辈子,他也别回永乐府。

  掌柜娘子道:“请大人一定要彻查清楚,否则我们可没脸回永乐府。”

  “带我去瞧瞧罢!你们再说说,饯行宴都预备了哪些菜肴、酒,是从哪里买来的?”

  菜肴,自是客栈掌柜亲自去采买的。

  对他来说,家乡要是出几个官员,他面上亦有光。

  所以,他亲自挑的猪肉、鱼、活鸡,又买了好些萝卜、白菜等物,仅是同行的小二都跑了四趟才运回家。

  张萍检查了前几日没用完的食材,确实没问题。

  “厨子呢?”

  厨子生得中等身材,有些微胖,收了三个学徒。

  “他亦是永乐府人氏,几个月前听说永乐府的同乡来要,很是高兴,有几个与他是同县同乡,他还请了他们吃饭。”

  厨子一脸憨厚,出了这事,他也觉得愤慨。

  张萍在厨房等处转了个遍,依旧没有查出任何端倪。

  张萍又问:“这几日,你们客栈有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事和奇怪的人?”

  掌柜夫妇、几个小二、厨子、学徒,几乎全是永乐府的人,出了事,他们最恨的就是背后捣鬼的。

  张萍道:“你们几个用完饭菜后,可出现异样?”

  几人齐齐摇头。

  他们都没闹肚子,却只有学子闹了。

  “学子们吃过的饭菜,你们都用过?”

  几人相互一望。

  掌柜娘子当即道:“没有!酒,我们没喝,因是饯行宴,领首的莫九郎、莫十郎说,让我们买好酒,说钱不够,他再补上。”

  娘子道:“因他说了这话,民妇……就买了竹叶青酒坊的好酒。”

  “竹叶青酒坊?”

  掌柜的道:“这是一年前新开的酒坊,他家的酒一直卖得不错,不仅是我们家,城里去那里卖酒的不少。听说坊主是从长安过来的,贼子夺长安就逃了出来。”

  竹叶青酒坊,这不是先投靠皇后,后又投了莫静之的商贾。

  慕容忻夺城,他们就逃来了燕京。

  在这里做起了制酒生意?

  掌柜当即怒斥着:“你个臭娘们儿,怎不长心眼,我不是与你说了,让你去我们永乐人的酒坊买酒,你怎不听劝,这会好了,害得学子们闹肚子。”

  罪人啊罪人!

  这可是害人前途的大事。

  掌柜娘子急得双泪翻滚。

  “我……我当时就想着买些好酒,让大家都吃顿好的,哪里想到……”

  张萍道:“竹叶青酒还剩下了么?”

第八百六十二章 巴豆制豆鼓

  张萍道:“竹叶青酒还剩下了么?”

  “没有,我统共就买了一车,只得二十坛,一坛是十斤了,听学子们说那酒与我们永乐的状元红相比,也没多好喝,之后不够的,我就让小二抱了地窖的状元红补上。”

  “用过了酒坛还在吧?”

  “在!”

  张萍带人去了放空坛子的地方,一名女捕俯身,连看了几只坛子,揖手道:“回大人,酒坛里没有发现异样,巴豆应该不是下在酒坛之中。”

  这还真是奇了!

  饭菜没有问题,也不是酒坛的原因,究竟出了哪一块。

  定是有人针对永乐籍的学子,集体拉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连两位丞相都惊动了,这显然是有人阻止永乐籍的学子入仕,至少不希望他们有太多人入仕。

  张萍又到厨房转了一圈,“你们之前采买了那些东西,都列个清单给我。”

  不多时,掌柜的就列了一个单子。

  从吃的茶,到饮的酒,再到鸡鱼肉菜、素菜等。

  然后,看到调味料时,她的目光锁在豆鼓上,折身回到厨房,再一一的检测。

  “这是黄豆做的豆鼓?”

  厨子挠了挠头皮,“我爱做回锅肉,做这菜就得加豆鼓。”

  学徒忙道:“说到这豆鼓还真是邪门了,晌午时,师父让我检查厨房,我们厨房的豆鼓明明预备得足,却被客栈养的猫打番了豆豉罐。”

  掌柜地道:“这事我知道,若在平日,我们挑挑拣拣,将干净的继续用来炒菜,可因是永乐府的学子,我还特意叮嘱,让他们把豆鼓用纸包了,送给乞丐们吃。”他一歪头,“这豆鼓是谁买的?”

  另一个学徒道:“师父要预备饯行宴,小的见没豆鼓就出门买了,正要去杂货铺子,就碰到一个婆子挑着担儿叫卖豆豉,说是自家制的,我尝了一下,味儿确实不错……”

  厨子此刻没细瞧,炒菜的时候,就是取用一些,这一会儿越瞧越不对劲,当即大骂:“这哪里是黄豆豆豉,分明是巴豆做的豆豉。”

  掌柜娘子俯着头一瞧,用手抓了几颗,“虽像黄豆,可真不是黄豆……”她当即扯着嗓子大喊:“这杀千刀的恶贼,这是想害死我们啊!”

  什么猫儿打番豆豉罐,恐怕不是猫儿打翻的,是有人故意溜进来打翻的。

  张萍问那采买的学徒,“你可记得那卖豆鼓的妇人?”

  “记得!当时买的时候,她还与我好一番夸口,说是她自家制的,我想着不比杂货铺的差,就买了五斤回来。”

  张萍点了一下头,“掌柜娘子也莫哭了,当下之急,还是寻着凶手,否则你们就得背上骂名,且让这小哥跟着我们走一趟,在城里转转,看能不能寻到那妇人。”她顿了一下,“你们要装成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以防打草惊蛇,算计你们的人所图非小。”

  张萍令女捕带着小哥在城里转了三天,别说是卖豆鼓的妇人,就是有嫌疑的一个也未学到。

  而另一边,左丞相带了御医进去,特意熬了一大锅防拉肚的汤药,给拉肚子的学子每人送了一大碗,连服三顿,拉肚的情形才好转。

  这日,张萍正坐在案前看卷宗。

  一个女捕奔进来,“大人,卖豆鼓的妇人抓到了。”

  这人妇人生得微胖,瞧上去就是刁钻人。

  “你可知自己犯了何罪?”

  她今晨起来浣衣,就被人女捕给带走了。

  她想撒泼大闹,女捕冷声道:“三月十一日晌午,你卖了五斤用巴豆制的豆鼓给城西沈记客栈厨艺学徒,你可知道,永乐籍的二百学子吃了你卖的豆豉,有一个因拉肚严重,已经病亡,还有七位学子因病情太重,被迫离开考场。”

  出人命了!

  这可是人命官司。

  妇人吓得不轻,“不!不!那人说,只要我帮忙把豆鼓卖完,就给我五两银子的酬劳,他没说那豆鼓是用巴豆做的。”

  张萍道:“你可认得那人?”

  “那人说话的口音像长安人,可跟他一道的是太原学子。”

  张萍道:“现在给你将功赎罪的机会,要么你帮着寻到幕后主使,要么你就是下毒害人的元凶。”

  谁想当杀人凶手,这可吃死了人,还有七个人不能参加科考,要人命、又毁人前途,这可是要被指着凿脊梁骨。

  就算她撒泼,但惹上了官司,不死也要脱层皮。

  张萍亲自去找刑部尚书,禀报了毒害永乐学士案的进殿。

  刑部尚书骂了声:“丧心病狂!这等刁钻法子都能想出来,本官会直接禀报二位丞相。”

  女捕们换成寻常女子的打扮,带着妇人四下辩人,在城里寻了两天,没见人。

  三月二十,参加春闱的学子们终于考完了。

  听说又有不少人被抬了出来,连考九天,不少人都已经虚脱,几乎所有学子出来时都瘦变了形。

  女捕们换上了女捕袍服,因元凶可能是学子,刑部派出了男捕襄助。

  张萍更令人租下了贡院对面的二楼雅间,以便让妇人认人。

  妇人看着一个蓝袍男子,大声道:“是他!他那日跟着给我豆鼓的人一处,他们认识!”

  男捕们一听,当即奔出雅间,捉住了此人。

  “我是应试的学子,你们……凭什么抓人?”

  捕快揖手道:“永乐学子中毒案,惊动朝野,现已查清,毒下在豆鼓之中,卖豆豉的妇人已经寻到,据她指认,说你便是让她卖豆鼓的人之一,她帮你们卖豆鼓,得了酬金五两银子。”

  学子疯狂的挣扎道:“不是我!是莫往之与王道林弄来的豆豉,他们要做豆豉的生意,与小生无干。”

  出来的学子里有永乐籍,听到这儿,“莫往之、王道林,他们是太原人氏,王道林更是太原王家的嫡公子?”

  “他如果陷害我们,还有没有天理?”

  有一人就因为中毒太深,发作太快,加上体质又弱进去第二天早上就咽气了。

  早前大家还忽视拉肚子的事,可他们都拉了,这才引起了重视。

  如果不是朝廷重视,又请了御医熬药,他们如何能考完。

  病中应考,能与健康人一样。

  永乐籍的学子这回都吃了大亏。

第八百六十三章 生事

  永乐籍的学子这回都吃了大亏。

  有人顿时跳了起来,扑了过来,抓住那学子,“我认得你,你们太原府来了二十多个秀才,都是去年十月过试的,你们就住在沈记客栈的顺风客栈里。”

  “这事真与我无干,我只知道莫往之与王道林二人做了豆豉生意,说是家里艰难,入京便弄了一些太原的陈醋、豆豉来卖。”

  人群里,莫十郎笑出声来,“太原的陈醋、豆鼓运到京城售卖,哪个商人会做这样的生意?晋商在燕京做这块生意的可不少,都是在燕京建作坊酿陈醋、制豆鼓,为甚?就是路途太远,路资太高。”

  莫往之,这不是莫家四房的嫡长子、莫五郎莫往之。

  莫十郎兄弟三人知道他来了。

  可苦了莫九郎,信心百倍来应考,考到一半,就因体力不支昏倒了,由主考官下令将他送回客栈休养。

  这次病倒了,要等下次机会,又得两年后,今次可是恩科。

  莫九郎最恨的就是下毒之人。

  没想到,这里头竟牵扯出莫五郎。

  莫五郎知不知道莫三舅的三个儿子都参加此次科考。

  他是完全不拿他们当兄弟,亏得莫三舅还处处帮衬。

  简直是忘恩负义!

  永乐籍的学子又有陆续出来的,一看有人围在旁边,而人群里更有好事的大叫:“太原籍学子毒害我们永乐学子,卖了有毒的豆鼓给我们吃,今次赴考跑肚,就是他们干的。”

  “可怜了杨柱,整个杨家都盼着他金榜题名,竟因中毒丢了性命。”

  杨家在永乐府也小有名气,这一家子都善造林种茶,将不少的荒山变绿,成了果林、茶林。

  “必须严惩!”

  “抓莫往之、王道林!”

  有人大叫。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31页 / 共43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