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土豆粉,大家又赶紧下地种庄稼去了,这地多着呢,要一起干才行,回头水田少一点倒是可以男人们自己干。杨家和李家还抽空捉了小猪,闫家的小猪吃了一个冬季的山芋秧子,长得可壮实了。
还有鸡鸭,闫家只留了两只下蛋的母鸡,其他其本上杀光了,要不就是晒了肉干。杨树送来了小鸭子和小鸡,都是他外婆孵的;还有鱼苗,都是闫绍杰和杨树到河里捞的,不仅放到鱼塘里养,还放到水田里养。
去年杨树按闫颜说的那样养稻花鱼,不仅水稻长得好,这鱼长得也大,卖了点钱,杨树今年更加有信心干活儿了,这钱越赚越多,他娶闫颜的机会就越大,他也不想让闫颜跟着他受苦的,而且闫颜喜欢吃白花花的大米饭,他更加要努力干才行。
闫颜一个女孩子都可以想到这么好的赚钱法子,还拉上三家人一起干,以后就可以天天见到闫颜妹妹了,杨树想到这里心就更甜了,笑意止不住地溢出嘴角。他以后更加要努力,让闫颜妹妹知道他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不仅要帮闫颜妹妹干活儿,更要让她知道他是个可以托付的人。
托付?自己怎么可以想那么远?闫颜妹妹还小,没有想那么多的,自己只要保持一个好的形象在闫颜妹妹心里就成,到时候上门提亲她也容易答应不是?杨树一个人傻傻的想了很多,嘴巴都快裂到耳根了。
☆、第七十九章开张大吉
第七十九章开张大吉
忙这忙那的,正月二十就这样到来了,杨氏找人算过,这正月二十可是个好日子,很是适合开门做生意的,大家紧赶慢赶倒是赶得及在这一天开张。
闫青山和闫绍杰提前一天到铺子去打点过了,把桌椅碗筷都先送过去,还有其他一些用具;铺子后头倒是可以清洗东西,这个还是闫颜提醒要弄好的,不然吃完的碗筷到那里去洗?东西不多就是比较笨重,送了几趟倒是安排好了。
杨氏、梅花娘、杨树娘就在闫家演习一下,杨树娘负责煮粉条,梅花娘负责卖饼子团子,杨氏负责招呼客人和收钱,这下分好工就联系了一下,省得回头才发现啥地方不会弄。
杨树他们则准备秧苗,洗好水田就可以插秧了;闫颜想着今年种地会种得狠,所以要他们多下点肥,不然庄稼种了也是白种,水稻也会长不好的,这可是影响收成的事儿,大家当然会注意的。
洗地的时候就加了猪粪、鸡粪鸭粪啥的进去,那地更是捞了塘泥和河泥进去翻锄的,这样地就可以好好补补了,不过以后还是要攒肥,不然闫颜也不知道上哪里去找这些东西。
正月二十闫绍杰刚好也要上学堂了,不过他在沙河镇上的学堂只需要上半天,所以闫绍杰下了学就和杨氏一起回家正好。
这天一大早,三家人都早早的起床了,东西都是提前备好的,所以放到牛车上就成了;他们在搬东西闫颜则在厨房做早饭,吃过闫青山就赶着牛车出发,闫颜一个人留在家里,收拾好碗筷就要喂猪喂鸡鸭,黑狗如今懂得帮闫颜干活儿了,一大早就撵着鸭子到河边去,闫颜也不用操心了。
洗好衣服闫青山就回来了,把牛拉到山脚下去吃草;杨树和杨江还有李老三早早地下地去了,扬子在家喂猪喂鸡鸭,还要洗衣服;梅花也是干好这些活儿就来找闫颜准备午饭,只有两个女孩子,要做三家人的饭。
闫青山帮忙摆好东西就赶着牛车回家了,杨氏他们赶紧准备好,今天是开张的日子,杨氏按闫颜说的那样,先准备一些免费的东西让人试吃,尝尝鲜,这样一来就可以招揽很多的人来这里了。
“闫家美食今天开张大吉!先到的客官可以免费试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杨氏准备好了就高声叫卖,这做生意就是这样,一开始做不好,后面就很难做下去的。
“啥东西?”一个路过的汉子问道。
“这个是酸辣粉条,大哥,尝尝鲜?”杨氏拿过一小碟子的酸辣粉条,都是一口的分量,让人尝了味却不过瘾,自然会掏钱买一碗来吃。
“哎哟,这酸酸辣辣的,真是不错!给我来一碗,多少钱?”汉子立马要了一碗。
“这酸辣粉条都是五文钱一碗,”杨树娘赶紧煮了一碗,加了两张菜叶子过过热水,撒上辣椒、葱花、花生、切碎的腌菜等作料,最后勺了一勺汤淋上去,“给,客官,请慢用!”杨树娘笑着递给汉子一碗粉条。
“咋样?”有些围观的人觉得五文钱有点贵,但是闻着这味道又觉得香,想要尝尝,于是就问那些买来吃的人。
“爽!辣辣的,吃着味儿又足,这汤底可好喝了!哎呀,还有猪下水、豆腐?”汉子这一叫不要紧,其他一听才五文钱就可以吃到料这么足的粉条,都争相上去买来尝尝。
其实闫颜是先熬了两个时辰的大骨头汤,这骨头便宜所以就买了;猪下水也是煮好以后加到汤里煨的,还放了白萝卜、豆干等,煮了满满一大锅。虽然肉不多,但是煮的时间久,所以味儿足得很。加上粉条都是泡好的,过热水就成;那菜都是早上刚摘的,每碗放两片菜叶子也是刚好的;上锅的时候先放辣椒油,再放作料啥的,香喷喷的酸辣粉条出锅了。
一下子买酸辣粉条的客人多得要排队,其他不明所以的人看见了,可以先尝一口再决定要不要买的,但是就那么一点,早就被人吃光了。
杨氏见酸辣粉条卖的这么好,就赶紧推销其饼子包子。“还有番薯饼、山芋团子、卷土豆丝儿等等,快来看看,尝尝咧!”杨氏还摆出切成一小块的各种饼子包子。
“多少钱?”有些人想要买酸辣粉条,但是没有坐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站着吃的,而且有人没空吃急着要走,打包是最好的。
“玉米窝窝头一文钱一个,番薯饼、山芋团子两文钱一个,卷土豆丝儿三文钱一个,鸡蛋饼、淮山煎饼都是三文钱一个。”杨氏介绍道。
“一个番薯饼一个卷土豆丝儿,”一个汉子说道。
“好嘞!”梅花娘赶紧用冬叶包好,还添了些腌菜,“给,客官!拿好啦!”梅花娘笑着说道。
“卖包子还送腌菜?”汉子也是惊呆了,这还是头一回咧。
“这是咱家的特色!下次再来啊!”梅花娘心想这闫颜还真是厉害,用这冬叶包包子,又不费钱,冬叶没有了夏天还有荷叶,真是省事儿不少,用白布巾不是浪费钱吗?还有送腌菜,虽然就一点点,但是吸引的客人多着咧,看来这生意是极好的!
果然,大家知道买包子送腌菜,卖饼子可以蘸酱,人就更加多了。“绍杰娘,没有木碗了!”杨树娘忙得手不停,喊了一声。
“还有多少粉条包子?”杨氏问道,自己赶紧转身去看看,发现就剩一点点了,“粉条包子饼子不多了,要的客官请快点啦!”杨氏赶紧喊道。
结果没有买到的人都很是失望,知道明天还有就放心了,杨氏她们赶紧收拾一番,把木碗木筷子啥的洗干净,桌子也擦好,东西都收到铺子里面去。闫绍杰刚好下学来了,本来还想着帮忙的,结果发现铺子都收好了。
“娘,婶儿,这么快卖完了?”闫绍杰帮忙关好门,挑着装东西的空罐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可不是,人特多!”杨氏也是极高兴的,赶紧去买猪下水。
“老板,还有猪下水吗?”杨氏问道。
“晚了,卖光了,来点猪肉吧?”肥肥的猪肉佬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要大骨头、猪蹄,”杨氏很是失望,但是骨头还是有的,猪蹄闫颜可以吃。东西有的就买了,没有的也没办法了,肚子又饿,一行人赶紧往家走去。
☆、第八十章调整
第八十章调整
“娘,你们回来了?”梅花一直守在院子门口,看见杨氏几个人走来,赶紧喊了一声,刚好男人从地里回来,正是赶巧不如凑巧。
闫颜赶紧端菜摆饭,梅花也来帮忙,大家洗洗手就上桌吃饭了。许是饿狠了,每个人都是先扒了几口饭,再看着杨氏她们,等她们开口说说情况。
“今儿个可真是多人,都是一下子涌上来的,碗筷来不及收,都最后都不够碗吃了;那些人没有得坐就站着吃,总之就是好生意!”杨氏笑着说道,她收钱都收到手软了。
“就是,不过我觉得这个包子饼子还不不大好卖,虽然我们送腌菜,但是腌菜也是要功夫做的,这样下去也是赚不了几个钱,”梅花娘说道。
“对,这酸辣粉条倒是有特色,也是要腌菜送的,不如专心做好这个,也省得跟别人争,”杨树娘说道。
“是我糊涂了,没有考虑仔细,这样吧,我们做一下调整,”闫颜想想也是,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酸辣粉条是这里没有,别人没法竞争,但是包子饼子是有的,回头自己抢了别家生意,也是不好的事儿,还不如只卖酸辣粉条。“眼下人手够吗?”
“只卖酸辣粉条的话,杨树娘煮,我来收钱放作料,梅花娘收拾碗筷和洗干净,这样倒是可以了,”杨氏说道,梅花娘和杨树娘点点头。
“成,就这样吧;猪下水买到了吗?”闫颜问杨氏。
“可不是晚了,就买了些骨头和猪蹄回来,”杨氏也是忘了,应该早点买的。
“没事,我明儿也一块去,跟李掌柜谈谈,让他把鸡爪鸭脖啥的都卖给我们;以后爹爹回家的时候先把猪下水这些东西买好,拿回来我也可以先弄好。”闫颜对闫青山说道。
“行,”闫青山是没有意见的。说得差不多了,大家就赶紧吃饭,回头还有很多的活儿要干呢。闫颜和梅花在家煮汤底和其他吃食,其他人则全部插秧去了,这水稻还是很重要的,全看它吃饭呢。
第二天一大早,闫颜和杨氏她们一起去沙河镇,家里的猪少喂一顿倒是饿不着,鸡鸭大黑狗撵到外面让它们自己找吃的,反正饿不着,梅花会煮午饭的,总之闫颜安心地谈生意去了,当然有闫青山陪着,不然杨氏可不放心咧。
“好了好了,你赶紧到后头去,待会和你爹去找李掌柜,这里有娘在,”杨氏见铺子都开好了,闫颜还不赶紧躲到后头,就赶起人来了,这未出阁的姑娘就是要注意。
“知道了,”闫颜无奈地到后头洗碗筷的地方去,这里的人太保守了,闫青山拉着牛车到空泛的地方等着,没办法,不看着这牛不放心。等时间差不多了,闫颜就来喊闫青山一块去找李掌柜,所幸也不远。
“李掌柜,生意兴隆呀!”闫颜一进门就见到李掌柜,赶紧打招呼,虽然年刚刚过完,但是喜庆的话谁不爱听呀?
“稀客呀,闫姑娘,快请进,”李掌柜看见闫颜心里一咯噔级,这个闫姑娘估计有事儿,不然也不会找上门来。李掌柜把闫颜和闫青山引到楼上包房里谈话。
“李掌柜,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我今儿个来这里的目的吧,”闫颜喝了口茶才开口说道,“我想要买你这里的鸡爪鸭脖。”
“这个是没问题,但是我们这里也不多,”李掌柜知道他们家开了铺子,以后少不了会做大,到时候就成了竞争对手了。
“李掌柜,我们做的都是街边小吃,跟你们得意楼是没法比的。我们都是靠低价格吸引顾客的,你们的菜不仅要美味还要好看,我们的则不用,所以不存在竞争的。”闫颜一眼就知道这个李掌柜是怕自己抢生意了。
“是这么个理儿,”李掌柜也心知自己的私心被人看穿了,但是商人总是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我答应了,”闫颜和李掌柜一同看向门口,是白浩来了。
“白公子,新年好,”闫颜起身说道。
“闫姑娘,有礼了,”白浩做了个揖,“闫姑娘这个要求我答应了,”白浩看着许久未见的佳人,心里起了一片涟漪。自己一直相见却不敢见的人儿,如今就站在眼前,但是自己却不敢表露一点的痕迹,怕唐突了佳人;他不知道这算怎么回事儿,但是就是把闫颜放到心里去了,最开始是为了给白雪挽回面子,后来是欣赏,如今却是放进心里去了。
闫颜不知道白浩的心理活动,她只知道鸡爪鸭脖,“不知厨房里还有没有其他不好处理却价格便宜的东西?”闫颜想着白浩好说话,就趁机捞一把,以后这些东西的来源倒是会稳定一些。
“李掌柜,”白浩对厨房的事儿还是了解不够的,“说说看吧。”
“不知可否去看一看?”闫颜想着还是看看比较稳妥,自己对这些比他们还要了解。
“当然没有问题,闫姑娘,请,”白浩潇洒地示意闫颜跟他走,李掌柜无奈,只能走在最前头带路。最开心的莫过于闫颜了,酒楼的厨房可是重地,一般人都是不可以进入的。
闫颜兴冲冲地走进厨房,细细的查看,白浩只留意闫颜的一举一动,只觉得她活泼可爱,冰雪聪明,嘴角的笑意出卖了他,李掌柜一看不由得叹了口气儿。少爷是栽进去了,估计现在让他干嘛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闫颜发现他们基本上是把鸡鸭鹅的内脏扔掉的,还有难处理或没有肉的地方也是不要的,“白公子,这些内脏还有不要的骨头都卖给我吧?”闫颜转身问白浩。
“没问题,”白浩见闫颜看着自己,不由得回过神来,生怕让闫颜瞧出不对劲,以后都不再理会自己了。
“我记得你们有炒牛肉,这样吧,你们买牛肉的时候顺便把牛杂碎也买了,这个我要,可以吗?”闫颜问道。
“李掌柜,记住了?”白浩这样算是答应了。
“白公子,谢谢你,我们可以按外面卖的价格来买的,你看咋样?”闫颜想着外面卖得很便宜,这样自己也不亏。
“听你的,闫姑娘,”白浩依旧笑得温润。
“太谢谢你啦!那好,我娘每天都回来拿的,有多少就要多少。那就这样吧,先走了,再见!”闫颜见谈妥了,就告辞走人,家里还有很多活儿呢。
白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闫颜走了,心里忍不住反酸,这就是当初不君子的报应吧?她会不会也觉得自己不好?白浩心头是万般纠结,闫颜却无从知道,她一心一意赚钱去了。
☆、第八十一章渐上正轨
第八十一章渐上正轨
闫颜做了调整以后,闫家就是专门卖酸辣粉条了,汤底有不同的选择:牛杂汤底、鸡杂汤底、鸭杂汤底、猪杂汤底,客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汤底,粉条也有不同选择:土豆粉条、山芋粉条、番薯粉条,再配上菜叶子和调料,就是一碗美味的酸辣粉条了,而且价格都是一样的。这里的杂碎都是差不多的价格,成本也不算贵,这样卖还是可以赚不少的。
有些人自己带着碗来买回家去吃,也有的人吃了一碗还不够饱,闫颜就准备了一些番薯饼、果子饼和煎饼,两文钱一个,正好吃个够饱。再说那个汤底虽然味儿足,但是杂碎加上豆腐、萝卜这些东西,每碗的料还是不多的,所以闫颜又准备了鸡爪鸭脖、猪蹄这些没啥肉但是也算是荤菜,都是两文钱一勺的,这样不用多少钱就可以吃得饱还吃得好。
“闫家美食”卖的就是风味独特,别人学都学不来,当然价格方面比起馒头包子这些肯定是贵一点的,但是码头的劳力汉子天天吃馒头包子也是腻了的,偶尔吃一碗酸辣粉条倒是开胃,所以“闫家美食”跟码头的包子铺倒是没啥冲突。
闫颜早就知道他们不能只瞧准码头的劳力汉子,因为他们攒钱不多,沙河镇毕竟是个镇子,来往的人不会少,所以来往买卖东西的人确实最好的消费人群。他们比码头的劳动力有钱,加上酸辣粉条他们没有见过,一定会想尝尝的;还有货船上的人,船主或者家属、搭船的人,都会是酸辣粉条的消费者,他们长时间呆在船上吃的都是干粮,眼下吃一碗酸辣粉条,肯定胃口大开。
而且这些饼子也是可以带走路上吃的,这些饼子又不同于别家的,果子饼都是酸酸甜甜的口味,船上吃是十分开胃的;番薯饼甜甜脆脆的,小孩子更加爱吃;淮山煎饼和玉米摊饼都是焦焦脆脆的,加上闫颜做的辣椒酱或者果酱,十分可口。所以说“闫家美食”的生意都是十分不错的,基本上每天都有等开铺子的人,但是一个早上都不用就会卖完了。
闫家如今可是过得不错,李家、杨家也在他们的帮衬下过得好多了,小云家虽然没有一起卖酸辣粉条,但是有空就会来做粉条,不然卖得这么快,家里又没人帮忙做哪会还可以天天卖?小云娘和小云也是给工钱的,闫颜想清竹要是来帮忙那就更好了,不过不可能因为她要干活儿,走不开咧。
闫颜现在是每天早上干活儿,下午煮汤底;杨氏和闫绍杰下午则要下地干活儿。说到闫绍杰不得不提上学的事儿了,虽然闫绍杰读书不错的,但到底不是那块料,所以他就尽量多读书,将来做生意也是有好处的,毕竟眼界宽广了,考虑事情也会更加的灵泛。再说他有个秀才身份在身,做生意也会好过一点,不会像一般的商人那样低贱。
闫家生意做得好眼红的人肯定是有,那些猪下水、杂碎都是不稳定的,有时候根本是不够的,闫颜没法子,只好让杨树早上抽空去网鱼虾,把网一撒就干活儿去了,回头拉起来就回家吃早饭,吃过早饭再撒一次,总之有空就撒网收网,一天几次倒也是有不少的。
这样闫颜就可以做辣鱼仔、虾米,鸡爪鸭脖就可以做汤底了。酸辣粉条的酸是靠腌菜的,这种腌菜闫颜改过味儿,酸酸辣辣的很好吃;辣则是靠辣酱和干辣椒、花椒这些来调味,所以汤底好喝就成,酸辣的程度客官可以自己调节的。
每天杨氏收好铺子就到得意楼去买杂碎,闫颜毕竟未出阁,不好抛头露面;白浩见不到闫颜,心里总是牵挂着,又没有理由去找她。家里总是催他回苏州老家,上次过完年就赶来沙河镇,没想到真的见到闫颜了,他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他觉得他们之间是有缘分的,不然怎会总是遇见?
上次因为白雪的事儿,闫颜估计是对他有些心结的,这次白浩死活不带白雪出来就是怕她俩又吵上了,他一向护短,一边是妹妹一边是心仪的姑娘,他真的不好处理。这次他要留在沙河镇一段时间,希望闫颜会对他改观,有好感就更加好了,那么将来会不会有一天他娶她回家呢?
白浩摇摇头,别想了,他很清楚娶她很难,家里就是很大的阻力,但是白浩希望闫颜会幸福,他想就这样看着她,只要她开心,他就放心了。白浩很艰难才做出这样一个举动,虽然心口很痛,但是也只是他一个人痛,白浩不希望将来有一天闫颜也是这样疼痛。现在的白浩不知道将来有那么一天,是他自己亲手让闫颜面对痛苦的。
梅花娘现在每天都很忙,但是再忙也比不上梅花的终身大事重要,她托娘家那边问问有没有好人家的男孩要娶亲,自己也是每天琢磨个不停。虽然舍不得女儿出嫁,但是梅花今年15岁了,要定亲了,不然成了老姑娘可就难嫁出去了。奈何梅花是个没心眼的,压根不觉得挑个好人家有多难,依旧吃好睡好玩好,梅花娘也就随她去了,反正能舒心的日子也就是当姑娘的时候了,为人妻可就要操很多的心了。
铺子上了正轨,大家的日子也是按想好的去做,分工合作倒是过得很好。地里的庄稼长得不错,水稻眼看着就快收成了,大家脸上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
“今年这庄稼水稻都长得不错,看来这辛苦是值得的,”闫青山看着金黄色的水稻很是喜悦。
“可不是,看见这东西长得好,咱们心里头才会踏实,”李老三很是感叹,他情愿辛苦一点种地,也不想去码头干活儿,那活儿又累又要看人脸色,还不如种地来得舒坦。如今和闫青山一家合伙,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我看咱们日子还会更好咧,哈哈哈,”杨江笑着说道,几个大男人顶着日头在地里也可以说得这么开心,这就是庄稼人对于生活最单纯的渴求。
☆、第八十二章暴雨前兆
夏天总是那么的闷热,鱼塘里的荷花开得正好,荷叶长得又大又绿,鱼儿常常躲在下面乘凉;桃花树、桂花树长大了不少,院子的梅子树挂满了梅子,大黑狗总是在树下乘凉;墙根的菊花长得很好,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又大又多。
“爹娘,咱们啥时候割水稻?”闫颜今天到鱼塘去看看莲藕长得咋样,见水稻一片金黄,应该快可以收割了。
“还可以再长两天,先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了,再割水稻也不迟,”闫青山扒了口饭,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觉得先割水稻吧,这庄稼又多,但是就花生、黄豆要晒罢了,水稻却捂不得,早两天也没啥,”闫颜觉得天这么的闷热,担心会下暴雨,那到时候水稻晒不成长芽了,这半年就是白忙活儿了。
“是这么个理儿,提前点割吧,咱们现在人手不够,要是下个雨估计都收不了稻谷了,”杨氏也是觉得早点稳妥,这夏天最怕的就是下雨了。
“成,明儿个和大家说说,先割水稻再收庄稼,”闫青山也不多问,知道闫颜担心下雨的事儿,早两天也没啥,闺女放心就成。
闫青山和李家、杨家都说了,大家也没啥意见,反正早也就早几天,人手是个问题,早点还没有那么赶,后边好干活儿。于是定好了日子,闫颜让闫青山写了张告示,说明因为农忙要歇业几天,闫青山也告了假回来帮忙。
大家一起割水稻,先是闫家的再是李家、杨家,因为人手多又割得快,闫家的水稻一天就割完了,闫颜和梅花做饭惯了,倒是不吃力,不过还要看稻谷就要写紧张了,就怕会下雨。还好老天帮忙,三家人的水稻都割完了,天气依旧闷热。
这时候别人家才开始割水稻,闫家、李家、张家倒是开始挖庄稼了,小云家也是听了闫颜的建议,早早收成了的,小河村就这四家人是这么早收割的,那些眼红的人就开始挖苦了。
“我说青山,你家这么早割水稻,这水稻可还没长好透咧,回头吃的时候就有你受得了,哈哈,”一个路过地里的时候,见闫青山他们在挖庄稼,就取笑道。
“咱家水稻种得早,就早这么几天,不碍事儿的,”闫青山不好骂人,毕竟别人说的也是有的事儿,但是他们家的水稻庄稼都是足日子的,不碍事儿的。闫青山不生气,那人也就没趣了,转身就走,他还要准备割水稻咧。
“这些人就是眼红咱们,不关他们的事儿也要管上一管,”李老三说道。
“可不是,咱们做好自己就成,回头还要种咧,”杨江说道。
“我会在意?我傻呀?赶紧干活儿,”闫青山见他们两个大男人还要安慰自己,不由得笑了起来,还是兄弟好。
刚把三家人的花生拔完,天就黑云密布;闫颜赶紧帮杨树家收稻谷,就剩杨家在晒稻谷了,刚好是最后一天。闫颜使劲地用粮板粑稻谷,浑身的劲儿都集中在手臂上了,飞快地把稻谷粑到一起,杨树娘赶紧把稻谷舀到箩筐里担进屋。
闫绍杰和杨树刚好挑着花生回来了,“给我吧,你坐一边去,”杨树放下担子就操过闫颜的粮板,动作飞快地收稻谷。闫颜瞬间瘫软在一边坐着,看着大家收稻谷。
“地里的庄稼呢?”闫颜想起庄稼。
“都挑回家了,别担心,”闫绍杰见闫颜累成这样还问庄稼的事儿,不由得心疼。
刚收好稻谷,豆大的雨就啪嗒啪嗒的掉下来,杨树和闫绍杰把花生晾在屋里,等出太阳了才拿出来晒。“咱们的稻谷总算是不用担心了,就是这花生黄豆还要晒几天的,”闫颜说道。
“可不是听了你的话,不然像别人家那样,稻谷半干不干的,难受得紧,”闫绍杰说道。
“眼下他们又该说咱们了,谁叫咱们好运气?”杨树说笑道。心却在想由闫颜在,他就是最幸运的那个人,可以天天看着她,吃她做的饭,他真的很开心,啥时候还可以抱着她睡觉呢?呸呸呸,杨树,你这个混账东西,闫颜妹妹还小,怎可如此龌蹉想她?
雨下得很大但是一会儿就停了,大家松了口气儿,闫颜和闫绍杰赶紧回家去了。第二天太阳高高挂,大家一片欢喜,都放下心来了,闫颜却提醒闫绍杰赶紧收拾庄稼。
果不其然,这雨每到旁晚都会准时下的,都是又大又短的一阵雨,惹得大家骂骂咧咧的,但是闫颜的心却提了起来。因为每天太阳都很好,倒是却越来越闷热,那一阵雨也是解不了一点的热气儿。
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种双季稻,收割完以后才种庄稼,因为交双税太多了,他们觉得划不来,就只是种下半年的庄稼,正好让地歇歇。
就这样过了三天天气不正常的日子,村里的人水稻都收割好在晒着了,闫颜他们庄稼都收好了,晒的晒,弄的弄,赶紧收拾好,回头还要插秧种地咧。
这天下午,大家以为还是像之前一样下个阵雨就完事儿了,结果忽然大风猛地刮起,乌云迅速聚集在天空,地里的人赶紧收拾好往家里跑。大风刮得眼睛都睁不开,杨树和杨江往家里奔去,闫绍杰和闫青山冲进家里赶紧收东西,家家户户都是火急火燎的收拾。
一声惊雷炸开,雨水争先恐后地往地下砸,闫颜抬眼望去,一片的白色雨幕,天空都是黑沉沉的,闫颜赶紧点上油灯,雨水哗啦啦的声音淹没了以往的所有声音。鸡在鸡笼里被雷声吓得挤作一团,鸭子倒是淡定的蹲坐着,似乎有水它们就行了;大黑狗趴在厨房的角落里,估计是怕雷声。
这场雨下得很大,因为这雨大家都是早早回家了,闫颜因为这几天太累了,吃过饭洗洗就睡觉去了,这个晚上大家都睡得很沉。闫颜因为太累了,几次被雷声惊醒又睡过去了,再次睁眼的时候发现天怎么还是这么黑呢?窗外还是雨声一片,闫颜估计这雨还没停所以天这么黑。
出来一看,这雨估计下了一夜,院子地上一片的水洼,大黑狗都留在屋里不往外跑了,闫颜的心沉了沉。
☆、第八十三章洪水
闫青山吃过早饭就披着蓑衣出门了,闫绍杰也一同去,这雨水不停,地里虽然没有庄稼,但是还是会冲崩田埂的,所以闫青山和闫绍杰一起把田埂的出水口挖深挖大。鱼塘里的鱼也是能捞就捞,怕水漫上来鱼会跑了,这莲藕不大但是可以挖了,只是雨水天不好弄罢了。父子俩个把能做的都做好就回家了。
闫颜和杨氏也在抢救菜园子,闫颜把能摘的蔬菜瓜果都收回去了,吃不完就腌起来,反正可以卖的。本来杨氏是不同意的,但是闫颜拼命劝说,最后就答应还小的那些就不摘了。其实闫颜心里没有底的,她怕会下很久的暴雨,到时候这些菜也是淹坏了吃不了的,还不如先弄好,大不了到时候吃腌菜。
杨树父子在路上见到闫青山父子,就进屋来聊聊。“闫颜妹妹,那这梅子树还摘吗?”杨树见闫颜把菜瓜都收拾好了,就剩院子里的梅子树了。
“差点忘了,但是现在不好上树摘梅子,再等等吧,现在还青着呢,”闫颜觉得这梅子可以缓缓,不急的,只是心里一直很不安。
“这丫头非要把菜瓜都摘了,等雨停了,估计要吃腌菜了,”杨氏觉得闫颜太担心了,每年夏天都是会下暴雨的,这菜也不用都摘了吧。
“妹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的,”闫绍杰觉得妹妹很聪明,听她的话准不会吃亏的。
“我回家也把菜收拾收拾,听闫颜妹妹的准没错的,”杨树笑着说道。
“你们就宠她吧,”杨氏见杨树这么疼闫颜,心里很是高兴,她很放心把闫颜交给杨树。
“就应该听我闺女的,这鱼拿些回家吧,捞了不少咧,”闫青山把鱼给了一些杨江,还让给些李老三家。杨树父子家里还活儿要干,就回去了。
大家以为这雨很快就会过去的,谁知道越下越大,闫青山赶紧在菜园子把水沟挖深,院子也挖了几条水沟流水到外面,只是这河水上涨很快,就怕发大水,那么首先淹的肯定是闫颜家了。
闫颜让杨树和闫绍杰在雨水小一点的时候,到山上去藏点食物,万一发大水也好跑上山避水而不至于饿肚子。村里不少人家稻谷还没有晒干,本来是担心稻谷会长芽的,如今倒是担心雨水不停河水暴涨的问题了。
这天村长趁着雨水小召集大家在一起说话,“这雨水再不停,咱们可要想法子了。”
“村长,以前有发过大水吗?”一个汉子问道。
“这倒是没有,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要做好准备的。”
“问问闫家呗,他们不是啥都知道吗?”石头娘不知死活,还敢死盯着闫家人,“他们先割的水稻,还把瓜菜都收拾腌好了,估计避大水的地儿都找好了!”石头娘愤愤不平地说。
“我家割水稻的时候你们不是知道吗?还巴巴跑过来说了两句,咱家早割晚割都是咱家的事儿,你们还会听咱们的不成?”杨氏气势汹汹地说道,“那腌菜也是刚好要做来卖的,你们做不做我们还会拦着不成?”杨氏瞪着石头娘说道。
那些本来跟石头娘一样眼红闫家的人都不说话了,根本就是别人家的事儿,自己没有立场说啥呀。“你给我闭嘴!”李老二扬着手掌骂石头娘,石头娘估计也是上次被打狠了,一看见李老二的巴掌就不出声了。
“行了,眼下说啥都没用了,赶紧贮备准备,万一真的发大水也好有个对策。每家每户先贮备干粮,等咱们找好避水的地儿就拿到山上去藏着,以防万一。”村长见大家争吵,赶紧拿出威严来制止他们。“就这样吧,有啥事儿可以来找我,万事都可以商量的。”
村长说完话大家就赶紧回家,这雨又越下越大了。闫绍杰自告了假就没有去上学了,这雨这么大也不好出门,连铺子的生意都没有做了,大家都担心会发大水。如果真的发大水,那房屋田地可都会被淹的,到时候就要重头来过了,这是谁不想见到的结果。
“本来还打算今年盖房子的,还好没有,不然发起大水这房屋也是要废了的,”杨氏庆幸当时听了闫颜的话,先不盖房子,看来女儿的话还真是没错呢。
“眼下咱们做好准备就成,到时候心里也有底不是?”闫颜说道。
暴雨足足下了五天五夜,还好河水尽管涨得很高,但是离岸上还是有点距离,所以淹到闫颜家门口了却没有漫进院子里,闫颜看见村子都是像是建在水上面的。好歹后面几天雨水没有那么大了,断断续续的下了好几天总算是停了。
一大早闫颜走出房门,看见太阳挂在洗得碧蓝的天空上,心里彻底地松了口气儿,不然跑到山上避水,她估计会疯的。等河水慢慢地下去了,大家才开始料理田地,杨树和闫绍赶紧捡鱼去了,这水一退鱼都留在地上了,白白捡了便宜。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3页 / 共93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