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领着陆云起出了门,走到院子门口却不知该去哪儿,想了想还是转头问陆云起:“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陆云起思索片刻,回答:“能去你以前的学校看看吗?”
“当然。”
秦臻在家乡读的小学是县一小,初中则是一小隔壁的县一中,学习离着他家住的地方并不远,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这个时候,学校里因为放假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学生,一中还留了些附近乡镇上的住校生在学校自习,一小却已经是空无一人,连大门都紧闭着。秦臻带着陆云起绕了个弯,果然看到隐蔽的墙角处有个开着的侧门,便带着人从侧门进了去。
学校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好逛的,两个人围着操场走了一圈,又到教学楼前面看了看。
“这栋楼是前些年新建的,”秦臻道,“以前的老教室都已经拆掉了。”
陆云起|点点头,拉着他的手在校园里散了会儿步,温暖的阳光透过老槐树茂密枝叶间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
陆云起道:“这棵树看起来很老了。”
秦臻点头:“我小时候它就在这里了。”
他们走到树根附近,却看到有人在树皮上刻了字。那字歪歪扭扭难看得紧,因为树皮剥落而斑驳不堪,只能隐约辨认出是两个人名,中间画了个爱心。
秦臻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小孩啊……”
隔壁的一中有门卫守着,入内要进行登记,秦臻在事由一栏上填了“拜访叶韵老师”,那门卫过来看了一眼,道:“啊,来找叶老师啊!她前段时间就已经退休啦!”
秦臻有些发愣,门卫朝他们挥挥手:“你们是以前的学生吧?想看就进去看看吧!”
这么多年过去,学校里有的地方还是老样子,有的角落却变了模样。秦臻领着陆云起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只觉得这个地方又熟悉又陌生。教学楼前的布告栏上贴着一张略微有些褪色的“光荣榜”,记录着今年六月毕业的这一批学生的中考、高考成绩,陆云起站在布告栏前看了一会儿,又转眼看秦臻,秦臻没等他开口,就道:“我们毕业的时候,还没有贴光荣榜的传统。”
他说着,视线掠过这个校园,心中感慨万分。
教学楼前的那排白玉兰粗壮了许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树下那些蓬勃生长的却不是记忆中的迎春花,而是换了另一种不知名的小灌木从;教学楼还是老样子,墙壁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摧残,变得十分老旧,原本立在教学楼边上的办公楼却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小的花园。
——时间不甘独自逝去,于是在离开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而被时间改变的也不仅仅是这些花草楼房、这个校园。
秦臻的视线落回到陆云起身上,不知怎么就觉得心安。陆云起见他呆了许久,便有些不放心地问:“怎么了?”
秦臻摇摇头,朝他一笑:“没什么。”
第33章
中秋节那天,陆云起一早就起了床,给父母打过电话后就到厨房帮秦母准备早餐。
因为过节的缘故,早餐除了跟往常一样的面条、煎蛋外,秦母还特意从附近的一家蛋糕店里买了月饼,只可惜秦臻、陆云起和秦父都对这种甜腻的点心并不怎么喜欢。秦臻和陆云起分吃了一个蛋黄莲蓉馅的之后就没再动过那盘月饼,秦父则碰都没碰,秦母倒像是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了似的,自己吃了两个后就把余下的月饼都收进了冰箱里。
因为前几天秦臻已经带着陆云起将这座小城逛得差不多了,所以中秋节这天他们俩都没出门,就在家里窝了一天。吃完晚餐后,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街道上的行人很少,秦父和秦母走在前面,秦臻和陆云起跟在他们身后,一轮圆月高悬天际,洒下的清辉像是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银边。
到了假期的最后一天,秦臻和陆云起要乘车回学校了,因为路途遥远的缘故,他们俩一大早就收拾好了行李,秦父开着车将他们送去汽车站。秦母不舍地在他们俩跟前叮嘱了许久,又拉着陆云起唠叨了好一阵,直到快到开车时间了才堪堪放手。
也不知是因为心情好还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回去的路上陆云起没有再晕车,这让秦臻暗暗松了口气。等到两人一起上了火车、找到座位坐好,就已经临近午餐时间了,列车服务员推着装满了盒饭的小推车在车厢间叫卖,秦臻便打开母亲交给他的袋子,打算拿点东西出来给自己和陆云起填填肚子。
袋子里装的东西不少,水、牛奶、饼干、苹果,秦臻摸出一袋饼干来递给陆云起,自己又伸手往袋子底下探了探,忽然摸到一团温热的东西。秦臻心中觉得奇怪,摸索着将那袋东西掏出来一看,却是一袋糯米团子。
陆云起拆开手中的饼干,正拿了一块要喂到秦臻嘴里,见到这袋糯米团子,心中十分惊喜:“糯米团子?”
秦臻笑着点点头,将那袋糯米团子放到陆云起手里,自己则伸手拿下叼在嘴里的饼干:“摸起来还是热的,估计是今天早上才蒸好的,你可以趁热吃。”
陆云起打开那个保鲜袋,用手隔着袋子拿起一个朝秦臻示意,秦臻摆摆手,拿起被他放在小桌上的饼干:“你吃吧,我吃饼干。”
陆云起也不跟他客气,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吃了两个,才把保鲜袋重新扎好放回袋子里,另外摸了盒牛奶来喝。
经历了一整个白天的舟车劳顿,到家后秦臻给父母打电话报了平安,陆云起简单地煮了两碗面,两人吃过晚餐后也没出门,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就早早地洗完澡去睡了。
回到学校没几天,秦臻就去B市参加交流会去了,学校派车统一送这些老师和学生们去机场,陆云起只能恋恋不舍地将秦臻送到校门口就作罢。
这次的交流会是由B大举办的,邀请了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秦臻他们一下飞机就有B大的工作人员过来接应,住的地方也是安排在B大的校园里。秦臻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交流会,不过来B大却实打实是第一次,他这回还带了张洋一起,一方面是让张洋来感受一下这个圈子的整体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张洋介绍些圈子里的人脉,为他的以后做准备。
到达B大的当晚就有一个集体聚餐,秦臻趁着这个机会给张洋介绍了几个做气候研究的学者,他们这个圈子不大,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学者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交情,大家在交流会上遇见都会打个招呼,聊一聊自己的研究近况。
“说起来,老周啊,”其中一个中年学者想起什么,就开口问旁边B大的教授,“听说你们最近刚从国外引进了一个了不得的人才回来?”
那个B大的教授道:“是有一个,不过不是咱们这个方向的,是研究动力气象的。嗨,人家年纪轻轻就是教授博导,在国外也拿了不少荣誉,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喽!”
另一个教授立刻附和道:“可不是,你瞧小秦不也才三十出头,做出来的成绩可比我当年强多啦!”
秦臻谦虚了几句,见张洋把人认得差不多了,便找了个借口带着人离开了。
等秦臻带着张洋在聚餐的地方转完一圈后已经是晚上**点了,大家吃饱喝足都散了,秦臻和张洋也回了房。B大安排他们住的是校内一家酒店的标准双人间,秦臻自然是跟张洋一间房,秦臻回房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果然就看到了陆云起的短信。
秦臻没有回短信,而是直接拿手机回拨了过去,电话并没有马上接通,秦臻就挥挥手示意张洋先去洗澡,自己则拿着手机站到窗户边上。
过了一会儿,电话就被接通了,陆云起的声音里透着惊喜:“喂?”
秦臻脸上也带出一点笑意:“在做什么?”
“在查资料。”陆云起老老实实地回答,“你呢?交流会顺利吗?”
秦臻道:“交流会明天才开始,今晚大家一起吃了个晚餐。”
“晚餐还吃得惯吗?我听说北方都是吃面食的……”
张洋洗完澡出来,就听见导师耐心地对着电话那头的人说:“味道还不错,我回去的时候给你带。……嗯,住在B大里面,双人标间……好,我知道了,嗯……你也早点睡,晚安。”
秦臻挂了电话,转过身见他已经上了床,就把手机放在一边,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换洗的衣服和毛巾:“你洗好了?”
张洋应了一声,秦臻就径直进了浴室。
浴室里的水声哗啦啦地响,张洋躺在床上心不在焉地玩着手机,隐约间似乎听到秦臻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又无法确定。等秦臻穿着睡衣从浴室出来后,他就开口道:“你的手机之前好像响了一下。”
秦臻点点头,走到自己床边拿起手机一看,嘴角就情不自禁地向上勾了起来。张洋看着导师噙着温柔的笑意给某人回短信,只能默默转身将自己裹进被子里。
这都隔了不知几百千米了居然还能变着花样来秀恩爱,单身汪真是伤不起!
第二天,交流会正式开始,首先就是例行的领导讲话,等短暂的开幕式结束后有一小段自由活动时间,之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各种讲座和学术研讨。秦臻带着张洋坐在刘教授旁边,正小声跟张洋说话,忽然听到身边冒出一个声音:“刘叔,好久不见。”
秦臻转头看过去,就见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走到刘教授面前,热络地跟刘教授搭讪。刘教授显然并不意外在这里见到这个青年,他紧紧握了一下青年的手,笑眯眯地点头:“可不是?小良呐,你这几年可是有出息啦!”
青年谦虚了几句,见到坐在一旁的秦臻与自己年纪相仿,便问:“这位是……?”
刘教授乐呵呵地拉着秦臻给他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秦臻副教授,主要是研究气候方面的。小秦啊,这是B大的温良教授,前不久刚从国外回来,主要研究方向是动力气象。”
秦臻回想起昨晚那几个教授提起的“人才”,估摸着他们说的大约就是这个人。他带着微笑跟这个叫温良的人握了握手:“你好。”
温良的目光闪了闪:“幸会。”
刘教授笑道:“你们俩可都是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多交流交流,相互了解一下嘛!你们年轻人的思路比我们这群老头子有意思多了,多聊聊啊,多聊聊!”
秦臻起初并没有要与之深交的意思,毕竟他们两人的研究方向差得比较原,以后合作的机会也并不大,彼此之间相互认识也就足够了,但刘教授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拒绝。聊了几句后,秦臻想起陆云起学的正是温良研究的这个方向,态度终于认真了起来。
这样聊了一会儿,秦臻发现,温良这个人和陆云起还真有点儿相像。
温良跟人聊天的时候言辞谈吐都很得体,行为举止也都进退有度;温良还很会察言观色,在你无言时他会恰到好处地开口,当你不愿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他会不露痕迹地换个话题,跟他聊天既轻松又愉悦,绝不会感到尴尬。
——就像是离开了秦臻的陆云起一样。
若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陆云起在见着秦臻后,那些得体的言谈、自如的态度就全都被抛到了十万八千里外去了,只剩了爱慕、热情、患得患失和小心翼翼。
陆云起在秦臻面前永远都像个孩子,好不容易得到了一颗爱极了的糖果,因为害怕糖果遗失,所以总是紧紧攥着,因为太过喜欢而舍不得一口吃完,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纸,只有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去舔上一口。
第34章
上午的交流会结束后,温良来邀刘教授一起吃午餐,见秦臻、张洋正在跟刘教授聊天,便将他们俩也叫上了。
“你们远道而来,我总该尽一尽地主之宜才是。”温良笑道。
秦臻本想拒绝,刘教授却已经一口应了下来:“哪里用得着那么客气?这不是刚发了餐券嘛,小良你带我们去食堂就好啦!”
温良一愣,随即笑着点点头:“那就去食堂吧!”
秦臻也只好点点头,带着张洋和他们一起去了食堂。
B大与A大不同,在这个校区里有且仅有一个食堂,不过这个食堂相当大,且一共有三层,每层各自出售不同特色的菜肴。温良一路上给他们仔细介绍了食堂里各个窗口的特色美食,秦臻漫不经心地听着,忽然感觉到手机震了一下,掏出来一看,是陆云起发来的短信。
到午餐时间了,要记得去吃午饭。
想你。
秦臻勾起嘴角,手指飞快地回了条短信过去,等收好手机再抬头时,恰好看到温良正饶有兴致地盯着自己。
见秦臻疑惑地看着自己,温良移开目光,指了指前方的一栋建筑:“我们到了。”
张洋看一眼那栋楼,不由得感慨:“好大……”
温良笑笑,领着他们往里走。
此刻正是饭点,食堂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张空桌子,温良道:“你们先去买饭吧,我留在这儿看东西。”
刘教授道:“那我也留在这儿,跟小良聊会儿天。”他说完,朝秦臻摆摆手,秦臻也不再客气,就拿着餐券和张洋先去买了饭菜。
吃过午餐后,秦臻和张洋便回了住处休息,下午去听了两个讲座,晚上到食堂又遇到了温良。这回温良是一个人,见到他和张洋就坐了过来:“秦老师,吃完饭有什么安排吗?”
秦臻一愣,摇了摇头:“没有。怎么?温教授找我有事?”
温良道:“我听刘叔说你是第一次来B大,不知你有没有兴趣一起逛逛校园?”他说完,稍稍停顿了片刻,又道:“叫我温良吧,温教授听起来……怪怪的。”
秦臻看一眼张洋,见他点点头,就从善如流地开口:“那就麻烦你了。”
这是B大的新校区,校园挺大,他们仨沿着校园里的林荫道慢慢往前走,每路过一个地方,温良就会给他们介绍。
“……这是图书馆,一共五层,顶层是电子阅览室……那栋是物理实验中心,咱们专业的实验室也在里面……这边是学生宿舍区,住在这边的大多都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在另一个校区了……”
温良的口才很好,对这个校园看起来也像是十分熟悉的样子,像是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之类的地方,他还能说出不少发生在这里的趣事来,一点儿也不像是才从国外回来的两三个月的新老师。秦臻和张洋跟着他在校园里逛了两个多小时,居然没觉得无聊,虽然走得有些累,却依然兴致勃勃。
“前面是学校的后山,山上有天文的观测台和我们院的观测场,要上去看看吗?”温良带着他们走到校园的一角,指着前面的上坡路问。
张洋感兴趣地点点头,秦臻也没反对,正要抬脚往山上走,却感到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秦臻拿出手机来看了看,抬头对温良到:“啊,抱歉。我突然有点事要回去,就不上去了。”
温良停下脚步,张洋也回过头来看秦臻,秦臻朝他们一笑:“你们去看吧,有什么稀罕事等张洋回来讲给我听就成。回见!”
张洋看到他手中的手机,了然地点点头:“嗯,老师再见。”
温良问:“你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秦臻笑道:“那当然。之前一路过来,我看到学校里有不少指路牌,我按着方向走就行,若是实在找不到路,找个学生问问就是了。”
温良听他这样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朝他挥挥手:“那回见。”
秦臻同他们告别后往回走了一段,才拿手机调出那个号码回拨了过去:“嗯,是我。……晚上逛了一趟B大的校园,是刘教授的一个熟人带着我们逛的……对,也是我们这个专业的,跟你一样是搞动力气象的……”
晚上秦臻洗完澡,坐在床上整理白天记的一些笔记,没多久张洋也回了,秦臻随口问他:“怎么样?山上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吗?”
张洋的动作顿了一下,见秦臻压根就没抬头看他,才稍稍放松了些。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然后才回答:“差不多就那样吧,跟咱们学校的差不多。”
“是吗?”秦臻本就是随口问的,听他这样说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随意搭了句话就继续认真整理笔记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张洋喊他。
“秦老师?老师!”
“啊?什么?”秦臻回过神,茫然地转头看他,“你刚刚说什么?”
张洋犹豫了一下,问:“老师,你觉得温良教授……怎么样?”
秦臻不解地反问:“什么怎么样?”
张洋咬咬牙,过了许久才憋出来一句:“……就是人怎么样。”
秦臻道:“挺好的呀。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张洋没回答,脸色看起来有些奇怪,秦臻打量了他半晌,见他整张脸似乎都要扭曲了,终于还是忍不住问:“怎么了?还是他怎么你了?”
张洋一听,猛地摇头,秦臻见他否定得飞快,便打趣他:“还是你看上他了?”
张洋的头立刻就摇得更猛了,脸上也泛起了红,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
秦臻笑道:“行了行了,没有就没有。快去洗澡吧。”
张洋红着脸拿起自己的睡衣,在浴室门口犹豫了半天,突然憋出来一句:“我觉得那个温良教授不太好。”
秦臻一愣,问:“为什么?”
张洋却没回答,只说:“就是……感觉。”说完就一头冲进浴室去了,像是要避开秦臻的追问似的。
秦臻被张洋的反应弄得有些莫名,原本还想劝上几句,但看张洋似乎对温良十分抵触,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之后的几天里,温良依然常来找秦臻和张洋,秦臻考虑到张洋那晚的反应,也没跟温良走太近,能婉拒的邀约都婉拒了,他每天除了固定要去的讲座和研讨会外基本都呆在房间里,看看资料,整理整理笔记。陆云起每天都会给他发好几条短信,有时是跟他将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有时是问他有没有按时吃饭,还有一回陆云起告诉他,秦母打了电话到家里,说给他们寄了点家乡土特产,大约过几天就能收到了。
秦臻每天晚上都会给陆云起打个电话,这是他们这三年来养成的习惯。其实两人要聊的事都已经通过短信聊完了,所以每天的电话就只剩了些没营养的对话,但即使是这样,秦臻依然每天晚上都会按时拨通陆云起的号码,陆云起也会很快就把电话接起来。
晚上睡觉前陆云起会给他发晚安短信,秦臻也会很快回复,然后尽快办完手头上的事情关掉睡觉,有时秦臻也会忍不住在心里头笑自己被陆云起管得死死的,但每次看到陆云起的短信,他还是会老老实实去吃饭睡觉,心里没有半分不情愿。
临到回A大的前一天晚上,陆云起再三确认了第二天的航班,坚持要到机场去接秦臻,秦臻拗不过他就让他去了,但唇边的笑意却泄露了他的情绪。第二天,他们乘坐的那趟航班晚了点,秦臻下了飞机拿好自己的行李,跟同行的同事们打过招呼后就一个人离开了,一边走一边拿出手机开机,打算给陆云起打电话,结果一走到航站楼大厅,他就看到了陆云起。
陆云起显然也看到了他,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正往这边过来,秦臻往他的方向快走几步,陆云起小跑到他面前,伸手紧紧抱住他:“欢迎回来。”他说话时呼出的气息打在秦臻的耳朵上,滚烫。
秦臻低声应了一声,由着他抱了一会儿就示意他松开,陆云起依依不舍地放开他,伸手接过他的行李箱,另一只手则拉起秦臻的手:“走吧,我们回家。”
秦臻回握住他的手,和他并肩往外走:“嗯。”
陆云起拉着秦臻往停车场走,一路上不停地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教授临走前给我布置的那些资料实在是太多了,我还是没看完,有几个地方跟他们讨论了也不是很懂……阿姨寄过来的东西昨天收到了,整整一大箱,有米、有水果,还有两桶油……”
其实陆云起说的这些事,这几天早已经通过短信告诉过秦臻了,但此刻终于见到了人,他又忍不住把这些事情拿出来重新再说一遍。秦臻则笑眯眯地听着说,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一点也没有嫌他烦的意思。等两人走到自家车旁边,陆云起打开后备箱把秦臻的行李箱放进去,两人分别上了车,陆云起却没有马上点火发动车子,而是倾身过去抱住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秦臻,小声道:“我好想你。”
秦臻伸手回抱住他,侧头亲吻他的脸颊:“……我也是。”
第35章
陆云起载着秦臻回到家中恰好是中午,米是早就淘好放进电饭煲里、设定好了时间的,到这个时候已经煮好在保温了,菜则是陆云起在出门前都已经洗净切好了的,只等着回来下锅就好。
因为担心秦臻旅途劳累,陆云起原本是打算让他回房休息一会儿的,但秦臻却不愿意。他将行李箱放回卧室后本想到厨房里帮忙,陆云起把那些切、洗好的菜拿给他看,秦臻见自己的确帮不上忙,就索性坐在餐厅里等着,时不时转头去看站在厨房里做菜的陆云起。
两个人吃完午餐后一起回卧室睡午觉。十月的天气微凉,所以即使两个人抱在一起也不会觉得热;窗外的阳光明媚温暖,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倾洒在他们身上;餐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朵橙色月季,在阳光里静静地释放着幽香。
十一月,学校进入期中考试月,秦臻给这学期开的两门研究生选修课中比较难的一科准备了期中考试,一方面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一下学生的水平,方便把握期末出试卷的难易水平。他在考前给学生画了重点,考试那天难得没有跟陆云起一起去学校,而是让陆云起先走了,自己则先去了一趟办公室拿试卷。
秦臻卡着时间在考前五分钟走进教室,学生们都已经在张洋的吩咐下隔着空位坐好,陆云起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见他进来,朝他一笑,张洋上前跟秦臻低声说了几句话,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帮着秦臻把试卷发下去。秦臻自己留了份样卷拿在手上看了一遍,确定试卷上没有印刷问题后就开始巡视考场,张洋站在教室的后门,看着教室里埋头答题的学生们,偶尔看到有人举手就过去询问情况。
教室里很安静,只能听见沙沙的书写声,秦臻在教室里走了两圈后就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出神。有的学生学得扎实,下笔如有神助,很快就整整齐齐答完一题;有的学生虽然学得不差,但有些知识点拿不准该不该答,于是索性就全部写上去,蝇头大小的字将试卷上的空白处填得满满当当,远远望过去就是黑压压一片;还有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学渣,望着试卷抓耳挠腮,思来想去才写上一行字,然后又继续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才又憋出一行来。
一个小时过去,考试的时间只剩了一半,秦臻看了看钟,道:“还剩一个小时,大家注意一下时间。”
大约是这回出的试卷难度有些大,秦臻说完这句话后就有个学生板着脸起身交卷了,秦臻拿过他的试卷一看,除了姓名、学号外,答题区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张洋见有人提前交卷便过来看,结果看到这张白卷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
秦臻摇摇头,将那份卷子放到一边,自己拿出笔、拿过样卷来打算做一做,等他站在讲台上写完一题再抬头,就见陆云起不知何时已经答完了题,正抬头盯着他看。
秦臻起初没理他,但再低头答题时,那道目光却如影随形,令他难以忽略,秦臻写完第二道题后抬头见陆云起仍看着他,便转头看了看时间——离考试结束还剩了半个小时。秦臻清清嗓子,开口:“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写完的同学可以检查一下,如果觉得没问题就可以提前交卷去吃饭了。”
陆云起听完这话,弯了弯嘴角,拿着卷子象征性地翻看了一下,又继续盯着秦臻看,秦臻拿他没办法,干脆放下笔和样卷由他盯着。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张洋走到讲台上提醒下面的学生:“离考试结束还剩五分钟了,大家没做完的赶紧了,做完的同学检查一下姓名学号写了没有。”教室里学生们的神态明显与之前有了不同,有的面露焦急之色,赶紧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的则放下笔将试卷翻看了一边,轻轻舒了口气。
十二点下课铃响,张洋便叫学生们停笔交卷,秦臻站在讲台上将收上来的试卷整理好,恰好看到陆云起一边收拾文具一边跟站在他桌前的男生说话。那男生不知问了什么,陆云起笑着摆了摆手,那男生看了讲台上的秦臻一眼,便背着书包离开了。教室里的人都渐渐走完了,秦臻挥挥手让张洋先去吃饭,自己拿起整理好的试卷往外走,陆云起捡起放在讲台边的书包,跟上秦臻的脚步:“去食堂吃饭?”
秦臻点头:“我先把试卷放回办公室去。”
陆云起自然是和他一起的,回到办公室后,秦臻把试卷放到柜子里,陆云起将书包放在自己的小桌上,等秦臻锁好柜子才拉着他一起往食堂走去。
秦臻随口问:“考得怎么样?”
出乎意料的,陆云起回答:“不算很好,倒数第二题不是很有把握。”
秦臻回忆了一下那道“倒数第二题”,道:“那个啊……那是课外拓展题了。这回的试卷是不是太难了?”
陆云起摇头又点头:“是有点难,不过……也不算太难?”
等他们到食堂,食堂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陆云起拿了两个盘子在手上,见每个窗口前的队伍都挺长,就拉着秦臻随便站在了其中一队的末尾。等他们排到的时候果然已经没有什么菜可选了,不过食堂里的人也渐渐变少,倒是不用为找座位发愁,陆云起和秦臻对吃的并不算挑剔,买好饭菜后就随意找了张桌子坐下,边吃边聊。
吃完午餐,两人一起回秦臻的办公室,走进院楼大门却迎面碰上一群人,秦臻认得其中的几个,都是B大的同行。刘教授领着这些人似乎是在大厅里等人,看到秦臻便叫住他,秦臻拉着陆云起停下脚步,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客客气气寒暄了几句,正要离开,忽然听到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道:“秦老师,好久不见。”
秦臻诧异地回过头,见温良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便点头示意:“温教授。”
温良走到秦臻面前,却并没有跟他道别的意思,反是用一种颇有兴趣的目光打量了一下站在秦臻身后的陆云起,以及他们拉着的手。秦臻见状,索性拉过陆云起大大方方地给温良介绍:“他叫陆云起,是刘教授的学生。”说完,他又转头对陆云起道:“这是温教授,也是研究动力气象的,上回我跟你提过的。”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4页 / 共17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