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txt
当前页码:第42页 / 共5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江桃啃完了一根排骨,满足的眯起了眼睛:“爸爸, 你做的比咱们店里的厨子都好吃!”

  江杏也连连点头附和:“爸爸, 你手艺真棒哎!”

  相比女儿们的惊喜与夸赞, 吴英玉今晚堪称沉默,腹中千言万语太多,反而堵住了喉咙。

  饭后娘仨参观了江诚准备的年货,发现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只要舒舒服服窝在家里吃喝等着过年就好了,家里的事情江诚差不多做完了。

  回房睡觉的时候,江诚问:“英玉,你今晚是哪里不舒服吗?怎么不说话?”

  吴英玉什么也没说,扑进了他的怀里,紧紧抱着江诚不撒手,好像抱着什么宝贝一般,手劲大的吓人。

  江诚回抱住了她,唇角微翘,眼里全是温暖的笑意。

  吴英玉是个感情内敛的人,两人结婚之后也从来不见她说什么好听的话,她学不来甜嘴蜜舌那一套,这还是她第一次主动抱他。

  两个人躺进了冰冷的被窝,很快被窝就热了起来,两人头并头说些悄悄话,互相凝视着对方,就好像新婚蜜月的男女,看着对方哪怕不说话也觉得心里发甜。

  天寒地冻,有个相互依偎取暖的人本来就是一种幸福,更何况还是这样好的人!

  一夜饱睡。

  次日吴英玉去了趟英玉饭馆,店里所有人都放了假。本地习俗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守岁,不然会给娘家带来噩运,往年白晓霞都是跟吴家母女三人一起守岁的,等过了初一才拎点东西回娘家住两天。

  今年吴英玉成了家,店里就剩下她一个孤鬼,看着店里厨师服务员都拿了工资走了,她失落的站在门口发呆,吴英玉摸了下她:“发什么呆呢?还不赶紧锁门跟我回家过年。你姐夫做了很多肉菜,比咱们店里的厨子做的还好吃。”

  每逢过年,白晓霞就觉得自己像游魂孤鬼儿,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是吴英玉心肠好,容留她一起守岁。

  她傻了:“姐夫会做菜?”又不好意思起来:“不了,我怎么能去你们家守岁呢?”

  吴英玉可怜她的经历,有时候看到她就跟看到自己的过去一样,更可悲的是白晓霞是个特别勤快能干的女人,因为她不能生育就否定了她这个人的价值,跟生不出儿子被扫地出门的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五十步跟百步的区别罢了。

  “你姐夫性子好,肯定不会有意见的。小智回省城陪爷爷奶奶过年去了,桃儿跟杏儿都盼着你来,你还磨蹭什么呢?赶紧的!锁门走了!”

  白晓霞被她三催四请,终于腆着脸去了江家过年,路上还硬掏钱给孩子们买了些果子跟糖,吴英玉拦了半天没拦住了。

  “你这是做什么?赚点钱不容易,自己攒着将来还有好日子呢。”

  白晓霞的笑容都透着苦涩,尤其是满城到处都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路上全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时候调皮的孩子们还扔小鞭炮,相遇的熟人都喜气洋洋的彼此问候过年好的时候,她的内心就更为凄凉了。

  结果才进了江家大门,迎接她的就是一串震耳欲聋的鞭炮,江桃跟江杏都穿了新衣,姐妹俩用个长长的竹竿吊着一串鞭炮,没瞧见她们两人过来,江桃拿着线香点燃了引信,捂着耳朵跑出去几步,爆竹噼里啪啦炸了起来,吴英玉跟白晓霞赶了个正着。

  吴英玉气的恨不得揍俩丫头一顿:“你们俩多大了啊?还玩鞭炮!放炮的时候不会看着点人啊?”

  一串小鞭炮很快就响完了,姐妹俩凑过来道歉:“对不起啊白姨,我们没看到你们进来!快来快来,我爸爸正做麻花呢,可好吃了。”

  白晓霞心里一暖,被俩孩子拉进房里去。

  往日穿着警服的江科长一米八四的大个子系着个花围裙,左手漏勺右手筷子正在捞麻花,见到白晓霞跟吴英玉进门,如获救星:“哎呀你们总算来了,小白快来搭把手。”

  白晓霞接过漏勺,仿佛回到了英玉饭馆的后厨,很快忙了起来,连那一点不自在也烟消云散了。

  到了除夕夜,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换了新的床单被套,大门口贴了对联,院里的积雪也清理干净了。家里一切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炒过的花生,瓜子糖都摆上了桌,炸过的麻花馓子,红焖排骨、红烧鲤鱼、凉拌三丝、牛肉鸡肉全都上了桌,摆的满满当当。

  五个人围桌团坐,江诚还打开了一瓶低度数的白酒,给三个大人满上,俩孩子买了一瓶甜酒回来,大家举杯欢庆。

  打开电视机,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几人边看节目边喝酒吃菜,最后还下了一锅热腾腾的饺子,江桃跟白晓霞各吃出来一个分分钱,江杏不服输,多吃了几个饺子,都快撑的走不动道儿了,揉着肚子直叫唤,还是江挑拖着她站起来散步消食。

  电视里主持人零点报数,江诚带着俩闺女在院子里放鞭炮,白晓霞羡慕的说:“吴姐,姐夫人真好,你命真好!”

  吴英玉内心安定幸福,看到别人的不幸也总多了几分怜悯:“晓霞,我记得你以前离婚的原因是不生孩子,你有没有想过,也许问题不在你,而是在他?”

  白晓霞只念过小学三年级,从小就帮家里干活,嫁出去也是任劳任怨,结婚几年生不出孩子,被前婆家的大姑姐指着鼻子骂“不下蛋的母鸡”,夫家一家子都瞧不起,什么冷言冷语没听过,哪一个不指责她生不出孩子?

  她头一回听到有人站在她的立场为她“开脱”,瞬间眼泪就下来了:“吴姐……你是说他说不定有问题?可是他很强壮啊。”

  背负着不能生育的枷锁生活数年,白晓霞从来也没敢想过责任不在自己。

  吴英玉现在打交道的人多了,长了很多见识,小声跟她说:“其实这事儿吧还真不是男人外表就能看出来的,要不……年后抽时间我陪你去医院检查检查?”

  “……可以去检查吗?”

  “检查了你也放心,以后有机会,你也能再找个好人结婚。”

  白晓霞泪流满面,恨不得扑到她怀里大哭一场,外面父女三人放完鞭炮回来,江诚去房里拿东西,准备去万家跟孟家拜年,装没瞧见白晓霞的样子。

  江桃诧异的问:“妈,你克扣了白姨的工资吗?怎么把人家惹哭了?”

  白晓霞破涕为笑,在她脑袋上摸了一下:“你这孩子!”

  “她就会胡说八道,白姨你别放在心上。快去快去,你跟爸爸拜完年回来,下午咱们去看干妈。”江杏儿推着江桃赶紧收拾一下。

  江诚前往万家拜年是出于礼节,而江桃跟万栗还有师徒之谊,逢年过节总要去拜访一番的。另有孟爱国跟江诚处的好,孟奶奶还病着,江诚也要上门探访。

  杏儿跟这两家的关系都不深,既没同学也没师门情谊,她就推辞不去了,在家里陪着吴英玉跟白晓霞,由江桃跟着去拜年。

  万栗赋闲在家,越活越精神,去年心血来潮居然留了一把胡子,养护的油光水滑,见到江诚父女俩过来,请他们落座。

  江桃盯着他的胡子瞧了好一会,猛不丁问:“万爷爷,你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把汤面弄到胡子上?”

  万栗哈哈大笑:“你个小丫头满脑子都想的什么呀?”

  这话落入从外面回来的万波耳中,他今年二十岁,在外在读大学,都快参加工作了,听到这话也是朗声大笑:“小桃子,你怎么从小就古灵精怪的?”

  这几年两人见面的次数不多,万波的个头都快赶上江诚了。

  江桃听到这肆无忌惮的笑声,站起来:“万师兄过年好。”仰头抱怨:“你是吃化肥了吗?长这么高?”

  她的话又引来万波大笑:“我又不是庄稼,吃什么化肥啊。小丫头!”他眉眼含笑,已经完完全全是个青年了。

第一百零二章

  虽然许久不见, 但万波劣性不改, 逮着江桃就是一顿嘲笑,还挤眉弄眼问她:“小桃子, 有没有交小男朋友?”

  江桃:“你交小女友了?”

  万波揉了下她的脑袋:“小丫头这么多年还是牙尖嘴利,半点亏不肯吃。还是孟阳比较乖。”

  提起孟阳两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对孟家的事情心有戚戚焉。

  从万家出来之后, 江诚父女俩去了一趟孟家。

  孟奶奶还挂着点滴,静静沉睡。

  孟爱国躺的累了能靠着被子起身略微坐一会,江诚跟孟家兄弟聊天,江桃就在孟阳房里翻他的书。

  孟月闲闲凑过来随口说:“桃子姐,你要有喜欢的书多挑几本拿走吧,反正以后也没机会了。”

  江桃一惊,倏的扭头去看孟阳,他的面色不算好, 也许是自孟家出事就从来没好过。不过孟月的话他也没反驳。

  “什么意思?”江桃听这话头不太对。

  孟月才上初一, 小丫头也不知道满脑子都想些什么,吐吐舌头跑了。

  孟阳笑笑:“你别听孟月瞎说,她就是听到我小叔跟爸爸商量, 看能不能让爸爸调离刑警队, 说不定要调到铜城市去,还没定下来呢, 现在说有点早。”

  “你们……要搬到市里去?”

  “不会的, 我妈还在县上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 半个小时之后江诚就带着江桃告辞了。

  到了正月初五, 江诚带着妻女大包小包前往省城探亲。

  吴英玉初次去婆家,内心很是忐忑,前一天晚上就失眠了,问了一堆江家父母兄弟姐妹的事情。

  江诚耐心宽慰她:“我父母都很好说话的,大哥大姐你上次也见过了,只有尕姐性格有点古怪,她那个人说话就那样,你别搭理就行。”

  江家兄弟姐妹四人,老大江胜,老二江珍,老三江珠,就是江诚口里比较古怪的尕姐,老四江诚,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吴英玉本来心里就没底,听了这话更是惴惴不安,直到快天亮才睡着了。

  初五是个大晴天,县上很多人都还在走亲访友,熟人见到互相问声好,听说江诚是回省城探亲,都客气几句。

  一家人坐火车到达省城,又坐公交车四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了省军区大院。

  江诚父亲退休以前是军区领导,两个儿子成年之后,老大江胜依旧在军区,小儿子江诚进了公安系统。

  江诚母亲是中学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戴着幅眼镜,笑起来很是慈祥,见到江诚带着吴英玉及俩继孙女进门,忙客气迎接:“冻坏了吧?赶紧坐下喝杯茶。这是桃儿跟杏儿吧?”

  江桃跟江杏向俩老问好:“爷爷奶奶过年好!”

  俩小闺女水灵灵的跟两朵鲜花似的,两位老人笑:“乖,乖。来坐下吃点东西,一会饭就熟了。”

  江珍在厨房忙碌,也系着围裙出来迎客:“你们回来了?英玉路上累了没?”

  江智听到外面的动静,从房里冲出来,先问一声:“爸,妈。”上来就拖俩妹妹:“杏儿桃儿,走走走,去我房里打游戏,可好玩了。”一阵风似的把俩妹妹给撮走了。

  江奶奶跟江爷爷交换个高兴的眼神——小智这孩子看来没说慌,跟继妹相处的挺好的。

  对于江诚的婚姻,老两口软的硬的都试过了,结果把儿子给吓跑了,直接调去了永喜县,原本不敢抱希望,没想到他自己想开了要结婚,听说对方是个农村妇女,家里人也是有过犹疑的。只不过再多的犹疑都抵不过儿子孤身在外乏人照顾的困境。

  江胜跟江珍参加完江诚的婚礼回来之后,说了不少吴英玉的好话,旁听的江珠阴阳怪气的说:“她一个农村妇女能嫁给老四是高攀,还带着俩闺女要老四养,还不得表现的好点?”

  江胜懒得跟妹妹争执,还是江珍气不过:“你别瞎说,老四家可不是在家吃闲饭的,人家开着个饭馆,还开着个食品厂,自己赚着钱根本不指望老四养她家闺女。要我说啊,她赚的比老四的工资都还要高。也说不上谁高攀谁,只要他们两口子日子过的好就行。”

  江珠从小眼光就挑剔,结婚之后跟婆家闹不和没过几年就带着儿子离婚了,后来也相过无数回亲,但都没遇上合适的,就带着孩子在娘家住,经济上还有俩老帮忙,这些年也就过来了。

  “大姐,我看你是掉钱眼里了!”

  江珠的话很不中听,江珍也懒得跟她争执,还拿出吴英玉装的土特产,指给俩老看:“这些调味料都是四弟妹厂里的产品,听说在整个铜城市销量都很好,给爸妈装些尝尝。”

  江父从报纸里抬头瞧了一眼:“那不就是个农民企业家吗?”

  市场经济繁荣了之后,下海的人比比皆是,有呛了水赔上亲戚朋友多年储蓄的,也有如鱼得水混出名堂的。

  江母一腔慈母心,也不指望儿子能娶个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回来,最记挂的还是孙儿:“那她对小智好不好?”

  江胜跟江珍打了个尖,参加了婚宴就回来了,所了解的不多:“小智跟她的大女儿是同班同学,好像跟继妹相处的挺好的。”

  江珠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笃定的说:“大姐你也太逗了,四弟在公安局上班呢,面子功夫总能做到的,后妈有几个是好的?四弟天天在外面跑,到时候家里只有她带着小智跟俩闺女,肯定是偏向自己的闺女了。不信等小智放寒假回来你问问看。”

  江父江母对儿子再婚没意见,就怕继母不会善待江智,耽误了这孩子,老两口甚至还商量,要是江诚婚姻能过得去,江智要是碍了后妈的眼,不如就把孩子接到省城来读书,两下里都好。

  等江智放寒假回来陪爷爷奶奶,抽个空子江奶奶就悄悄问:“你后妈对你好不好?”

  江智抱着游戏手柄玩魂斗罗,眼睛都离不开电视机屏幕:“挺好的啊。”

  江奶奶在他脑袋上拍了一记:“怎么个好法?把你这个破游戏关了,吵的我头晕!”

  “马上就通关了通关了,奶奶你等等啊!”江智在家埋头苦读,来到爷爷奶奶家才有空玩游戏,还是江珠儿子邢康的游戏机。

  邢康已经考上了大学,假期闲的要长毛,兄弟俩抱着游戏机没明没夜的打,被江爷爷骂了好几回都不奏效,他今天出门去参加同学聚会,留下江智一个人玩。

  江奶奶一打岔,江智打到一半就挂了,扭头看到奶奶眼巴巴的样子,只能认命的关了游戏机,过去陪她。

  “奶奶,您不放心啥?”

  “你后妈对你真的好吗?”

  江智听着“后妈”俩字觉得别扭:“奶奶,我妈对我挺好,家里妹妹们有的都有我一份,吃的喝的都没短我,考试完了也过问成绩。再说以前我爸三天两头出差,我就在她饭馆里吃饭,她人真的挺好的,很善良和气,等你见过就知道了。”

  江奶奶迟疑了一下:“那你俩继妹呢?有没有背着你爸刁难你?”

  江智“嗤”的笑出声来:“奶奶,您想什么呢?杏儿跟桃儿性格都很好,等您见过就知道了。反正家里一直是我一个,多了俩妹妹我觉得挺好,有时候我打完篮球的衣服鞋子扔在那,她们看到也会帮我洗啊。您别听我小姑姑说话就觉得后妈有多恶毒。”

  江奶奶还不放心,把江诚家里平日的生活仔仔细细问过了,又从孩子里里外外的穿着到气色都考量过了,跟江爷爷说:“珠儿几句话我心里没底,问过小智以后总算放心了。往年小智回来,里面的秋衣秋裤背心都又旧又脏,今年穿的干干净净的回来,还全都是新的。气色也好,我瞧着这孩子又长个了,身子骨还壮实,平时吃的应该也不差。对咱们家小智跟诚儿好就行了。”

  背着江智告诫江珠:“小智回来你就在孩子耳边瞎叨叨,本来他跟后妈处的挺好,被你一挑拨回头小心眼闹起来,都是你的错。你是不是见不得老四过的好啊?以后闭上嘴别胡说八道!”

  江珠很委屈,跟亲妈叫板:“哟哟还没上门呢就一边倒连闺女也不认了,装几天谁不会,总要长久的好才算吧?咱们走着瞧!”

  有了这段插曲,江诚带着吴英玉母女踏进江家门,除了江珠略冷淡之外,其余的江家人都很是热烈的欢迎吴英玉母女的到来。

  江奶奶跟江珍还做了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后吴英玉跟江珍收拾碗筷,江智拉着俩妹妹去打游戏,还有邢康作陪,隔着房门都能听到四个孩子的欢声笑语,不必再观察也知道江智跟继妹们相处愉快。

第一百零三章

  江珍跟吴英玉在厨房里洗碗, 江珠站在厨房门口啃苹果, 边啃边打量干活的吴英玉, 心想:到底是农村妇女,跟家里的小保姆似的,干活挺麻利。

  江家的小保姆过年放假回家了, 家务活都由江奶奶接管了,江珍过来就搭把手,替换一下老母亲。

  江珠除了上班,就是回来挑剔小保姆,有时候连她儿子都看不过眼, 要说她两句。

  她眼里父母兄弟都在其次,视儿子为眼珠子,旁人说几句她早闹起来了,唯独儿子的话能忍下来。

  江珍边洗碗边跟吴英玉闲聊:“你们这次回来能住几天吧?四弟有几天假期啊?”

  吴英玉把筷子淘干净, 放进漏篮里沥水:“好像有四五天吧。”

  江珍高兴起来:“那正好你们多住几天陪陪爸妈, 让小智跟小康带着你们娘几个在城里转转。”又有点歉意的说:“我明后天就要上班了, 单位事多, 没办法陪你们转了。”

  江珠在背后阴阳怪气的接话:“大姐,你随便就支使小康, 难道小康没事干啊?”

  江珍面上一阵难堪,她本来是好心一片, 没想到江珠当面拆台。

  吴英玉忙说:“不用不用, 小康忙自己的去, 我们要是想出去玩, 他爸会带我们出去的。”

  外面天寒地冻,她整个冬天跑来跑去,腿都快跑断了,难得安闲下来,巴不得在家里休息几天。

  江珍瞪了妹妹一眼,但她不是刁钻的性子,最多也是笑笑:“看我糊涂了,让老四带着你们娘几个转转。”

  江珠倒是想说什么,可是江诚跟吴英玉是两口子,她这个大姑姐难道还能拦着弟弟不成。

  吃完饭之后,江珍从储藏室里拿出两个甜瓜,切好摆盘,端进客厅给大家吃,另外一盘端进了孩子们的房间。

  这时节外面隆冬大雪,甜瓜可是稀罕物,市面上都没有。

  江父跟江母都不愿吃,江母说:“刚吃完饭太冰了,我跟你爸年纪大了,冰的东西都不想吃,你们自己吃吧。英玉多吃点,这瓜很甜的。”

  “谢谢妈。”吴英玉坐了下来,江诚顺手拿了一块给她。

  江珠看在眼里只觉得刺心。她一个军区大院长大的婚姻不顺,半生蹉跎,没想到吴英玉一个农村妇女居然高攀上了她弟弟,她也命太好了。

  她嘴角讥诮一笑:“四弟妹没吃过这瓜吧?多吃几块,回去就吃不着了。”

  吴英玉笑笑不说话,她来的时候就听江诚叮嘱过,江珠性格古怪,故而不接茬。

  江诚可瞧不上她话里带刺,刺自己就罢了,刺自己老婆就不舒服:“尕姐,你当永喜是什么地方这瓜也就冬天吃个稀罕,夏天满大街都是,这两年瓜农不少,家里都是成袋子买。夏天自然成熟的要比这个甜多了。”

  江珠心里更加不舒服了,半块瓜扔在桌上:“我头疼,去睡会。”扭身走了。

  吴英玉有点不好意思,她才进婆家门,就惹的姑姐不高兴。

  江诚笑笑:“没事,她常年头疼呢。”

  江母知道自己女儿心眼小,这是见到老四夫妻恩爱不舒服。

  她自己婚姻不顺,老大两口子也在外面住,大儿媳妇家是外省的,平日也远着小姑姐,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过完年就带着儿子回娘家去了,还没回来。

  江胜在军区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忙,今天抽空回来聚餐,吃了顿饭,跟江诚随便聊了几句就去忙了。

  江珍丈夫党绪宁是大学教授,性格绵软,吃饭的时候跟江诚多喝了两杯,坐在沙发上埋头吃瓜解酒。

  他们夫妻俩的独生女党玉洁已经毕业工作了,过完年去了男朋友家见未来公婆,今天都没露面。

  江母笑笑打圆场:“珠儿就这毛病,你别理她。”

  江珍给孩子们送完瓜过来,见江珠已经回房了,心知肚明她这是又不高兴了,过来坐下跟吴英玉闲聊。

  江珠回房之后,越想越气,隔壁孩子们玩游戏的笑闹声不断撞击着她的耳膜,让她心烦又恼怒。

  她躺在床上竖起耳朵听,半个小时之后,客厅里聊天的声音渐渐热络了起来,江诚聊起自己办案子的经过,党绪宁问东问西,江父也是爽朗大笑……没有了她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

  她拉过被子把自己埋了进去,像埋进一个深深的不见天日的洞里。

  吴英玉初次登门,半日功夫就对公公婆婆熟悉了起来。

  江家久未热闹,江父跟一儿一婿聊的兴起,还述说革命家史,讲起了想当年。

  这些故事江母听了八百遍,耳朵都起茧子了,跟一女一媳使个眼色,拉着两人回自己房里,从床头柜里拿出个红丝绒的盒子,递给了吴英玉。

  “你们结婚的时候,我跟你爸都没去参加婚礼,当时你爸身体有点舒服,在医院里调理,就没告诉你们。这是我跟你爸准备的一点小东西。”

  吴英玉打开看时,惊呆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42页 / 共5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