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txt
当前页码:第19页 / 共5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杨桃摸摸他的狗头:“知道就好,乖啊!”

  就在这样逍遥的生活过了足足有半个月之后,吴英玉跟周婉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平临乡像个吸人精气的盘丝洞,正常人走一圈回来瘦了大半,风吹吹就要倒的模样。

  吴英玉瘦了足足有十几二十斤,这几年养的好气色也没了,眼窝深陷皮肤腊黄,周婉的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知道她此行原因,杨桃都要怀疑她妈出门一趟染了毒、瘾回来了。

  后来听周婉说,她们在平临乡的道班站守了多日,跟踪刘立国回家,结果发现他平时是住在道班站的。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回家,才发现家里只有他们夫妻俩,根本没有孩子。

  吴英玉急了,冲进去就要问,还是刘立国媳妇告诉了她们:“孩子早就送到老家去上学了,你们也别想着讨回去,我们是不会让你们见孩子的。”

  对方态度太过坚定,无论是哭泣哀求或者拿钱来,对方都不同意让她见孩子,并且表示孩子生活的很好,让她不必再牵挂。

  哭哭闹闹蹲守跟踪折腾了半个月,好好的人都快折腾疯了,周婉直觉再留下来吴英玉都要魔怔了,才以两个干女儿在家乏人照料,催促吴英玉启程回家。

第四十八章

  从武市回来之后, 吴英玉在家休息了两天。

  杨桃姐妹俩见她闷闷不乐, 各出奇招哄她开心, 但总是不能让她振作精神。

  这日放学归来,杨桃把路上买的两个冬果梨清洗干净, 拿其中一个掏核,里面放冰糖蜂蜜, 炖在火上隔水蒸起来,跟杨杏儿说:“妈有些咳嗽, 蒸个冬果梨止咳。”

  吴英玉浑身无力, 半躺在炕上说:“你这丫头胡乱花钱,妈不要紧的。”

  她一向身子骨不错,没想到武市一趟倒把人给折腾病了, 才回来只觉得浑身无力, 躺一日感冒咳嗽找上门来。

  杨杏儿笑笑:“妈你别担心,桃儿有钱。”

  三年级就要求写钢笔字了,有的同学也还在用铅笔。杨杏儿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有钢笔了, 自动铅笔几乎也是人手一支, 只有个别同学没有。

  吴英玉去找孩子的时候, 杨桃儿用赚来的钱给姐妹俩各添了一只自动铅笔,还拉着杨杏儿去百货商店把她一直心心念念的那只钢笔给买回来了。

  房间里有些冷, 吴英玉又病着,姐妹俩便把炭炉子升起来。杨桃儿低头去看火, 状似无意说:“等咱妈将来赚多多的钱, 想干嘛就干嘛。”

  吴英玉最想干的事儿就是把孩子找回来, 孩子的话入了耳便让她心里一顿,不由念叨:“想干嘛就干嘛?”

  杨桃儿是个特别务实的人,上辈子就信奉没男人可以,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到死都是单身狗,一生钟情于工作。以她的想法,吴英玉的困境归根结底在于她的经济没有独立才被夫家欺负,连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

  而现在的问题是经济虽然独立了,但还是不够强大。

  她加好了炭,把锅坐到火上,走过去握住了吴英玉的手,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妈,你还是赚多多的钱吧,这样就算是将来小三子长大了过的不好,咱们也能帮她过上好的生活。要是将来找到她,咱们也穷的没钱,不但帮不了她还拖累她,到时候能怎么办呢?”

  吴英玉生性懦弱,能走到今天也是被现实一步步逼出来的。从武市回来之后,她就跟被人抽了主心骨似的提不起精神。

  杨桃儿站在她面前,小孩子的眼神清澈到不含一丝阴霾,仿佛从来也没有感受过生活的艰辛,可事实上她是个最为早熟的孩子,从小就不哭不闹,仿佛知道自己的出生就不受人欢迎。

  这孩子主意大着呢。

  吴英玉苦笑:“妈除了做饭,别的也不会,哪里就是挣大钱的料?”但孩子的话却让她心里一动,她说的未尝不是这个理。

  没想到杨桃儿还真有应对,她从书包里翻出一个本子,摊开其中的一页摊开在她面前,指给她看:“妈,你走了之后,我把你能做的会做的都记了一遍,看看有哪些是可以赚钱的,还真有一条我觉得不错。”

  吴英玉拿起来看,上面写着足足十几条,有的打着对勾有的打着叉,有两条拿红笔圈起来的四个字,分别写着酿醋、酿酱。

  “我们来县城几年,醋酱都是在外面副食品店打回来的,妈也说过多少回了,外面的醋跟酱油都比不上你自己做的,不如先做些试着卖卖看?”

  吴英玉家里田里一把手,从小就跟着吴婶子酿醋酱,嫁进杨家之后做的醋酱左邻右舍都说好,她还从来没想过做这两样来买。

  “要是买的好咱们就注册个厂子,开个酱油醋厂,妈也弄个厂长当当!”

  饶是吴英玉没精神,也被她的话给逗乐了:“厂子都是国家的,厂长得是多大的官啊?亏得你敢想!”

  这时候都是国营厂,永喜县地处西北内陆,做生意的都还是小打小闹,改革的春风吹的并不深,街边冒出来的多是旅店饭馆小吃摊,应季的果蔬,或者从外地贩回来的日用百货,自己开厂单干的还真是稀奇。

  “敢想才敢干啊!”杨桃儿态度坚定:“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

  杨杏儿对吴英玉的手艺深有体会:“我还记得以前在杨家庄妈做酱,每次拌酱都会给我酱豆子吃,可香了。自己做的醋酸酸的还有股香味,县城的醋根本就不酸,酱也不好,妈真的可以试试。”

  吴英玉被两个孩子鼓励的提起了一点兴致:“不过也是,副食品店的醋加的水太多了,味道怎么能厚呢。”

  次日吴英玉就上街买糜子、青稞、大麦、各种豆子,拿到磨面坊里磨成糁子带回来,又跟外面相熟的人家讨了一副废药渣煮水,等水滚沸了之后,过滤了倒进盛了杂粮糁子的盆里闷一会,捏成饼放在铺满了长草的炕上,等待烤干成醋曲子。

  还未到烧火炕的时候,吴英玉就开始烧炕,倒让周大娘好奇不已,还跟周大爷嘀咕:“听闺女说吴英玉没讨回来小闺女,不会是精神出了问题吧?还没到冷的时候倒把炕给烧起来了。”

  周大爷一心扑在孙儿的学习上,再说男人心粗,哪管别人家生活的细枝末节,架着眼镜研究周志刚的功课,不耐烦的回她:“你管那么多干嘛?要是实在想知道,进西厢去瞧一眼不就完了嘛,那么多话。”

  没过两日,吴英玉又从外面用三轮车载了一张旧床板回来,母女三人费心巴力弄进了西厢,周大娘就更好奇了:“她不会是……把咱们家房子又租了个人吧?或者……找男人了?不然好好的搬张床进来干嘛?”

  周大爷:“你要想知道自己去问啊,跟我嘀咕有什么用?”

  周大娘果然去了西厢,才进门就发现炕上铺盖全都卷了起来,铺着麦草的炕上摊着许多饼子样的东西,而旁边的床已经支了起来,看起来母女三个把炕腾了出来另作他途,睡到床上去了。

  “吴英玉,你这是在做什么?”

  杨桃正在写作业,代替她妈说:“周奶奶,我妈要酿醋酱来买,以后你就可以不用去副食品店买了,直接吃我们家做的。”

  “你妈……真会做啊?”周大娘一辈子没下过田做过别的,围着灶台过到了如今,醋酱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外面买的,倒是知道隔壁田大娘会做,但人家那是自己做来吃的,偶尔送她一碗,她吃着跟副食品店的也没什么区别嘛。

  杨杏儿卖力为家里发展第一位客户:“周奶奶,我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吃的醋酱都是我妈做的,谁都夸我妈做的好呢。”

  “大娘,您别听这俩丫头吹,我就是……想着老做些吃的去买,不如再捎两样东西也不费劲,想想醋酱谁家都要吃,不如做来试试。”吴英玉嗔一眼两个孩子,向周大娘解释。

  周大娘半信半疑的回堂屋去了,还跟周大爷念叨:“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杂粮豆子的倒是买了一堆回来,我先还当她要卖什么新的吃食,没想到是要做醋酱,要是不成,可别糟蹋了东西。”

  在周大娘犹疑观望之中,吴英玉埋在炕上长草里面的醋曲子渐渐开始变色了,从最开始的粮食本色渐渐变红,最后竟是色红如老抽,也全部干透了。

  吴英玉拿到鼻子下面闻闻,十分满意。

  她搬出冬天的腌菜缸来,放在炭炉子旁边,拿一块曲饼子捣碎成末丢进缸里,再煮一锅青稞麦子豆子各类杂粮滚烫的倒进去,还念叨:“青稞要多,这样做出来的醋醅子比较凉,不容易坏。”

  惹的杨桃儿直乐:“妈,你这是准备做成祖传的,让我跟姐姐以后也去卖醋酱?”

  “瞎说!妈没出嫁前你外婆教我的时候就是这么念叨的,我也就是顺嘴一说。”她惆怅的叹一声,又正色教育俩孩子:“你妈没出息只能干力气活,你们俩好好念书,将来能有大出息。”

  在她的心里,念好书就等于能有大出息。

  杨桃儿觉得跟亲妈去论证书呆子跟有出息还是差距比较大可能会招骂,只能把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乖巧无比:“嗯嗯,我跟姐姐一定好好念书!”

  有时候想想吴英玉年纪轻轻心如死灰,除了找小三子跟督促她们念书长本事,似乎再没别的盼头了。

  她们在这边住了四年了,也不是没有人给吴英玉介绍对象,有丧妻的看着她生的不错人又勤快能干,也托人牵线搭桥,只不过全被她给婉拒了,说是要好好拉扯孩子长大。

第四十九章

  一旦忙起来, 生活之中各种不如意就会被忙碌掩埋。

  吴英玉每天要做了早点出门摆摊,中午卖完了回来再做, 下午还能出去一趟,到晚上才收工。

  家里两个闺女懂事, 等她回来晚饭也熟了,母女三人吃完了饭,隔个五六天往腌菜缸里投一锅煮熟的杂粮杂豆,让缸里的醋头子持续发酵, 差不多一个多月之后, 缸满了。

  她早在外面找木匠订了个制醋的木匣,长方形匣, 比棺材要大一些, 四面用木条箍起来, 高低能到她的腿胯,放在炕上,将买来的麦麸倒进去,加缸里的醋头子拌匀,中间挖坑,煮黄米汤加麦麸,浓稠滚烫, 倒进挖好的坑里, 上面洒干麦麸盖起来, 上面保暖盖厚, 每天回来总要拌一遍, 过个十几天,匣里的醋醅子全部发热滚烫,浓浓的酸味充斥在房间里。

  母女三人感觉每天都泡在醋味里,连身上的衣服都带了一股淡淡的醋味儿。

  孟阳跟杨桃坐在一处,第一次闻到她身上的醋味之后,很是奇怪:“班长,你身上怎么一股醋味儿?”

  杨桃很淡定:“天气冷了到处都是感冒,我妈拿醋熏屋子消毒杀菌。要不你回去也让孟奶奶用醋熏熏屋子?”

  连着好多天之后,第一场冬雪降了下来,班上同学开始陆续打喷嚏感冒请病假,杨桃岿然不动,保持着她良好的记录,一直到期末考试。

  这期间孟阳咳嗽了几天,还后悔说:“没听你的话,让奶奶拿醋熏屋子,这下我也感冒了。”

  韩峰还请了一回病假,在家里躺了三天,第四天一瘸一拐回来,被同桌取笑:“你是不是在家干坏事被你爸发现,打折腿了?”

  韩峰呲牙咧嘴:“我爸不敢再打我,趁着我感冒带到医院去打针,这几天屁股都快被大夫扎成筛子了。你说我爸是不是在报复我?”

  同桌大笑:“怎么没多扎几针?”

  他蹒跚着走到杨桃桌边:“班长,这几天的作业能不能给我讲讲?”

  杨桃:“可以啊,等课外活动就讲。”又问他:“感冒好点了?”

  韩峰凑近了正要说话,斜刺里伸过来一只手,跟赶苍蝇似的把他往旁边赶:“走走走,你再站旁边把感冒传染给班长了。”

  孟阳从旁边挡过来,还拿着两本书把他跟杨桃隔开:“等课外活动我给你讲,离班长远点。”

  韩峰来了兴致,非要往杨桃这边蹭:“诶诶,你跟班长是什么关系,凭什么做班长的主啊?”

  孟阳:“同桌啊,师兄妹,要你管!”被杨桃一巴掌一个,拍到两边去了:“走开走开,我要去抱作业了。”真是两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个冬天下了好几场雪,教室里断断续续都有同学在感冒请假,王宝山有时候会带几头蒜来,在教室里的炉盘子上烤好了,一瓣一瓣分给周围的学生。

  杨桃儿跟孟阳都有幸尝到了王宝山的烤蒜,外面焦黄内里还有辣味,口感不错。

  吴英玉的生意平顺的做着,新加的醋卖的也不错。不少老主顾起先都是观望,但习惯了她做东西的口味,听说是她自己做的,她又拿小勺子舀一点给人家尝,竟然大受欢迎,普遍反应比副食品店的味道好。

  “这个味道还不够好,要是放在缸里密封一两年出来的醋味道才好。”吴英玉现在觉得,似乎杨桃的提议也没错,如果大规模的做起来销量上去也能赚不少钱。

  还有老主顾热心的问:“你家除了醋,做不做酱啊?”

  吴英玉笑着提前招揽生意:“现在天气太凉了,等天热一点就做,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尝尝。”

  果然转过了年天气热起来,学校要开运动会之前,母女三人都睡到了床上,把炕腾出来开始做酱了。

  去年秋天预备的干篷草煅烧成块,放在锅里煮出篷灰水,煮大量大豆加少量黄豆豌豆煮熟。将麦麸青盐加煮好的灰豆放在酱盆里拌匀,土炕烧的滚烫,脚踩上去感觉要烙下一层皮似的,让酱盆在上面加温入味发酵。

  吴英玉每天回来总要挨个从上到下挖透了拌匀,让酱盆里上下热度保持一致,大约经过二十多天的高温,酱盆内的颜色转浓,有了酱油的浓赤酱香味,放在淋缸里淋出来,就成了酱油。

  但淋出来的酱油比较清,还不够好,吴英玉放在大锅里用大火熬煮收汁,出来的酱油略微粘稠,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很不错。

  杨桃舀一点尝尝,虽然有大豆的香味,但是尝惯了后世的复合酱,总觉得还差点柔和的味道。

  吴英玉的第一桶酱油买的不错,结果熬第二桶的时候,杨桃也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干香菇,清洗干净往酱油里面丢了不少,等出锅的时候,把熬煮过的香菇捞走,酱油里竟然有了别样的鲜香味道。

  吴英玉:“……”

  杨桃建议:“装两桶去买,一桶写上香菇酱油,一桶就是平常的酱油,但香菇酱油要比平常的贵出一毛钱,就说原料比较贵,用这个酱油炒菜做饭都不用加味精。”

  吴英玉:“你这丫头疯了吧?一斤酱油一毛五,香菇酱油两毛五?”

  杨桃笑嘻嘻说:“妈,你把这两种酱油各装一瓶,我给万爷爷家送点过去。香菇酱油你往各家属院门口去买,见到穿的好的阿姨们就推销,让她们尝尝。”

  各单位家属院的老奶奶们一辈子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可能舍不得多出一毛钱,但是挣着工资的年轻女人们已经已经开始享受生活了,夏天的时候大街上已经花红柳绿,冬天也有好多系着红围巾骑着自行车的身影一闪而过。

  杨杏儿帮腔:“妈,你试试也没损失嘛,万一桃儿的法子灵验呢?一斤可要多赚一毛钱呢。”

  吴英玉怀着尝试的心思往各处去推销她的香菇酱油,最开始不少人听说比寻常酱油贵了一毛钱,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吴英玉根本就不怕别人冷言冷语,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卖东西久了脸皮也跟着不断加厚。

  “鸡蛋肉才多少钱呐?这个酱油也有点贵了吧?”

  吴英玉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耐心解释:“这个香菇酱油是酿造的时候用了很多香菇来做的,所以味道很鲜的,炒菜的时候都不用加味精,要不您尝尝?”

  这招还是杨桃儿教她的,小丫头一本正经的告诉她:“妈,你要相信咱们家的香菇酱油就是用了大量香菇做出来的,告诉他们成本很高的,他们才不会质疑这个酱的价格。”

  “这不是……骗人吗?”吴英玉做了大半辈子老实人,骗人的事儿还从来没干过。

  杨杏儿咯咯笑,杨桃儿心道:这算什么骗人?比起后世层出不群的虚假广告,她这个已经很良心了好吧,至少里面是真的加了香菇熬制的。

  “妈,你要让别人相信,先要自己相信这就是事实,咱们确实用了大量的香菇嘛。”

  吴英玉说第一遍的时候,心虚的瞅了好几眼周围的人,不管别人信不信她是不怎么信的。

  不过陆续有尝过的人来买,等买出去四五斤香菇酱油之后,吴英玉信心大涨,竟然觉得闺女说的也没错,她们的酱油里面是真的用了很多香菇。

  吴英玉的酱油醋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的老主顾不但在她这里买东西吃,竟是连酱油醋都包在她家了。有时候来的晚了卖光了,就约好下午让她再送一次。

  她算算利润,竟是比早餐要高出不少,攒了两年手中积蓄渐渐多了起来,索性盘了个小铺面,开起了家常菜小饭馆,不再刮风下雨往外跑了。

  她的小饭馆就开在学校附近,杨桃儿跟杨杏儿放学都去店里帮忙,晚上七点多收拾完了再回周家睡觉,顺便继续做醋酱。

  转眼之间,她来到县城讨生活竟然已经六年了,杨杏儿已经十一岁了,本来都要从小学毕业了,哪知道从这一年铜城市开始推行六年制九年义务教育,她还要在小学多呆一年。

  杨杏儿在家恨的捶床:“啊啊本来我都要上初中了,只差一年啊!上初中啊!”

  周志玲比她大了两岁,已经脱离了小学生活,对她的遭遇很是幸灾乐祸:“这下子你不是可以继续当一年大队长了?”

  杨杏儿同学在班上品学兼优,当了多年班长,三四年级还是中队长,等上了五年级就成了大队长。

  杨杏儿气的磨牙:“谁要再当大队长啊?!”

  周志玲笑的不行:“你不当让杨桃当?你们姐妹俩把学校的中队长大队长都快承包了!”

  杨桃也是一路当班长中队长上来,是班主任王宝山的爱徒之一,学校开运动会能帮班级拿回来好几个奖的人物,滚铁环立定跳远长跑短跑样样不落,王宝山对外宣称杨桃是“文武双全”,除了爱钻钱眼,没别的缺点。

  学校开运动会,杨桃同学能早早嗅到商机,霸占了孟阳、韩峰等人的桌肚,囤一大堆瓜子汽水零食来卖,真是让王宝山又爱又恨。

  好好的孩子,沾染了一身的铜臭味。

第五十章

  周志玲是来向杨杏告别的, 过两日她们就要搬家了。

  这一年周全跟刘玉芹先后调入了县城中学,分配了教职工宿舍,准备将周大爷跟周大娘接过去,一家人团圆。

  周大爷跟周大娘推辞了好久, 但架不住儿子跟闺女的劝说, 担心他们年纪大了, 身边需要人照顾。

  年初的时候, 周大爷晕倒了一次, 送到医院住了半个月,周全跟刘玉芹请假回来照顾了一段时间, 最后查出来是轻微脑梗, 腿脚也没以前灵便了,周婉隔三岔五跑回来一趟。

  周家人都要搬走,杨桃力主把整个院子租下来做醋酱, 吴英玉算算家里的存款,跟周大爷商量将整个院子都租了下来, 留一间房住,其余的房间都可以用来做酱油醋。

  周志刚早上了高中, 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周末回来休息。搬家这日还把死党万波跟同门小师弟孟阳也带了过来。

  孟阳跟杨桃既是同桌,又是同门几年, 相处的一直很融洽, 先跟吴英玉问好, 然后跟着杨桃转来转去的帮忙。

  大人们忙着收拾大件物品, 家具铺盖,拉过去还要那边铺排,孩子们自然有自己的任务,收拾自己的东西。

  杨桃跟杨杏帮周志玲收拾东西,孟阳跟着搬东西,万波打趣他:“阳阳,你是杨桃的尾巴啊?”

  他以前没少被万栗教训,读过《伤仲永》,暗搓搓的盼着小丫头“泯然众人矣”,哪知道这丫头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几年如一日的优秀,练拳认真不说,成绩也一直没有跌出过年级第一的宝座。

  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万波见到小丫头就想逗一逗,但杨桃摆出“不跟你一般见识”的表情,他便自动把瞄准器对准了孟阳。

  孟阳笑笑不说话,杨桃回马给了他一枪:“万师兄,你是志刚哥哥的尾巴吗?”

  万波:“……”

  周志刚很嫌弃:“就他?!”

  多年练拳,筋骨都拉开了,两人都有一米八的个头,每次高中篮球比赛,两人都是操场上的风云人物,很多女生围观加油助威,课后也有女生借故问题借东西,还有更为胆大的悄悄传纸条。

  周志刚身边环绕的女孩子不少,万波也有几个爱慕者,对周志刚也十分嫌弃:“他?!”

  两人牢固的同盟被杨桃一句话就瓦解,还特意绕过对方去搬东西,等到装车搬走,几个人坐在周家空旷的堂屋炕上,万波才醒悟过来,指着杨桃笑骂:“狡猾的小丫头!”

  周志刚也醒过味儿来:“小桃子你真让志刚哥哥伤心。”

  杨桃大手一挥:“我买了汽水请你们喝,安慰师兄们受伤的心灵。”她回西厢床下面搬出一箱汽水,周志刚跟万波“嗷嗷”叫着扑上去,对小师妹的评价终于更上一层楼。

  “还是小桃子善解人意,就当这是送别酒,来吧咱们干杯!”

  “不怪爷爷那么喜欢你,你连师兄渴了都知道啊!”

  几人打开玻璃瓶的汽水举杯庆贺周家搬家,孟阳跟杨桃嘀嘀咕咕,等各自灌完了一瓶之后,万波举着瓶子无聊的转来转去,忽然之间发现生产日期,还当自己眼花了,细瞧两眼,震惊的指着杨桃:“小桃子,你拿过期的汽水给我们喝?”

  杨桃:“万师兄你喝醉了。”

  “我明明喝的是汽水!”万波悲愤了:“你们赶紧看看生产日期,这丫头就是在报复我,今天我要是拉肚子了,非住你家不可!”

  杨桃鄙视的看他一眼:“万师兄你不但眼神差,是不是上了高中数学成绩从来没及格过?你算算日子,还有两三天才过期呢,现在喝不是正好嘛!要不是上次学校运动会我囤多了,怎么会请你喝汽水呢?”

  万波活生生被同门小师妹插了一刀,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的数学成绩差简直成了黑历史,每次回家被爷爷数落,到了小师妹这里竟然成了把柄。

  数学成绩上不去,他也很辛苦啊。

  杨杏儿跟周志玲笑倒在光秃秃的大炕上,连孟阳跟周志刚也笑不可抑。

  周家人搬走之后,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好在吴英玉母女三人一般都是晚上才回家,白天基本在外面,渐渐也习惯了。

  家里店里忙起来,就算有两个孩子帮着,吴英玉也是脚不沾地,思虑再三,她托人雇了个服务员。

  新雇的服务员生叫白晓霞,有二十五六岁,生的圆脸大眼睛,和和气气的,听说嫁出去几年不能生孩子,被婆家送回娘家去了,办完了离婚手续,在娘家住了没多少日子,嫂子整日打鸡骂狗,没一日安生,这才不得已找条出路。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19页 / 共5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