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跟江哲打了招呼,但并不热络,江哲不愿意用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便也只独自站在旁边。
江哲早早地就来了,但楚齐,却一直没有出现。
注意到这一点,江哲的脸色不太好看。
这楚齐是怎么回事?为了彰显他的地位,故意晚来?
起初,江哲是这样想的,但楚齐一直没来,他的想法却不免发生了变化。
这楚齐莫非是怕了他,才会一直不来?
赛诗会定的时间是午时,而等午时过了一刻,元祐帝的御辇来了。
“朕已经来了,比赛可以开始了。”元祐帝一边说一边从御辇上下来,还打了个哈欠。
他最近忙着打麻将玩纸牌,都累坏了。
众人一阵静默。
“怎么了?”元祐帝又打了个哈欠。
“陛下,楚齐公子还没来。”有人道。
“什么?”元祐帝有些吃惊地问道。那楚齐就是个老古板,怎么会不来?
“陛下,楚齐公子许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柳相对着元祐帝道。
元祐帝点了点头,也觉得应该是这么一回事:“那就再等等吧。”
众人又等了起来,但楚齐还是没来。
“楚齐公子怎么一直不来?”
“他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便是真有什么事情,也该找人来回话……”
“他竟然让陛下在这里等着。”
……
众人小声议论着,都有些不解。
过了许久,突然有人道:“楚齐公子,莫非不打算来?”
“为什么不来?便是他不想给江哲面子,也该给陛下面子才对。”有人反问。
“楚齐公子对诗词并不擅长……”又有人低声道。
众人一时无语。
莫非……楚齐公子是因为怕输,才不来的?
不,不可能,楚齐公子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会因为怕输,就不来?
楚齐公子……说不定出了什么事情。
“他还没来?”元祐帝有些不耐烦了。
“陛下,还没。”立刻就有人回答,那楚齐公子,现在连影儿都没有一个!
元祐帝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对楚齐很是不满,这时候,江哲却是大声开口:“陛下,那楚齐定然是怕输给我,便不敢来了!”
江哲现在愈发确信这一点,整个人都有些洋洋得意的。
“江公子,莫要胡说,楚齐又如何会怕你?”跟在元祐帝身边的一个老臣道。这个老臣曾是元祐帝的老师,他和楚齐聊过,对楚齐是非常推崇的。
倒是江哲……他不明白元祐帝为何会对这人另眼相看。
“王大人,我并未胡说,他要是不怕我,为何当初要一再拒绝?今日又一直不来?”江哲道。
“江公子,楚齐公子不是拒绝,他是压根就没把你的挑衅放在心上!楚齐公子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要跟你比试?”旁边有人道
“正是如此,楚齐公子为何要与你比试?”众人纷纷道。
便是柳尚安,都瞪了江哲一眼,觉得江哲这人不知好歹。
楚齐公子,怎么可能会因为怕他就不来?
“楚齐他不把我的挑衅放在眼里,难道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如若不然,他又怎么会不来?”江哲道。
元祐帝脸色一变,众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陛下在这里,楚齐公子就算真的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能过来,也该找人来说一声,现在怎么……怎么……
大家都很奇怪,江哲却更得意了:“他肯定是怕输,才会不来。”
“他之前一直待在江南,说什么隐居,其实是怕别人知道他并无真本事吧?”
“他就是个懦夫,胆小鬼!”
江哲一句接着一句说着,起初没人相信,但听多了,竟有几个本身对江哲很崇拜,又年轻没见过楚齐的人相信了。
发现这一点,江哲愈发得意。
时间继续流逝着,元祐帝不耐烦起来。
终于,元祐帝受不了了:“来人,派人去看看那楚齐到底在做什么!”楚齐这人竟然不把他当回事……元祐帝非常生气。
元祐帝下令之后,立刻就有人领了命,打算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有人从外面冲了进来:“陛下,陛下……”
那人看起来有些惊慌,连着叫了两声陛下之后,又道:“楚齐,楚齐……他……他……”
“楚齐他怎么了?是不是跑了?”江哲得意地问道。
“不……不……”那人跪在地上,艰难地开口:“楚齐他……他反了。”
第40章 书生很有才(11)
所有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楚齐反了?开什么玩笑?
十年前各地叛乱频起的时候,元祐帝很怕自己会被人推翻,很怕有人会反了自己,但如今,他已经淡定了。
那些人叫嚣着要反了他,最后不还是拿他没办法?他根本就不用怕。
而且,那些当兵的能反了他,楚齐又凭什么反了他?凭他写得一首好文章?
元祐帝压根不相信,江哲就更不相信了。
他来了古代之后,跟这古代的很多读书人相处过,这些读书人,全都是一群脑子有问题的。
明明现在的皇帝不好,他们却还一心想着忠君爱国,就算是元祐帝让他们去死,他们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他没看过那个楚齐的书,但他觉得,那个楚齐应该也不会例外。
“你这是结巴了?说不清话?”江哲问道:“楚齐是反悔不想来跟我比了吧?”
那个来汇报的人,已经做好了在说了这样要命的大事之后,立刻就被元祐帝砍头的准备了,没想到他说了之后,元祐帝竟然不相信。
他愣了愣,这时候也冷静下来了。
反正左右也不过是一个死。
这人朝着元祐帝磕了一个头,又道:“陛下,楚齐串通京郊大营的人,控制了京城,还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群人,把凉山也围住了。”
这人现在说的,称得上清晰明了,元祐帝顿时脸色大变。
“这不可能!”江哲又道,结果这时候,禁卫军统领也从外面进来了:“陛下,凉山被人围起来了!”
他说着,很多禁卫军,还惊慌失措地跟了进来。
大梁的禁卫军,原本是大梁最精锐的士兵,他们拿很高的俸禄,用最好的装备,还每个人都配了马,按理完全可以以一当十,可实际上……
禁卫军负责保护皇帝,常常能在皇帝面前露脸,还是不遇到改朝换代的大事,就是没什么危险性的……
大梁建国后不久,禁卫军里的士兵,基本就全是官员权贵之子了。
当然,那时候纵然禁卫军里的全是官员权贵之子,也是有点战斗力的,但如今……
元祐帝喜欢长得好看的人。
现在的禁卫军全都是长相不错的,但大多空有长相,没有本事。
凉山上面本就挤了很多人,现在禁卫军都跑上来了之后,人就更多了,大家乱成了一团。
“怎么办?怎么办?”人们惊慌失措地发问,更有人不解:“楚齐公子他反了?楚齐公子……他怎么会反了?”
大家都懵了。
“今天楚齐公子不是要来和江哲比诗词吗?他怎么突然就反了?”周彦和满脸震惊。他的身份,原本是进不了江哲和楚齐比试的地方的,但薛庭韶出生豪门薛家,他死皮赖脸地跟着薛庭韶,最后就也跟了进来。
他进来,是想要欣赏楚齐公子的英姿的,没想到……
“难道楚齐公子不想跟江哲比试,就反了?”周彦和又道。
众人都愣了。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应当快些下山!”柳相对着元祐帝道。
元祐帝原本已经六神无主了,听到柳相的话,总算回过神来,连连点头:“确实如此,我们快些离开!”
元祐帝做了决定,那些禁卫军就在他的身边聚了起来,最后,大家又商量出一个下山的路线来。
商量好之后,众多禁卫军裹挟着元祐帝,就往那个方向冲去。
看到元祐帝要跑,立刻就有人要跟上去,但那些禁卫军愿意保护元祐帝,却是不愿意保护这些读书人的,想也不想,就开始驱赶他们。
禁卫军的战斗力再小,他们也是禁卫军,手上是拿着刀子的,他们驱赶那些读书人的时候,那些读书人少不得就会受伤。
“你们跟着他们干嘛?”周彦和喊了起来:“就算楚齐公子真的反了,难道他还会把我们杀光不成?倒是你们跟着他们,到时候乱箭一放……”
周彦和这么喊了之后,这些读书人里面,又有人喊起来:“正是如此,我等并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楚齐公子是正人君子,一定不会对我们怎么样,我们只要在这里等着就行了!”
这样喊的人很多,原本慌乱的人群,顿时安定下来。
是啊,他们可都是很崇拜楚齐公子的,又没做过什么坏事,哪怕楚齐公子真的反了,也不至于要杀了他们吧?
更何况,楚齐公子还不一定已经反了。
那些读书人这么一想,都安定下来,没人想要跟着元祐帝走了。
当然,也还是有人跟着走的,比如柳尚安,又比如江哲。
柳尚安是柳相之子,他直接就是被禁卫军护着走的,江哲就没这么好的运气的,他是自己缠上去的。
那些禁卫军一开始想赶他,后来想想,他就一个人,跟在后面碍不了什么事儿,便不赶他了,任由他跟在后面。
这支部队浩浩荡荡地朝着一个方向跑去,但速度一点都不快。
凉山虽然一点都不陡,但到底是个山,马儿走起来不方便,于是禁卫军带得马很少,现在大部分人都要走路。
既然要走路,他们又如何快得了?
一行人走了快一个时辰,才从凉山的另一边下了山,然后就看到乡下有很多士兵,正在围锅做饭。
这些士兵明显都是训练有素的,看到有人从山上下来,他们拿起手上的武器,便集结在了一起。
一支支的箭照准了他们,那些箭上,还带着幽幽蓝光。
元祐帝被团团围在中间,还没如何害怕,禁卫军就先怕了:“陛下,刀剑无眼。”
“陛下,他们人太多了!”
“陛下,现在可如何是好?”
……
元祐帝想也不想,就看向身边的柳相:柳相,现在可如何是好?
柳相咽了口口水。
要是他身边的人士气很足,哪怕前面有千军万马,柳相也会让他们去闯一闯,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他们这边的人一点士气都没有,倒是对面那些正准备吃饭的人,看着杀气腾腾的。
“陛下,我们先回去?”
“那就先回去。”元祐帝道。
一开始打算冲破包围圈下山的人,最终又灰溜溜地上山去了。
山上的那些学子们眼看着元祐帝带人走了,正商量他们要怎么办,就看到元祐帝又带人回来了。
众学子:“……”
“我就说不用跟着他们,你们看,真跟上去了,也不过白白跑一趟累个半死,跟上去做什么?”周彦和道。
“这位兄台说的对!”刚刚应和周彦和,跟周彦和一起安抚学子们的人走到了周彦和身边道。
“那是,我这人最是聪明。”周彦和得意地道。
“确实如此!”那人恭维了周彦和几句,然后又和周彦和交换了姓名,最后道:“周兄,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
“依我之见,我们不如就下山投诚好了。”周彦和道。
“这怎么行?我们如何能投了拿叛党?”薛庭韶想也不想就道。
“那不是叛党,那是楚齐公子。”周彦和道。
“虽然我敬佩楚齐公子,但这毕竟乃是大逆不道……”薛庭韶满脸纠结,最后又道:“我相信这事一定不是楚齐公子做的!”
“薛少,你知不知道十五年前山南的起义,是因为什么?”周彦和突然问。
薛庭韶没说话,十五年前,山南发生过一场起义,至于原因,却是因为元祐帝喜爱山南的美石,而当地官员为了讨好元祐帝,竟是将当地百姓家里的青壮全都抓了,然后逼着他们去开采石头。
开采石头本就是很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摔死或者被石头砸死,这也就罢了,那些官员还不给百姓吃饱喝足。
元祐帝上位不过五年,山南的百姓就有无数人埋骨采石场,更有很多人死在护送石头去京城的路上。
百姓都是不被逼到绝境,就不会造反的,只是死掉一部分青壮的话,他们肯定会忍了,但年年死年年死,最后,山南的青壮,竟是死了半数。
没有青壮耕地干活,百姓就种不出粮食,百姓的收成少了,当地官员能搜刮的少了,就更加寄希望于那一个采石场能采到奇石,同时,他们给那些采石的百姓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终于,其中一个采石场里面的百姓在眼看着就要饿死的时候爆发了,杀了看守的人反了,有一就有二,最后山南的百姓,一起反了。
因为这事,元祐帝还下过罪己诏。
“薛少,十四年前河西的起义,又是为了什么?”周彦和又问。
薛庭韶还是没说话。
十四年前河西的百姓起义,是因当地官员为了给元祐帝送美人,大肆搜刮美女。
上行下效,最美的美人被送去京城,次一等的当地官员自己就享受了,最后,那些衙役小吏和官兵,还开始随意奸淫起良家妇女来。
很多女子因此被逼死,后来一个屠户的妻子被奸淫,这个屠户气急之下杀了衙役,想着反正只有死路一条,就反了。
“十三年前江南的暴乱……”周彦和又道。
薛庭韶低下了头。
十三年前,江南的一些豪强地主因为丝绸更赚钱,便不再种粮食,全都种桑树,弄得江南粮食不足……而之所以丝绸赚钱,却是因为元祐帝好华服好美衣,引得权贵争相效仿……
“十二年前……”周彦和又道。
周围人全都沉默下来。
这些事情,不见得全都是元祐帝的错,但确实跟元祐帝有很大的关系,谁的诗词做得好,元祐帝就看中谁。
谁的模样长得好,元祐帝就给谁升升官。
谁给自己送了好东西,元祐帝就给谁赏赐……
如此一来,大梁的吏治,又哪能清明地起来?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33页 / 共60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